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更新时间:2024-04-28 06: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及意义。

2. 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3. 理解并掌握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并能由此进一步理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之路。 二、过程与方法

1. 在由城市化的概念、标志到意义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发散性思维的学习方法。 2. 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相关材料的剖析,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交流、反思个人的见解,提高从图文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地理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问题剖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学习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1. 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城市化的概念

城 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 上升 。 标志: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 产业逐渐转移。

城 市人口 增加 ,城市数量 增多,城市用地规模不断 扩大 。 意义:缩小 城乡差距 ; 改善地区 产业 结构;促进了 工业 化;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提高乡村的 对外开放 程度。 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产业: 农业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城市出现→工业革命 → “二战” → 现在

缓慢 加速 成熟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别:

阅读课本内容,填表:

1

第三产业: 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国家类型 所处阶段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发展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原 因 发达国家 后期 早 慢 高 大 相适应 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发展中国家 中期 晚 快 低 小 不相适应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①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城市外围地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带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城;②市区范围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后 果 明显扩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③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高水平的大城市连绵带;④注重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率保大压力;②工业生产持较高的水平。重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化和文物古迹。 态造成很大破坏,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 四、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五、练习:见《凤凰新学案》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x9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