高校教师参与志愿服务的意义、优势与方式

更新时间:2023-10-11 10: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校教师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意义、优势与方式

黑龙江工程学院思政部 张庆久

志愿者(英文Volunteer)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在我国,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志愿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助、海外服务等。

在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志愿者行动叫做义务工作。在台湾,志愿者称为“志工”。《青年志愿服务条例》第二条规定:志愿服务是指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青年志愿者是指热心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青年。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志愿服务精神是:奉献、有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理念是: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一、高校教师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

在高校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作为普通公民的高校教师,参与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人们自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以自愿、无偿为前提,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能够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有利于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志愿服务形式多种多样、方式灵活便捷,适应了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有利于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其次,作为共产党员的高校教师,参与志愿服务是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有效举措,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志愿服务是共产党员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有效形式。共产党员参与志愿服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和重要途径,时时可为、事事可为。共产党员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转化为群众生动实践、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既能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又能发挥很强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在全社会集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最后,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决定其可以通过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丰富自己的经验、阅历。每次志愿服务活动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教师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优势

高校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群体,参与社会志愿活动有其自身的优势 第一,国家政策支持和指导。2014年9月25日,教育部以教师〔2014〕9号印发《关于教师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分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活动形式、工作要求和组织保障3部分。其中规定高校教师可在知识服务、科学普及、文化宣传、政策咨询、专业培训等方面,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医疗服务下乡进社区、科技成果惠民生、专业对口支援交流、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调查和政策建议、扶危济困、应急救援、重大活动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相关政策文件还有《全国志愿服务条例》、《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工作规范》等,有了政策支持和指导,高校教师参与社会志愿活动就有据可依,有规可遵循。

第二,时间优势。高校教师不坐班,还有寒暑假,可支配时间比较多,在参与社会志愿活动方面有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利用好平时不坐班的时间尤其

是寒暑假的时间,教师自己或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活动都有充分的时间保障,有利于社会志愿服务获得良好的的效果。

第三,专业优势。高校教师作为具有较高学历的高级知识分子,多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相应领域开展社会志愿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可以报名到贫困地区去当中小学教师,或从事农业科技、文化、医疗等方面的志愿服务。还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参加医疗志愿服务、免费维修、免费心理辅导、电脑教育、文体教育方面、辅导未成年人活动等。建筑、测绘专业的老师可以去测绘、维修小区设备以及对房屋常见的质量缺陷问题进行维护。普通教师也可以参加慰问照顾孤、老、残、弱人员,还可以参加义务的社区劳动等等。

三、高校教师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方式

高校教师参加志愿服务可采取组织集中活动和个人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个人参加志愿服务

1、实名注册为志愿者。个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在当地文明办注册平台系统上进行实名注册,也可向所在单位或社区提出实名书面注册申请,经批准后享有注册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以黑龙江省为例,2011年,黑龙江省率先运行“智慧志愿——全省志愿服务支持系统”, 建立“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平台”网站,将志愿服务组织整合、机制创新等成果融入其中,使所有公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自愿注册志愿者、自主选择组织和团队、自由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自动获得服务证明和意外保险,基本解决了志愿服务碎片化、零散化的问题。40岁以下的教师还可以申请加入青年志愿者。要成为一名青年志愿者,应该履行下列手续:(1)由本人向所在地的青年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或在所在地青年志愿者组织设立的志愿服务站申请、登记,并填写必要的表格,写明自己的姓名、年龄、特长、职业及可参加活动的内容、时间等基本情况;(2)青年志愿者组织在确认申请人具备青年志愿者的条件后,要提出审核意见并通知本人;(3)经过本人申请并审核合格的青年志愿者,必须服从志愿者组织或青年志愿服务站的安排,并切实履行青年志愿者的义务。

2、认领服务项目并选择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实名注册成功后,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意愿,选取服务项目,申请加入单位志愿服务队、社区志愿服务队

或其他社会志愿服务团队。经过进一步功能开发,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平台近期又增加了志愿服务团队通过手机客户端发布志愿服务活动信息的功能,这样一来完全改变了以往志愿服务团队只能通过电脑发布活动信息的局限,更加便于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具体操作的方法是,进入手机客户端《黑龙江志愿服务》平台,点击右上角三条短线,进入“我创建的活动”,点击右上角的“+”号。第一次点击进入,系统将提示填写团队“用户名”和“密码”,之后进入活动发布窗口,就可以正常操作了。这对于广大基层团队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支持,希望大家广泛应用。

3、接受志愿服务培训。通过参加单位、社区或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主办的初次培训、阶段性培训和临时性培训,明确权利义务,认知服务理念,掌握服务技能。对于骨干志愿者,可通过集中轮训、参观学习、经验交流、考察观摩等方式进行专业服务技能、项目管理方法等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4、参加志愿服务。经实名注册、认领项目、基础性培训之后,即可根据志愿服务团队的统一安排开展服务活动,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的有效对接。

5、考评记录。参加志愿服务后,由服务对象或组织者提供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证明,志愿服务团队予以认定并记录,作为对志愿者评价认证和激励表彰的主要依据。

(二)集体组织参加志愿服务

1、由单位统一建立志愿服务团队,通过网络或书面形式,到当地文明办注册平台系统或所在社区,集体实名注册为志愿者。黑龙江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专项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的意见》,拓展志愿服务组织建设领域,出台了《加强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的意见》,夯实志愿服务组织基础

2、组织单位志愿服务团队和志愿者向社区报到,并根据社区群众需求,结合本单位工作特点,提出服务项目,安排相应培训,开展服务活动。

3、制定本单位年度志愿服务计划,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4、单位志愿服务团队对本单位教师参加志愿服务的情况及时记录,进行规范考评。

通过上述方式,将教师个体志愿服务与团队志愿服务统一起来,提升协同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多元需求,逐步形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作用明显的教师志愿服务队伍。将教师志愿服务与学生志愿服务统一起来,教师在带头参加志愿服务的基础上,指导帮助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有效的实践育人成果。将教师短期志愿服务与长期志愿服务统一起来,学校可在接受志愿服务的地区或单位建立长期交流合作的志愿服务基地,通过系统持久的志愿服务,使教师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志愿服务成为教师成长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芳. 志愿服务组织培育新走向[J].中国社会工作,2014年第3期. 2.田海滨、李宁.依托志愿服务社团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孟凡平.论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趋势[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 4.张广.论志愿服务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理论前沿,2008年第15期. 5.戚玥.当代中国志愿服务体系要素初探[J].理论探讨,2015年第4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7k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