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宽容

更新时间:2023-09-15 18:56: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理解与宽容》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一)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宽容的内涵,认识理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宽容。

2、能力目标: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目标:认识理解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二.教学重点:生活中不能没有宽容

三、教学难点:培养宽容精神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反馈教学法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一位年轻人去别人的菜园里偷菜,被菜园的主人看到了,可是菜园的主人却不制止,反而转身就走。年轻人认为菜园的主人要去告诉官员了,就连忙赶上去。不料菜园的主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了。年轻人想了想,上前敲门,门开了,年轻人向菜园的主人说:“我被你看见了。”菜园的主人说:“看见了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有出。”“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年轻人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菜园的主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咱们是一个村的人,你只是想知道我那菜为啥长得那么漂亮,对吗?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不信?你先尝尝。”说着,菜园的主人去厨房里抱出两棵菜,硬是塞到了年轻人的手里。后来,这个年轻人成了众口称赞的具有好品行的人。

是什么使这个年轻人成了有好品行的人呢?(宽容)

2、理性解读

(板书)三、生活不能没有宽容

1、宽容的内涵

根据你的理解和经验,你认为什么叫宽容?

宽容:就是以一种谅解和包容的心态和行为去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与自己不同的性格和志趣、甚至是别人的过错和冒犯,达到人与人的多样化的共处与合作。(P59第一段)

“宽容”解说:“宽容”都是宝盖头,可见都是宝贝。“宽”字下面,是草字头和“见”,也就是说像杂草一样的看法都允许并存。可是我们往往连一种异见都无法包容,何况更多乎?“容”是两个“人”和

一个“口”,就是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不妨求同存异,但我不会不让你没有说话的权利。

(板书)2、宽容的重要性

① 有宽容才能共处,②有宽容才有创造,③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见P59第二段)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实生活中难免有意无意间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所以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原谅,同样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他人的过失。

投影:宽以待人,宽大为怀。———中国古训

①打比喻:把“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共处→宽容”

比作“齿轮→润滑油”

材料:有位老师发现一位学生上课时时常低着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是呲牙咧嘴的自己。

(如果这时老师面对学生的恶作剧大发雷霆然后狠狠批评他,试想结果又会怎样?)

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道,要学生课后再加加工以画得更神似一些。而自此那位学生上课时再没有画画,各门课都学得不错,后来他成为颇有造诣的漫画家。

读完这则小故事,你有何感想?

②创造意味着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必须经过探索、实验,免不了错误、失败。许多创造者的行为、看法常常显得与众不同。如果人们对他们不予宽容,对他们的实验、失败一味地嘲讽、扼杀,那么社会就难以有创造,有进步。伟大的创造成果需要在充满宽容精神的环境才能发育出来。请举几个历史上的例子。(如哥白尼发现“日心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所以有宽容才有创造。

③另外,学会宽容是成就事业的需要。只有为人宽容,我们才能倾听和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我们才能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只有为人宽容,我们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在困难时会得到帮助;只有为人宽容,我们才能与他人合作共事。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有宽容待人的气度,这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板书)

3、分析名言: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林逋”

(见P59)

意思是:以责备他人的心责备自己,则过错少;以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则朋友多。

4、情景分析:

小强吃饭很挑食,每当菜不合胃口时,就把筷子一摔,把碗一推,脾气大发:“这么难吃,不吃了!”当妈妈要批评他时,奶奶总是说:“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不会了!”

奶奶阻止妈妈批评小强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宽容不等于纵容、放任。)

宽容也不等于容忍,尤其是对于那些违法犯罪的行为,我们决不能姑息容忍。如光天化日之下,见贼人行窃,有的人缺少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勇敢精神,懦弱地“容忍”,使恶人更加嚣张妄为。

宽容,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为了一团和气,而一味地迎合别人。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同时容纳别人合理的意见,这就是“和而不同”(板书)。

(板书)3、宽容不是纵容,应掌握适度的原则

5、那么,怎样做到宽容呢?

(板书)四、培养宽容精神 (怎样培养宽容精神?)

(1)正确认识自己。

(2)不断求知。

(3)提高修养。

(4)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

分析:(1)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要看到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对不同意见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扬长避短,互相理解,互相促进。

(2)要不断求知。知识能提升我们的理智,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

投影:

“智者能容”( 中国古语):意思是越是睿智的人,越是胸怀宽广。

“人越愚,越争吵,越发怒。”(柏拉图):意思是人越是无知,心胸就越是狭隘,就越易专横独断。

(3)宽容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宽容是一种依托于博大胸襟的高尚境界。拥有宽容胸怀的人,应该是宽宏大量,与人为善,能主动为他人着想,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为此,我们想拥有宽容的精神,应从日常生活小事中培养自己良好的修养和高贵气质。

(4)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在与人共处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避免争吵和冲突,是一个人心理素质成熟的表现。

比如,当可能发生冲突时,学会迅速改变思考的角度。当你在学校的林荫道上行走,被骑自行车的冒失鬼猛地撞了一下,疼痛难忍。这时,你应该转念一想:“这人是不是有急事?”“这家伙是不是不太会骑车?”这样,你的怒气也就烟消云散了。

当冲突发生时,可以命令自己赶快离开现场,让怒火在一个冷静的场合慢慢冷却、平息。同时,要转移注意力,不要想刚才令自己发怒的事,并放松、调整情绪;当冲突发生时,暗暗命令自己,必须在这种关键时刻向众人显示你的风度和能耐,以使自己站在一个高处,宽以待人。

6、情景分析:

小明和小亮是同班同学,同住一间宿舍。一天小明发现自己的100元钱不见了,他怀疑被小亮偷拿了,为此,他有意无意地在小亮面前说风凉话。小亮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本想跟小明辩白一番,但反过来想,小明家境不富裕,丢了生活费难免着急上火。想到这儿,小亮就不生气了。过了几天,小明在笔记本中找到100元钱,他顿时羞愧难当,连忙向小亮道歉。小亮很大度,不仅没有计较,反而向小明祝贺:\找到了就好,我为你高兴。\

(1)小明为什么要向小亮道歉?

(2)小亮处理问题的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结:对待他人的误解做到泰然处之,通情达理,不能因为别人的误解而怀恨在心,学会理解、忍让,对他人的过错不予追究,力求以理服人、以诚交心。

7、故事感悟:《钉子》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乱发脾气了。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拦将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小结: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宽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8、名言感悟: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9、“快乐人生的作业”

1.每天对身边的人多微笑三次,把欢乐传递下去。

2.每天花五分钟想一想自己拥有的,试着去感恩。

3.每天原谅一个伤害你的人,让痛苦的能量到你这里为止,做“痛苦终结者”。

4.每天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好事。

5.给不在身边的父母或其他亲人至少一周打一个电话。

6.当别人让你感到不愉快时,尽量去理解他,试着去了解他的苦衷。

7.每天称赞别人的优点,并尽量去学习。

8.为别人的成绩鼓掌,而不去嫉妒。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mt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