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08 08:22:5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14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5页,第Ⅱ卷5-14页

第I卷 (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入答卷。

3、本卷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N-14、O-16、、S-32、C1-35.5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②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 ③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④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其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 )

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C3→CO2 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迸行 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3、细胞增殖是生物体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据

A.若某植株的一个体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如图①,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

B.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睾丸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②,其染色体A、a、B、b分布如图,此细胞产生染色体组成为AB的精子概率是1/4

C.图③是某高等雌性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形成此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可形成3个四分体

D.图②对应于图④中的BC段,图③对应于图④中的DE段 4. 下列有关物种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种的形成过程就是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过程

B.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 一个区域的物种数量增加将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D. 二倍体植物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5.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能促进马铃薯发芽

B.果实发育过程只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节 C.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D.根具有向地性是由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长得快 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 A.Na2O2的电子式为

:::Na O O Na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 (标准状况)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 D.Cl的结构示意图为

+17287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 1 L 1 mol·L-1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小于NA C. 在18 g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

D.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9.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

A.量取15.00 mL NaOH溶液 B.定容 C.电解制Cl2和H2 D.高温煅烧石灰石 10.把500 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0.1(b-2a)mol·L-1 B.10(2a - b)mol·L-1 C.10(b-a)mol·L-1 D.10(b -2a)mol·L-1 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各组物质反应后溶液的导电性变化不大的是

( )

A.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少量氯化氢: Ag++HCl====AgCl↓+H+ B.向亚硫酸溶液中通入氯气: H2SO3+Cl2+H2O====SC.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2Fe2++Cl2====2Fe3++2Cl- D.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2OH-+Cl2====Cl-+ClO-+H2O 1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原子半径/nm 主要化合价 X 0.186 +1 Y 0.102 +6、-2 Z 0.075 +5、-3 M 0.074 -2 R 0.143 +3 +4H++2Cl-

已知X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且与R同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离子半径大小:Y2->M2->R3+ B.Z与M组成的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C.将YM2通入BaCl2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D.X、Y、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

13.对于反应14CuSO4 +5FeS2 +12H2O =7Cu2S +5FeSO4 +12H2SO4 来说,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FeS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只有CuSO4 作氧化剂

C、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质量比是3:7 D、被氧化的硫和被还原的硫质量比是1:1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意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B) ...

A.伽利略首先建立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的概念

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以初速度V0在置于水平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始终静止,木块与木板,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板质量为3m,则木板所受桌面给的摩擦力大小为(A) A. μmg B. 2μmg C. 3μmg

m 木板 v0 D. 4μmg

16.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 = 30°的斜面顶端以初动能E1= 6J向下坡方向平抛出一个小球,则小球落到斜面上时的动能E2为(C)

A. 8J B.12J C.14J D.16J

17.用长度为L的细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将小球移至和悬点等高的位置使绳自然伸直.放手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在最低点的势能取做零,则小球运动过程中第一次动能和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C) A.mggl C.

1mg3gl 21mggl 21D.mg3gl 3B.

钱学森星 18.1980年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2001年12月21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以表彰这位“两弹一星”的功臣对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若将地球和“钱学森星”绕太阳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运行轨道如图所示. 已知“钱学森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4年,设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则“钱学森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C) A.33.4R C.311.56R

B.23.4R D.211.56R

太阳 地球 19.某同学从一高台自由下落,下落2m后双脚触地,双膝弯曲缓冲,使重心又下降了0.5m

后停止,这一过程用传感器及计算机记录了地面冲击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t1时刻该同学的速度最大 B.t3时刻该同学的动能最小 C.t4时刻该同学的动能最小 D.t2时刻该同学的动能最大

O t1 t2 t3 t4 F F/N

t/s 20. 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由空中某点A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在t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 A.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变化了

3mg2t2 222B.整个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增量的大小为2mgt

C.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减小了mgt D.从A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减小了

222mg2t2 321.一带正电的检验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从x=-∞向x=+∞运动,其速度v随位置x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x=x1和x=-x1处,图线切线的斜率绝对值相等且最大,则在x轴上(B ) A. x=x1和x=-x1两处,电场强度相同 B. x=x1和x=-x1两处,电场强度最大 C.x=0处电势最低

D.从x=x1运动到=+∞过程中,电荷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一)必考题

22.(8分)写出如图所示的仪器读数

①图(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mm

②图(2)电压表量程取15V时,读数 V;电压表量程取3V时,读数 V ③图(3)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图(2)0 1 2 3 4 5 6 7 8 图(1) 5 0 0 1 V 2 3 10 15 图(3)

23.(7分)用下列器材测量一电阻丝的电阻Rx:电源E,适当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滑线变阻器R,电阻箱RP,开关S1,S2,导线若干. 如图(a)所示,具体做法:先闭合S1,断开S2,调节R和RP,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合理,记下两表示数为I1,U1;再保持RP阻值不变,闭合S2,记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I2,U2.

(1)(2分)按电路图在实物图(b)上连线,电压表取3V量程,电流表取0.6A量程; (2)(3分)被测电阻Rx= (用电表的读数表示);

(3)(2分)此实验中因电流表有内阻,电压表内阻不是无限大,使被测电阻的测量值 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4.(14分)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与位于竖直面内半径为R=0.90 m的半圆形光滑轨道BCD相连,半圆形轨道的BD连线与AB垂直. 质量为m=1.0 kg可看作质点的小滑块在恒定外力F作用下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到达水平轨道的末端B点时撤去外力,小滑块继续沿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D,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刚好落到A点. g取10 m/s2,求: (1) 滑块经过B点进入圆形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 滑块在AB段运动过程中恒定外力F的大小.

25.(18分)如图所示为研究电子枪中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在Oxy平面的ABCD区域内,存在两个场强大小均为E的匀强电场I和II,两电场的边界均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不计电子所受重力)。

(1)在该区域AB边的中点处由静止释放电子,求电子离开ABCD区域的位置。

(2)在电场I区域内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电子,电子恰能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求所有释放点位置坐标满足的关系式。

(a)

R S1 (b)

RP Rx S2 V A 0 0 0 9 9 1 1 9 1 8 8 8 2 2 2 7 7 3 7 3 3 6 6 6 4 4 4 5 5 5 0 0 0 9 9 1 9 1 1 8 8 8 2 2 2 7 3 7 3 7 3 6 6 6 4 4 4 5 5 5 + - + + - — (3)若将左侧电场II整体水平向右移动L/n(n≥1),仍使电子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D不随电场移动),求在电场I区域内由静止释放电子的所有位置。

26.(14分)A、B、C、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B、D、G含有同种元素。

已知:(Ⅰ)A为金属单质; B为红褐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G为浅绿色溶液。

(Ⅱ)D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Ⅲ)D能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2)G生成B有多种途径。若在G的溶液中加入与G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G转化为B,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D的水溶液显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4)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气体C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消耗0.1mol KI,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3.612×10个。请按照要求填空: 实验步骤 将少量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 继续通入气体 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实验现象 溶液最初变成 色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用化学用语解释 23

反应③(即D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7.(14分)NaCl和NaClO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ClO+ Cl+ 2H+ = Cl2↑+ H2O。

某学习小组拟研究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和NaClO)的变质情况。

(1)此消毒液中NaClO可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HCO3和HClO而变质。写出化学反

应方程式 。 (2)取适量消毒液放在试管中,加入足量一定浓度的硫酸,有气体放出。通过以下装置

检验气体的成分可以判断消毒液是否变质。

A B C 限选试剂:98%浓硫酸、1%品红溶液、1.0 mol·L-1 KI-淀粉溶液、1.0 mol·L-1NaOH、澄

清石灰水、饱和NaCl溶液

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所加试剂 预期现象和结论 气体→

试管A中加足量① ; 若A中溶液变蓝色,B中溶液不褪色,C中溶液变浑试管B中加1%品红溶液; 浊。则消毒液部分变质; 试管C中加② 。 ③ 则消毒液未变质; ④ 则消毒液完全变质。 (3)用滴定法测定消毒液中NaClO的浓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量取 25.00mL消毒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a mol·L-1 Na2SO3溶液b mL; ②滴定分析。将c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装入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KMnO4和剩余的Na2SO3发生反应。当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保持半分钟内红色不退时,停止滴定,记录数据。重复滴定实验2次,平均消耗酸性KMnO4溶液v mL;滴定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NaClO + Na2SO3 = NaCl + Na2SO4 ;

2KMnO4 + 5Na2SO3+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Na2SO4 + 3H2O

③计算。消毒液中NaClO的浓度为 mol·L-1 (用含a、b、c、v的代数式表示)。 28.(16分)大型钢铁企业酸洗钢材时产生的废液主要成分为Fe2+、H+、Cl-,可用下述方法

处理该废液,回收盐酸,制备氧化铁涂料。 废液

单质X 滤液 氯化氢 除酸 过滤 高温喷雾焙烧 氧化铁粉末

(1)单质X的化学式是 。

(2)氯化亚铁溶液经高温喷雾焙烧时转化为氯化氢气体和氧化铁粉末。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为: 。 (3)某种铁红涂料的成分中,除含有Fe2O3外,还添加有CuO或FeO中的一种。请设计实

验探究该铁红涂料中添加的物质。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添加了CuO。 假设2:添加了FeO。

②基于假设 (填“1”或“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铁粉、3mol?L-1H2SO4、0.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10%NaOH溶液、

10%H2O2、KSCN溶液 操作步骤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 预期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水吸收“高温喷雾焙烧”时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可得到盐酸。请计算:用1000g

水需吸收标准状况下多少升氯化氢气体可得到36.5%的浓盐酸?(写出计算过程,

结果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不必化简)。 29.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11分)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 光饱和时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22相等时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 (mg/100 cm叶·小时) (mg/100 cm叶·小时) (千勒克司) (千勒克司) 3 9 11 30 5.5 15 A植物 1 B植物 3 (1). 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 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

(2). 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速率 ,造成这种

现象的实质是 跟不上 反应。

2

(3). 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 (mg CO2/100 cm

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

2

(mg CO2/100 cm叶·小时)

光合速率也受光合产物从叶中输出速率的影响。某植物正处于结果期,如右图①。 (4). 若只留一张叶片,其他叶片全部摘除,如右图②,则留下叶片的光合速

率 ,原因是 。 30.(11分)(1)图1表示对果蝇眼形的遗传研究结果,果蝇眼形由正常眼转变为棒状眼是因为 ,该变化称为 。

(2)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X,其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上携带隐

IBb性致死基因I,且该基因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在一起,如图2所示。I在纯合(X时能使胚胎致死。依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IBbbIBXIB、XIBY)

①若将棒眼雌果蝇XX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Y杂交,后代表现型有 种,雄

性占 。

②若将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用X射线处理后,性状没有发生改变。为检验其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用棒眼雌果蝇(XX)与之杂交,得到的F1代有3种表现型,从中选取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2代。

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发生了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 ;

若经X射线处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蝇细胞中,未发生新的隐性致死突变,则F2代中雌果蝇应占 。

31.(8分)下图是维持人体稳态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激素②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①、③的含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

(2)人的体温是由________调控的;在寒冷环境中,②的分泌量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c________减少。

(4)当人紧张时,内脏神经兴奋,兴奋以______________形式向前传导,引起神经未梢释放________作用于肾上腺细胞,使体内b的分泌量增加,引起呼吸、心跳加快。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共同调节的。

32.(9分)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IBb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上述试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选修:其中35、36题可任选一道题作答。

33.【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一列简谐横波以4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波的周期为1s

B.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方向运动

x/m 0.04 0.02

2 x/m 1C.x=0处的质点在t=4s时的速度为0 1D.x=0处的质点在t=4s时的速度最大

E.该波的波长为4m

-0.04 (2)(9分)如下图所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下表面涂有反射物质,一束与上表面成30°入射的光线,在右端垂直标尺上形成了A,B两个光斑,A,B间距为4cm,已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3,求此玻璃砖的厚度d.

34.[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4分)

PC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PC的合成路线:

A+(C3H6)2C + DH+H+B(C9H12)1)O22)H+/H2O+H2OC(C6H6O)+D(C3H6O)E(C15H16O2)CH3O︱‖催化剂nE+ nCO2H—[ ]O--C --O-C—nOH+(n-1)H2O︱CH3已知以下信息:

①A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②B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③C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④D不能使溴的CCl4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丙 烯; B——C的反应类型 (2)B的结构简式为—— ;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CH3CH2CHO (写出结构简式); (5)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 7 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丙两组峰,

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 (写出结构简式)。

35.【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回答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传统发酵技术中,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的产物,很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

请将下列微生物与对应的发酵产物联系起来:

①乳酸菌 ②根瘤菌 ③蓝藻 ④醋酸菌 ⑤毛霉 ⑥酵母菌 ⑦大肠杆菌 ⑧曲霉 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对应的微生物依次是 (填相

应序号);

其中泡菜制作的原理是(用反应式表示): 。 (2)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具有如下步骤:①溶化 ②调pH ③加棉塞 ④包扎 ⑤分

装 ⑥称量正确的顺序为 ;倒平板操作中,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 。 (3)菊花的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的目的是 ,在愈伤

组织形成过程中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并且需要添加 ;愈伤组织分化成根和芽,再由芽发育成叶和茎,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此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

36.【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1)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都能制造出新的蛋白质

B. 动物细胞培养时不一定需要添加血清

C. 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依次经过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孵化、囊胚、原肠胚等阶段

D. 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能使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属于同一种酶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其中的核心步骤是 ;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这一技术的原理是 。

(3)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 ,具体过程是在

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条件,诱导其经过 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4)克隆动物实际上是用 方法得到的动物,也就是将一个细胞的细

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 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5)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请写出它遵循的基本原理(至少答两

项): 。

理综答题卷 座位号:

..…装第一卷

........选择题 ....... .1 2 3 4 5 6 7 8 9 . . .. .. ... . 订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 .. ..

.. .. .. .. ...21

线. .. .. .. .. .. . ... 号……班 . 装. .. .. .. ..10 20

第二卷

22. ①图(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mm

②图(2)电压表量程取15V时,读数 V;电压表量程取3V时,读数 V ③图(3)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mm

23. (1)(2分)按电路图在实物图上连线,电压表取3V量程,电流表取0.6A量程;

8 7 9 0 1 2 8 7 6 9 5 6 0 4 5 1 3 8 7 9 0 1 2 8 4 2 3 8 7 6 9 5 6 0 4 5 1 3 7 9 6 0 1 4 2 3 8 7 9 5 6 0 4 5 1 2 3 4 2 3 -— + +- +

24. 25

(2)(3

分)被测电阻Rx= (用电表的读数表示);

(3)(2分)此实验中因电流表有内阻,电压

表内阻不是无限大,使被测电阻的测量值 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6. (1)

(2)离子方程式:

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3)

(4)制取C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步骤 将少量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 继续通入气体 实验现象 溶液最初变成 色 用化学用语解释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27.(1) 。

所加试剂 预期现象和结论 试管A中加足量① ; 若A中溶液变蓝色,B中溶液不褪色,C中溶液变浑试管B中加1%品红溶液; 浊。则消毒液部分变质; 试管C中加② 。 ③ 则消毒液未变质; ④ 则消毒液完全变质。 (2)

(3)装入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消毒液中NaClO的浓度为 mol·L-1

28.(1)单质X的化学式是 。

(2) 。 (3)②基于假设 (填“1”或“2”)

操作步骤 步骤1. 步骤2. (4)

29、(1). , 。 (2). , 。 (3). (mg CO2/100 cm叶·小时)。 (mg CO2/100 cm叶·小时) (4). , 。 30、(1) , 。

(2)① ,

② ; 。 31.(8分)

2

2

预期现象和结论 (1) ____ ____, _____ ___。

(2) _____ ___ ; ____ ____。 (3)、___ _____。

(4) _____ _________ _____ __。____ ___。 32、②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分) (3)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 。(2分) 33.(1)____________ (2)

34.(1)A的化学名称是丙 烯 ; B——C的反应类型 (2)B的结构简式为—— ;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H3CH2CHO

(5)有 7 种, (写出结构简式)。 35或36.

.........…密..........................封 .........................线...............…… .内......................…不 ...........................得.......... .................答..........................题 ...................

张家界民中2014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答案与评分参考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题号 B A C C C CD BC BD 答案 22.每空2分 图(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19.40 mm

图(2)电压表量程取15V时,读数 4.5 V;电压表量程取3V时,读数 0.90 V 图(3)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0.520 mm 23.(1)2分

(2)3分,先闭合S1,断开S2,调节R和RP,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合理,记下两表示数为I1,U1;

I111

设电压表内阻为Rv U =R +R ,再保持RP不变,闭合S2,记下

1Pv0 0 0 9 9 1 9 1 1 8 8 2 8 2 2 7 3 7 3 7 3 6 6 6 4 4 4 5 5 5 0 0 0 9 9 1 9 1 1 I21118 8 8 2 2 2 7 3 7 3 7 3 6 6 6 4 4 4 5 5 5 电流表和电 压表示数为I2,U2. U =R +R +R

2Pvx

U1U2

— + ∴ Rx=UI-UI -++ 1221- (3)2分,“等于” 24.(18分)

(1)设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在电场I中释放后将做出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出区域I时的为v0,接着进入电场II做类平抛运动,假设电子从CD边射出,出射点纵坐标为y,对电子的整个运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

解得 y=

(2分) (2分)

) (2

,所以原假设成立,即电子离开ABCD区域的位置坐标为(-2L,

分)

(2)设释放点在电场区域I中,其坐标为(x,y),在电场I中电子被加速到v1,然后进入电场II做类平抛运动,并从D点离开,有

(2分) (2分)

解得 xy=,即在电场I区域内满足此方程的点即为所求位置。 (2分)

(3)设电子从(x,y)点释放,在电场I中加速到v2,进入电场II后做类平抛运动,在高度为y′处离开电场II时的情景与(2)中类似,然后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D点,则有

(2分) (2分)

, (2分)

解得 ,即在电场I区域内满足此方程的点即为所求位置 (2分)

34.(1)ABE

(2)光束入射角i?90??30??60? 由n?1分

sini得:r?30? 2分 sinr由几何关系有:CEsin30??ABsin60? 2分 且CE?2dtanr 2分

2分 代入数据解得:d?6cm

2014届张家界市民中高三第五次月考化学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6-13 CDADDCA 26.(本题14分)

(1) ②⑤ (2分)

2++

(2) 4Fe+4Na2O2+6H2O=4Fe(OH)3↓+O2↑+8Na (2分)

3+2+2-+

2Fe+SO2+2 H2O =2Fe+SO4+4 H (2分)

3++

(3)Fe+3 H2O Fe(OH)3+3 H(2分) (4)MnO2 + 4 HCl(浓) Mn Cl2+Cl2↑+2 H2O (2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用化学用语解释 -- 蓝(1分) Cl2+ 2I= I2+2Cl(1分) 5Cl2+ I2+6H2O= 2HIO3+10 HCl(2分) 27.(14分)(1)NaClO + CO2 + H2O = NaHCO3 + HClO (2分) (2) 所加试剂 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1.0mol/L KI-淀粉溶液(2分) ③若A中溶液变蓝色,B中溶液不退色(无变化),C中② 澄清石灰水(2分) 溶液不变浑浊(无变化),则消毒液未变质(2分) ④若A中溶液不变蓝色(无变化),B中溶液不退色(无变化),C中溶液变浑浊则消毒液完全变质(2分) (3)②酸式 (2分)③(2ab – 5vc)/ 50 (2分)

28.(16分)(1)Fe(2分) (2)4FeCl2+4H2O+O2(3)假设1 (1分) 实验操作 步骤1:加入足量的3mol?L-1H2SO4,充分振荡。 步骤2: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振荡;再加入足量3mol?L-1H2SO4,充分振荡。

或:假设2 (1分) 实验操作 2 Fe2O3+8HCl(2分)

预期现象和结论 样品全部溶解 试管中出现红色固体,说明试样中有CuO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加入足量的3mol?L-1H2SO4,充分振荡。 样品全部溶解 步骤2:取少许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0.01 如果紫红色褪去,说明试样中有FeO; mol?L-1酸性KMnO4溶液

(4)设所需的HCl体积为V

(36.5V/22.4)/(1000+ 36.5V/22.4) ×100%=36.5% (2分) 解得V= 22400/63.5(L) (1分) 36.(14分)(1)丙烯; 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2)

;(3)

(4)CH3CH2CHO;(5)7

2014届张家界市民中高三第五次月考生物参考答案

【答案】1、C 2、D 3、 B 4、 A 5、B 6、C

29(1).弱光 因为A植物在我饱和时光照强度低于B植物(A植物在光和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低于B植物。

(2).不再增加 暗反应 光 (3).45 1.5

(4).增加 枝条上公剩一张叶片,总光合产物减少,但结果期的植物对营养的需要

量大,因此叶中光合作用产物会迅速输出,故光合速率增加。

30.【答案】

(1)X染色体上的16A区段重复 染色体变异 (2)① 3 1/3

② 1 2/3

31.(1)下降 (负)反馈 (2)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增加 (3)胰高血糖素 (4)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 神经递质 神经和体液(激素)

32.(1)②蒸馏水 赤霉素溶液 ③高度

(2)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小于B组(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3)有影响;因为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少),代表性差

(4)赤霉素有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的作用,用赤霉素处理植株后,可以显著增加植株的高度,据此可以验证该大豆品种的矮化特征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

3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⑥④⑤① C6H12O6 → 2C3H6O3(乳酸)

(2)⑥①②⑤③④ 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3)避免微生物在培养基上与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竞争 植物激素 再分化(1分) 需要

4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B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DNA双链的复制

(3)全能性(1分) 无菌(1分) 去分化(脱分化)(1分) (4)核移植 卵母

(5)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

程学原理(必须答全任意两个才给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v5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