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生物)

更新时间:2023-03-08 06:50:3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年乌鲁木齐地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验 生物试卷(问卷)

(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B.RNA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遗传功能、催化功能等 C.甜菜的块根是鉴定还原糖试验的理想材料

D.经高温处理后失活的胰岛素仍然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 2.下列有关胚胎干细胞中物质运输的途径,正确的是 A.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 B.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质基质→内质网 C.合成的DNA解旋酶: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D.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将同一植物的细胞分别放在0.3mol的蔗糖溶液、0.5mol的甘油溶液和清水中,测得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则a、b、c依次代表 A.蔗糖溶液、甘油溶液、清水 B.清水、甘油溶液、蔗糖溶液 C.清水、蔗糖溶液、甘油溶液 D.甘油溶液、蔗糖溶液、清水

4.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下图所示。将该琼脂块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圆点上,可见呈蓝色的圆点个数是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5.下列对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ATP一定在细胞器中产生

B.在有光条件下,叶绿体中才能合成ATP

C.萤火虫发光的能量是由ADP转换成ATP时提供的 D.剧烈运动是,肌细胞中的ATP/ADP的比值上升

6.将一些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后,其氧气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

氧浓度(%) CO2产生量(mol/min) O2消耗量(mol/min) A.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不在线粒体中进行

B.氧浓度为b时,葡萄糖的消耗量为0.3mol/min,较适宜苹果的储藏 C.氧浓度为c时,酒精发酵消耗葡萄糖的量为0.6mol/min D.氧浓度为d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中有1/4来自酒精发酵

7.图1中装置甲与装置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1.2 0 b 1.0 0.6 c 1.3 0.7 d 1.6 1.2 e 3.0 3.0

A.若光照强度突然由R变为S,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减少 B.Q点的氧气释放量为零,但光合作用强度不为零 C.P点负值产生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D.甲曲线和乙曲线不同的原因是小球藻对光的利用能力不同

8.右图是某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 B.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4条脱氧核苷酸链 D.正常情况下,1号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

9.下图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D时期细胞中有二个染色体组 B.在F时期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 C.在I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2:1 D.在L时期基因组成为YYRR或yyrr

10.右图为苯丙酮尿症(PKU)的家系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8的基因型为Aa

B.PKU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C.该地区PKU发病率为1/10000,9号女子与当地一正常男子结婚,生病孩几率为1/5000

D.若8与9近亲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第3个孩子是PKU的概率为1/6 11.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六倍体植物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 D.杂交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12.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均患病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子女有可能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13.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有关的是

A.过量紫外线照射导致皮肤癌 B.低渗溶液导致细胞膜破裂 C.糖醋溶液腌制糖醋蒜 D.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进入血液

14.右图是某组织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式图,⑤处为动脉流入端、①处为静脉流出端。①②④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物质交换过程为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血糖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肝细胞,饥饿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 15.右图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内容物可使b兴奋或抑制

B.b神经元兴奋时,其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

16.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胰岛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17.甲型H1N1流感疫苗进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相应抗体

C.作为杀灭甲型H1N1病毒的抗体 D.促进效应T细胞释放相应的抗体

18.在研究某植物茎段再生时发现,无论将茎切成几段,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总是从近苗端长出(如右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表达情况不同 B.截取的茎段,生长素由近根端向近苗端运输 C.极化再生过程中,只发生细胞分化

D.茎段再生时,近根端不能合成生长素,近苗端能合成生长素

19.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甲→乙→丙”,下表为甲、乙、丙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和传递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单位:百万千焦) 种群 甲 乙 丙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甲、乙、丙种群的同化量之和 B.种群甲的净同化量为125百万千焦

C.种群乙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种群丙对其有选择性捕食的结果 D.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为14.3%

20.下列活动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线上的个体都不统计 B.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上田鼠的种群密度时,部分田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在灯光下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二、简答题

同化量 14.0 2 净同化量 5 0.6 呼吸消耗 65.5 1.4 传递给分解者 3.0 0.5 微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15.0 2 无 未被利用的能量 41.5 2.5

(一)必考题(本题包括5道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5分) 21.(7分)右图表示细胞的部分结构功能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填序号),该结构的功能为 。

(2)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不通过⑤的方式有 、 、 。

(3)图中Na+、K+的分布体现了①的特性是 。 (4)若⑥为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则该细胞也叫做甲状腺激素的 细胞。 22.(10分)有多种方法可以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一下相关问题: (1)在光照适宜、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图一的试验装置为密闭容器,图一中的曲线

为测量一小时内该容器中CO2的变化量。图一中A~B段,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场所是 。导致A~B段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该绿色植物前30分钟实际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 ppmCO2/min。

(2)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二A所示;其中CO2缓冲液可以吸收和提供CO2,保证瓶中CO2恒定)。

①将

该装置放

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二B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影响a点变化的内因是 ;装置中氧气浓度最高的时间是 点;图中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左点是在曲线中的 点。

②在试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 该组试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 段获得的。

③为了使试验的数据更加准确,还应该设置试验的 。 ④如果要测定该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怎样利用该装置设计试验?

设计试验: 。 23.(11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试验材料。用一对表现型都是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果蝇的眼型受基因A、a控制;翅型受基因B、b控制。请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24 29 32 34 38 ……

(1)果蝇的眼型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 ,眼型和翅型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 。 (2)写出双亲的基因型 。

(3)图中F1的圆眼长翅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让F1中的棒眼长翅雄果蝇与圆眼残翅雌果蝇交配,子代中出现棒眼雌果蝇的概率为 。

(4)某科研小组用同样的果蝇进行多次试验,发现其结果与上述结果不完全相同,其中F1中的雌性圆眼长翅:圆眼残翅为5:2。请分析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2分)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若要获得更为精确的结论,请你设计最简便的试验进行探究:

①用 进行杂交试验。

②预期结果与结论: (2分)。 24.(8分)下图甲、乙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Z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甲中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A. ;B. 。 (2)图甲中构成C物质的基本单位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E物质能够使B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②表示C物质能够促进肾小管细胞 作用。

(3)若图乙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则图中a段表示 电位,b点时Na+ (内/外)流,此时,神经细胞膜内Na+浓度 (高于、等于、低于)膜外的Na+浓度。

25.(9分)养殖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蓄的饮水安全。下图是某养殖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1)输入此氧化塘的能量有 和 。氧化塘中的草、田螺、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 。

(2)氧化塘后部种植莲等挺水植物,有利于减少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种变化过程属于 演替。

(3)植物细胞吸收的磷酸根离子用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物质主要是 。氧化塘后部的溶解氧含量比前部 。

(4)该废水处理流程图中,废水处理的原理是利用各种生物将废水中的 、 。

(二)选考题(共2道题,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1题计分) 26.【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新疆盛产优质葡萄,是制作葡萄酒的良好原料。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环节,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酿制葡萄酒最主要的微生物是 ,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 (2)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发酵过程中,随着 的提高,红葡萄皮中的 进入发酵液。

(3)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对原料和设备进行 和 ,并接入合适的 。

(4)在制作葡萄酒试验中,在发酵瓶中装入葡萄汁,要留有大约 的空间,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 来检验。

(5)如果要继续制作葡萄醋,在发酵后期要向发酵液中通入 ,目的是 ,并将发酵液置于30~35℃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酵液中会出现 菌,这类微生物在糖类缺乏时可以使 转化为 ,后者再转化为 。

27.【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⑤所示的生物工程为 。该工程通过 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出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2)图甲中序号④所示过程叫做 ,该过程形成的碱基对中不同于翻译过程的是 (请将模板碱基写在前)。可以采用 技术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 (3)图乙是一个基因表达载体,除了目的基因外,图中[3] 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该基因表达载体可以通过 法导入受精卵。

(4)预期蛋白质若通过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在图甲中⑨过程之前,要对精子进行 ,保留含性染色体为 的精子。

(5)卵细胞受精时,阻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分别是 和 。胚胎发育到 阶段之前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潜能,属于全能细胞;胚胎进一步发育,细胞开始 ,其中 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sk.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