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线条图像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4-03-27 01: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手绘线条图像说课稿 一、说理念

首先说说我的教学理念。初中七年级学生,正是同学们美术观念从自发转向自觉的一个重要时期,总体上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淡化美术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学得愉快,画得开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情感,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应特别重视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激起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感觉之间的碰撞,促进学生实现自身美术修养的构建和再建。 一、说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的去表达情感或物象。(认知目标)

2、 能结合物象基本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能力目标)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情感目标)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对手绘线条图象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体会用手绘线条图象的乐趣。教学难点:能结合自己的认识,大胆、果断、有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说教法: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因素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心理,结合 “课程是活动、是经验,教师是‘主持人’,是‘沟通者’,学生是快乐学 习者”的课程改革新思想,进行创新和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 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本课内容,使学生人人参与,都有成功的体验,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

把《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热身训练来进行。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淡化美术技能的培养。希望以“看看,想想,画画,猜猜,玩玩”的氛围让学生学得愉快,画得开心,在轻松愉快中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说课稿

教材出处: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13册第二课 一 、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造型表现课,主要是对构成单元内容的一个开始,使学生初步认识以线造型,并能进行简单的描绘。手绘线条图像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造型方法,它要求以简介明了的图形,告诉每位观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本课以大量的手绘线条图像为主线,辅以生动的讲解,使学生从手绘线条图像应用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造的愿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功能、用途及简单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 活动——— 欣赏——— 学习 ——— 动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手绘线条图像艺术活动的乐趣;体会表现对象的美;形成手绘线条图像表达学习;了解手绘线条图像表达艺术的实用价值或社会价值。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实用性,确定本课的重点是对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意义、功能的理解体会,用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培养和发展观察力、想想力和创造力。

由于学生绘画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难点就定为,能够迅速把握事物的特征,大胆、 果断、有个性的表达。能够在复杂的情境中综合处理信息,抓住关键,创造性的表达

{转}我的课堂我做主

{转}淡淡的情结

修后呈现初中人美版第十四册美术说课稿

2009-04-19 22:33:17| 分类: 教育拾遗 | 标签:无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说 课 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叫***,来自***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第十四册的第七课____《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课件1展示)。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设想、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方面进行详细说明(课件2展示)。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作为“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内容,可以与本册教材中的《商品包装的色彩搭配》《用电脑创造满意的色彩》共同形成色彩单元。突出特点是把对色彩的教学淡化,综合化。在巩固已有色彩知识的基础上,重在强调利用现代化手段对色彩进行搭配练习。

2.教学目标(课件3展示)

知识目标: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并学会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表现民间艺术。(学会)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自主、探究的能力。(会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乐学) 3.教学重难点(课件4展示)

重点:民间艺术作品的色彩搭配特点。

难点:了解民间艺术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以及民间艺术色彩搭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二、说教学设想

中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家在农村的我校孩子大都听说过,但了解的很少。既亲切而又陌生。本课以民间艺术为线索,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大胆创作” 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他们利用网络等手段查找相关信息,丰富自身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进而引导他们学习民间艺术,发扬、传播民族文化。

“为学习设计教学”是加涅的一个经典性的命题。本课力争根据学习的不同性质来设计教学,体现以学为本的教学思想。(由于我校学生基础较薄弱,但基于学生已掌握基本信息手段,我让学生进入机房,在机房教学。) 三、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平台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技能。

2.启发诱导法 通过激疑设问,分解类比等多种手段达到使学生由疑而思,由思而悟。 四、说学法

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与合作学习法相结合,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与美术教参思想,设定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欣赏东北秧歌视频(课件5展示)使学生对生动绚烂的民间艺术有个强烈的感知印象,学生针对着衣者的色彩搭配谈感受,引起他们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关注。

事实表明:在学生欣赏视频的时候,色彩能够吸引学生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产生学习动力。并由此引出本课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1、从美术角度了解民间艺术形式及其色彩:

设疑: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尝试说一说民间美术种类有哪些? 2、互相说一说民间艺术的种类。

回答正确与否,大家利用网络给自己寻找一个正确的答案,并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作出判断!而后汇报老师。(课件6展示)

目的: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美术学科强调视觉感受,以疑惑带动兴趣的新教学理念,并产生愉悦的学习心理,为深入地探究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形式手法、文化内涵,打下了认知上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然后教师让生登陆指定网址收集和处理资料,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做汇报。

2、代表性民间艺术作品赏析(课件7-12展示),组织学生以色彩为导向,分析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特点。

3、总结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特点:纯度较高的颜色、采用强对比的手法、地域性强。(课件13展示)

4、回顾色彩知识: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课件14展示) 5、通过再次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作品图片(课件15-51展示),在音乐声中播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民间艺术的色彩魅力和它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回顾提高的过程。 事实证明:以学生为主体,利用网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目的:以合作讨论、小组探究、分析发现等学习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汇报,教师总结,使知识得以正确全面的呈现。完成了教学目标,解决了重点。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作品,初步解决了本课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三)放飞想象、实践创新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特点的理解,利用画图软件(在信息技术课中已学过)来完成民间玩具涂色练习,以此解决学生在绘画方面的不足(技法、色彩调和的饱和度等)。

事实证明:利用信息技术,能很好的解决学生造型表现能力较差、绘画技法生疏等方面的弊端。

目的:通过实践的方式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独立意识,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激发学生主动尝试应用的乐趣,再一次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并感受到民间艺术来源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特征。 (四)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主动互评作品。

事实证明:这样能让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促使学生更积极思维。 目的: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和教师一起拥有讲台,拥有说话的权利,提高学生语言表述能力,体现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为今后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铺垫。 (五)总结提高、情感升华

教师总结,课后以BLOG、QQ、邮箱的形式进行彼此间的交流。(课件52展示)

事实证明:教师富艺术性总结,增强了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使学生民族自豪感顿时升腾,并认识到应积极发扬传播民族文化。

目的: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主张个性表现,进行后续学习。强化学生对民间文化的传承意识,培养民族责任感与自豪感。 六、说教学反思

对我而言,本课的教学目的不在于对学习知识的掌握,而在于自身如何正确看待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应该说对自身也是个学习的过程,能够通过这节课与学生共同学习,将发扬、传播民族文化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学生而言,他们的需要与兴趣就是探究的动力和起点。一个好的情境设计再与实践任务的完美融合,不但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让学生知不觉中积极主动地接受、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正如终身从事教育工作的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课件53展示结束)

-

【推荐书】说课稿宝典、名师说课实录《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

说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5分钟

︶ 课件展示荷兰画家卡雷尔·阿偑尔的“自由的呐喊”。(师)现代艺术总是带给人新奇的惊讶,这幅作品就是一个例证。为了表现艺术应有的活力,画家从儿童画中寻找灵感,这幅“自由的呐喊”是画家阿偑尔的代表作,画家认为生活要自由,思考要自由,想象创作都需要自由,所以用这幅作品来书写对自由的珍爱和渴望。

现在我们是否也用这种自由的精神一起来合作创作一幅作品呢。

以师生共同创作的作品导入新课。 学生以接龙的方式,在教师事先画好色块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注意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对比与和谐,注意画面的美感。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以游戏作为导入可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无拘无束,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发展阶段︵

7分钟︶ 下面我们来欣赏大师们在绘画中是如何来搭配色彩的。(课件展示大师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归纳。 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大师常作的方法有两点:1、色彩对比。2、色彩调和

学生进行色彩游戏搭配练习。 欣赏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在欣赏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分析大师是如何搭配色彩(突出重点)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内涵。 通过学生色彩游戏搭配练习落实双基 深入阶段

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个人的情感,大师们的作品中也常常利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向日葵》、《呐喊》、《门》、《大堤上的缺口》等作品。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听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与所展示出来的作品,哪一幅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的自由的开展探究活动。 讨论内容为:

1、从作品中,我们是否能感受出画家想表达某种情感?

2、画家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在画面的构图及颜色的搭配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3、作品《门》、《大堤上的缺口》与前面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4、所有这些作品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活动:“找对子”,课件展示两幅作品,听音乐,看看哪一幅作品所传达给人的情感与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相吻合。 这一阶段是深入阶段,在图片的采用上跟发展阶段有所区别。引导学生以图片欣赏为学习线索,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形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按

照此方法学生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给于必要的点拨,最后得于解决问题,突破难点。这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的体现。 深入阶段︵

28分钟︶ 预留三分钟时间让学生提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具体的疑难问题。 预留质疑的时间。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助于教师及时的对教学进行调整。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种。) 1、可以在老师设计的图形上直接上色

2、可用颜色表现喜、怒、哀、乐,形体不作限制。 学生练习,在材料上可互相交流,可独立完成,也可两人一小组完成。 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表现能力。 展示学生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提出整改建议。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创作的想法。自评、互评作品。 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通过每一堂课对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愉快而有效地进行学习。 巩固小结︵

5分钟︶ 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颜色的对比、颜色的调和外,还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

生活因为有了色彩,所以才显得更精彩。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对照老师的小结,学生梳理自己的学习思路,寻找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对主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有利于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为一生活物品设计一装饰图案,如杯子的图案,袋子的图案或墙上的装饰画 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向课后,自己再继续研究探讨。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能力。

本篇文章来源于【大考吧】[http://www.dakao8.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地址:http://www.dakao8.com/shuoke/html/12999314681532_2.html

一课一案人美版13册《 格尔尼卡》

2007年9月11日15:59 大连教育学院

点击:267

欣赏评课题 格尔尼卡 授课时间 课型 述 教知识与技能 欣赏《格尔尼卡》理解作品的内容、内涵、表现形式、艺术风格 学过程与方法 目标 情感态度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整体气氛,作者的生平 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反思作为艺术家应有的品质 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探究点 教学用具 学习用具 作品的构图、色彩 作品的艺术风格 作品为什么要这样变形 课件 教材、毕加索的资料 教学内容 教师 组织 启发 提问 结合 学生 调整 思考 回答 欣赏 带着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要求 检查学生用具,稳定学生情绪。 介绍《格尔尼卡》的战争背景 一、 欣赏作品 带着问题欣赏作品 1、 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即画面的整体感觉。 创设学习情境 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探究 有针对的提问,引导学生探究画面的形式美 2、 作品的构图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画? 作品 3、 作品用了什么样的颜色?突出了什么效果? 4、 作品中出现了哪些形象,代表什么含义? 5、 作品的造型与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这样画? 学生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也可以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允许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提问 1、 作品给人的整体感受是混乱、动荡、恐怖、黑暗的。 2、 作品可以说是没有构图,画面相当混乱,所有的事物毫无秩序地出现在画面中,并互相交错、似乎没有主体,使观者体验到遇难者惊恐的、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 3、 作品中只有黑、白和不同层次的灰,代表了暗无天日的恐怖景象。作者没有简单地使用这些颜色,而是运 教学内容 教师 学生 设计意图 用了各种形的重叠和交错。同时,有的灰面是用点和线组织起来的。 4、 画面中出现的形象,书中有完整的解释,你有不同的看法么?这些形象有的是在叙事,有的完全具有象征意义。 5、 画面的造型似乎跟我们平时看到的不太一样, 这些在同一平面中出现另一个平面中 指导 欣赏 讨论 根介绍毕加索的生平 反思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形成搜集学习资料的良好学习习惯 思想升华 的形象,形象根据作者的意愿变形的画法, 是毕加索所创造的立体主义画派的表现方法,意在突出人物的情感。 二、 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和他的画风 介绍毕加索的代表作品 (1881-1937年)西班牙画家,西方现代美术最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大师。其作品受非洲黑人艺术、原始艺术、东方艺术及塞尚的影响。1906-1907年间,开始对绘画形式结构进行探索,并创造出立体主义风格。代表作有 《亚威农少女》《和平鸽》《镜前的少女》《哭泣的女人》 思考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怎样避免这样的灾难? 提问 画家除了富有艺术才华之外,还应有哪些素质? 引导

青的”来形容毕加索的绘画作风的多变。

三、毕加索其他作品赏识:油画雕塑版画陶瓷等。

四、谈一谈:你以为毕加索是怎么样一个人?

设置目标:从作品到画家,从画家到他的艺术创作,再从绘画到其他艺术门类,使门生对全部西方当代美术有初步的了解,也为下个环节的课题延长打下基础。

(3)课题延长

一、商讨总结:谈一谈毕加索作品对你的开导

二、艺术多元化教育——“怎样”或“好不好”

三、总结:艺术的美不在于外表的摩登,而在于是不是能引发咱们心田的某种打动。

设置目标:以门生自主探讨的结论启程,从作品《格尔尼卡》延伸到西方当代艺术,使门生的审美情趣和本领获得进一步的进步。

(4)板书设计

当代艺术大师——毕加索

格尔尼卡毕加索

画种平生

颜色作品种类

艺术形象

派别————————立体主义————————→作品作风

感情表达———————世界和平—————————→品德

《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说课稿相关推荐

文章来源:http://www.leteach.com/n-100909/73b4e11b-42f7-4a4c-847c-20869d0d6eaf.html

《格尔尼卡》的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浙美版中学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欣赏课《格尔尼卡》一课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课件),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eduw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 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格尔尼卡》一课属于“欣赏”学习领域,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名作,一般的绘画创作课,应该是有“美”有“术”的。而在美术欣赏课中,仍是要强调一个“美”字,“术”倒是其次。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表达了毕加索对法西斯战争罪恶的愤怒之情。《格尔尼卡》一画激起了国际舆论对法西斯罪恶行径的强烈谴责。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帮助学生对毕加索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这堂课从一开始在音乐的渲染下欣赏,到最后再一次欣赏,整堂课紧紧扣住一个“美”字。欣赏课如果离开了美,就不再是欣赏课了。结合学生的学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熟悉《格尔尼卡》一画,体会作品中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初步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风。

教学难点:理解《格尔尼卡》一画中,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的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 二.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采用欣赏法,让学生在欣赏课中参与讨论、参与探究计划的制订、代表上台讲解、加强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表现,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在学法上,主要通过欣赏、比较、谈话、动手画画等方法相结合。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并归纳,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结合教法和学法,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格尔尼卡》,学生分组分类讨论研究笔录纸 三. 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创造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本课的导入以一连串的最(最伟大、最杰出、最富创造性、最有争议性、最有诱惑力、最有影响力)开始,提问:这样的艺术家是谁?除了毕加索,从来也没有一个艺术家人们能够冠以这么多的最字,由此引出本课将要欣赏的作品的作者毕加索。教师接着再讲到本课的欣赏内容《格尔尼卡》又是毕加索最为有力的代表作,由此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接着出示作品,这个时候教师只说格尔尼卡是个地名,马上让学生开始第一部的整体感受,是按照学生的欣赏心理机制进行的。对艺术品的初步印象,是学生进入美术欣赏的第一步,这一步应把学生鲜活的个人体验放在优先位置,由此出发再来讨论其他问题。可喜的是在作品在音乐(贝多芬的《命运》的渲染和衬托下,学生的直觉相当敏锐,并大胆地讲出了自己的第一感受:乱、怕、繁、灰、美、丑等。对于学生的这些感受,教师首先加以肯定和赞扬(赞扬学生在首次的观看的过程中十分认真,大家的艺术直觉非常敏锐,不管感觉如何,这些都是大家用心去体验的结果)对于价值观的问题,等学生进行探究后再作引导,以进一步

激起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有利于下一步的教学。接着,《格尔尼卡》的历史背景由教师来讲述,是考虑到学生对毕加索还很陌生,在各种书刊或电脑网络上收集资料有实际的困难,在课堂上进行即时上网搜索缺乏可行性(一是考虑时间问题,二是本课的重点不是在于上网查找资料的辅导),所以这部分资料就由教师来直接提供,以提高教学效率。当学生了解了作品的历史背景后,就开展分组讨论探究。分组和组长的选定是课前就定好了的。在《分组讨论研究笔录纸》上,第一项“画了些什么”,是必选项目,那是因为了解画中的内容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辅导,重点在于组长的笔记工作,组员轮流发言组织工作。当学生代表交流研究成果后,一定仍有些问题是学生单凭这样的探究解决不了的,就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求各方面的帮助,因为当探究遇到困难时学会寻求帮助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总结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些学生以前认为这画是丑的,不美的,应由教师来正确引导),引导学生去正确理解毕加索的这种非写实的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通过浏览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代表作,让学生明白毕加索年轻时期是有着坚实的写实基础,他的一生画风多变,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画法是他不断努力探索、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实践的结果。并借机介绍格尔尼卡小镇的现状和德国人现在的态度。欣赏告一段落之后,来个教学延伸,联系今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联系目前的国际局部战争,学生尝试用立体主义的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画一幅关于控诉战争罪恶、支持和平的画。美术欣赏后安排的创作与一般的美术创作稍有不同,它既尊重学生的意愿,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度,也鼓励学生把欣赏的经验结合进来,或学习、或借鉴画家的作画方式和表现手法,或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描绘作品所表现、传达的情感等。所以欣赏之后进行创作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能应用到创作之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创作时间较短,可以只是一个草图,但已经能够表达出自己的创意,色彩或进一步的完善可以留待课后接着进行。学生构出草图之后,即可上台来用实物投影机在大屏幕上展示,并自己讲解创作意图。这样有利于儿童把对本课作品的欣赏经验迁移到对同学和自己作品的欣赏中来,也使儿童有一种自豪的体验和成就感。最后,教师再一次指出“真正的艺术,从来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并在音乐的渲染之下,在再一次的静静欣赏中结束这堂欣赏课。前后呼应,层次渐进,结构紧凑。 四. 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书一体,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分如下部分: 课题目:《格尔尼卡》

人美科标版】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教学重点:

1、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总结色彩搭配的规律。

2、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的关系。(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教学难点(人美课标版):民间艺术的色彩

1、具体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表达热烈、豪放的情绪情感的。

2、指导学生如何把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设计成具有民间形象的图案,并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加以装饰。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民间美术实物等。

作业要求:完成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作业(画纸盘、陶片、石头片、陶罐)。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节 民间美术的作品欣赏

组织教学:常规进行,并检查上节课布置的带来民间工艺品的情况。

导入:

提出问题:

假期,有许多同学去外地旅游,除了饱览名山大川的景色之外、还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比如:食品、工艺品,食品赠送亲友都已下肚,而那些工艺品都保留下来,并且时不时拿出来把玩一番,带给你无穷乐趣。这些工艺品大都是一些民间艺术品,所以都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座的同学都去过哪些地方、看到或带回了哪些民间工艺品?拿出来让大家分享分享,并请你介绍一下你为什么选中这一件艺术品,它有什么让你喜欢的地方?谁来介绍一下给大家?

(提问调动学生的展示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学们发言,介绍自己的工艺品:惠山泥人、剪纸、风筝、蜡染、扎染等)

师:这些工艺品的确非常漂亮,同学们真有眼光,同学们说这些民间美术品最漂亮的是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色彩)好,今天我们就就同学没带来的这些艺术品来讲一讲民间美术。

授课: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陈部分,它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的体现了民间意识中最美好的愿望。

同学们带来的这些民间艺术品,种类很多,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民间美术都有哪些种类呢?(发言、归纳)(美术教案http://www.anxue.com)

民间美术种类:(教师边讲解边放课件,增加直观感受,加深印象)

1.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

(重点介绍:陕西泥玩具)

2.染织刺绣。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 挑花、补花等。

(重点介绍:蜡染、织锦)

3.民间服饰。包括民族服装、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

(重点介绍:苗族服饰、绣花荷包)

4.各地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

(重点介绍:河北剪纸)

5.纸扎灯彩。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

(略)

6.绘画。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漆画、灯笼画等。

(重点介绍:木版年画)

7.雕塑。包括彩塑(寺观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 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

8.(重点介绍:惠山泥人)

戏具用品工艺。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

(略)

9.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 棕编、纸编等

(略)

这些民间美术品有些是纯是为了美化而制作的,但大多是集装饰性与使用为一体的。

(课件:民间美术的图片欣赏,图片播放中加入动听的民间音乐,情景交融)

问题:

这么多、这么美的民间美术作品,创造者是谁?

在民间美术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

民间美术作品有什么明显的特点?

(讨论、发言、总结)

民间的创造者是民间的能工巧匠,是普通的劳动人民。

民间美术常表现的形象:花卉、人物、动物等。

特点:

造型:形象古拙、概括、简练,即抓住了形象的主要客观特征,又进行大胆的取舍、夸张、变形。

色彩: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雨绿、蓝玉黄等单纯鲜艳的色彩搭配,体现一种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

大多是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祛病避邪的主题。寄托着劳动人民的向往美好生活愿望,代表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好恶。

课下作业:

1、查资料:民间美术常表现的动物、植物如:鹿、鱼、喜鹊、荷花、莲蓬等各有什么内涵?

2、搜集民间美术的图案资料。下周带来。

第二节 民间美术的形象内涵

组织教学:常规进行,检查资料和图案携带情况。

授课:

上节课的欣赏使同学们对民间美术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同学们都觉得民间美术造型质朴、色彩鲜明,形式非常之美,但是民间美术的魅力是不是只停留在它的外在形式上呢?其实远不是这样,民间美术所表现的一花一草、植物、动物都有深刻的内涵。比如:有人结婚会在窗上贴上“喜鹊登梅”的窗花,逢年过节,人们会在门上贴上凶神恶煞的门神,一个 “福”字偏偏要倒过来贴等等。这些决不是只为了喜庆、好看,它还有更深刻的含义。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民间美术的内涵。

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在家门口贴一个福字,而且一定要倒过来贴,为什么呢?

(课件展示、讲解)

“福”字的内涵:为什么把蝙蝠与“福”联系起来。

“鹿”与“禄”

“寿”

“喜”与“喜鹊”

"门神“形象的由来。

花瓶是什么意思?

问题:

“鱼”的形象代表着什么?

“荷花”“莲蓬”代表着什么?

(同学根据自己的资料发言)

提出问题:1、以下这几张图片的动植物形象各有什么含义?

2、你能否给这几幅作品命名?

(图片欣赏、讨论、发言)

“年年大吉”

“独占鳌头”

“太平有象”

“一路连科”

“福寿双全”

“六合同春”

作业要求:自己设计一幅具有民间特征的图案。

主题积极、喜庆。

可以用传统的图案样式,更鼓励创新。

可把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改编成民间图案的形式。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启发、鼓励、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创意,并帮助解决一些技法问题)

课堂小结:展示优秀设计、瞩下节课所用用具。

第三节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

组织教学:检查用具。

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民间美术形象的内涵,这节课我们研究一下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

授课:如果说民间美术的形象代表着中国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民间美术的色彩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热情、开朗的性格。

中、西对色彩认识的差异:

(课件图片)

三原色比较:中国民间的红、黄、蓝。

西方及现代美术的红、黄、蓝。

提出问题:两种色彩有什么差异?

(观察、讨论、发言、总结)

民间色:红是大红,黄偏重于中黄,蓝是普蓝。

西方色:红是玫瑰红,黄是柠檬黄,蓝是钴蓝。

中国民间色彩偏暖,西方色彩偏冷。

民间美术常用色彩:

(图片欣赏、观察)

问题:民间美术常用那几种色彩?

(发言、总结)

红、黄、蓝、绿、黑、白。此外还有粉红、葱心绿、葡萄紫等。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

原色搭配、纯度高、对比强。

黑色起着非常重要的稳定对比色的作用。

民间关于色彩搭配的俗语:

红配绿,真俗气。

红配紫,难看死。

红配金黄,俊死姑娘。

年画“点套”的口诀:软靠硬,色不愣。(大红、深绿、深蓝、黑谓之硬色,淡灰、天蓝、粉红、粉绿、蛋黄谓之软色)。黑配紫,狗吃屎。红靠黄,亮晃晃。分清率,人品细。要向俏,带点孝。要想精,带点青。文相软,无相硬,断国孝,三蓝黑。女红、妇黄、寡青、老褐。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

四、图片欣赏(课件)

作业要求:

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为自己设计的图案着色。

方法:1、尽量用水粉色着色。

2、调色要浓稠一些。

调浅色不可只加水,应适当加白色。

注意刻画精细,美观。

(课堂巡视,帮助解决一些技法问题,协助学生完成创意。)

作业展示:

优秀作业展示:肯定、鼓励,学生发言总结成功原因。

特色作业展示:肯定创意,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鼓励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课堂小结:

民间美术经常使用的色彩大体只有六种,但在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灵巧的手下却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而我们同学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不光了解了许多民间美术的知识,更创造出如此出色的作品。同学们都知道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让我们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华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灿烂辉煌。

课后反思:

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的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决不能照本宣科,只就色彩谈色彩,应从民间美术的内涵入手,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探讨民间色彩搭配的规律。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美版十五册《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十五册第八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型。它是初一年“生活中的色彩搭配”等课的延伸,同时也为后面的“居室的色彩搭配”等课做一个铺垫。本课作为“色彩搭配”系列知识之一。旨在通过欣赏、分析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了解色彩在绘画中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的表述所起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欣赏现代绘画作品,有助于读懂作品,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学生在欣赏作品基础上可将学到的色彩搭配规律与生活中的设计相链接,亲身体验如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能力。

......【

《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说课稿 2009-07-09 10:19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十五册第八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型。它是初一年“生活中的色彩搭配”等课的延伸,同时也为后面的“居室的色彩搭配”等课做一个铺垫。本课作为“色彩搭配”系列知识之一。旨在通过欣赏、分析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了解色彩在绘画中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情感的表述所起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从色彩的角度去欣赏现代绘画作品,有助于读懂作品,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学生在欣赏作品基础上可将学到的色彩搭配规律与生活中的设计相链接,亲身体验如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现代绘画色彩搭配的基本知识。 (2)、过程方法: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色彩的搭配规律。

教学难点:色彩的表现形式与情感变化。 关 键:理解色彩的搭配规律与情感表达。

4、学情分析:

初二年的学生在初一年的时候已学过《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一课,对于色彩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我们发现学生在小时候,虽然对于色彩知识知道得并不多,却能无拘无束的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随着认知的成长,学生反而失去了那种纯真的艺术表现。如何让学生在掌握色彩搭配知识的同时,又激起学生那种纯真的艺术表现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少些条条框框,多一些情感的发泄,是学生乐意接受的。

5、教材处理:

我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但不局限于书本教材,对教材做了适当的调整,选用教材中的再现性和表现性的作品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我增加了一些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让学生更注重运用色彩来表现主观情感,以此拓宽学生的思维。 6、资源分析:

学生资源:充分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亲身体验参与课堂教学。

课程资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组织教学。 学校资源:利用学校的多媒体、图书馆等资源。 教师资源:教师通过网上和课外图书收集大量的图片与文字资料,扩大教学容量。 二、说教法:

1、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为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贯彻“教师不是选择自己教育的学生,而是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这一现代教育观念。在作业设计上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完成的作业。

2、引导教学法:教师首先创立一种开放性的氛围,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分析和发现,根据学生的个性表现和长处所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去发掘这两方面的潜力,以学生能寻找到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为最终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应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学习中的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3、谈话式教学法:采取谈话式教学法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三、说学法:

1、游戏学习法: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这样的学习方法是出

于学生的兴趣,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2、创新学习法: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在观念上突破以前的定式,在表现手法上大胆突破,力求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彼此的见解,共享彼此的材料,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整体协调能力,既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在团队合作中突显个体创造能力。

4、体验学习法:学生在欣赏作品过程中体验、感受大师对色彩的运用。体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这也是一种创新学习的心智活动。

四、教学手段采用:

1、倡导“表现性学习”,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容量,加强课堂的直观性与趣味性。 3、采用欣赏优秀作品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

说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5分钟

︶ 课件展示荷兰画家卡雷尔?阿偑尔的“自由的呐喊”。(师)现代艺术总是带给人新奇的惊讶,这幅作品就是一个例证。为了表现艺术应有的活力,画家从儿童画中寻找灵感,这幅“自由的呐喊”是画家阿偑尔的代表作,画家认为生活要自由,思考要自由,想象创作都需要自由,所以用这幅作品来书写对自由的珍爱和渴望。

现在我们是否也用这种自由的精神一起来合作创作一幅作品呢。

以师生共同创作的作品导入新课。 学生以接龙的方式,在教师事先画好色块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注意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对比与和谐,注意画面的美感。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以游戏作为导入可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无拘无束,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发展阶段︵

7分钟︶ 下面我们来欣赏大师们在绘画中是如何来搭配色彩的。(课件展示大师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归纳。 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大师常作的方法有两点:1、色彩对比。2、色彩调和

学生进行色彩游戏搭配练习。 欣赏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在欣赏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分析大师是如何搭配色彩(突出重点)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内涵。

通过学生色彩游戏搭配练习落实双基 深入阶段

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个人的情感,大师们的作品中也常常利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向日葵》、《呐喊》、《门》、《大堤上的缺口》等作品。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听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与所展示出来的作品,哪一幅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的自由的开展探究活动。 讨论内容为:

1、从作品中,我们是否能感受出画家想表达某种情感?

2、画家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在画面的构图及颜色的搭配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3、作品《门》、《大堤上的缺口》与前面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4、所有这些作品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活动:“找对子”,课件展示两幅作品,听音乐,看看哪一幅作品所传达给人的情感与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相吻合。 这一阶段是深入阶段,在图片的采用上跟发展阶段有所区别。引导学生以图片欣赏为学习线索,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形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此方法学生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给于必要的点拨,最后得于解决问题,突破难点。这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的体现。 深入阶段︵

28分钟︶ 预留三分钟时间让学生提问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具体的疑难问题。 预留质疑的时间。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助于教师及时的对教学进行调整。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种。) 1、可以在老师设计的图形上直接上色

2、可用颜色表现喜、怒、哀、乐,形体不作限制。 学生练习,在材料上可互相交流,可独立完成,也可两人一小组完成。 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表现能力。 展示学生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提出整改建议。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创作的想法。自评、互评作品。 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通过每一堂课对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愉快而有效地进行学习。

巩固小结︵

5分钟︶ 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颜色的对比、颜色的调和外,还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 生活因为有了色彩,所以才显得更精彩。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对照老师的小结,学生梳理自己的学习思路,寻找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对主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有利于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为一生活物品设计一装饰图案,如杯子的图案,袋子的图案或墙上的装饰画 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向课后,自己再继续研究探讨。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拓展能力。

美术说课-----标志设计 黑河二中 孟晓丹

说课的内容:初中美术教材第二册《标志设计》。我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

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分析 1.内容、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设计制作课。标志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设计艺术,它要求以简洁明了的图形、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给每位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本课以大量的标志为主线、辅以生动的讲解,使学生从标志应用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进行审美创造的愿望。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了解标志的分类、功能以及设计的创作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标志的强烈实用性,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标志的应用分类、形象分类和构成手段分类。它对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标志有重要意义,由于学生绘画水平不同和观察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把难点定为创意设计。

通过以上教材分析,才能使全体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下列教学方法。 二、说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运用多媒体、挂图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说学法指导

标志是实用性很强的设计艺术,需要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创造思维,要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标志是一件很难的事,因此本课利用大量实例和制作过程的演示,使学生沿着形象简洁、手法概括,表达以象征为主的思路前提下,启发学生发展创造思维。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穿插打出学生都熟悉的标志,增加了直观性。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的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本节课教学由激趣导入、探究领会、启发思维、引导创造、展示汇报等环节组成。 1、激趣导入

上课以后,我先向学生出示印有各种标识的产品和印刷品,引起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分析、归类,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再具体分析一种标志,得出标志的概念:象征性的表达事物特性和类别的一种设计形式。从而引出新课《标志设计》。 2、探究领会

<1>让学生掌握标志的基本分类

结合课本30页左上角图例讲受标志分类。集团标识:最早的标志,如原始部落的图腾,现在多是各种组织、机构的徽志;商标:经过登记注册的商品标记。节庆徽志:个别传统节庆活动和大型文体活动均设置专用徽志,有以宣传号召人们积极参加。识别符号:在公共场所、道路交通中用以代替文字的简洁形象,约定俗成为民众公认的标识。

<2>标志的图形类别[出示课件]

具象:有写实的、有写意的;有直观的、有指代象征的两大类别。具体如:白猫洗衣粉、稻米消费宣传;动物园。

抽象:有简单的几何形的组合,也有刻意构造的抽象形的组合。如:奥林匹克运动,用五个圆环表示五大洲紧密团结在一起。

文字符号:有中文变形组合、有英文变形组合,还有汉语拼音、阿拉伯数字和其它的图形组合。‘中国铁路’是中文和人的组合,‘美国柯达胶卷’是英文变形。 <3>标志的构成手段

因为标志是平面设计的一个种类,几乎所有的平面构成原则都可以为标志设计所应用。如课本31页右列所示的对称、反复、渐变,均是标志设计的常用形式。 举例介绍中国银行设计思路和三金牌西瓜霜的标志设计包装情况,并出示实物。 3、启发思维

1:从课本中选择不同的标志,启发思维,探究标志的制作过程。 4、引导创造 1:展示课前制作标志---禁止吸烟。以教师亲手制作的标志为范例向学生讲授介绍制作过程:1)确定制作标志的大小2)画出大体轮廓和比例3)进行细部的加工4)填充颜色

2:学生作业:参照太阳神、三联电子等优秀作品,进行标志设计的创作。 5、展示汇报 、小结

展示作业,并对学生作业做简单评述。小结本课,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本课的要点。 本课的时间安排:

导入3分钟,讲授15分钟,学生创作20分钟,小结2分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m9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