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薛华成版)

更新时间:2024-03-03 08: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练习(一)

习题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它和一般的计算机应用有什么不同?

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动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应用的不同是:计算机只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没有计算机也有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只有优劣之分,不存在有无的问题。 2、管理信息系统有几种分类方法?它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类的?你自己觉得有什么分类方法?

答:(1)按概念结构分类:开环结构、闭环结构;(2)按功能-过程结构分类:市场系统、财会系统、人事系统、生产系统、供运系统等经过主计划、细计划、执行计划3个过程;(3)按软件结构分类:根据销售市场、生产、后勤、人事、财务会计、信息处理、高层管理等7种管理功能,按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等4个层次,形成软件模块结构;(4)按硬件结构分类:主机终端网结构、微机网结构(星形网络、母线网络、环形网络)。(5)按发展分类:统计系统、数据更新系统、状态报告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知识工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什么子系统?子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答: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是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器担负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他应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在实现以后,他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协调。

从概念上,管理信息系统由业务信息系统(市场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其他子系统)组成中央数据库(信息源),经知识工作子系统与职能人员处理(信息处理器)后,再同时一方面送到决策支持子系统和中级管理人员(信息用户)进行控制、决策,一方面送到经理支持子系统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计划、

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子系统关系图(略)

4、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有几个视图?你是否觉得还有另外的视图?是什么? 答:总体结构、开环结构、闭环结构、金字塔结构、功能结构、功能-过程结构、软件结构、主机终端网结构、微机网(星形、母线、环形)结构等。 还应该有人-机关系结构。

5、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特点是什么?有几种开发方式?各有哪些长处和缺点?

答:(1)必须满足合理确定系统目标、组织系统性队伍和遵循系统工程开发步骤三大系统工程成功要素;(2)耗资巨大、历时相当长;(3)系统分析工作量比重很大;(4)不能较早买机器设备;(5)程序编写要在很晚才进行。 一是按信息系统开发步骤进行:建立领导小组、组成系统、进行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评价、返回系统分析;二是基于企业过程再工程BPR的管理系统变革步骤进行:基于BPR的管理系统变革准备、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规划、住处系统开发和组织设计调整、新系统运行、系统评价、返回准备。 前者是从新开始,可以以高起点做到领先,但耗资耗时;后者阻力大、难于达到最优,但见效快、节约时间与成本。

6、生命周期开发方式每分阶段的重点是什么?评述生命周期法开发的问题和困难。

答:(1)系统分析阶段:呈交服务请求、评价服务请求、组织可行性研究队伍、识别约束、提供现有系统文件、调查技术转换、完成建议系统的初步设计、定义项目范围、准备收益/成本分析、作出对可行性研究的决策、选定开发队伍、估计和作出人员委托、训练人员、建立详细进度计划、和用户人员交谈、确定数据库要求、建立控制和回转手续;(2)系统设计阶段:完成详细设计、进行用户和信息服务预排、选择硬件、准备草图、描述数据实体说明、准备程序说明、指定主要程序员、排优先和分配程序、调度程序准备、写、调试和文件化程序;(3)切换和实现阶段:完成切换计划、进行系统接收测试、开发用户手册、交用户培训计划、创造和转换文件/数据库、完成并且运行;(4)实现后的评价阶段:更

新费用、进行实现后的评价、准备系统评价计划。

问题是耗资耗时,不能早买机器,软件要很晚编写;困难是领导对花钱买设备感到看得见摸得着,而对投资搞规划搞软件却舍不得。 7、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是一门学科?其性质如何?

答: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应用领域,而且是一门学科。它是介于管理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交叉学科。它运用这些学科的概念和方法,融合提炼组成一套新的体系和方法。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属于管理类专业。

8、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员的素质是什么?你有志成为一个优秀的系统分析员吗?你打算如何做?

答:系统分析员应善于帮助企业领导分析企业环境、确定企业目标、抓住关键因素,改进企业系统;善于提出计算机系统解答方案,选购和运行系统硬件,选购或开发应用软件,管理信息资源。并且,了解基本组织功能,如市场、财务、制造、供运、会计等,与了解计算机知识是同等重要的;了解组织变化动态学与了解技术技巧一样重要;了解决策和人的行为与了解程序知识一样重要。 习题2(管理知识基础、信息、系统)

1、管理的定义是什么?管理和其他学科在性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答: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

管理既是艺术又是科学,任何事物当我们对它不甚了解时就表现为艺术,当完全了解并掌握了它们的规律,那么它就变成一种技术或工程;定性是表示是或否、做或不做,当我们对一个事物不了解时只能定性,定量多依赖于科学和数学计算,定量是管理科学与一般管理的重要区别;管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理、工、农、医、文、法、管是平行的学科;管理与经济不是等同的,可能管理是经济的一种手段,经济是管理的一个对象。

2、在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中几个主要的关键的论点是什么?其代表人物是谁?当前有什么新的管理论点会对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答:泰勒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则》,第一次把科学原则应用于管理领域,同时把管理带入科学殿堂,被西方认为“科学管理之父”。他毕生的主要事情是提高生产效率,他倡导的动作和时间研究、计时和计件工资、职能管理制度,的确为提高生产效率所必需。他的科学管理基本原理是:(1)凭科学办事,代替凭粗浅经验办事;(2)集体行动协调,避免不相合拍;(3)作到彼此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的混乱;(4)追求产出最大,而不让它爱到约束;(5)尽最大可能培养工人,使他们和公司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法约尔1916年出版《一般工业管理》,创立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为概念的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他提出对主管人员在体质、智力、精神、教育、技术方面进行品质要求和训练,提出了14条一般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2)职权职责,权责相关;(3)纪律,尊重协议,服从,尽力,重视声誉;(4)命令统一,一个上级;(5)计划统一,指导统一;(6)个别服从总体利益;(7)报酬公平;(8)集中程度;(9)等级清晰;(10)程序,各有其位,各就其位;(11)公道公正;(12)使用期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结精神。 艾?迈约在1933年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结果是试验小组无论照明加强或减弱,生产率均在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小组成员因试验引人注目而感到自豪,因而士气、关系、社会因素是管理的成功因素。迈约所代表的行为科学学派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企业应当为社会作贡献,应关心职工,应当认为职工有权在产出中获得生活资料,甚至鼓吹工人参加管理。

康托纳维奇是数学管理学派代表,1940年出版《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同时美国大批运筹学家由军队转到企业,掀起了应用运筹学高潮,对生产、计划、市场、运输等均产生了很大影响。 戴明1990年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M。

米切尔?哈默从一些信息公司为客户构建系统时的理论经验积累中,约在1990年归纳出企业过程再工程EPR。EPR是以企业过程为对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地再设计;以信息技术和人员组织为使能器,以求达到企业关键性能指标和业绩的巨大提高或改善,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

标的实现。

管理的理论出自于生产,由生产逐渐转到经营,由产品转到服务,由低层转到高层,由运营转到战略决策。EPR的出发点是使顾客满意,企业战略发展;途径是改变企业过程;手段是以IT的应用和人员组织的调整为方法;特征是企业性能的巨大提高。

3、根据你自己对管理的理解,可否构思出一幅管理的概念构架?写一篇“论管理”或“管理论”的文章。 答:见上题。

4、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试举几个实用例子加以描述。

答:数据是一组表示数量、行动和目标的非随机的可鉴别的符号,数据项可以按使用的目的组织成数据结构;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数据可喻为原料,而信息就是产品;一个系统的信息可能是另一系统的数据,派车单对司机是信息,而对公司老总只是数据;信息是一个社会概念,是人类共享的一切知识、学问以及客观现象加工提炼出来的各种消息之总和。

5、信息有哪些基本性质?有哪些性质和物质的性质不同?为什么? 答:(1)事实性是信息的第一和基本的性质;(2)等级性分为战略级信息(是关系到企业长远命运和全局的信息)、策略级信息(是关系到企业运营管理的信息)和执行级(是关系到企业业务运作的信息),由于来源、寿命、保密程度、加工方法、使用频率、精度等不同,所以信息等级不同;(3)可压缩性指信息可以进行浓缩、集中、概括以及综合,而不至于丢失信息的本质;(4)扩散性是说明信息的浓度越大,信息源和接收者之间的梯度越大,信息的扩散力度越强(存在利于传播又造成贬值的两面性);(5)传输性是指信息传输既快又便宜,远远优于物质的运输;(6)分享性与物质交换的零和性相反,信息只能共享不能交换,只有达到企业共享,信息才能真正成为企业资源,信息分享没有直接损失但可能造成间接损失;(7)增值性是指用于某种目的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价值耗尽,但对另一种目的可能又显示出用途,信息的增殖在量变的基础上可能产生质变,在积累的基础上可能产生飞跃;(8)转换性,信息、物质和

能源是人类现在利用的三项重要的宝贵资源,三位一体互相不能分割,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6、信息的价值如何衡量?如何才能正确的实现其价值?

答:有两种衡量方法:一种是按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计算,(内在价值)信息产品的价值V=生产该信息所花成本C+利润P;另一种是衡量使用效果的方法,(外延价值)收益P=最好方案的收益Pmax-任选某个方案的收益Pi,写严格一些P=Max[P1,P2,?,Pn]-Σ(1/n)Pi,直接用模型选最优方案P=最优方案的收益Popt-(1/n)Pi.对生产信息商品的企业,应用内在价值确定信息的定价,对使用信息的企业,应用信息的外延价值衡量住处或信息系统是否合用,在信息系统的分析中应当用外延价值。

7、信息是否有生命周期?如何把握生命周期使信息更好发挥作用? 答:信息是有生命周期的:(1)要求是信息的孕育和构思阶段,人们根据所发生的总是根据要达到的目标,根据设想可能采取的方法,构思所需要的信息类型和结构;(2)获得是得到信息的阶段,它包括信息量收集、传输以及转换成合用的形式,达到使用的要求;(3)服务是信息的利用和发挥作用的阶段,这时保持最新的状态,随时准备用户使用,以支持各种管理活动和决策;(4)退出是信息已经老化,失去了价值,没有再保存的必要,就把它更新或销毁。各阶段可能有相同的过程,而且可能不止一次,这些过程包括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储存、信息的维护以及信息的使用等6种。

要更好发挥信息作用必须把握好生命周期的每一过程,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想得到关于客观情况的全部信息实际是不可能的,所以确定信息的需求要从系统目标出发,从客观情况调查出发,加上主观判断,规定数据的思路。一是运用信息传输、加工、储存和维护技术,二是注意实现信息价值转换,把握好信息使用的三个阶段:(1)提高效率阶段联系于数据处理阶段,这时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效率,是手工作业机械化,是省人;(2)及时转化价值阶段已认识到管理的艺术在于驾驭信息,信息的价值要通过转化才能实现,鉴于信息的寿命有限,转化必须及时;(3)寻找机会阶段,每个企业均在信息大海中,全凭企业驾驭信息的能力去发现,这时预测和决策的技术对寻找有所帮助,但远未成功。

信息系统是深化信息使用的重要手段,经过了初装、扩展、控制(这前三阶段是计算机时代)、整体化、数据管理、信息管理(这后三阶段是信息时代)。 8、信息管理有什么内容?试述我国企业在信息管理上的问题。

答:信息管理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内容是:(1)人事资源管理;(2)硬件、软件管理;(3)通信管理;(4)办公室自动化;(5)规划管理。总之,信息管理的广义概念包括三方面:面向开发的项目管理;面向信息系统内部的运营管理;面向未来的规划管理。

9、什么是系统?没有目标的相互联系的事物是否是系统?为什么?

答: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标而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这里目标、部件、联结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按照一般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有五个要素: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有一些主量集合;系统的主量是随时间变化的;系统的主量可表示于笛卡尔坐标上;系统存在论域B和耦合C之间的关系;系统是状态转化结构。因此,系统有以下特点:(1)系统是由部件组成的,部件处于运动状态;(2)系统之间存在着联系;(3)系统行为的输出也就是对目标的贡献,系统各主量和的贡献大于各主量贡献之和,即系统的观点1+1>2。(4)系统的状态是可以转换的,在某些情况下系统有输入和输出,系统状态的转换是可以控制的。 10、以什么指标来衡量系统的好坏?

答:(1)目标明确;(2)结构合理;(3)接口清楚;(4)能观能控。 11、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样的系统?它有哪些系统的特点?

答:系统依由低到高分为三类九等:框架、时钟、控制机械(前三个是物理系统)、细胞、植物、动物(中间三个是生物系统)、人类、社会、宇宙(最高层是最复杂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属于社会系统,因而它是最复杂的系统,社会系统就是组织,是人类政治、经济活动等上层建筑的系统。

12、试论计划与控制对系统的重要性,如何才能正确的实施计划与控制? 答:计划是一个预定的行动路线,它表示出目标和为达到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控制是测量实际和计划的偏差,并采取校正行动。任何系统为实现其目标均要计划与控制,正式计划不仅可作为行动的纲领,而且也是执行结果的评价基础;非

正式的计划容易造成不一致和不完全。

计划的第一步是设置目标,分为使命:组织意图的广泛说明,如提供质量产品和方便的服务;目的:将要完成什么任务的说明,如不增人又不增加顾客所耗时间的服务;战略:达到目的的总途径,如改善服务手续;目标:要达到的能测结果的说明,如缩短接到用户电话到服务完成的时间;计划和预算:达到目标的具体行动和活动的调度进度表和费用,如修改电话预约和服务手续,改善医疗设备的利用率;政策:伦理道理可接受的行为界限,决策界限和标准,如系统接口原则。 计划是由远至近、由面至点分层的,即战略计划(5年及以上):企业应当进入行业领域?如何筹集资金?如何分配稀有资源?;策略计划(1~5年):实现长期计划的投资模型是什么?如何决定设备位置、扩建、停用,以使利润最大?产品系列中应增加、减少什么产品?最佳产品价格模型是什么?;运行计划(1~12个月):原料获得、库存水平、分配系统结构、路线和模式,怎样使运行最优?怎样和长期计划衔接?;调度和发放(现时):当前设备运行的顺序是什么?怎样吻合下一周期的运行要求。

根据系统内部结构的特性和反馈信号产生规律,控制闭环系统的输入、输出间关系,比例环节:输入和输出间始终保持比例关系,如在价格一定情况下的产量和产值间的关系;延迟:输出只比输入落后一段时间,但完全重复输入的情况;惯性环节:输出要随输入而变化,但有个惯性的过程;振荡环节:是最一般的环节,振荡至少是两阶的,但也可能是高阶的。

改变系统的结构是控制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有三种方法,分解:把一个大系统按各种原则,把它分解为子系统;归并:把联系密切的子系统合并到一起,减少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使接口简化并且清楚;解耦:相互联系很密切的子系统加进一些缓冲环节,使它们之间的联系减弱,相互依赖性减少,应用缓冲库存、松弛资源和应用标准是解耦常用办法,可提高系统能力,但局部优化未必全局优化。 13、参考几本系统科学或系统工程的书,对系统的概念进行再思考,论述系统的性质和特点,阐述系统概念的新发展。

14、什么是系统集成?信息系统的集成和计算机网络的集成有何不同? 答: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系统集成的结果是将部件或小系统联成大系统。单个计算机一般不能算是系统集成,把多个微机用网络联接起来才可算是集成。而把CAD、CAM和MIS联通,是比微机联网更高级的集成。

15、信息系统有几种分类方式?每种方式的长处和问题是什么?当前系统集成分类还存在什么问题?

答:按优化程度分为联通集成(微机桌面处理、用户界面友好,但联通目标难于实现)、共享集成(由于各种因素难于真正共享)和最优集成(最优是相对的,要不断追求,随时间情况会偏移);按范围分为技术集成(技术联通、解决合用性、可取性、响应时间、满足要求和容易操作等技术问题)、信息集成(解决数据不正确、过时、不合适的单位、没有索引、不够合用和难以获得等)、组织人员集成(是将系统融合于组织中,成为相互依赖不可缺少的部分,解决人的问题)和形象集成(将信息系统集成于企业形象之中,成为企业的骄傲);按具体程度分为概念集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最高层抽象思维的集成,它是定性的艺术的,确定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依据是经验和知识,是最重要和决定一切的)、逻辑集成(是看得见摸不着的,利用深入的知识,包括规则和公式,将其深化成为逻辑集成模型)和物理集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用逻辑集成模型和善表达比较,以确定集成方案能否很好地解决这个总是然后进行物理集成和实现,以达到最优集成)。

这里是系统集成的分类,用以信息系统的分类还不是很准确,信息系统的集成是综合性很高的系统,由于学科、知识、概念、应用等的交叉,最简单准确的分类应以发展和时间分类。

16、系统集成的策略应当包括什么内容?如何检验系统集成的成功与否? 答:集成策略是进行集成的执行途径,包括教育用户(开发者和用户的沟通,让开发者了解和熟悉用户,让用户了解系统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潜能)、系统装设(进行联通,实现技术集成和信息集成)和应用集成(进行组织集成和人员集成,做到组织和系统的无缝结合)三阶段的组合内容。

检验系统集成成功与否,是要看系统对企业管理观念的改变,系统对企业运营过程的改变,系统对企业生产率的改善,以及系统本身的一些指标,如响应时间、运行成本的改善等。 17、18略 习题3 (IS/IT) 略

习题4(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

答:约1000多年前有了算盘;1642年法国数学家莱斯?帕斯卡发明手转圆轮机械加法器;1833年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设计了微分分析机;194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John Mauchly和J.P.Eckert发明了电子真空管数字计算机。 所以,第一代是真空电子管计算机,从1951年到1958年;第二代是晶体管电子计算机,从1959—1958;第三代是集成电路计算机,从1964—1979;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从1979—2005;第五代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导电路计算机,从21世纪初开始。 2、计算机是如何分类的?

答:根据技术特征分为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主干计算机;根据应用分为主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工作站;根据生产系列分为品牌机、兼容机等。 3、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的领域有哪些方面?结合企业说说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

答: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字处理、决策支持、数据库管理、绘图、通信、应用开发、工程、个人与家庭使用等。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已涉及到各个领域,从办公自动化到网络化管理,从CAD和CAM到MIS,可以说,企业发展已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

系统主要由主生产计划子系统(分总量计划子系统和主生产调度计划子系统两部分)、库存控制子系统(利用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BOM、采购、生产等订货资料计算出相关的状况,有订货点技术法(统计库存控制)和物料需求计划法MRP两种基本方法)、成本计划与控制子系统(分为直接劳动成本的计划与控制、材料成本计划与控制、管理费的处理、计划和控制资产消耗)。 8、CAD,CAM和MRP-Ⅱ有哪些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

答: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M是计算机辅助制造,MRP-Ⅱ是制造资源计划,他们几乎必须共享所有的数据库,只是调用时间有所不同。

9、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哪些部分容易用计算机管理,哪些不容易?不容易者可否用计算机作某些支持。

答: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维护人事档案、考核人员的晋升、调整工资、招聘选择和雇用、岗位设置、业绩评价、雇员酬劳分析、培养和发展、健康保安和保密等。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多非结构化工作,诸如招聘、选择、培训和发展等不易于用计算机管理,但可用计算机予以支持;而雇员酬劳分析、规范化考核等比较容易实现计算机管理。 习题9(层次信息系统)

1、业务处理信息系统和业务员处理系统是否是一回事?为什么?

答:是一回事,业务是某种工作的手续的集合,业务处理系统是处理这些业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业务处理过程是周期性的,分五步骤:数据输入、业务处理、文件和数据库处理、文件和报告产生、查询处理活动。 2、终端用户系统和业务员处理系统有何不同?

答:终端用户是直接使用计算机终端的用户,一般是供中层知识工作者使用的系统,有两个发展原因,一是需求拉动,二是技术驱动,终端用户运算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人员、数据和网络资源。与业务员处理系统不同的是,EUC同时支持运营和管理层的用户应用,不仅依赖于它自己的软件和数据,而且可以与群组的、部门的和公司的软件数据库相联,甚至和外界相联,以共享资源。

3、主管信息系统和主管支持系统有何不同?目前主管信息系统的需求前景如何?什么因素妨碍主管信息系统的发展?

答:经理信息系统EIS是对经理个人的剪裁,抽取、过滤、压缩和跟踪关键数据,提供在线状态存取、趋势分析、例外报告和深入挖掘数据的能力,取存和集成广泛的内源和外源数据,对用户友好、可显示表达图形、表格以及文本信息、不用培训或少量培训即可使用,主管经理直接使用、不要中间人;经理支持系统ESS是加入附加能力的EIS:支持电子通信包括电子邮件、传真、计算机会议和字符处理,提供数据分析能力包括电子报表、查询语言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包括提高个人工作效率的工具如电子日历、电子备忘录等。

未来的EIS具有原来的EIS的信息查询和模型处理能力、一样的使用简单的界面、更强的通信能力,支持有线、无线通信,支持ISDN、DDN、E-mail、Fax、Vedio Conference,更强的多媒体住处处理能力(能摄像、录音和文字识别),体积更小便于像手机一样携带,不仅能支持经理决策、提高效益,而且能支持经理日常办公提高效率、学习培训提高水平,甚至能支持游戏、下棋休闲活动。 实现EIS的困难:经理信息的松散定义使经理信息需求的确定十分困难,信息系统难以支持经理和员工的面对面交流,信息系统的灵活性远没达到经理决策的非结构化的科学和艺术水平,一般经理驾驭计算机的能力较弱缺少学习时间,难有一种系统通用结构与经理的千变万化的思想和行为一致。 习题10

1、企业系统是指能够给企业带来长期利润,提高管理成熟度,适应企业扩张与规避企业风险,并能激活各级人才的管理系统。企业管理软件是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们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增加他们的负担。没有复杂的流程设计,没有复杂的表单设计等等。企业管理软件在重视系统功能的全面性,流程的可控性,技术的先进性,更要注重系统的易用性。企业管理软件,是指能够体现企业管理的大部分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监控、分析等等),能够提供实时、相关、准确、完整的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一种软件。以模块划分,企业管理软件可分为财务管理、车间管理、进销存管理(ERP)、资产管理、成本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分销资源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HR)、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品种。

企业管理软件经历了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和企业资源计划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2、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就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佳化。 3、开发、制造、配送、销售、售后服务。 4、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产生。

5、 (1)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降低公司的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 (3)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 (错误成本去除, 异常事件消弭) 6、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中文意为:企业资源计划 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企业内的所有资源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计划、控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以达到最大效益的集成系统。 生产控制(计划、制造)、物流管理(分销、采购、库存管理)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7、略

8、CRM是企业的一种经营哲学和总体战略,它采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来获取客户数据,运用发达的数据分析工具来分析客户数据,挖掘客户的需求特征、偏好变化趋势和行为模式,积累、运用和共享客户知识,并进而通过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客户提供具有优异价值的定制化产品或服务来管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

客户关系及其组合,通过有效的客户互动来强化客户忠诚,并最终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之间的合理平衡的动态过程。 9、两者都是客户管理的工具。

CRM有许多以客户为中心的术语,例如:客户的忠诚度、客户的生命期、再购意向、关系市场推销、微市场推销、数据库市场推销、数据仓储以及服务的定制化等等。然而,在PRM方面,直到目前为止,仍无可与CRM相对应的术语,即PRM的现状与“由客户驱动的”新型市场以及各大企业的经营实践仍不相适应。原因在于,许多企业在关注其客户忠诚度的同时,忽视了渠道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对渠道伙伴的管理,即他们忽视了渠道伙伴在企业生意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旧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生意战略与销售原则已不适应当前新的IT环境,在这一环境中,企业与渠道伙伴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简单的制造商与分销商的关系。

PRM所特有的管理功能主要是合作伙伴活动管理。PRM具有合作伙伴资格的跟踪、合作伙伴额度的跟踪、合作伙伴激励活动等功能。

CRM中的销售管理主要提供销售员、销售队伍、销售佣金、客户信息、联系人信息、销售机会(项目)、竞争对手信息、客户交互过程等功能,它主要是给销售员用的,而不是给销售订单处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使用。 10、报价管理

支持对客户快速标准报价,支持报价单的复制功能、支持对税率的计算、支持个性化的报价单格式输出和打印。 销售订单

支持从报价单生成销售订单、支持单价、含税单价的相互计算、支持审批时的价格折扣控制。支持对上次购买价格的记忆。支持个性化的合同样式的输出和打印。提供业务员销售业绩统计以及商品销售汇总统计。 到款管理

支持同一销售单的多次收款、支持预收款管理及财务费用管理;支持客户期初余额的管理;支持多账户、多付款方式的管理;支持其他币种转换为RMB进行结算。

发票管理

支持同一销售单的多次开票,支持对发票号的管理。 费用管理

支持费用报销与客户以及订单号进行关联,支持对费用报销有效期的控制,提供对业务员的费用报销金额的分析。 客户资源管理

支持客户资料的批量导入、支持多联系人管理、支持客户名称的排重、支持多条件搜索。支持客户资料、联系人资料的修改、删除权限的控制。 客户察看权限

支持批量客户资料的共享、分配和转移操作,支持上级对下级资料的查看,可严格控制业务员可查看的客户范围。 11、降低运营成本 1、客服人员成本。

2、客服岗前专业知识培训。

3、客户信息采集、分类,进行精准营销。 4、客服响应速度、误差率、服务质量。 5、老客户的定期维护、营销。

提升转化率

1、后台操作前端化,提高客服效率。

2、对接后端知识库与客户信息,提高客户体验。

提高客户粘性/回购率

1、售前服务专业化、水准化、精细化。

功能数据项划分和所建U/C矩阵的正确性,正确性检验从三个方面进行:(1)完备性检验是指具体的数据项或类必须有一个生产者“C”和至少一个使用者“U”,功能则必须有产生或使用“U”或“C”元素发生,否则这个U/C矩阵的建立是不完备的;(2)一致性检验是指对具体的数据项/类必有且仅有一个产生者“C”,如果有多个产生者的情况出现,则产生了不一致现象,原因一是没有产生者(漏填了“C”元素或者是功能、数据的),二是多个产生教课 (错填了“C”元素或者是功能、数据的的划分不独立、不一致);(3)无冗余性检验即表中不允许有空行空列,否则一会漏填了“C”或“U”元素,二是功能项或数据项的划分是冗余的、没有必要的。

4、按照本章所介绍的内容从头到尾分析你所在单位(或学校或系)的情况,绘出所有的图表,并写出系统分析报告和新系统逻辑方案。

答:新系统逻辑方案是经分析和优化后,新系统拟采用的管理模型和信息处理方法,因不同于计算机配置方案和软件结构模型方案等实体结构方案,故称其为逻辑方案。其主要包括:对系统业务流程分析整理的结果;对数据及数据流程分析整理的结果;子系统划分的结果;各个具体的业务处理过程,以及实际情况应建立的管理模型和管理方法。

新系统拟采用的信息处理方案包括:(1)确定合理的业务管理流程,(2)确定合理的数据和数据流程,(3)确定新系统的逻辑结构和数据分布。新系统可能涉及到的管理模型:(1)综合计划模型(综合发展模型、资源限制模型),(2)生产计划管理模型(生产计划大纲编制、生产作业计划),(3)库存管理模型(库存物资分类法、库存管理模型),(4)财会管理模型,(5)成本管理模型(成本核算模型、成本预测模型、成本分析模型),(6)经营管理决策模型,(7)统计分析模型,(8)预测模型。

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就是系统分析报告,好的报告应该能够充分展示前段调查的结果,反映系统分析结果—新系统的逻辑方案,主要内容是:(1)组织情况简述,(2)系统目标和开发的可行性,(3)现行系统运行状况,(4)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5、实际体会“系统分析实质上就是分析了解待开发系统的实际状况和进一步的管理需求”这句话的含义。

答: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到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包括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业务功能、数据流程等的分析。它侧重于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因而将全面了解待开发系统的实际状况,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将进一步理解组织内部的每一个管理部门和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和管理需要设置的,深刻理解管理的要求,从而提出下一步设计与实现系统的纲领性文件——系统分析报告。

6、通过实际例子体会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对于系统开发的重要性。

答:系统开发的基础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成果就是系统分析报告,它不但能够充分展示前段调查的结果,而且反映系统分析结果——新系统的逻辑方案。只有系统分析做好了,下一步的系统开发才具有了全局纲领,对系统开发的设计与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7、参考本章所给出的例子,设计出一套简单、全面、能尽快了解用户工作和想法,并能使其“open-up”的调查问卷。

答:详细调查的范围应该是围绕组织内部信息流所涉及领域的各个方面,信息流是通过物流而产生的,物流和信息流又都是在组织中流动的,故调查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信息和信息流,应该包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大致地归纳为九类:组织机构和功能业务;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工艺流程和产品构成;数据与数据流程;管理方式和具体业务的管理方法;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可用资源和限制条件;现存问题和改进意见。 习题16(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它能为下一步的系统实现工作提供什么作用? 答:系统设计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总体结构的设计,其次是具体物理模型的设计。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下一阶段的系统实现(如编程、高度、试运行等)制定蓝图。在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精心设计,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最终勾划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系统设计的

主要依据是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系统总体结构框架设计、代码设计、数据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处理流程及模块功能的设计。系统设计的结果是一系列的系统设计文件(蓝图),这些文件是物理地实现一个信息系统(包括安装硬件设备和编制软件程序)的重要基础。 2、为什么说系统设计需自顶向下的进行,必须首先进行总体设计? 答: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是要根据系统分析的要求和组织的实际情况来对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和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大致设计,它是一种宏观、总体上的设计和规划。系统总体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子系统的划分(或称系统划分)、网络和设备的配置、设备造型、新系统计算机处理流程。

系统设计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以自顶向下结构化的设计方法,但是在局部环节上(或是针对某些规模较小的系统)使用原形方法、面向目前的方法。由于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下一阶段的系统实现(如编程、调试、试运行等)制定蓝图,所以需自顶向下、首先进行总体设计。就是要在各种技术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精心设计,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最终勾划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 3、购买机器(计算机设备)时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请具体列出购买计算机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具体的软硬件指标?

答: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计算机的配置,以及如何将这些设备和任务、功能、数据资源等集中统一管理。

需要考虑的因素:技术上是否可靠、维修是否很方便、纵向上新老系统是否兼容和横向上本系统外系统能否兼容、非标准的系列不宜选取、选用用户对软硬件都熟悉的产品、使用是否方便、可扩充性即今后扩充系统或升档是否方便、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如温度、温度、防尘度等)是否很高、性能价格比越大越好。 硬件指标:主机结构是一般结构还是优化自身处理命令的RISC体系结构、主机的处理速度MIPS、相对机器性能价格指标CW、内存大小、I/O通道数、系统的读写/存储周期、外设的速度、高速缓存器的大小、向上升档是否方便、计算机设备及其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软件指标:能否使用中文、操作系统OS类型、数据库系统DBS结构、一些围绕

微机关系数据库软件工具、常用程序生成语言4GL、工具、应用系统开发环境代表了未来软件工程的发展方向、图形软件、各种应用软件包。

4、编码的关键是什么?编码有哪些用途?分类、编码时应注意什么?如果编码出错会给今后系统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答:编码的关键在于分类,有了一个科学的分类,系统要建立编码就很容易了,准确的分类是我们的工作标准化、系列化、合理化的基础和保证。实际分类时必须遵循原则:(1)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容量,要足以包括规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2)按属性系统化;(3)分类要有一定的柔性,不至于在出现变更时破坏分类的结构;(4)注意本分类系统与外系统、已有系统的协调。分类方法主要有线分类方法和面分类方法两种。

编码是指分类问题的一种形式化描述,如果分类问题解决的较好,编码问题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用什么样的字符来表示的问题。目前编码主要用于图书情报检索、项目经济效益的统计等领域。常用编码有顺序码、数字码、字符码、混合码等。

编码出错小则使数据不准确,信息无法使用;大则使整个数据库出现混乱,系统瘫痪。

5、目前有哪几种输入校对方式?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各适应于哪些地方? 答:常用的输入校对方式有人工校对(对少量的数据或控制字符输入还可以,但对于大批量的数据输入就显得太麻烦,效率太低,很少用)、二次键入校对(是目前数据录入中心、信息中心录入数据时常用的方法,最大的好处是方便、快捷,而且可以用于任何类型的数据符号)、数据平衡校对(是一种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当同一记录中几个数同时输错,而累加后结果仍正确时,就无法检测出错误之处)。

6、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对于今后建立数据库系统有何作用?为什么说“建立适当的指标体系是今后建立数据库系统的关键”? 答:

7、HIPO图是如何构成的?它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HIPO图是IBM于70年代中期在层次结构图的基础上推出的一促描述系统结构和模块内部处理功能的工具(技术)。一般由一张总层次化模块结构图和若干张具体模块内部展开的IPO图两部分构成,前者描述了整个系统的设计结构以及各类模块之间的关系,后者描述了某个特定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和输入/输出关系。

8、按照本章所讲内容将前面习题18第4题的分析结果试做一个系统设计,并最终给出所有设计资料和系统设计报告。

答:系统设计报告:(1)系统总体结构图(包括总体结构图、子系统结构图、计算机流程图等);(2)系统设备配置图(系统设备配置(主要是计算机系统)图、设备在各生产岗位的分布图、主机、网络和终端连接图等);(3)系统分类编码方案(分类方案、编码和校对方式);(4)数据库结构图(DB的结构(主要指表与表之间的结构)、表内部结构(字段、域)、数据字典等);(5)I/O设计方案;(6)HIPO图(层次化模块控制图)、IPO图等等;(7)系统详细设计方案说明书。

9、试叙述SSA&D,PROTOTYPING,OO等系统开发方法在系统设计中的区别。 答:

10、请列出建立一个MIS常用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 答:

11、根据第8题结果局部的编程,实践一下你自己所作的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发现和体会一下其中的问题。 答:

习题17(系统实施、评价与运行管理)

1、系统实现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接口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系统实现是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将原来纸面上的、类似于设计图纸的新系统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应用软件系统。主要内容是:按总体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cv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