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乘车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4-03-01 12: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乘车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是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车》(即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分析。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属于初步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它为进一步学习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使学生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情境,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计算。

2.数学思考目标: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3.问题解决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团队意识。

在研读教材、教参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并学会计算。

2.教学难点: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学情

《乘车》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热情活泼,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基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养成了初步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等特点,需要我从上课激情、情境创设等方面去改善。

三、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法上,我认为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情境表演等方式完成教学。

在学法上,通过学生掌握观察、挖掘数学信息、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动手操作、情境表演等方式合作解决数学问题来完成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新课准备(5分钟);二、新授(25分钟);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新课准备

(1)创设一个“数学王国游览记,乘坐公交车”的故事情景,以此引出新课学习。

(2)复习旧识,用开火车的形式考察10以内加减口算的掌握情况,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也加强学生口算能力。

2、新授

(1)三家店站点(即连加运算) 此环节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手操作来自主解决问题。 (2)七里庄站点(即连减运算)

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观察图,自己提问、自己摆小棒、写算式和理解各部分的意义。 (3)九棵树站点(即加减混合运算)

通过具体情境表演让学生参与乘车过程、通过摆小棒和画图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以及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加深学生对加减混合的理解。

3、巩固练习

通过书本46-47页练一练相关练习来完成

五、说预期效果

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体性,让学生多说多问多写多思考,完成本节教学目标。

这就是《乘车》的说课稿,最后,欢迎各位老师批评与指正,帮助我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7i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