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状态与调节

更新时间:2023-03-08 05:14:5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状态与调节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以及人类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

心理因素在比赛中对运动员的影响。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除了要具备高超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外,还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争取比赛的主动权。

体育比赛是在特殊环境下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比赛环境的特点使

运动员处于高度的应激和紧急状态之中。在比赛中,面对成败条件迅速转变,对抗环境的复杂性、剧烈性以及高难的技术要求,有的运动员惊慌失措,紧张、焦虑、技术变形;而有的运动员则沉着、冷静,充分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实践证明,你可能有出色的技术,但除非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否则决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一、 情绪的生理机制

情绪是情感;是与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变化有关的身体状态;是明显的或细微的行为,它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下。

情绪是体验,又是反应;是冲动,又是行为。它是有机体的一种复合状态,是以特殊形式表现的心理的东西。它的生理因素是细微多变的,包括有机体生理和心理许多水平上的整合,广泛地同其它心理过程相联系。

每一种情绪,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种情绪。在体育运动中主要表现在:1.情绪的积极性和消极性的对立性质上。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活动能力,可以驱使他去积极行动,坚忍不拔地坚持下去,消极的情绪可以降低人的活动能力,使其行为力量削弱,做事半途而废。2.表现在情绪的强度上,情绪的强度愈大,整个自我控制愈为减弱。情绪的强度愈低,情绪对行为的支配倾向也愈小,与之相应的是,意识的自我控制愈为强烈。

在比赛场上,形势瞬息万变,积极性的情绪可以转变为消极,消极也可转为积极,情绪的强度也可随之变化。人们通过人为的因素,使情绪向着最好地发挥技术水平和自身潜能的方向发展。

二、比赛中的情绪变化原因及表现

目前,在体育竞赛心理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比赛中心理状态的变化以运动情绪最为突出和直观。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在比赛中是直接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心理因素。没有充沛情绪的推动,是不能从内部动员机体力量,以完成复杂的运动任务;没有情绪的稳定性,就不能保证运动技术的持续进行。

1.在比赛中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1)运动员的主观原因:如缺乏比赛经验、技术不熟练或由于过去失利所造成的怯场,过度自信或对于对方评估过高等。(2)客观环境运动员的影响:如比赛的规模、性质、所面临的任务、竞赛场地的设备情况、竞赛对手的技术水准和表现突出的情绪、裁判员的误判、漏判、错误或偏袒一方及观众的倾向性等。 2.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表现。(1)积极性的运动情绪,又称增力情绪。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运动员的各项心理、生理指标都能达到最高水平,表现为情绪高涨、思维敏捷、注意集中、技术动作协调省力、运动效果良好。这种情绪体验能鼓舞运动员的信心和斗志,使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更好的完成比赛任务。(2)消极的运动情绪,又称减力情绪。它主要表现在:(1)运动员赛前情绪低沉,对竞赛缺乏信心,动作缓慢,思维迟钝,运动知觉模糊,在技术动作上缺乏协调性。(2)竞赛中情绪过分激动,处于应激状态而失去自控能力。这种情绪导致运动员焦躁不安、出现多余动作的干扰、不能冷静地观察比赛情况、注意力分配失调。使已成为动力定型的动作发生变型。 在比赛过程中,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使运动员对胜利充满信心,从而达到所期望的技战术水平和战术要求,有时甚至超水平发挥。消极性的情绪状态能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效果,影响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在比赛中表现失常,造成比赛失利。如短跑运动员的抢跑,跑远运动员的踩线,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射高或射偏,篮球运动员在屡投不中时回避投篮等等。

三、情绪的调节方法

由于体育比赛是剧烈的体力活动,现场情况变化莫测,有时需要机体做出瞬时反应。为此必须具有随时应付紧急状态的“应激”水平,让运动员学会迅速控制自己的情绪,又是随时调动自己的情绪。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训练和比赛中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和控制,争取以积极饱满的情绪适应复杂的竞赛局势。

1. 注意力集中法:即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动作或活动上去,不为外来刺激和内在因

素所干扰。如排球比赛中,一局比赛出了错,丢掉一局后,应采用认真分析的态度,总结经验,尽快地从挫折中解脱出来。而不要谴责自己的错误,以影响注意力集中。比赛中如果出现什么问题,可以把它当做信号,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当前急需采用的技术、战术及比赛策略上,使情绪由被动的、不能自控的状态转为能控制的状态;从较强的兴奋状态转为安静的、较适宜的兴奋状态。如果你不善于及时、合理调整自己的情绪,任其发展,你将很快输掉整个比赛。

2. 呼吸调节法:这是一种消极紧张情绪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把吸气时的肌肉紧张与呼气

时的肌肉放松结合起来。即当情绪紧张、激动时,呼吸短促,这时可以采用缓慢的呼气与吸气方法进行,则可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当情绪低落时,可以采用长吸气与有力的短呼气练习,以调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在比赛中,通过调整呼吸法达到消除紧急情绪,提高运动效率等目的。如排球运动员在发球前为了稳定情绪,做几次深呼吸,就会增强信心。

3. 暗示调节法:指在比赛过程中坚持运用正面的、积极的暗示语,可以逐步诱导身心状态

下意识地进行调整。它是调节运动员情绪状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自我暗示法:指一个人在意识清醒状态下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通常用默念的方法。如有的运动员在比赛中默念“我一定会成功,我有信心,加油!”等,可以稳定自己的情绪,增强信心。(2)他人暗示法。主要是教练员或领队在比赛中给运动员的暗示。一个恰当的动作或表情,能对运动员起到潜移默化的鼓舞作用。如用相信运动员的口气鼓励或暗示运动员,可以稳定其情绪,使其从紧张或不安状态中解脱出来,往往可以调节和控制运动员的情绪。

这里介绍了在比赛中调节情绪的几种方法,另外还有诸如模拟训练法、心理诱导法、表象重现法、音乐调节法等。只要应用得当,都会给比赛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4.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情绪调节训练的连续性,要贯穿到运动员的整个运动生涯。(2)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选择训练方法,主要考虑每个人的心理潜力,弥补心理缺欠。(3)建立严格的生活作息制度,保证运动员精力旺盛地参加比赛。(4)培养、提高集体心理稳定性,一个好的集体,不会有高昂的士气、明确的目标和坚强的抗干扰能力。(5)提高运动员的竞赛适应性,以便瞬息即变中使自己的心理与环境保持高度平衡。 四、小结

综上所述,情绪变化直接影响着运动成绩和身体潜力的发挥,由此,在比赛中如何掌握好运动员的竞赛情绪,使其发挥出较高水平已成为每个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重要课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a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