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说明文阅读10篇

更新时间:2023-03-08 16:57:24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说明文阅读(10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1分)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

①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历史岁月的沉淀,在中国饮食早已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更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它不仅仅推动着民族间的相互融合,一定程度上还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现在的中国人在吃的方面为的并不仅仅是满足于生理的需要,吃的文化已经超过了吃本身,有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我们可以将其社会意义概括为精、美、情、礼四个字。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

③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古人对食物求精的意识。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在中国的宴席中,选料、烹调、配料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已把精视为一种重视、尊重客人的表现。

④美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审美要求的概括。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⑤食物不仅应该味道美,其色、香都应该符合美的要求。《左氏春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遳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所在,美....

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⑥情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喝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有着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功能。朋友在一起小聚,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或诉说自己的情感。

⑦在中国传统的宴席上,大家围圆桌筵席而坐,这首先就从形式上营造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人们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这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而中国人也经常通过这种吃宴席的形式来达到增强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目的。

⑧通过同桌共食来表现和睦、团圆,从而使饮食的社会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引导和提升品位的作用。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⑨礼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数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品质。在宴席中,座位方位的安排、上菜的顺序、器具的排列都是一种礼节的体现。

⑩我们谈礼,不能简单地将它看作一种礼仪,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它贯穿于中国的饮食活动之中,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11饮食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又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丰富。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是一种生存手段,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深刻的意义。因此,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及其意义,对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必将产生积极的、有深远意义的影响。

【注】①醯醢:xīhǎi,泛指佐餐的调料。

1.关于选文的结构,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D.分—总—分

2.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并分析其作用。(3分)

3.第④段中加点词语“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4.第⑤段中加点的“这个意思”具体指什么?(3分)

一、1.(2分)D 【解析】文章先总说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然后从精(饮食品质)、美(审美体验)、情(情感活动)、礼(社会功能)四个方面详细解说,最后再加以总结。 2.(3分)示例:引资料。引用孔子的话,说明了古代人对食物的求精意识,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3.(3分)不能。如删去“之一”,表达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3分)食物不仅应该味道美,其色、香都应该符合美的要求。

【解析】“这个意思”在第⑤段中间,其指代的内容应在前面找,分析可知即该段第一句“食物不仅应该味道美,其色、香都应该符合美的要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1分)

文商相盛

沈海滨

①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虽饱经战乱,但至今保存得基本完好,为全国少见的古城遗存之一。名剧《桃花扇》的故事,就发生在古城..中。

②商丘是六朝古都: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前中期都城、周朝宋国国都、汉朝梁国国都、南宋开国之都。它是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中华姓氏的起源地,也是很多传奇故事的发生地,而商丘古城,正是数千年商丘文化的结晶。

③商丘古城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从空中俯视,整座古城外圆内方,形似古代的圆形方孔钱,寓意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 ④商丘古城是按照古代风水理论修建的,内城、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具有八卦城、水上城、城摞城三大特点。古城内93条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保留着应天书院、大成殿、明伦堂、壮悔堂等名胜古迹。

⑤在气势十足的古城墙门楼下方,竖着一个偌大的古城平面图,标注着城内著名景点的位置。你可以选择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追寻前代商人的气息,也可以选择旅游电瓶车作为代步工具,前往任何想去的景点。

⑥登上青砖铺砌的古城墙,不由得想象城下旌旗相望,城头鼓角争鸣的历史。古城墙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青砖,都仿佛是解读商丘历史的活字典。

⑦漫步在商丘古城的道路上,不禁叹息:这座可以媲美平遥古城的古城遗存,名声却远不及平遥。殊不知,商人的名词定义出自这里,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应天书院坐落在这里,月下老人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典故源于这里,《桃花扇》的主人公侯方域曾生活在这里,这里还诞生了对农耕社会贡献巨大的二十四节气…… ⑧商丘古城最负盛名的要数应天书院。《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应天书院居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在历代文人心中有着神圣而独特的地位。穿过层层林荫,渡过粼粼湖水,我们在正午时分到达应天书院。此时人不多,气派的大门、高高的门槛、庄严肃穆的殿堂、高大的孔子及其弟子塑像,都让人心生敬意。 ⑨穿过北城门,便来到《桃花扇》主人公侯方域的故居。“青楼名花恨偏长,感时忧国欲断肠。点点碧血洒白扇,芳心一片徒悲壮。空留桃花香。”

⑩“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正是在商丘古城上演。如今的古城中,还保留着见证他们爱情结局的壮悔堂。

11壮悔堂是一座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硬山式建筑。其墙装青砖,○顶盖垄瓦,屋脊有青兽压顶,屋内有木屏相隔,门窗镂花剔线,圆柱浮雕龙凤,庄重典雅,古色古香。根根圆柱同62根横梁巧妙扣合,浑然天成,使楼的内部骨架形成一个整体,即使拆去四壁,楼堂仍安然无恙,建筑技艺令人叫绝。

12若要领略商丘的商文化,○则可以前往古城西南1.5公里处的商文化景区。其

主要景点是商祖祠,此外还有三商之门、富商大道、商海、万商广场、王亥铜像、商祖殿、华商先贤馆、华商名人馆、华戏楼、阏伯台等,堪称一座商文化的历史博物馆。

(《中国旅游报》) 1.请指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并概括其特征。(3分)

2.选文第⑧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3.选文的说明顺序是(2分)(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D.从远到近

4.第①段中加点的词语“之一”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二、1.(3分)商丘古城。历史悠久;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2.(3分)引资料,引用《宋史》所记载的史实,具体详实地说明了应天书院神圣而独特的地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2分)B 【解析】本文从古城墙门楼、古城墙、应天书院、北城门侯方域的故居、壮悔堂、古城西南1.5公里处的商文化景区等景点依次介绍了商丘古城。 4.(3分)不能删去。“之一”一词表明全国少见的古城遗存并非仅有商丘一个。若删去,表意就不符合客观实际,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1分)

二氧化碳为何能防蚊

①天气热了,蚊虫重回人们的生活。防蚊手环、蚊香、

电子蝇拍等传统的防蚊产品销量大增的同时,一种新型的灭蚊方式也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用二氧化碳作为“诱饵”来消灭蚊子。

②在广告词中,厂家表示这种灭蚊方式采用的是空气绕

流二氧化碳诱饵技术。蚊子虽然可视距离只有10米,但是却能在距离60米的地方找到二氧化碳流。用二氧化碳流将蚊子吸引来后,捕蚊器内自带的直流风扇产生涡流旋风便可以将蚊子“吸入”储蚊盒,漏斗式集蚊盒防止蚊子逃逸,将其困在盒子中。

③其实在去年,微软就曾经研发出一种智能捕蚊器,也

是通过排放二氧化碳来吸引蚊子。【A】当蚊子被吸引进入罐子后,会遭到红外光

的照射,然后根据光线反射不同来确定蚊子的类型。【B】也就是说,红外线可以识别进入罐中的蚊子是不是研究人员需要的品种,如果不是还可以打开门让蚊子飞出去。此外,一款同样诞生在国外的二氧化碳灭蚊器,则是通过电流的方式将进入罐子的蚊子击毙。

④使用二氧化碳灭蚊的原理是源于蚊子在寻找“目标”

下手时,通常是追寻生物排出的二氧化碳痕迹。美国科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让一个人穿上密不透气的橡皮衣服,并将其置身在一间很多蚊子的屋子里。当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被管子引到室外时,蚊子对人不予理睬。但是当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被“泄漏”在室内时,蚊子就争相飞去叮咬。可见,蚊子是通过二氧化碳气体找到人的。而且,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Ditzen教授也曾指出,通过辨别二氧化碳气流的方向,蚊子能最终锁定目标。

⑤正是基于此,二氧化碳灭蚊器才得以诞生。通过让蚊

子对二氧化碳产生的源头发生混淆,进而被灭蚊器吸引,最终踏入“万劫不复”之地。

⑥其实,在人类灭蚊斗争中,蚊香、防蚊环等灭蚊工具

均是依靠其他气味掩盖人本身的气味,迷惑蚊子。不少通过气味驱蚊的产品中往往含有右旋丙烯菊酯、胺菊酯、氯菊酯等,这些菊酯类化合物是从菊花里提取出来的,令昆虫的神经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肌肉始终在收缩,根本无法行动,很快窒息。而且,菊酯的化学成分最适合于冷血动物的代谢过程,人类的体温较高,这种神经霉素对人类并没有那么有效。而且,人类要比苍蝇重500万到600万倍,因此要想对人类造成严重的伤害就需要相当大的菊酯类化合物量。但长期接触除虫菊酯的影响尚不清楚。

⑦部分药物研究员对于这种新方法灭蚊持观望态度,并

认为使用天然药草驱蚊更加绿色环保、有益健康。他们说:“小时候将阴干的艾草搓成绳索,点燃后的烟味可驱蚊,或者在家里养茉莉花、薄荷等;如果一旦被蚊子咬了,可将艾草泡入洗澡水中或者涂风油精,能消肿止痒。”

(选自《南京日报》,有删改)

1.仔细阅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如何利用二氧化碳驱蚊?(3分)

2.下面这个句子是从第③段中抽取出来的,它应该放在【A】【B】两处的哪一处?简要说明理由。(3分)

不过,微软发明的捕蚊器并非用于消灭蚊子,而是让研究人员研究蚊子。

3.文中提出了两种灭蚊方法,一种是新型的二氧化碳灭蚊法,一种是传统的草药驱蚊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3分)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蚊子的可视距离虽然只有10米,但是它们却能在远远超过60米的地方找到二氧化碳流。

B.微软在去年研发出的智能捕蚊器可对蚊子进行红外光照射,并根据光线反射不同来确定蚊子的类型。

C.通过气味驱蚊的产品中往往含有从菊花里提取出来的右旋丙烯菊酯、胺菊酯、氯菊酯等菊酯类化合物。

D.因为人类要比苍蝇重500万到600万倍,因此即使长期接触除虫菊酯,对人体也是没有影响的。

三、1.(3分)利用蚊子在寻找“目标”下手时,通常是追寻生物排出的二氧化碳痕迹的习性,用二氧化碳吸引蚊子,然后捕蚊器内自带的直流风扇产生涡流旋风便可以将蚊子“吸入”储蚊盒,漏斗式集蚊盒防止蚊子逃逸,将其困在盒子中。 2.(3分)【A】处。第③段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作者先指出微软研发出了智能捕蚊器,然后说明该捕蚊器的作用及原理。题干所给句子紧承第一句总说其作用,【A】后的所有内容说的都是原理,因此该句应该放在【A】处。 3.(3分)示例一:新型的二氧化碳灭蚊法。理由:更加智能、便捷,蚊子一旦被吸入就会被困在其中,难以逃脱,且不与人体直接接触。

示例二:传统的药草驱蚊法。理由:使用天然药草驱蚊更加绿色环保、有益健康,对人体的伤害较小。

4.(2分)B 【解析】A项对应内容位于文章第②段,对比原文内容可知,选项

中“远远超过60米”的表述无从体现;B项表述对应文章第③段内容,表述与原文相符;C项对应内容位于文章第⑥段,由“不少通过气味驱蚊的产品中往往含有……”可知,选项中删去了“不少”,范围扩大,表述与原文不符;D项对应文章第⑥段内容,由原文“但长期接触除虫菊酯的影响尚不清楚”一句可知,选项中“对人体也是没有影响的”的表述过于绝对。故选B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1分)

感受可燃冰的“温度”

苏更林

①可燃冰为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它是甲烷类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透明结晶状物质。由于这种物质大多呈现白色或浅灰色,看起来与冰雪十分相像,并且能像蜡烛或酒精块一样燃烧,因此人们就将其称为可燃冰。

②说来也怪,存在于可燃冰内部的甲烷气体分子和水分子倒是十分地投缘。在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冰笼”中,“囚禁”着一个甲烷气体分子。它们称得上是相依为命的兄弟,没有了“冰笼”的保护,甲烷分子就会逸出笼外;而抽去了甲烷分子这个“房客”,那么“冰笼”也会发生塌陷。

③在可燃冰试采成功之际,社会各界都对其给予了特别关注。那么,可燃冰的“底气”到底是什么呢?除了可燃冰在能源上的战略地位之外,可燃冰优秀的燃烧品质也是其走红的“底气”之一。

④由于可燃冰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由天然气与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因此可形成单种或多种天然气水合物。这样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可燃冰是一种能量密度很高的能源,并且是一种很好的清洁能源。通常,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因此,开采时只要把固体的可燃冰升温减压就可释放出大量的甲烷气体来。

⑤可燃冰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弃物,因此其污染要比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要小得多。因此可以作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⑥一般来说,适于可燃冰形成的温度在0℃~10℃,超过20℃便会分解了。海底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4℃。在0℃时,可燃冰形成需要30个大气压,并

且压力越大形成的可燃冰越稳定。可燃冰形成的气源,一般来说,可由海底沉淀的碳经生物转化而来。

⑦由于可燃冰形成需要特殊的条件,所以只能分布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单元。据估算,可燃冰的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科学家们甚至认为它是能够满足人类使用1 000年的新能源。

⑧我国可燃冰资源储存量大约相当于1 000亿吨油当量,其中有近800亿吨分布在南海。按现在的消耗水平,可燃冰资源可满足我国近200年的能源需求。

⑨可燃冰既是一种清洁能源,但同时又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能源。原来,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10~20倍。可燃冰的不当开发有可能导致甲烷气体的泄漏,不仅会增加地球的温室效应,还有可能造成海洋生态的变化以及海底滑塌事件等,这无疑都会加大可燃冰的开采难度。

⑩我国从1999年起开始对可燃冰开展实质性的调查和研究。2004年,我国科学家开始对可燃冰钻采进行攻关,现已成功研发了国内外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2017年5月,中国实现了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我国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是世界上第一次针对粉砂质水合物进行开发试验,采用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方案”,其中的“蓝鲸”一号就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双井架半潜式钻井平台,可适用于全球任何深海作业。监测结果显示,整个试采过程安全、友好、可控、环保。我国在可燃冰研究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13期,有删改)

1.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可燃冰的特点?(4分)

2.第⑤段“可燃冰在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弃物”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3.请简要概括可燃冰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08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