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更新时间:2024-02-13 04:22: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结合历史与现状,谈谈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2014-2015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考查卷

专业:油气储运 班级:储运13-1任课教师:赵 芳 姓名:江锐峰学号: 成 绩

结合历史与现状,谈谈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其实讲到底就是,领土纷争的问题嘛。自从三国时期起,孙权派人去台湾插旗,宋元划入中央管理,台湾是炎黄子孙的领土,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是荷兰和美国搞事,加上日本捣乱,再加上湖南人和江苏人党派斗争,于是,台湾问题成为留给这一代人吃不饱死撑着的问题。

原有一件事我有些想不明白,就是当今中国,虽说不是世界第一强国,起码温饱小康,而且整天花天酒地,酒池肉林的也不少吧。但是为什么台湾不归顺大陆呢,额,回归大陆。然后我想明白了,同样是中国人,别人有钱和你自己根本没有半毛钱关系,就像别人老婆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有了关系是犯法的,要浸猪笼的,至少不能光明正大地说,看我和别人的老婆睡了怎么的。再说,台湾假如独立,假如啊,你当个大总统,和你当个省长,傻子都知道是总统名字更霸气。当然,如果真为了一个名号做领导人,这领导不要也罢。

其实呢,台湾这位置风水好,有山有水还有石油,要啥有啥。我国南北贸易,走这水路便宜,而且台湾处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中心,是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此岛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

命财。拦路开个收费站,是发家致富好途径啊。再考虑军事利益,美帝和日帝如果控制台湾,中国你就别想出来混了,以台湾为前沿阵地,对大陆打击的话,就算大陆死撑到底,顶多一尸两命。有了这么多有利条件台湾才敢跟大陆叫板。

但是,台湾问题一天不解决,我国就像被人掐着脖子一样,迟早会到到达发展的瓶颈。虽然马英九这几年来做得不错,但是台湾和大陆关系仍在不断下降。最近的服贸事件就是关系下降的标志之一。如果台湾问题不早日解决,随着年轻一代的民族认同感,自身价值认同感,制度认同感的不断改变,台湾问题将更难解决。

那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我能解决我也不用在广石化读书了,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个吵架之后和好是一个道理的。两人吵架,要和好必要有和好的理由。台湾要和大陆和好,就要有我们本是一国人的这种深刻认识。但是上世纪的交恶已经给这一代的人留下深刻印象了。为了改观这些坏印象,我比较建议先派大量的水军在台湾网络上散发各种友好事件,什么正能量什么的东西才行。世人多有这个倾向,上网看新闻,信息太多,听风就是雨,往往会失去判断的能力。只有信息迷惑不行,还要拍几部阵容强大,足够煽情的国共合作题材电影传去台湾大热才行。只有慢慢渲染这种民族认同感,两岸关系才能有所改观。先是迷惑煽情之后,还要送礼。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利益永远是第一位,只有开始保证他们的利益,关系才能更加巩固。但是又不能直接送到政府身上,这样送再多也不明显,还有可能被私吞,而且这和别人有钱和你没关系一样。要直接造福在台湾民众身上,比如大陆公司大量招收台湾本地籍的员工,还要给足福利,一副就是有钱就是任性的模样。还有此类各式花样送钱等等。送完之后和好机会也还是不大,因为世人都习惯在真相面前表露出狰狞的一面,以掩盖内心的羞涩。这和女娃娃总是

说好讨厌你额,不想看见你一个道理。这时你就要表演一出英雄救美的桥段,美女这样才能以身相许。所以要在大陆和台湾之间树立一个共同的敌人,假想敌也凑数,要一副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样子。这敌人是谁,我也不好预言,美日也行韩菲也行,阿猫阿狗都行,只要威胁够大足以让两颗心栓在一起就行。当然,我国不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在暴力能解决的问题面前都不是问题。但是万事和为贵,武力解决之前理由一定要找好,日本那种士兵不见了我进来找找的就算了,这理由实在有些傻X了。

论敌后战场抗日游击战的战略地位。

敌后战场是什么呢?敌后战场是指在被日军已经占领的地方开辟出来的战场,由共产党领导,以开展游击战争为主要形式打击日伪军。这跟喜欢一个女娃不敢正面表白只好从背后跟踪,了解她的习性,死缠烂打一个道理。而且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虽然不太光明正大但是有着其极高的成功率。

关于敌后战场,我了解的确不多,因为历史书中讲解这一段的比较少,我了解的资料来源大多数是影视作品,比如以前看的《亮剑》。先不管史实性来看待这部作品表达的敌后战场,我认为八路军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沦陷区的唯一武装力量,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在传递情报,暗杀日军重要将领,解救人民群众,打击日伪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初看完这部电视剧,我内心阵狂热,简直赤子之心,天地可鉴,差一点就去当兵。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

性的意义。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但是,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从而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人民军队,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人民军队在有利条件下也进行过运动战。如百团大战,但是,人民军队在大部分时间里进行的主要时游击战,削弱敌人、壮大自己,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为实行战略反攻准备条件,这个任务主要是由人民军队进行的游击战来完成的。在八年全国性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等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他们为坚持抗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永远辉耀史册的贡献。有的学者则分别考察了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纵队、东北抗日联军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在敌后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后,提出:“八路军在华北抗战中不仅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而且改变了战争的形态、战争的形势,有力地推动了战争胜利的进程,在整个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发挥了无以估量的垂范作用”。

但是,在此我们也不能否认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作出的重要贡献。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对抗日战争初期战略防御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挺进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和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两党两军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的转折点,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最大考验。尽管两党之1 摘自中国近代史纲要2013年版p154

1

间存在严重分歧与矛盾,但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种结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华民族赢得了战争,赢得了尊严。

篇二:台湾问题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毛概论文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题目名称:台湾问题的历史、现在与未来学 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1班 姓 名:陈国平学 号:20100412310001

评阅教师:

2012年 月 日

台湾问题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陈国平材料与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20100412310001)

摘要:说到台湾问题,则是所有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从小学一路到大学,我们都认知到这样一个普遍真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人民同大陆人民同根、同宗、同源,承继的是相同的文化传统。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建国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尽管所处时代不同,但他们提出的对台方针政策不仅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坚信:中国和平统一指日可待!

关键词:中国 历史现状 台湾问题 和平统一

一、一名普通当代大学生的认识

台湾,国人心中一个美丽而敏感的词语。从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以来,两岸的分裂始终是国人心中的一个伤疤,隐隐作痛。由于美国及各种势力的介入,使之变得更加复杂化,造成了如今不统不独的局面。然而,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仍在坚持不懈的探索者,我们坚信,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可以完成。

提起台湾问题,我最先想到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

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

二、台湾问题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一)台湾问题的历史

所谓台湾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名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所衍生的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的问题。[1]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后,抗拒统一,图谋反攻大陆。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着手解放台湾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进入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扶持国民党政权,形成台湾与大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建国后,百废待举,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但以毛泽东为核心党的第一领导集体毅然决定以“武力解放台湾”。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指出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战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

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2]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无法在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同时作战,因而“武力解放台湾”的计划因抗美援朝的任务而被迫暂时搁置。

20世纪50年代中期伴随着《朝鲜停战协议》和《印度支那停战协议》的先后签订,亚太地区国家希望和平的呼声逐渐高涨,国际和两岸形势的重大变化促使党中央开始考虑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这是我党对台方针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变。

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3]创造性地提出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我党对台方针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香港、澳门回归中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将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台湾问题的现在

台湾问题发展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纯属中国内政问题的本质仍没有改变。虽然海峡两岸之间的故对状态还没有根本解除,祖国还没有实现最终的统一,但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历史赋予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只要海内外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这一天一定会来到。

新世纪以来,台海局势波澜起伏。“9·11”事件后,美国为了在反恐问题上加强与中国合作,虽然逐渐加大遏制“台独”的力度,但美国却继续扩大对台军售;陈水扁上台后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否认“九二共识”,推行“渐进式台独”的分裂活动愈演愈烈,严重威胁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是2008年5月国民党的马英九主政以来,两岸关系呈现出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大陆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呈现出勃勃发展的生机,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这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面对国际和两岸形势的重大变化,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对台方针政策,不仅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思想,而且与时俱进,灵活务实。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在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时发表的“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和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都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反对和遏制“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新思维。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新思维、新举措,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连宋登访大陆 2005年的春天将永远镌刻在史页上。在事隔半个多世纪之后,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下,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首次回到大陆,令普天下无数华人华侨为之激动、欢呼。继这之后,亲民党也组团回到祖国大陆祭祖、拜谒黄帝陵等。在两党访问期间,分别举行了“胡连会”和“胡宋会”,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

篇三:台湾问题的历史

浅谈台湾问题

摘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人民同大陆人民同根、同宗、同源,承继的是相同的文化传统。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建国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近两年来,台湾海峡形势有了很大变化。无论台湾岛内政局、海峡两岸关系及中美间围绕台湾问题而进行的斗争,都有一些新情况、新发展。尽管所处时代不同,但他们提出的对台方针政策不仅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我们坚信:中国和平统一指日可待!

关键词:中国 历史现状 台湾问题 和平统一

一、台湾问题的历史

所谓台湾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名党集团从

[1]中国大陆败退台湾,所衍生的维护国家和领土完整的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后,抗拒统一,图谋反攻大陆。正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着手解放台湾时,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进入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扶持国民党政权,形成台湾与大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建国后,百废待举,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但以毛泽东为核心党的第一领导集体毅然决定以“武力解放台湾”。1949年3月,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时评,指出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国民党反动派把台湾作为最后挣扎的根据地。1949年12月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战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

[2]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无法在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同

时作战,因而“武力解放台湾”的计划因抗美援朝的任务而被迫暂时搁置。

20世纪50年代中期伴随着《朝鲜停战协议》和《印度支那停战协议》的先后签订,亚太地区国家希望和平的呼声逐渐高涨,国际和两岸形势的重大变化促使党中央开始考虑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这是我党对台方针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变。

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指出:“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

[3]家两种制度。”创造性地提出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这是我党

对台方针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香港、澳门回归中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将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台湾问题的现在

台湾问题发展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纯属中国内政问题的本质仍没有改变。虽然海峡两岸之间的故对状态还没有根本解除,祖国还没有实现最终的统一,但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历史赋予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只要海内外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这一天一定会来到。

新世纪以来,台海局势波澜起伏。“9·11”事件后,美国为了在反恐问题上加强与中国合作,虽然逐渐加大遏制“台独”的力度,但美国却继续扩大对台军售;陈水扁上台后拒

不承认一个中国,否认“九二共识”,推行“渐进式台独”的分裂活动愈演愈烈,严重威胁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是2008年5月国民党的马英九主政以来,两岸关系呈现出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大陆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呈现出勃勃发展的生机,综合国力大幅提升,这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面对国际和两岸形势的重大变化,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对台方针政策,不仅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思想,而且与时俱进,灵活务实。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在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时发表的“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和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都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反对和遏制“台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新思维。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新思维、新举措,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连宋登访大陆 2005年的春天将永远镌刻在史页上。在事隔半个多世纪之后,在历史潮流的推动下,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首次回到大陆,令普天下无数华人华侨为之激动、欢呼。继这之后,亲民党也组团回到祖国大陆祭祖、拜谒黄帝陵等。在两党访问期间,分别举行了“胡连会”和“胡宋会”,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与发展、促进两岸经贸往来等问题上达成了共识。虽然这只是台湾地区在野党对大陆的访问,是政党之间的访问,是“和平之旅”、“搭桥之旅”,我们也不能因此对短时间内解决台湾问题寄予厚望,但是,这无疑是在陈水扁政府“台独”倾向愈来愈严重的情况下,两岸关系之间顺历史潮流的新动向,是推动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新的突破口。

三、台湾问题的未来

在当前这种政治领域交往受阻的情况下,就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从长远来看,鼓励交流,增加交流的机会,扩大交流的范围,提升交流的层次。在交流中传达善意,让更对的台湾同胞感受到交流对两岸都又好处,而非有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台湾人了解大陆,激起他们心中更多更强的中华民族意识,是保障双方关系稳定的最好方式,也是推动两岸关系良性发展的主要途径。

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八项主张,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4]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用战争的方式来实现统一的话,无疑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万不得已不会走这一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最可取的一个方法。但希望与挑战同在,前进中还会遇到曲折。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中国一定会统一,圆上中华儿女的一个世纪梦。

四、后记

邓小平曾说过:“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回顾历史并不是要翻什么旧账,而是为了展望未来。从1979年以来,从《告台湾同胞书》、“叶九条”、“邓六条”、“江八点”,直到胡锦涛的讲话,30年过去了,两岸互相妖魔化对方的言行正被融融的春风所吹拂,抛弃意识形态的分歧,结束冷战时期的军事对立,理性的对待历史问题(包括对台独分子的理性对待),建立起政治与军事互信,将是造福两岸人民福祉的大事,必将为两岸的未来打开新的局面。中国的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有利于中国本身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中国同各国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关系,有

利于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坚信,在包括两岸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世界各国政府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下,中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新华月报》(第1卷)第1期,第43页。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2004年版,第797页。

[4]《邓小平文选》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9-60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1m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