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物态变化

更新时间:2024-03-27 18: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6种物态变化强化练习

一.6种物态变化框架如右图:

二.习题精练:

1(2012无锡)下列现象中由凝固形成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B. 春天早晨常见的雾 C.钢水水浇铸成火车轮 D. 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2(2013北京)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铁块化成铁水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C.湖水表面结冰D.水沸

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3(2014绍兴)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B.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C.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D.春天,冰雪消融

4(2014丽水)冬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子会变得很“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 A. 液化 B. 熔化 C. 汽化 D. 凝固

529.(2014山东泰安)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可是冰雕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自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

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13.((2014?邵阳)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11(2013德州)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发现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在此过程中漆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C.先升化后凝华D.先凝华后升华

17.(2014?株洲)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呼出了“白气”,不久又看不见了,这其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 ) A.只有液化 B.只有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13(2013威海)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B.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 C.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 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

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 熔化 C. 汽化

6(2012玉林)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A.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B.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C.江面弥漫的大雾 D.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D. 凝华

7(2013?湘西州)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

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 ) A. 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 C. 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 B. 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 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 24.(2014?南京)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 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 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 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12. (2013· 雅安)8. 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的是

8(2014年岳阳市)今年,我市发生了严重旱灾,为了缓解旱情,相关部门采用了在空中喷洒干冰的方法人工增雨。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子,冰粒在下降时变成雨滴的过程分别属于( )A.凝固 熔化 B.凝华 熔化 C.凝华 液化 D.凝固 液化

( 1) 春天, 冰雪融化 ( 2) 夏天,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 3) 秋天, 清晨出现的雾 ( 4) 冬天, 早晨在太阳照射下, 草地上的霜消失

A. ( 1) ( 2) B. ( 1) ( 4) C. ( 2) ( 3) D. ( 2) ( 4)

(2013· 舟山)8.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10(2012安徽)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15(2012江苏苏州,第5题)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2013· 鄯善)12.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扫帚把洒在地而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14、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 (1)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是 (2) 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 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上常有晶莹的小露珠,是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________ (4)寒冷的早晨,窗玻璃上凝结着冰花,是 ,“冰花”出现在窗户的 (填“内”

或“外”)表面。⑸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是 .

⑹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是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序号).①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减小实验误差.

(2013· 福州)26.(5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22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2)图22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不同。

(2013· 烟台)15.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

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_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16(2012安顺市)阅读下列文字,

完成表格内的填空:

飘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多彩多姿 19(2011泸州)小刚吃冰糕时,把冰糕放在碗里,发现碗中

的水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冰糕发生的物态变化

是 ;他用手一摸碗壁,发现碗“漏水”了,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碗壁上发生的 (填一种物态变化)现象,在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水蒸气要 热 17(2011广东)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仿照示例中的形式,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现象或情景 示例: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 在潮湿天气,打开电冰箱门时有“白气”冒出 水杯中的热水冒出“白气” 用久的日光灯两头会“变黑” 现在形成解释 矿泉水瓶附近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 25.(2014?南京)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3) B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

⑴ 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合理即可)。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2013· 广东)10. 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 37.(2014福建福州)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冰块受热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 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____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 C),此时示数是 ℃,试管中的物质呈 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3z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