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长江流域

更新时间:2023-03-08 08:22:5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随长江流水,品李白诗篇

“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的李白喝着酒,乘着船,一身白衣飘飘穿梭于长江两岸之间。一支墨笔从长江的上流挥洒到长江下游,长江流水滚滚,李白诗篇犹如白浪滔滔,源远流长。长江可谓象征着李白坎坷波折的一生。

我就长江流域的分布情况,并结合李白的真实经历来品析李白随长江远游时所写的诗。

先从长江上游来看,长江上游是指长江源头至湖北宜昌这一江段,它涉及到了重庆、西藏、青海、云南、贵州和我们四川。总所周知,在四川江油有一个李白故居,李白在幼年在四川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二十五岁时年轻的李白怀着“大丈夫”的“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只身出蜀,开始了漫游生活。《渡荆门送别》便是李白初次出蜀时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南岸的荆门山和北岸的虎牙山隔江对峙,古来称为“楚之西塞”,是往来蜀、楚的咽喉要道。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写出了船只从“楚之西塞”那种四周陡峭的雄峻环境中出来时,面对广阔无际的江汉平原,产生的豁然开朗的感觉。陈子昂也写过相似的内容“巴国山川尽,

1

荆门烟树开”,但相比李白的诗便显得朴素并且缺乏蓬勃生气。“随”和“入”两字用得甚好,描写出了轻舟快驶的动态感。就像是李白的船已经与长江之水紧密相连了,心也随着流水流向那片广阔的天地。那种新奇感和向往的心情,不言而喻。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在这句诗里,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得到李白的诗情浪漫。他发挥了他无人可比拟的想象力,化虚为实,构造了一个让人心神驰往的世界。在他眼里月是在飞的,那印在水面上的月,一直在李白眼前,一波一波涌动的江水,月影也像是一升一降的向前飞去。而江面升腾的云雾,也无穷变幻结成海市蜃楼。一层一层的“楼阁”,给皎月蒙上神秘,也有立体美。与上一句的雄浑开阔相比,此句便显得曼妙。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不说自己依恋故乡,却道故乡水给自己送行,从对方着笔,更觉含蓄深婉,更富有情趣。表现出他初游时对故乡、亲人的依恋。

此诗将年轻时候的李白的豪爽个性和豪迈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便是李白漫游生活的开端。同期的还有《峨眉山月歌》。

但《早发白帝城》却是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千里江陵一日还”表现出流放夜郎后遇赦的愉快的心情,轻松愉悦。“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时的李白已经年老了,以前他从三峡中走出时的豪言壮气,遗留在辽远的回

2

忆中。猿声哀啼,他在欣喜之余又带着几分惋惜和遗憾。

我们又将视线转移到长江中游。长江中游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长沙、南昌、合肥为副中心城市的区域。由长江三峡贯穿的大平原有许多著名景点,李白曾游历的便是我们熟知的庐山和黄鹤楼等。我就以黄鹤楼为中心来讲述李白与诗的“故事”。

公元727年,李白东游归来,年已二十七岁。在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船已经扬帆而去,而李白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

“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唯“字,表现出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这不同与其他的送别诗,因为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跟随孟浩然。

李白对黄鹤楼的喜爱是无人能及的,不仅有“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典故,还有其他许多的名诗,如《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

3

上吹笛》、《望黄鹤楼》、《江夏送友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有别于其他的几首,描写的是758年李白好不容易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却因受谗言出京,漫游各地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可以说,李白早年的雄姿英发,晚年的落魄失魂都与黄鹤楼息息相关。

随着长江水,我们又游到长江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一个“鱼米之乡”,有着享有盛名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黄鹤楼、滕王阁同为南方三大名楼的岳阳楼 “西面洞庭,左顾君山”, 李白在此留下诗篇。《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便是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的。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运用了拟人手法。雁儿高飞,羽翼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高耸山尖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及形象又生动,诙谐风趣,情趣盎然。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表示李白觉得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楼并非身在云间,而是云连着自己的床榻。也许是诗人的酒醉,但是这种独特的思考方式却是

4

很新颖的。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为岳阳楼增添了神秘感。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遇赦后的轻松自在心情从字里行间中流露出来,老年的李白像是又回到了年轻时候,那一生的豪放借着酒香四溢。

李白在长江上的旅途有喜有苦,长江水也一波波激起李白的诗情,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个的经典的诗篇。我在最后也想要想像一下,将万里长江装订成一部著作,记载着李白初游之豪,遇友之喜,被贬之痛,遇赦之悦,李白这一生的一切。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v5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