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文化发展与精神初探

更新时间:2023-10-12 02: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鹿之文化——鹿的世界 前言

鹿柔顺而善于奔驰,和美而具有灵性。

鹿在刚柔相济和动静中,有美感、有灵性。

鹿是温顺、秀丽的灵物,鹿是最具实用性和亲和力的一种动物。

鹿是吉祥、美丽、健康长寿的象征,鹿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 随着对鹿文化的了解、认识、利用的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丰富和提高,变得绚丽多彩。

穿越中国历史,它象征着“美丽、爱情、吉祥、健康、长寿、权利”。 众家一言:“鹿乃仙兽,自能乐性;鹿之一身皆益人”。

在中国历史中,鹿是历史上诸多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化图腾:历史上契丹人供奉鹿神,赫哲人在吉神中也供奉鹿神,鄂温克人供奉阿隆神鹿、内蒙古的第一大城市叫鹿城、逐鹿中原作为争夺天下的象征??

鹿文化的起源

鹿,是健康、祥和的动物,是生物进化的奇迹。

早期,鹿经常作为人类的狩猎对象,鹿也是古人的崇拜图腾之一。

鹿,以它神秘的行踪和优美的体态,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又以它温顺的性格和多样的用途,招致了无情的伤害。

公元前14世纪段纣王建筑了“大三里、高千尺”的鹿苑。这是中国养鹿最早的文化记载,那时养鹿主要目的是食肉、衣皮、观赏和祭祀。

距今29000多年的内蒙古转轮藏台地发现的大鹿化石。内蒙古白岔河发现商代岩画,以鹿为多;秦汉以来阴山岩画更是随处可见鹿岩画??

鹿还被小说家美化和神化。塑造美丽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总集,其中有不少对鹿的描绘。

一、世界上的鹿

鹿类的进化非常久远,从古鹿算起,已有上千万年的历程。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从体型到角型,从习性到生境,都产生了很大的分化,鹿是偶蹄动物中进化比较成功的一支。

鹿是有角的动物,鹿类的角为实角,其骨质实心,每年脱落,再由新生鹿茸发育而成。鹿角的形状从树枝状到掌状等,各式各样,蔚为壮观。牛羊的角为洞角中空。不像鹿角那样年年脱落,再年年生长。

全世界的鹿类达60余种。鹿的分布是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个大洲上。它们生活于山地、高原、平原、沼泽等多种生态环境中。中国共有18种鹿科动物,约占世界鹿科的一半,是鹿的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其中麋鹿、白唇鹿、獐、黑麂等都是中国特有种。产于中亚山地的一种小型粗腿的鹿,雄兽有值钱的麝囊,在鹿类中是唯一具有胆囊者 ,能分泌麝香。

世界上最大的鹿是生活在北美的驼鹿,肩高可达2.1米,体重有815公斤。最小的鹿是生活在南美的普度鹿,肩高只有0.4米,体重9公斤。仅一副驼鹿角的重量就比5只普度鹿的体重加起来还重。中国成年人体重约为60公斤,约为驼鹿体重的1/14。

听过这支歌吗?“敢问鹿在何方?鹿在角下”。让我们踏上护生惜物的回归之路,寻回日渐迷失的祥和之鹿,再现田园牧歌般的和谐图景。

听过这首诗吗?《诗经》中提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当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人类祥瑞的象征,由于我们一度的贪婪和无知,渐行渐远的时候,请来麋鹿苑的世界鹿类博物馆,请走近它们——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鹿类朋友。

二、鹿的文化传承

鹿是美丽的象征

古人解释说,鹿善聚善散,鹿皆健壮,但性胆尤怯,饮水见影则奔。可见古人对鹿的关注度是很高的,观察也是很仔细的。这是鹿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美丽的丽繁体作麗,麗字从鹿,说明从古至今人们认为鹿是美丽的。无论是那独特的角,还是油光水滑的花纹斑点皮毛,以及修长健壮的四肢,尤其是鹿天性中的善良、柔美、内敛的气质,更是值得人们的赞美。丽字本来就是与鹿有关的象形字,象两张鹿皮之形,古人嫁娶男方要送女方以两张鹿皮作为聘礼。寓意迎娶美丽的姑娘!据《康熙字典》,《史.世纪》:太昊始制嫁娶麗皮为礼。丽字的美丽之义则是后引申出来的。《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后人称夫妻为伉俪。

鹿是古代图腾的象征

鹿崇拜表现之一:考古发现的岩画和骨雕中,有关于鹿的形象。如西伯利亚发掘的新石器岩画,刻有驼鹿及萨满驱兽者图像,在我国境内也发现了新石器时期黑龙江省密山新开流考古遗址的(鹿)骨雕鹿头和鹿骨鱼雕。

鹿崇拜表现之二:是保存在民俗之中。鄂温克、鄂伦春通过一系列祭祀活动来保障鹿群的兴旺。宰鹿之后,鹿头必须赠给邻居,眼睛和蹄子要挂在树上,这样做,鹿的灵魂第二年才能脱生仔鹿。他们还有“封鹿”习俗,“受封”之鹿从此为“神鹿”,不许骑,让它老死,死后葬在特设的窝棚里。他们认为神鹿能保佑家人安康,鹿群兴旺。赫哲族也普遍信奉鹿神,他们的吉星神庙里供奉有公鹿神。满族唐古禄氏供奉鹿骨,相传其祖先吃鹿奶长大,才留下他们这支人。另外,这些民族还用鹿骨占卜。

鹿崇拜表现之三,是萨满戴鹿角神帽,其意义是表示萨满的品级和萨满的派别。鹿角杈数分三杈、五杈、七杈、九杈、十二杈及十五杈。从初级神帽到三杈鹿角神帽,要经过三年左右,升到十五杈神帽,要四、十年,只有神术极高的萨满,才能达到。派别是分河神、独角龙、江神等三派,以鹿角左右各一枝、左右各二枝、左右各三枝为标志。 鹿崇拜表现之四:是有专门的跳鹿神舞仪式。其跳法有二种:一种是小规模的,在本村挨家挨户的跳;另一种是到外屯跳鹿神,跳法见凌纯声著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萨满在家请神,旁有人击鼓摆腰铃,待神降临后,萨满带全副神装神盘,带着队伍到门口,自右而左跳鹿神舞,转三圈,然后再整队出发,出门向西走,到屯中西方为尽头,以此为起点,由西往东,挨家去跳,跳到屯的尽头为止,才面朝西回家。

《杂宝藏经》中记载有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她一胎为国王生下五百个儿子,长大后个个成为相貌清秀的大力士。按中国民俗文化理解,鹿母莲花夫人是能“宜男”并予人多子多福的神。不仅多产,而且个个是儿子,这正是人们所向往的。这里把鹿对人的生殖作用神化了,但传达出的信息是相同的,那就是鹿与人的生殖密切相关。长期以来,人们所理解的生殖崇拜,认为只是对人自身生殖器官的崇拜,例如男根崇拜,女阴崇拜,乳房崇拜等等。于是有人考证圭就是男根,陶器上的鱼就是女性器官。人们还注意到古人的生殖崇拜甚至扩大到对多产的动物如鱼、蛙,多子的植物如石榴等的崇拜,而忽略了古人对助人生育的物种的崇拜,也应归入生殖崇拜。鹿恰恰就是天生助人生育的物种。鹿对于人类繁衍、人的生长发育、治病强身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青海彩陶罐鹿纹被认为是人类的母性祖先的象征。湟源铜杖首鹿纹饰也被认为是人类崇拜的生殖圣物。

鹿作为圣药是繁衍生息的象征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无论从生产还是防止外来侵略方面,都深深感到种族繁衍的重要性。要做到人类种群繁盛,无外乎合群、长寿和多生。合群就是氏族、部落乃至民族的融合,长寿就是延长寿命,多生当然就是渴望人类繁演的昌盛。在多生方面,男性早衰、女性不孕不育一直是困扰人类的生殖难题。古人除了求神拜佛,也同时发现药物的重要。人类发现的治疗男性早衰、治疗女性宫冷不孕、月经不调等不孕不育症的药物,最早应该就是鹿药了。例如鹿茸,《神农本草经》说: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别录》说: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药性论》说:主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梦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又主赤白带下…;《日华子本草》说: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气。可见人们对鹿药治疗男女生殖疾病是早有认识的。鹿的茸、血、鞭等不仅将男性的生殖年限大大延长,而

且将做母亲的权利重新赐还给那些渴望做母亲而不能的芸芸众生,对人类的繁衍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人们崇拜是理所当然的。

鹿是权利的象征

鹿与战争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由于鹿是古时人们经常追逐捕猎的对象,于是,当人们目睹统治阶级对权力的追逐时,便很自然地联想日常生活中逐鹿捕猎的情形,并以此为喻,使鹿具有象征的意义。“逐鹿中原”语本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唐魏征《述怀》诗“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这里的鹿比喻帝位、政权,这是人所共知的。鹿为什么堪比帝位、政权呢,说明鹿在历史上作用很重要。在石器时代,乃至青铜武器出现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应该说拥有此类武器的多少,就决定战争的胜负。因此,在战争之前,各部落都往往要先去追逐鹿群。鹿群就是武器库。得到鹿群就得到武器,失去鹿群,就等于失去武器来源。当然帝位、政权就难保。这样,鹿就等同于帝位、政权了。这应是司马迁所说“失其鹿”的原意。惟其少,因而要去逐,逐鹿是战争之前必经的过程。 秦始皇喜欢养鹿。《史记·滑稽列传》:“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日:?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逐鹿中原”、“进禄加官”等等,都有仕途、权利的象征。

鹿是爱情的象征

过去有两个成语。一个是“鹿车共挽”,是旧时用于称赞夫妻同心,安贫乐道。还有一个叫“鸿案鹿车”,也是比喻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体贴,同甘共苦,甲骨文丽字突出一双鹿角。《说文》云:“丽,旅行也。鹿之性见食急,则必旅行。”由公鹿、母鹿成双出游衍申而有婚姻含义,丽又写作“俪”,原意为两张一对的鹿皮,是古代男方送给女方的定婚礼物。《世本·作篇》:“伏羲制以俪皮嫁娶之礼。”《路史·后纪二》记载女娲氏“为女妇正姓氏,职昏因(婚姻),通行媒以重万民之丽(俪)”。后人称夫妻为伉俪。所以鹿是爱情的象征。

鹿是长寿的象征

鹿与三吉星“福、禄、寿”中的禄字同音,象征吉祥长寿和升官之意。鹿寓意“春”,龟寓意“寿”,所以鹿在有些图案组织中常用来表示长寿和繁荣昌盛。相传鹿是长寿之仙兽,经常与先仙鹤一起保卫灵芝仙草,向人间布福增寿,送人安康,为人预兆祥瑞,是长寿的象征。古典传说中鹿可以活500岁,变成白色的瑞兽,是富裕、和平的使者,体现古典《白鹿图》以及人们的想象中浪漫神秘的色彩。

鹿是吉祥的象征

在中国,鹿也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甚至有着更深的寓意。自古以来,龙凤是吉祥图案中的常见纹样,但是龙凤图案过用于显示宫廷皇室的威严与神秘,龙凤成了皇权的代表,画龙凤要遵守一定的封建礼制,在民间不能随便运用。鹿则不同,虽有“逐鹿中原”的说法,但是封建帝王还是以“真龙天子”自居,所以无论是统治者还是一般民众,对于鹿纹吉祥图案都是大量运用,“鹿”成了主要的吉祥物之一。而在传统的年画中,鹿被喻为仙兽,与灵芝,仙鹤、寿星仙翁一同用于春节纳福吉祥的画中。是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的象征!

鹿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有鹿之地,皆风调雨顺,人杰地灵,在山则山清水秀,近宅则宅安财旺。当时康熙出巡守猎时曾称“鹿乃百邪不侵之圣物”,民间又有“鹿乃仙兽之传说”, 作为美的象征,鹿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历代壁画、绘画、雕塑、雕刻中都有鹿。如汉代的骑士射鹿图,佛座上的卧鹿浮雕。内蒙古白岔河发现商代岩画,其中以鹿最多,千姿百态,生活气息浓厚。金代权贵还用鹿作装饰图案。现代的街心广场,庭院小区矗立着群鹿、独鹿、母子鹿、夫妻鹿的雕塑;一些商标、馆驿、店铺扁额也用鹿,是人们向往美好,企盼财运兴旺的心理反映。

赞美鹿的诗: 《诗经》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小雅》鹿鸣章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注

呦呦声之和也 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呦呦鹿鸣 食野之芩

《驯鹿赋》 金 李俊民 有足而跂有角而枝 处山而适食野而肥 一旦为雉兔者所获 遂见絷于藩篱 不缠而缚不械而羁 睹常如崖异履平如 险巇野哉之性何异

《呦呦》 唐 林逋 深林摵摵分行响 浅葑茸茸迭浪痕 春雪满山人起晚 数声低叫唤篱门

《游法华寺禅家壁》 唐 方干 驯鹿不知谁结侣, 野禽都是自呼名。 只应禅者无来去, 坐看千山白发生。

《仙都山鹿诗》 宋 苏轼 日月何促促 尘世苦局束 仙子去无踪 故山遗白鹿

鹿的神话故事传说:

鹿和狼的故事——善良

还有一个故事,说狼被套住,鹿帮狼解套时自己的角被套,鹿让狼救,狼却躲在一旁,树上乌鸦对鹿说。“你装死不动,等猎人来了解套后我一叫你就跑,果然,猎人来了.解下绳套则要绑腿,乌鸦高叫,鹿起身逃走,猎人取箭乌鸦,乌鸦飞走,箭落在观看的狼身上将狼射中,有诗云:山前梅鹿山后狼,两兽结交走山傍,狼有难处鹿搭救,鹿有难处狼躲藏。箭射乌鸦腾空起,箭头射在狼身上。这个故事赞颂温顺友善的鹿,鞭搭了丑恶的狼。

九色鹿的故事——善良、正直、勇敢

在中国敦煌的佛本生故事中,北魏时期著名的《九色鹿舍己救人》的壁画,描写的就是美丽善良的九色鹿与负心恶人的故事,这是中国佛教绘画艺术中的经典之作。位于莫高窟第257窟,是其中优秀代表作之一,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的动人故事而绘。据《佛说九色鹿经》所记,恒水边有鹿王,该壁画是说有一人个人落水呼救,正逢九色鹿从河边经过,将其救起,落水人为感谢救命之恩,愿为九色鹿寻找水草。九色鹿不图感恩,只求落水人不要透露她的住处,落水人应诺而去。这时王后夜梦一鹿,身有九色,双角如银。次日便与国王说梦,并请求国王下令捕捉,要剥皮取角

做服饰和扶柄。于是国王便下令重金悬赏。落水人暗思,发财的机会到了,便向国王告了密,并领兵进山捕捉。九色鹿被重兵包围,九色鹿质问国王,是谁透露我在这里,国王指落水人,九色鹿义愤填膺,向国王揭露了落水人如何忘恩负义。国王听后谴责落水人不义,立即释放九色鹿回山,并下令全国,若有捕捉九色鹿者诛九族。落水人遭到报应,周身遍出毒疮,王后也因阴谋没有得逞,愤然而死。

九色鹿本生,或称鹿王本生。所谓本生故事,是批佛经中把印度民间流传的种种舍已助人的行善故事,附会成佛祖释迦牟尼前生前世的事迹。

鹿和仙女的故事——奉献、善良、神奇

鹿救仙女:远古的时候,在关东大地上没有一条大江大河; 生活在这里百鸟百兽们一到旱季就要受干渴的折磨; 这时,王母娘娘派七名仙女降临下界,凿开长白山开池、放出一片清清碧波、碧波从云端垂直而落; 形成一条瀑布,流成二道白河; 白河之水又日夜向前奔涌,涌出松花江,把鸟兽们全部救活; 不料开凿天池的任务过于繁重; 工程一完,七个仙女就累倒了六个; 六个仙女人人精神萎顿,疲惫至极; 未累倒的那个仙女也十分焦灼; 因为她们不能按时返回就将罹大祸; 天官中的规矩一向都十分严格。 正是这时,从大森林里跑出一只梅花鹿; 它来到仙女们面前,泪眼裟婆; 猛然间,只见它一头向石坨子撞去; 撞断了犄角,口含茸血喂仙女饮喝; 六个仙女得到了鹿茸的滋补,转眼之间就变得精神焕发,生气勃勃。

鹿城的故事——包头的由来

包头,祖国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蒙语\包克图\,汉语意为\有鹿的地方\,故又称\鹿城\。 相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部西征,途经九峰山(现包头萨拉齐境内),见群鹿嬉戏于九峰之泉,成吉思汗大悦,遂引箭射其头鹿,鹿带箭西奔。汗率部追之,至九原郡(现包头麻池古城附近),鹿扑地而无踪,汗环顾四野,唯见一巨柳立于前,大惑,遂命部属掘其根,根深三丈许,及底,见鹿形。汗观后大惊,脱口而出\包克图\,遂率众顶礼膜拜,视为圣物,包头由此而得名。

鹿回头的故事——爱情、吉祥

鹿回头因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而得名: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残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贵的鹿茸,强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有一次阿黑上山打猎时,看见了一只美丽的花鹿,正被一只斑豹紧追,阿黑用箭射死了斑豹,然后对花鹿穷追不舍,一直跑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亚湾南边的珊瑚崖上,花鹿面对烟波浩瀚的南海,前无去路。此时,青年猎手正欲搭箭射猎,花鹿突然回头含情凝望,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向他走来,于是他们结为夫妻。鹿姑娘请来了一帮鹿兄弟,打败了峒主,他们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织,经过子孙繁衍,把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丽的庄园。\鹿回头\也因此名扬于世。

鹿茸与彭祖的故事——长寿

彭祖是古代传说故事中的人物,生于夏代,至殷代末已是767岁(一说800岁)。据记载,彭祖长寿之秘有一“服鹿角法”:用鹿角屑十两,生附子三两(去皮脐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下,令人少睡,益气力,通神明。唐代最著名的食医孟诜在其所著《食疗本草》中载:“鹿角,蜜炙研末,酒服,轻身强骨髓,补阳道。”由此可见,鹿角的雅号不愧称为“镇山威”。

鹿茸的故事——长寿

人们都知道鹿和鹤都是神仙的宠物,一来二去跟玉帝混的很熟,鹿想要自己长生不老,就带着礼物来找玉帝,玉帝就说了:我虽然不能让你长生不老,但我可以延长你的生命,你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于是玉帝将一对龙角给了鹿.鹿从此头上多了一对龙角。因为鹿角是可以再生的,每年长一次。人们为了得到鹿角,就只好饲养它。而其他的动物像熊胆,麝香,虎骨,羚羊角等都要杀死后才能取得。鹿有了角延长了寿命,人吃了龙角同样可以延长生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el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