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5课

更新时间:2024-06-02 08: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5课

《风儿轻轻吹》第2课时磨课案例

永修县实验学校 黄永芳

一、教材分析

大自然魅力无穷。“回归自然,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让孩子走出校门,回归自然,感受生活,更是成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风儿轻轻吹》这一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该教学理念。

《风儿轻轻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一课的内容,它包括“风儿在哪里”、“和风儿一起玩”、“风儿能帮助我们”“风儿的脾气”四部分。我本节课主要讲授第二课时内容——风儿能帮助我们,风儿的脾气。教材向我们呈现出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同时也展现了大自然不友好的一面。让孩子们懂得只有和大自然和睦相处,大自然才会给我们带来美,带来快乐。《风儿轻轻吹》这一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以“风”为切入点让孩子从不同方面来感受风的特征,了解风,并体会风带来的乐趣;同时也为孩子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学会更好与大自然中植物,动物相处起到了很好铺路作用。 二、学生分析

“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在完全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因材

施教,才能有效地展开教学。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对于自然风已有了一定认识,能通过事物变化来发现风,并初步感受风的乐趣。他们知道风就在身边,但又很难说清楚它是怎么来的,很多自然现象并不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及认知特点,我设计符合孩子生活的活动,让孩子初步浅显的了解风,以儿童的视角观察风的存在和利用,激发今后学习的兴趣。 三、设计理念

活动,是促进青少年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直接动因。它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以实现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因此,在《风儿轻轻吹》一课教学中,为了让无形的风儿变成有形的风,我设计了“猜谜、玩游戏小组竞赛、朗诵诗歌、 “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悟风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成为活动的细胞,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

体会风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同影响,并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2.观察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了解并体会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与消极的作用。

3.懂得面对大自然的极端天气现象,懂得自护的方法。

4、通过玩与风有关的游戏,感受风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风的特点。 2.了解风在生活中作用以及风的脾气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风的知识资料。 2、老师准备活动工具:纸风车、等。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导入,认识风。

师: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吧。老师记得小朋友的语文书有很多猜字谜的谜语。是不是呀?今天老师带来的谜语可不是猜字。而是猜一种自然现象。小朋友请看:课件出示谜语。

来无影, 去无踪, 来时树动花摇, 去时水平浪静。

生:风。

师:对了,就是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风儿轻轻吹》第2课时。板书课题《风儿轻轻吹》。齐读课题 二、活动热身,感受风;

(一)活动一:比一比谁的风车转得快。通过风车转动让学生体验风是如何形成的,知道风的力量有大小

师:孩子们,风儿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吗? 生:看不见,摸不着。

师:那么孩子们你们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老师学生一起体验。派几个学生与老师一起比一比,吹风车,看谁的风车转得快,谁的转不快?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老师吹的力气大,所以风车转得快。

生:某某因为力量小,吹出气少的,所以他的风车转得慢。 生:??

听听风博士的话(课件出示)。并同时板书:空气流动形成风,风的力量有大小

? 师,风的力量有大有小,所以它带给我们的感受也不一样呢。 ? ?

? ?

? 孩子们,你能说说四个季节的风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吗? ? 课件依次出示:春、夏、秋、冬风吹景动的图片。 生1:春天的风暖暖的。

生2:春天的风吹在脸上痒痒的。 生3:春天的风很舒服。

生4:春天的风吹绿了小草,吹红了花朵。 生5:春天的风吹掉了小朋友们身上的衣服?? 师:谁来说说其他季节的风给我们的感受呢? 生:夏天的风是热热的。 生:秋天风好凉快呀。

生:秋天风吹在身上凉爽极了。 生:冬天的风好冷呀。

生:冬天的风让我们穿上厚厚的棉袄,戴上了帽子手套。 ??

师:孩子们你们表现太棒了。师适时表扬。

(二)活动升情:合作探究,了解风儿的作用与脾气 师:刚才孩子们用自己童真的语言向我们描述当风儿可爱时给我们的感觉,让我们身临其境。下面请看大屏幕。可爱的风娃娃来到我们身边,听,他吹着口哨。课件出示。

师,可爱的风娃娃帮助人们做了哪些好事,请打开书本20页,说一说,议一议。

采用小组竞赛,看看哪个小组的孩子能更多的说出风娃娃做的好事说。

生:风儿吹动,帆船行驶更快。 生:风儿吹动,衣物晾干了。

生:风车的转动,能为我们发电。 生:风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生:风儿还能帮我们??师;孩子们真是了不起,说了这么多风娃娃的好事。风娃娃决定带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

板:做好事

课件欣赏。

师:说完了风娃娃为人们做的好事,孩子们是不是都有些累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朗读有关风的诗歌吧。 全班齐读风的诗歌。 我是风,

吹干了农民伯伯的汗。 吹走了可怕的黑暗。 推出了金光的太阳。 带来了月儿弯弯。

我是风,我是快乐的风。 师:当风娃娃可爱的时候,可以给我们做好事,带来愉快的生活。 但是风娃娃也有脾气的,当它发脾气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视频:视频里风娃娃吹倒房屋,拔起大树,打落瓜果和经济作物等?

师:看完视频,孩子们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风娃娃太可怕了。

生:风娃娃有时候好,有时候真坏,做了那么多坏事。 生:我不喜欢风娃娃发脾气。 ??

师:是呀,风娃娃发起脾气来真可怕,做了那么多坏事。

板:做坏事 再一次出示风娃娃发脾气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风娃娃发脾气的样子。 (三)活动升华:思维拓展:风儿为什么会发脾气,他愿意发脾气吗? 小组讨论。

(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是乱砍树木造成的) 师:你准备怎么做?(只要我们保护好环境,不乱丢垃圾,多种树,爱护花草树木。风娃娃就不会发脾气了,才能让风娃娃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专为我们做好

事。 相信有了孩子们和我们人类的共同行动,风娃娃是能和我们永远做朋友的。

师:孩子们,古代的诗人也喜欢把风儿写进他们的诗里哩。《春晓》,就是其中一首,我们用歌声。播放音乐,齐唱儿歌《春晓》。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了解了风的许多知识,并且和风儿一起做游戏。你们开心吧。好,今天我们课到此结束,希望孩子们利用课后的时间更多去了解风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堂课我主要是讲授第二课时的内容。《道德与法治》新课程的理

念是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因此我用猜谜的形式引入了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第一记重槌敲在学生的心灵上。然后分三大部分走活动热身,感受风→活动升情,了解风→活动升华,联系平时生活,谈感悟。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猜谜、玩游戏、小组竞赛、朗诵诗歌、 “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悟风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游戏中,在竞赛中,在朗读诗歌中,学生全身心参与,口动、脑动、情动、行动,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风带来的乐趣。并在玩中发现,在发现中玩,使教学得以更进一步的深入,风可以为我们人类造福,但有时也会发脾。作为我们小学生为了明天拥有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多植树,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人类家园——地球。本节课由于授课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第一个环节,四季风给我们的感受,属于第一课时内容,其实可以去掉。要一年级学生一节课接受这么多信息量 ,感觉有些走过场,有很多细节没有讲透。对于风的

认识,风的有关知识的认识,大多数学生都是一知半解。儿童他只能以他儿童的视觉来观察风的存在和利用,本节课没有突破难点,游戏活动由于室内场地有限,没有全生参与,也比较少。总之,没有达到预计的课堂效果,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ol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