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资格证面试遇到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3-05-30 18: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此文主要 写了面试时老师的所问,和你应怎么答

面试遇到的问题问题二:面试不难。问我的是 1 你为什么要选择当一个初中数学老师?2 你认为怎么样才能 做好一个优秀的初中数学老师。 个问题选择一个回答, 2 没有标准答案。 我的回答大致是 1 我 喜欢数学,觉得它有它的乐趣。 2 我觉得当老师最重要的并非仅仅只是传授知识,还有做 人的道理,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板书不强制性要写,但是写一定要规范,把你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梳理一下,不要写错。 有时候评委会在你说课的时候打断你,让你就你备课的内容的某个重点解释一下。 问题三:如果面试不过,那么笔试成绩保留 5 年,说白了,就是你的两课的合格证的有效 期了。初中数学说课教案:不等式来源:考试大 【分享考试大 共建考试大】 2011年11月9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 教材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5.1认识不等式,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5.3一元一次不等式, 5.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让学生认识不等式,知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 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二、目标分析: 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认识不等式,了解不等式的性质。 2.能力目标:解不等式以及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重难点分析: 三.重难点分析: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2)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和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教学难点突破办法: 通过观察,分析、概括,使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有初步的理解, 然后通过数轴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加深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中考考点分析: 四.中考考点分析: 中考考点分析 1.比较大小。 2.二次函数有关系数 a,b,c 的单选形式出现的多项选择题。 3.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的情况以及抛物线与直线交点个数的讨论。 4.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5.利用不等式表示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范围。 尤其是在分段函数中表示自 变量的取值范围。 6.不等式在方案设计题目中的运用。 五、教法分析:由于个性化课外辅导中心与学校大班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在 教法分析: 对学生进行不等式章节的辅导过程中, 要一改学校那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的实 际情况,瞄准学生的薄弱环节,通过讲例题,做习题,讲练结合,系统归纳,以达到查漏补 缺的目的。比如,有的学生不会解不等式,有的学生则是在不等式应用这一块比较差,所以

此文主要 写了面试时老师的所问,和你应怎么答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个性,讲求实效。 学法分析: 六.学法分析:将学生由已经熟知的等式引入不等式,让学生记住五种不等号,树立起 学法分析 符号感。引导学生利用数轴研究不等式,从而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给出一定的情景内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列出不等式并在老师帮助下顺利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将解集表 示出来。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由等式引出不等式的概念,介绍五种不等号。 2.讲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对称性、传递性、同加性、乘除法则、乘方开方法则。 3.讲解例题,讲练结合,取得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反馈信息并及时进行纠错和巩固训练。 例题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总结口诀。 口诀:带等号,实心点,不带等号空心点,小于符号左边走,大于符号右边走。 例题2.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总结求解集的口诀。 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处找。 例题3.比较大小。总结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数轴法(亦称数形结合法) ,特殊值法, 求差法,类推法,倒数法、求商法) 例题4.关于直线和抛物线交点个数的判断。总结判别式的应用。 例题5.方案设计题目。 通过建立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求出其解集, 从而得到方案的种数。 4.简要讲述不等式在中考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等式在中考试卷中单独考的情况并不多见,所以,不等式虽然很重要,但是,在中考 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比例的确无法估计。不等式 通常是融入解答题当中, 比如研究函数尤其是分段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方案设计等。 5.布置家庭作业: (1)阅读材料:给出有关不等式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回家阅读,将自己不 会做的题目勾画出来,下次带来向老师咨询。 (2)必做题目:围绕中考高频考点单独设计适量的必做题,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强调 下次必须带来让老师检查。初中数学说课教案:有理数的加减法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中国最受欢迎的考试教育王国】 2011年11月8日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减法 ,属课前说课。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 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上)。 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我打算分四课时完成,去括号、加法计算、减法计 算、加减法混合计算。下面我就从以下六个方面——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教学目标、教学 重点难点及关键、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小节的理解与设计。 一、 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在分析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确定本节课

此文主要 写了面试时老师的所问,和你应怎么答

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减法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 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一个 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 、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 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就第一章而言,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 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 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 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 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渗透的德育目标是:(1)渗透由 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 二、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上述对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 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理解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是 省略符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 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 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 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 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 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 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4+3表示-4、 +3两数的代数和,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 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12-5+7 应变成 12+7- 5,而不能变成12-7+5。 备注:教学过程我主要说第一小节---去括号 (三)教学过程: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 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教学环 教 学 活 动 设 计 设 计 说 明

此文主要 写了面试时老师的所问,和你应怎么答

节 1、如何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3) ,+(-2)各表示 前提诊 复习 测, 提问 提出问 创设 题, 情景 的意义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号表示一个数的相 反数,“+”表示一个数的本身;2、绝对值检测:随机出 五六道小题即可 把以下数相加、相减 1、+4,-5,+3,-6,-7,3,-2.5 2、-3.2,-2.6,+5,+6,-4 在黑板上写五六个正负数请同学们 把他们加在一起再减在一起。 不要怕学 生写错, 让学生自己体会书写的繁琐计 算的困难,继而想出解决办法。 (可以 多给学生时间。 ) 尝试指 实施 导, 目标 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引导学生先填括 号, 在想法去括号, 通过小组探究得出 去括号法则。 ,掌握计算方法。 (5-10 分钟即可) 1、两数加减:+3+(-4);(-5)+(-6);(-8)-(+4);(+5)-(-6) 题型训 巩固 练, 目标 2、多数加减: (-12)-(+23)+(-7)-(-2) ;-(-4)+ (+5)-(-6) ; +(+6)-(-5)+(-9) ;0-(-3)+(+6)-(+0.1)+(-0.25); -(-7)+(-2.3)-(-5.1)+(-3) 形成性 测试, 检 测试, 测目标 1、做书18、20、23、24页练习题(只去括号) 2、利用书上习题1.3复习巩固1、2题的双数题进检测 把“反馈---调节”贯穿于整个课堂, 教学 结束, 应针对教学目标的层次水平, 进 行测试,对尚未达标的学生进行补救, 以消除错误的积累, 从而有效的控制学 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归纳总 纳入 结, 知识系 统 布 置 作 业 1、课后作业:书24页习题1.3 1.(1)(3)(5)(7) 利用课堂检测及时反馈本课重、难点. 、 、 、 ; 2.(1)(3) 、 要求:小组长及时检查力争人人掌握去括号方法,会省 略括号。 利用课后作业巩固新知. +() ,去掉括号后所得结果仍是括号内的数;-() ,去 掉括号后所得结果是括号内数的相反数。 由学生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 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 此处要反复练习, 并使学生明白去括号 后的是省略加号的和式。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增进师生、 生生之 间的交流、互动. 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对学生新课应具 备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 进行检测判断”.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初中数学说课教案:相交线来源:考试大 【要想考试都不怕,只有常来考试大! 】 2011年6月3日《相交线》 说课稿 相交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 》 。这节课的主

此文主要 写了面试时老师的所问,和你应怎么答

要内容包括: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 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 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 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 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 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 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三)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难点: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增大了教学 的直观性,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 性的认识过程。 三、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学会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从中提高 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 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 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立交桥、防盗网。 设问: 从这些图片得出什么几何图形?学生会指出: 相交线。 从而引出了课题: 相交线。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二)新课探讨 1、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

此文主要 写了面试时老师的所问,和你应怎么答

让学生用已备好的剪刀剪纸片、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一把张开的剪刀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说一说,剪刀剪开纸片的过程中有关 角的变化? 学生观察,很容易把剪刀的构造想象成两条相交直线。在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把手和 刀刃之间的夹角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着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问题2: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 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并填好表格中 的内容。接着我加以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归纳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对顶角和邻补 角的判定方法。 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些判定方法找出图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 有些同学可能概 括得不太好,我将肯定他们探讨的热情和发言的勇气。同时,帮助他们进行纠正。让他们感 觉到老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 析问题,以至解决问题,体现了新型的课改精神。 2、对顶角的大小关系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肯定邻补角互补,也可以猜到对顶角相等,但不是很肯定。为 了让学生的猜想得于肯定,我的做法如下: (1)我演示教具(自己制作) ,也给学生操做。 (2)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 (3)让学生把画好的对顶角剪下来,进行翻折。 (4)引导学生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推导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引导他们写出推理过程后,我在黑板上板出规范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 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接受老师的指导与引导, 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 即 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 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三)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性交流、思考、发表见解。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顶角的性质, 体会生活中的 对顶角,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打破了他们一直误认为数学是一门 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一观念。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例题解析 例 如图,直线 a, b 相交, ∠1=40°,求∠2, ∠3, ∠4的度数。引导学生先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位置关系, 再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数量关 系,此题难度不大,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一起来批改。 (五)习题反馈

此文主要 写了面试时老师的所问,和你应怎么答

为了再次强化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对顶角性质的理解,我适当增加些练习,对于习 题,循序渐进提高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于提高,对于趣味题和拓展题,学生通过思 考,讨论,寻找规律,让他们进一步感觉“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学生的思路得于拓展。 (六) 、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了哪些概念和性质? 2、你还有什么疑惑? 3、谈谈你对本节课的收获。 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进一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能力。 (七)布置作业 我布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略)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说课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一、教材分析 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 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第一节第三课时内容。 2、地位和作用 由于角的形成与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有关, 学生已有的概念是两相交直线所形成的有公 共顶点的角(邻补角、对顶角等)即两线四角,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这节课:两直线被第三条 直线所截形成的没有公共顶点的八个角的位置关系——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研究这 些角的关系主要是为了学习平行线做准备,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定恰恰是后面顺 利地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基础和关键。这一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两线四角 承上 三线八角 启下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设计 由于本节课只有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明确构成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条件。所以,教学目标体现在: (一) 1、明确构成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条件,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 念。 2、结合图形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通过变式或复杂图形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 生找到在千变万化的图形中的不变之处,能够抓住概念的重点。 (二) 1、从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从图形 变化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位置美。 2、通过观察,探究“三线八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能力;发展图形观念,积 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重点:根据图形识别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构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 角。 (二)难点:在复杂图形中辨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三)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此文主要 写了面试时老师的所问,和你应怎么答

正确理解新概念,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三类角的特征,并以练习加以巩固。 四、教法、学法 教法、 (一)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节课中不能是单一的教法,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 用的教法有:观察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等。 (二)学法:以复习旧知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指导阅读、设计问题、小组讨论学习 新知,以变式练习巩固新知。在这节课中使用的学法主要有:合作学习法、探究法、观察发 现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a6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