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25 21: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期末试题 (01A)

班级 姓名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填空确定如下经编织物的不同纱线穿入前后梳栉的情况(12分) 1.编织经编“涤盖棉”织物,涤纶纱穿入 梳,棉纱穿入 梳。 2.编织经编单针床双梳衬纬组织,衬纬纱穿入 梳,地组织纱穿入 梳。 3.编织经编双梳褶裥织物,缺垫纱穿入 梳, 梳的纱形成褶裥横列。 4.编织经编双梳压纱组织,地组织纱穿入 梳,压纱纱穿入 梳。 5.编织经编起绒织物,地纱穿入 梳,起绒纱穿入 梳。

6.编织经编原纱和色纱交织的彩色织物,原纱(白)穿入 梳,色纱穿入 梳。 二、单针床单梳经编基本组织有哪五个?各举一例写出组织纪录。(10分)

三、画图题(36分)

1、根据下列单面组织意匠图画编织图,并在四针道针织机上排列织针和三角。(8分)

1

成圈 集圈 浮线 2、根据下列意匠图画编织图。(10分) (1)单面两色提花组织

(2)两色双胖组织

根据下列组织记录画垫纱运动图,并回答问题。(18分每题6分) (1) F:1-0,2-3,4-5,3-2 穿纱:2穿2空

B:4-5,3-2,1-0,2-3 穿纱:2穿2空

说明此组织为哪类织物?完全组织高度是多少横列?孔眼间距为多少纵行?

2

色纱1 色纱2 地组织线圈胖花线圈 (2) B:1-0,1-2 满穿(可不画图)

M:1-0,1-1,2-3,2-2 穿纱: 。 。 。 。 F:1-1,2-3,2-2,1-0 穿纱: 。 。 。 。 说明此组织为哪类组织?形成什么效应?其方向如何?

3.Lb:4-6,4-2/2-0,2-4 穿纱:半穿 Lf:2-0,2-4/4-6,4-2 穿纱:半穿

说明此组织是属哪类经编组织?形成什么效应?织物两面有何不同? F B F B F B F

四、计算题(18分)

1. 用估算法计算经平绒组织的送经比(先写出组织记录,判别二梳垫纱方向相同、

相反或对称,而后计算)。(5分)

3

2. 已知某经编机生产装饰布,机速为500转/分,幅宽为84英寸,织物纵向密度

为100横列/5厘米,求其理论产量(平方米/每小时)。(5分)

3. 在提花轮提花圆机上编织两色提花织物,机器路数为78路,总针数1740针,

提花轮槽数120槽,试计算其花宽、花高、横移、纵移,画出段号作用顺序表。(8分)

五、试举出三种可以形成网眼结构的纬编组织,并说明它们各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的,这些网眼在结构上各有何特点。(9分)

六、在滚筒式双面纬编提花圆机上,设计一个花宽为18纵行,花高为16横列的三色提花织物,写出或画出提花片、选针片、滚筒号数和上三角的排列情况,以及第一横列选针片钳齿情况。机器总路数24路,每滚筒上可排12把选针片。(15分)

4

《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期末试题 (01A)

标准答案

班级 姓名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一、填空确定如下经编织物的不同纱线穿入前后梳栉的情况(12分) 1.编织经编“涤盖棉”织物,涤纶纱穿入 F 梳,棉纱穿入 B 梳。

2.编织经编单针床双梳衬纬组织,衬纬纱穿入 B 梳,地组织纱穿入 F 梳。 3.编织经编双梳褶裥织物,缺垫纱穿入 F 梳, B 梳的纱形成褶裥横列。 4.编织经编双梳压纱组织,地纱穿入 B 梳,压纱纱穿入 F 梳。 5.编织经编起绒织物,地组织纱穿入 B 梳,起绒纱穿入 F 梳。

6.编织经编原纱和色纱交织的彩色织物,原纱(白)穿入 B 梳,色纱穿入 F 梳。 二、单针床单梳经编基本组织有哪五个?各举一例写出组织纪录。(10分) 答:

1. 编链 例:1-0,0-1或1-0

2. 经平 例:1-0,1-2或0-1,1-2或1-0,2-1或0-1,2-1 3. 经缎 例:1-0,1-2,2-3,2-1等

4. 变化组织 例:1-0,2-3或1-0,3-4或。。。。。。 5. 重经组织 例:2-0,1-3等

5

三、画图题(36分)

3、根据下列单面组织意匠图画编织图(4分),并在四针道针织机上排列织针(2分)和三角(2分)。(8分)

成圈 集圈

浮线

4、根据下列意匠图画编织图。(10分) (1)单面两色提花组织(5分)

色纱1 色纱2

6

(2)两色双胖组织(5分)

地组织线圈胖花线圈

5、根据下列组织记录画垫纱运动图,并回答问题。(18分,每题6分) (3) F:1-0,2-3,4-5,3-2 穿纱:2

穿2空

B:4-5,3-2,1-0,2-3 穿纱:2穿2空

说明此组织为哪类织物?完全组织高度是多少横列?孔眼间距为多少纵行?

答:(图3分) 1. 二梳孔眼组织(1分) 2. 完全组织高度4横列(1分) 3. 孔眼间距4纵行(1分)

7

(4) B:1-0,1-2 满穿(可不画图)

M:1-0,1-1,2-3,2-2 穿纱: 。 。 。 。 F:1-1,2-3,2-2,1-0 穿纱: 。 。 。 。 说明此组织为哪类组织?形成什么效应?其方向如何?

答:(图3分)

1. 三梳缺垫组织(1分) 2. 形成斜纹效应(1分) 3. 反面:向右上方斜

或正面:左上至右下斜

3.Lb:4-6,4-2/2-0,2-4 穿纱:半穿 Lf:2-0,2-4/4-6,4-2 穿纱:半穿

说明此组织是属哪类经编组织?形成什么效应?织物两面有何不同? 答:(图3分)

1. 双针床双梳组织 2. 双面效应

3. 前针床面闭口线圈,后针床面开口线圈,或前针床面假孔眼后针床面无。

8

四、 计算题(18分)

4. 用估算法计算经平绒组织的送经比(先写出组织记录,判别二梳垫纱方向相同、

相反或对称,而后计算)。(5分) 答:

a)

B:1-0,1-2 F:1-0,2-3

b) c)

同向垫纱 (2分) 送经比:I=B/F=(2+1+2+1)/(2+2+2+2)=3/4 (3分)

5. 已知某经编机生产装饰布,机速为500转/分,幅宽为84英寸,织物纵向密度为100横列/5厘米,求其理论产量(平方米/每小时)。(5分) 答:

A理=(60nc/100PB)B

=[(60X500)/(100X20)X(0.0254X84)] =32(米2/小时)

6. 在提花轮提花圆机上编织两色提花织物,机器路数为78路,总针数1740针,

提花轮槽数120槽,试计算其花宽、花高、横移、纵移,画出段号作用顺序表。(8分) 答:

a) b) c) d) e) f)

Bmax=60纵行 (1.5分) A=T/Bmax=120/60=2(段)(1分) X=r/Bmax=60/60=1(段) (1分) H=AM/e=2X72/2=72(横列)(1.5分) Y=(A-1)/X=(2-1)/1=1(段)(1分) 段号作用顺序:(2分)

Ⅰ Ⅱ Ⅱ Ⅰ Ⅱ

9

五、试举出三种可以形成网眼结构的纬编组织,并说明它们各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的,这些网眼在结构上各有何特点。(9分,每种3分) 答:

1. 集圈组织:通过在拉长的线圈上形成悬弧使集权处形成网眼效应,形成的网眼

较小,连续集圈次数越多,网眼越大;

2. 移圈组织:通过将相邻纵行间的线圈转移,使被移处产生孔眼效应。形成的孔

眼较集圈孔眼大;

3. 菠萝组织:通过使新线圈穿过旧线圈的沉降弧部段形成孔眼,形成孔眼较大; 4. 添纱网眼:通过用较细的纱线编织地组织,用较粗的纱线有选择的添纱,在没

有添纱的地方形成孔眼效果。

10

六、在滚筒式双面纬编提花圆机上,设计一个花宽为18纵行,花高为16横列的三色提花织物,写出或画出提花片、选针片、滚筒号数和上三角的排列情况,以及第一横列选针片钳齿情况。机器总路数24路,每滚筒上可排12把选针片。(15分) ╳ ╳ ╳ O O O 22 23 24 ╳ ╳╳ ╳╳╳ ╳╳╳ ╳╳╳ ╳╳╳ ╳╳╳ ╳╳╳ O O O ╳19 20 21 16 17 18 12 10 13 14 15 8 10 11 12 6 4 7 8 9 2 4 5 6 1 2 3 22 23 24 19 20 21 16 17 18 11 9 13 14 15 7 10 11 12 5 3 7 8 9 1 4 5 6 1 2 X 3 O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3答: 滚筒号(2分) 选针片(2分) 1. 提花片按步步高从第一片排到第36片或排到第18片(2分) 2. 上三角按高低高低高低排列(2分) 3. 第一横列选针片钳齿情况(3分) 路 去齿 留齿 去齿 留齿 0 3 12 3 1 2 ╳ 0 3 15 15 3 3 O 4.花型4分

11

六、在滚筒式双面纬编提花圆机上,设计一个花宽为18纵行,花高为16横列的三色提花织物,写出或画出提花片、选针片、滚筒号数和上三角的排列情况,以及第一横列选针片钳齿情况。机器总路数24路,每滚筒上可排12把选针片。(15分) ╳ ╳ ╳ O O O 22 23 24 ╳ ╳╳ ╳╳╳ ╳╳╳ ╳╳╳ ╳╳╳ ╳╳╳ ╳╳╳ O O O ╳19 20 21 16 17 18 12 10 13 14 15 8 10 11 12 6 4 7 8 9 2 4 5 6 1 2 3 22 23 24 19 20 21 16 17 18 11 9 13 14 15 7 10 11 12 5 3 7 8 9 1 4 5 6 1 2 X 3 O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3答: 滚筒号(2分) 选针片(2分) 1. 提花片按步步高从第一片排到第36片或排到第18片(2分) 2. 上三角按高低高低高低排列(2分) 3. 第一横列选针片钳齿情况(3分) 路 去齿 留齿 去齿 留齿 0 3 12 3 1 2 ╳ 0 3 15 15 3 3 O 4.花型4分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m6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