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6:50:3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逃家小兔

第一课时(读书推荐)

一、引入绘本 1.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亲爱的妈妈,你觉得妈妈爱你吗?和我们一起说说妈妈爱你的故事好吗?

2.今天老师要为小朋友们介绍一本有关母爱的图画书——《逃家小兔》。(板书书名)

3.图画书又叫绘本,既有精美的图画,又有简单的文字,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书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本充满爱与温馨的《逃家小兔》。

二、观察封面封底

读一本书要从书的封面读起,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有关书的很多东西。

1.观察封面:首先擦亮你的眼睛,让我们好好瞧瞧这本书。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谁?他们可能在干什么呢?小兔子和妈妈会聊些什么呢?猜一猜这本书会写些有关小兔子的什么故事呢?(启发孩子们展开想象尽情地表达。)

2.这本书到底写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封底: 小兔子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

“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一场爱的捉迷藏就此展开……

小兔子会跑到哪里?兔妈妈会追到她吗?这一定是一本神奇的图画书。 3.封底上还有这样一段话:

穿越时间、跨越空间,屹立儿童图书界的经典之作!出版60年来,仍然是亚马逊网络书店最受妈妈们欢迎的亲子共读图画书!

这是编辑叔叔阿姨对这本书的评价,看来它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书! 三、了解作者 封面中除了画面,你还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或者你们想了解些什么?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是这本书的作者,同学们也许对她并不熟悉,老师找到了一些有关她的介绍,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她的照片:1910年出生于纽约。“怀兹”是英文“聪明”的音译。玛格丽特正是一位绝顶聪明、才华横溢的传奇女子。她为孩子写了10多本童书。虽然她从来没有结过婚,也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却对孩子非常的了解。1952年,42岁的玛格丽特在法国旅行途中突然逝世。

克莱门特〃赫德是这本书的绘画者,1908年出生于纽约。耶鲁大学毕业后,去巴黎学了两年现代绘画,回国后成了一名装饰画家。玛格莉特在看到了他的两幅作品之后,就极力劝说他为图画书画插图,并特意为他写了一个儿童故事《大象和小甲虫》,让他做一次插图上的尝试。他后来和玛

格莉特合作的两本睡前故事书—《逃家小兔》《月亮,晚安》,都成了图画书的经典之作。

译者:黄迺毓有”台湾童书界教母”之称,是她将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了中文,这样我们中国的小朋友才容易读得懂。

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的工作才让我们拥有这么优秀的图书,让我们感谢他们。

四、阅读扉页

让我们翻开书的扉页,这里有我国作家、图画书研究者彭懿的一篇文章—爱的捉迷藏,读

一读前6个段落,你又了解到了什么呢?

五、课堂小结 现在,你对这本书有了哪些了解?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你喜欢就找来读一读。

六、作业

与爸爸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

逃家小兔

第二课时(读书交流)

一、激趣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本关于小兔的图书,这本书到底写的是什么呢?小兔子会跑到哪里?兔妈妈会追到她吗?同学一定都迫不及待的想要读它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读一读这本图文并茂的图书。

二、读图入境 第一组图(逃跑) 1.观察画面。

我们翻开书,先来看看第一页,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指导学生观察的顺序及方法)

在这么美的田野里,兔妈妈和小兔子在温暖的家里说话,猜猜它们在说些什么?

周围这么漂亮,你如果是这只小兔,你愿意永远住在这小小的树洞里吗? 对啊,你们和作者想到一起了,小兔子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 2.启发想象。

(1)猜猜小兔为什么想要跑走?

(2)小兔要逃走了,兔子妈妈会怎样呢?

“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妈妈会怎么追小兔呢?

(3)不如这样,给你们一样法宝,像孙悟空一样会变,你会变成什么?让妈妈找不到你。

(学生自由的想象,教师要给以正确的引导。) 第二组图(变成鳟鱼)

过渡:你们想不想知道故事中的小兔逃到哪里去了?

1.出示图片:引导:这只小兔把自己变成了什么?我要考考你观察力。这是一张黑白的画,你能不能看得见?

这条小鱼全身都是白的,它的背鳍是黑色的,它叫小鳟鱼。 2.指导朗读。

你能读一读小兔的话吗?读出自己的感受。

小兔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现在每个同学的心情是不是都不一样?你们能不能用你们的心情来读这句话?看谁的心情跟别人不一样。看着画面,我要看看谁和别人的感情不一样。

3.继续猜想。

妈妈听了这些话后之后该怎么办,我的孩子要离家出走了,如果你是妈妈,快来想办法

想不想看看妈妈怎么做,看看哪个同学猜中了?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我就要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4.看彩色图。

仔细看看这幅有趣的图画,你发现了什么? (兔妈妈的穿着、她的钓饵)

为什么要用胡萝卜来做鱼饵而不用鱼钩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5.指导朗读。

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妈妈的话呢?读读妈妈的话。(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三、启发想象

1.你觉得兔妈妈能抓住变成小鳟鱼的小兔吗?为什么呢?

故事里的小兔可带劲了,看妈妈这样玩,它也想跟妈妈再玩下去,这只小兔呢,它又要像孙悟空一样变一变,变变变,(出示挂图或课件)它变成了什么?

小花、高山的石头、小鸟、帆船、空中飞人、小男孩(师贴图片) 2.小兔它真调皮,变成了那么多的东西,妈妈这下可糟糕了,要想很多办法,你能帮妈妈想想办法吗?

这样,我们每个小组挑选一幅图,可以跟小组的同学讨论,想出最好的办法。下节课我们比比哪一组的方法最好,最棒。

四、布臵作业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兔妈妈想办法,有兴趣的小组还可以演一演。

逃家小兔

第三课时(读书交流)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臵了一个任务: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兔妈妈想办法。你们讨论完了吗?

二、师生交流小兔子变成了小花、高山的石头、小鸟、帆船、空中飞人、小男孩,妈妈会想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追小兔呢?哪个小组来说说?(教师随机点击课件)

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吗?

小兔:如果你变成( ),我就变成( ); 妈妈:如果你变成( ),我就变成( )。 三、回到文本

1.现在是不是很想知道这本故事里讲的是什么?

(1)大石头:出示彩图,说说妈妈爬上这座山会碰到哪些

困难?(陡坡下滑)妈妈会害怕吗?她一边爬的时候一边在担心什么?

因此妈妈就对想变成石头的小兔子说:“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石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山上去找你。”(指名读)这就是妈妈的寻找。

(2)小花:出示图片,指名朗读。你瞧,当妈妈找到小兔子以后会做些什么?(浇水施肥,让他快快长大。)是呀,这是妈妈的帮助。

(3)小鸟:看看,妈妈变成了什么?小鸟在什么时候会飞回家?(饿了冷了,想妈妈了)鸟妈妈变成的小树为什么长成这个样子的呢?这是妈妈的等待。

(4)小帆船:兔妈妈变成了什么?她会怎么吹?(轻轻地吹,用力地吹,不停地吹,慢慢地吹。)想把小帆船吹到怎样的地方去?不管怎么吹都想让小小的帆船去到安全的地方,这就是妈妈对孩子的保护。

(5)空中飞人:看看兔妈妈变成了什么?走在细细的钢丝上会有什么危险?仔细观察她的眼睛,她在看着谁?她在担心什么呢?这就是妈妈对孩子的牵挂。

(6)小男孩:这回妈妈变成了什么?为什么要用双手抱着小兔子呢?你感受到了什么?这就是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啊!

2.把书中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回顾我们是怎么读懂这本书的? 四、幸福结局

故事的结果会怎样呢?(齐读) “得啦,”小兔子说,“也许我还是就呆在这儿,做你的小兔子吧。”他也真的这么做了。“来,吃个胡萝卜吧。”兔妈妈说道。

这个故事就这样的结束了,你喜欢这只小兔吗?那你喜欢这位兔妈妈吗? 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也很像这只小兔,妈妈就成了这只兔子妈妈呢? 五、一首小诗

有一位妈妈在看了这一图画书后,感动得写下了这样一首小诗。

如果你是一条小溪里的鱼儿,我就是清清水流旁边守候你的那个渔夫; 如果你是一块山崖上的石头,我就是在石岩间寻找你的那个登山者; 如果你是一朵秘密花园里的番红花,我就是为你洒下露水的那个园丁;

如果你是一只飞翔在高空的鸟儿,我就是在大地上等待你的那棵绿树; 如果你是一艘漂流在海洋中的小船,我就是一阵风,将小船吹向你希望去的任何地方。

六、布臵作业 (增添情节,创编绘本)

1.母子合作创编故事:发给每个孩子和他们的母亲《逃家 小兔》书本中所剩的五组图:

(1)请你从五组图中任选一组图,根据句式和妈妈合作说 故事、写故事。

句式:小兔:如果你变成( ),我就变成( );

妈妈:如果你变成( ),我就变成( )。

(2)用以上的句式自制绘图故事(画图编故事)

逃家小兔

第四课时(读书汇报)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读完了《逃家小兔》这本书,但是总有一种东西挥之不去,让人感觉暖暖的,这节课再一次让我们走进小兔子那温暖的家,来感受一份来自母亲那浓浓的温情。

二、整体回顾、加深理解 1.首先老师有一个要求,请你安静地看一遍这个故事,再用笔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读完后,可以和同学读一读你喜欢的那句话。看哪个孩子读得专心。

2.师生接读:老师当小兔,你读兔子妈妈的话,你们要很快地回应我。(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3.师生接读:师读妈妈的话,学生读小兔子的话。 三、精彩回放

1.同学们读完这本书,你最喜欢哪一幅图?

师:你能告诉大家在第几页,为什么喜欢这一幅吗? 2.把你喜欢的这页与同学交流交流。 四、联系实际

1.这个故事很有趣。如果真的有一天,你走到哪里,妈妈就跟到哪里,你欣赏妈妈的做法吗?(意见可能会不一样)噢,有的点头,有点摇头,糟糕,有点问题。

2.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

3.师小结:爸爸妈妈教育你的方式,可能你想接受,也可能不接受,但是不管怎么样,你总要相信,爸爸总是在家里等着你,然后把你静静地抱在怀里。

4.你是不是也一样地爱他们呢?平时不敢说的话,就写在心意卡上,和爸爸妈妈沟通交流。

五、体会母爱、情感升华

1.我们的故事就到这儿结束了,告诉老师,现在你心里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指名说)

2.闭上眼睛,把刚才的故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回想一遍。

3.睁开亮亮的眼睛,看着老师。你们觉得,这个故事中的小兔子和他的妈妈好像在玩一场什么游戏?

(指名回答)捉迷藏。

4.其实小兔子并是真的想离家出走吗?

他总是说“如果、如果”。它呀,只不过是想知道他的妈妈有多爱它。所以,这是一场爱的捉迷藏。(板书:爱)

六、好书推荐,阅读延伸 1.《我讨厌妈妈》:小兔子对妈妈满腹牢骚:没帮他洗袜子、一直催他快点、不准他看动画片……最令小兔子不满的是,妈妈不愿和他结婚!小兔子气得想离家出走,但终究还是离不开妈妈的爱。

2.《我的爸爸叫焦尼》:故事的主人公狄姆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不能经常见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他告诉所有人:他身边站的就是他爸爸。他为爸爸自豪,当电车走远,他期待着下一次和爸爸见面的时间。“马上会再见面的。”所以,火车一定还会回来,拉着狄姆最喜欢的爸爸——焦尼。

七、一首小诗、情感延伸

不管我们是变成小鱼,还是一朵小花, 无论是山上的一块石头,还是天上的小鸟, 妈妈总是在我们的身边,默默地关心着我们, 在我们碰到困难时,及时地帮助我们。

让我们一起用充满爱的声音夸夸咱们的好妈妈。 妈妈的爱是永远和我在一起; 妈妈的爱是细心的呵护; 妈妈的爱是辛勤的劳动……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第一课时(读书推荐)

一、人物引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

1.这个故事中都有哪些人物呢?你们看他们来了。

(出示:狐狸爸爸图片)它,你肯定认识,对,狐狸。你能描述一下你见到的这只狐狸的样子吗?这是在什么时候,他要做去做什么呢?你猜猜看。

2.这些又是谁呢?你能猜出来吗?出示:狐狸太太和小狐狸 3.第三个要介绍的人物:(出示:博吉斯图片)你们看,他叫的博吉斯。 说

说他突出的特征。 补充:对,他胖得出奇 出示:文字介绍

4.第四个要介绍的人物:邦斯。说说他的突出特征。 补充:他是一个大腹便便的小矮个,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游泳池的浅水一端,下巴都会在水面以下。(出示:文字介绍)

5.第五个要介绍的人物:比恩。说说他的特征 。补充:他瘦得像一只铅笔,他是他们三个当中最聪明的一个。

(出示:文字介绍)

他们的饲养场就在山谷里,经营得很好,他们三个都是有钱人,但也都是卑鄙龌龊的家伙。他们三个简直是你所能遇到的最卑鄙、最小气的人。

6.这些人在一起可能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你能来猜猜吗? 二、介绍这本书

1.那就请同学们来读这本书吧! 2.你们能猜猜这本书名是什么吗? 3.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作者,出版社,书名,封面插图) 4.看封面插图:观察狐狸爸爸的表情,猜猜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画面上还有谁?他们会发生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

看看目录:你能想到封面插图反应的是哪个故事吗?(那个女人) 5.读封面上的文字介绍。

博吉斯、邦斯和比恩是你所能遇到的最卑鄙、最小气的人。

他们憎恨狐狸先生,他们决定把狐狸先生除掉。于是三个人拿着枪,等在狐狸先生的洞外……但是狐狸先生自有对付他们的妙计!

小朋友们,你们能够根据封面上的文字介绍,大致猜测出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吗?(指名说,大胆猜测)

三、激发兴趣

想不想听听这个故事?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

山谷上方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树林里有一棵大树。树下面有一个洞。 洞里边住着狐狸先生、狐狸太太,还有他们的四只小狐狸。每天晚上天一黑,狐狸先生就会对狐狸太太说:“亲爱的,这一次要吃什么呀?是从博吉斯那儿搞只肥鸡呢?还是从邦斯那儿弄只鸭子或者是鹅?要不然就是从比恩那儿搞只美味的火鸡?”狐狸太太把自己想吃的东西告诉他之后,狐狸先生便会乘着夜幕,悄悄地溜进山谷去随意取货。

想知道狐狸的命运如何吗?据我所知,那三个饲养场主到现在还没有抓到这只狐狸。

四、介绍作者。

有人这样评价:一个瘦瘦的、秃顶的、总是带着一脸狡黠的笑的老头,无论他跑到美国、英国、荷兰、德国、法国、澳洲或新西兰、甚至包括中国,随便敲开一家有小孩子的的屋子说:“啊,我走累了,我的车用光了汽油,可以请我进来喝杯茶吗?”孩子们立刻尖叫着欢呼雀跃地迎他进门,因为那里没有孩子不认识这个老头,他就是那个让大人们有点害怕、却让孩子疯狂着迷的有魔力的罗尔德〃达尔。

罗尔德〃达尔,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一生从事写作几十年,创作儿童读物18本,如《詹姆

斯和大仙桃》、《查里和巧克力工厂》、《好心眼的巨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等,他本人的传奇经历也像童话里的人物一样赋有神奇力量,成为“哈梅林的魔笛手”(ThePiedPiperofHamelin),凡是读过其书的孩子全都情不自禁迷倒在他创造的畅快淋漓的魔力世界,无一幸免。

五、渗透读书方法

老师提醒大家,读书应该养成好的读书习惯,那就是“不动笔墨,不读书。” 1.罗尔德达尔的语句特别夸张、幽默,想象力极其丰富、奇特,把这样幽默夸张的句子画出来,好好读一读。

2.想一想:含义深刻的句子背后的意思。

3.书中的插图很有趣,在读书时要注意观察,你会有更多的惊喜。 六、阅读建议

孩子们,今天在课堂上,我们知道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相信你们一定迫不及待想要读了。

课后我们先来读读前七章,可以想一想以下的问题: (1)画出能表现三个饲养场主不同特点的句子。 (2)狐狸先生的聪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3)狐狸先生为什么能通过气味就能辨别出三位农场主是谁?三位可恶农场主准备好了要射杀狐狸先生,可是今天狐狸先生为什么没有闻出他们身上的气味?

(4)狐狸先生看到锋利的铁锹时他想到了什么主意?他们是怎么做的? (5)请把挖掘机开始工作的一段(25页)画出来好好读一读,你感觉挖掘机的威力大不大?现在狐狸先生一家的处境危险吗?

(6)谁与谁之间展开了比赛?认真读30页的内容,画出三个农场主疯狂挖掘的句子。

(7)三个农场主关闭了挖掘机的马达之后,他们的表现是什么样的? 这七章里面有好几个成语,找一找,圈出来,想一想他们的意思好吗? 你还能提出其他有价值的问题吗?试着回答。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第二课时(读书交流)

一、引起兴趣

最近我们已经读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前七章,你们觉得有趣吗?今天的读书课,咱们要一起聊一聊这本书。

二、认识人物

这本书的主角是狐狸爸爸,但这本书一开头就先介绍三个饲养场主。 (一)介绍三个饲养场主

1.谁来给我们介绍?(分别介绍,第几页) 2.教师相机出示插图,引导学生看图。

3.非常有意思,经后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别忘仔细地看看插图,咱们还可以从图上读到很多东西。

4.怪不得附近的孩子见到这三个家伙总会唱一首儿歌。齐读。 (二)剖析狐狸爸爸

1.刚才我们说过这本书的主角是(狐狸爸爸),平时你们有没有读过关于狐狸的故事?或者知道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想一想,告诉我!

2.这些故事中的狐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很狡猾,我们不太喜欢它) 3.在读了这本书之后,你们又会用哪些新的形容词来形容狐狸呢? 三、师生共读

1.这样的三位农场主和这样的一位狐狸爸爸,展开了一场智慧和力量的较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幅书中的插图,

(1)铁锹图 (2)挖掘机图

看到这样的两幅图,你对狐狸一家的处境担忧吗? 2.读第4章可怕的铁锹。

(1)狐狸先生的尾巴还能再长出来吗?你能想出沮丧是什么意思吗? (2)晚上狐狸先生为什么睡不着?他听到了什么声音?

(3)狐狸先生看到锋利的铁锹时他想到了什么主意?他们是怎么做的? (4)故事往往在最紧张的地方出现这样的语言:“狐狸先生看了自己的妻子,于是他笑了。听她说出这样的话,他更喜欢她了。”

说说你对这一小段话的理解,包括对狐狸爸爸的认识。 3.读第5章可怕的挖掘机。

(1)三个可恶的农场主开来的挖掘机是什么样子的? (2)请把挖掘机开始工作的一段(25页)画出来好好读一读,你感觉挖掘机的威力大不大?

(3)现在狐狸先生一家的处境危险吗?能用文中的句子来说明吗?

4.读了这两章后,你对狐狸爸爸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故事中的狐狸爸爸遇到困难从不退缩,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在困境中不忘关爱家人,鼓励家人,是家中的顶梁柱,这样的爸爸既可爱又可敬。

5.教师小结:《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让我们对狐狸刮目相看,书中的狐狸爸爸,改变了以往狐狸在我们心中的印象,他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充满智慧,坚强自信。

四、小结

小朋友们,一本好的书籍能给我们启迪,教我们思考,希望小朋友们能通过自己的阅读从这本书中汲取到知识的营养,在书的海洋里尽情的遨游吧!

五、阅读建议

继续读8——13章,试着回答以下的问题 第8章 : 夜幕降临的时候,邦斯他们用什么样的灯照着狐狸的洞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那天晚上一共有多少个人包围了整座小山?你能算出来吗?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第9章: 在三天三夜没有吃东西的情况下,当狐狸先生提出还要继续挖洞时,他的孩子们的表现怎样?读到这里你的心里有什么想法?

第10章: 小狐狸们从地道中爬出来看到了什么奇妙的景象?狐狸先生把木板拉下来,为什么要让它恢复原状?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11章: 狐狸先生在地道里又有了什么新打算?

第12章: 他们在挖地道的时候碰到了谁?它长得什么样子?(画出有关句子)“我们指的是谁?”狐狸先生问道。请问“我们”到底指的是谁?(找出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狐狸先生邀请谁来参加宴会?

第13章: 仔细读读下面这句话“狐狸先生开始在仓库里悄悄地来回踱着步,以一种专家的眼神审视着这些绚丽的陈列品。一条长丝似的口水从他的下巴一侧流了出来,悬垂在空中,随后断落在地下。”

这几句话描写得精彩吗?读完这几句话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精彩的句子记着要多读几遍,把它记在自己的脑子里,有了积累,大家在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第三课时(读书交流)

一、导入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的8——13章都读完了吗? 二、了解主要内容

1.能简单地说说每一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吗? 2.读这几章时的感受与读前面一样吗?为什么?

三个大坏蛋都想除掉狐狸先生,但是狐狸先生有它的妙计,能对付他们。 三、师生交流

1.那么从读的这些内容来看,你们知道狐狸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2.你可不可以具体说说它了不起的事实?

(1)在一个片段里狐狸先生有一个计划,一个新的计划里面讲了它的了不起,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样的计划吗?(狐狸先生继续挖洞来对付三个坏蛋。)

要对付它,它为什么要挖洞,要躲在洞里面呢?为什么不出去呢? 原来狐狸经常偷他们的东西,所以这三位饲养场的主人,要把它们赶尽杀绝。 (2)狐狸爸爸的尾巴断了。它在挖洞的时候有没有说我的尾巴好痛啊,好痛!

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有什么样的品德? 四、读读,结束

1.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刚开始不喜欢的动物或人,由于后来的一些了解,想法有所改变,又渐渐地喜欢它了,比如这只狐狸,你现在喜欢它吗?儿童诗诗人高洪波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我喜欢你,狐狸》指读。

2.读了这首诗,有没有同感?下课后请大家想一想你有没有刚开始不太喜欢但后来了解之后喜欢的人或动物?

读后思考:

我感受最深的地方(在书中做记号,在这里写上页码) 最惊心动魄的情节:( ) 最大快人心的情节:( ) 最感人肺腑的情节:( ) 最啼笑皆非的情节:( )

(2)卖掉衣服去马戏团看表演(要理解父母,不能贪玩) (3)上狐狸和猫的当(没有主见、经不住诱惑) (4)偷葡萄被捉(不能不劳而获) (5)去玩国 小结:经历了无数艰辛与磨难,最后匹诺曹是否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呢?为什么?

是呀,经过自己的努力,木偶匹诺曹终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子,成长成我们心目中的好孩子。

三、总结升华

1.读了这本书,上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受到了什么启发?

师:老师也搜集了书中的一些话,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做个令人喜欢的好孩子,为了心中的目标,让我们驾起勇敢之船,扬起自信之帆,让我们都拥有一颗善良的、诚实的心,做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2.你还知道哪些历险类的故事?学生推荐。

3.认识这个小男孩吗?读书中开头:从前,在瑞典的威明海参格小村庄里,有一个小男孩子,他十二岁,瘦高个儿,长着一头淡黄色的头发。他非常调皮,经常捉弄院子里的家禽。这一天,他捉弄了一个小精灵,被变成了一个姆指大小的小人儿,骑在雄鹅莫顿的身上,跟随雁群进行了一次旅行……他是谁?

4.介绍《骑鹅旅行记》作者及书评。 五、布臵读书任务

1.在学校老师每天大声读一至两章,期末前读完,组织读书会。 2.在家自读或亲子共读,经常交流读书体会。

三毛流浪记

第一课时(读书推荐)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请小朋友们展示生活照片,说说是在什么时候和谁一起照的? 谈话:你们觉得你们现在的生活幸福吗?为什么?

过渡:看过了你们的照片,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照片。 2.欣赏图片

(1)认识这个小朋友吗?他叫什么名字?

(2)仔细观察图画,你都看到了什么?猜猜三毛可能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推荐图书、介绍作者 1.三毛———一个瘦弱可怜、孤苦伶仃的孩子,在20世纪30年代灯红酒绿的上海滩中流浪,会发生哪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呢?想知道吗?那就请同学们来读读这本经典的漫画书《三毛流浪记》。

2.观察封面:你看到了什么?(封面插图、作者、出版社)

3.介绍作者:作者张乐平是位造诣很高的艺术家,一生创作了大量漫画,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三毛的故事激起了一切善良人们的共鸣。张乐平和他的三毛活在几代中国人的心里。张乐平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

身为漫画大师,张乐平日常生活却非常朴素,且非常乐于和下层社会的人交流,是名副其实的"平民大师″。不仅如此,他还将自己几部最宝贵的三毛漫画作品毫无保留地捐献给了国家,作为献给全国少年儿童的礼物:1983年,张乐平先生谢绝了海外收藏家想以高价收购《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原稿的要求,将《三毛流浪记》原稿共234组全部捐献给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三、赏析激趣,教师推荐

读作者写的序:翻开漫画书,我们会看到张乐平为这本书写的序言《我怎样画三毛》,老师有选择的读一读,说说你们都了解到了什么?

小结:我们在读书时,不能只读书的正文部分,书的封面、扉页、序言会我们告诉很多的东西,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读书。

四、播放电影、激发兴趣

漫画《三毛流浪记》曾五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你们想看看吗?(播放电影片段)

五、提示途径,拓展延伸

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想看这本漫画书了,你们可以去图书馆、书店,或者在网上网购或网上阅读。

三毛流浪记 第二课时(读书交流)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老师的介绍,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想读读《三毛流浪记》这本书,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

二、精彩片段:

1.师生共读“孤苦伶仃”

(1)看连环画第一页:按顺序分别观察每一幅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连起来看看6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交流:三毛看到了什么?三毛的表情是怎样的?看到动物们都有妈妈的疼爱,小三毛的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滋味?他会想些什么?

(2)读一读图画下面的文字,图文结合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3)联系你的生活,再想一想三毛,你想对三毛说些什么呢?

(4)总结看连环画的方法:先看图(按照顺序看每一幅图,再连起来看图画讲的是什么。),再读文(一边读一边想,读懂文字要表达的意思。)最后图文结合,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

2.小组合作,互助读书

(1)小组合作读2——7页。

(2)全班交流:三毛会向往着什么样的美好生活?当孤苦伶仃的三毛被好心的老爷爷收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从“练习撒网”和“意外收获”两个小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当老爷爷被大兵开枪打死,你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读了《三毛流浪记》的前几页内容,了解了三毛孤苦伶仃的生活,唯一关心他的人也失去了,接下去三毛还会遇到谁?会经历怎样的生活呢?让我们继续来读这本经典的图书。

四、布臵阅读

按照学习的读连环画的方法继续读书。

可以在最感兴趣、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还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三毛流浪记 第三课时(读书交流)

一、谈话导入

最近同学们都在读《三毛流浪记》这本书,你们读得怎么样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聊聊这本书。

二、读全景图 《三毛流浪记》是一本连环画,大部分的页面上都是几幅图连接起来讲一个故事,但是也有特殊的几页上只有一幅图,这样的图叫全景图,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几张全景图。

1.同学们还记得第一次出现的全景图是什么吗?(“校舍全景”)我们先来看看这一页:

a仔细观察画面,应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 b你都看到的那些房间?这些房间什么样子? c房间里的人都在做什么?

d读一读图下面的文字,再看看图画,这所学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这所学校和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么不一样?

2.这本书中还有哪些全景图?

(如此纪律、急不可耐、人不如狗、一墙之隔、我要面包、两个世界、同是儿童、夜深人静)

以小组为单位看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图画,互相说说你看到的什么?有什么感受?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选择同学们最感兴趣的画面交流感受。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看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的全景图,这些图画描绘得更细致,更生动,让人看了也更心酸,我们为三毛感到难过,同时也为我们生在新社会而感到庆幸,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毛流浪记 第四课时(读书汇报)

一、激趣导入

最近大家都在看《三毛流浪记》,小朋友都看得爱不释手了,听说有的小朋友还看了好几遍呢,今天我们来开个读书交流会,再次走进三毛,一起重温一下三毛在流浪时期的酸甜苦辣。

二、整体回顾

觉得自己对三毛的故事已经了解了的举手,已经了解得了如指掌的举手,好,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我们来做个抢答游戏,哪个小朋友知道得多。

1.《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谁?评价:一下子就知道作者是张乐平爷爷,你的读书习惯真好。

2.《三毛流浪记》这本书是那个出版社出版的?评价:是呀,我们要读一本书的时候,不仅应该关注作者,还应该关注一下是哪个出版社出版的。(演示)

3.《三毛流浪记》是一本什么书?(漫画书) 4.为什么只长三根毛呢?

5.三毛都做过什么工作?卖报、擦皮鞋、卖艺、做乞丐、推黄包车、印刷厂当学徒工等等。

6.三毛都遇到了什么人?老渔夫、小癞子、壮汉师父、印刷长的老板、老板娘……

小结:看来小朋友不仅有了良好的读课外书的习惯,还对三毛的故事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说说三毛的悲苦生活

那我们看书呢,不仅需要对情节有所了解,还要学会边看边思考。如果老师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对三毛流浪时期的感受,你会用哪个词?老师听出来了,大家都觉得三毛很苦是吧?

1.是呀,在阅读这本书时,老师最大的感触也是觉得他很苦,特别可怜他……还记得开头这一幕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一情节呢?

2.还有哪些画面让你觉得三毛的生活很苦,很可怜?打开记忆的阀门,跟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跟大家说一说,你想起了哪个画面?)课件出示。(同桌交流,指名说)

四、找找三毛的美好品质 老师今天要透露一个秘密,真正会看书那些人呀,看书的时候不仅仅停留在看人物的经历上,还会停下来思考书本所要体现的一种精神。三毛这么可怜,但是他人穷志不穷,他身上还有很多好品质呢?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发现他的好品质了吗?指名,举例。

是的,正因为三毛正直、善良、见义勇为、聪明、机智、坚强等等,有这么多好品质,所以大家都喜欢他。(板书)

出示:我觉得三毛是一个( )的人,因为( )。 五、议议其他人物

三毛的故事是在跟很多人的接触中发生的,看书的时候不仅要了解主人公,目光还要投向他周围的人。除了三毛,你还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说说看?

六、与作家互动,聊聊读后感受

1.假如张乐平爷爷来到我们身边,你有什么话想跟他说? 2.有的小朋友读完书还写下了这样的读后感。读了三毛后,你也肯定也有很多话要说吧?

请你把你的感受拿出来晒一晒。 七、总结、推荐书目 老师知道,有的小朋友还在另几本书里了解了三毛吧,谁能向大家推荐一下书的名字。是的,相信张乐平爷爷的其他三毛后续作品,你同样喜欢,赶紧行动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sk.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