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word 版 含答案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09-15 18:53: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201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6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液化空气 C.酒精燃烧 D.玻璃破碎

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香油 C.味精 D.白醋

3.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4.二氧化钛(Ti02 )可作水分解的光催化剂.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5.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是科学探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C.+3

D.+4

A.

熄灭酒精灯火焰 B.氧气验满

C.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蒸发食盐水

D.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点、沸点

B.颜色、状态

D.密度、硬度

C.可燃性、稳定性

7.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大力植树造林 C.焚烧垃圾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8.2014年青岛世园会园区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

是(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9.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20mL水与 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

2

10.化学反应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对下面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铜丝在空气中灼烧时,有黑色固体生成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雾

1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物质用途反映物质性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是由于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B.“洗洁精”常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脂 C.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是因为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天然气常用作燃料,是由于它具有可燃性

12.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 ) A.①②

13.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Fe中的“2”表示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2CO2中的“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C.Mg

4 2+

B.②③ C.③ D.①③

中的“2”表示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D.2O中的“2”表示两个氧元素

14.下列关干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

B.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C.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通过蒸发水或加蔗糖都能使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mt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