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艺术概要与欣赏》课后习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21 18: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注释:红颜色全部是陈老师勾画的重点具体的页数也写了需要自己在去翻书复习。简答题也是全部有答案。

第一章 绪 论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艺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P1

2、美育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目的是塑造完美和谐的人性。P2

3、拿来主义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P7 二、判断正误

1、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比客观现实更为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对 )P1

2、唐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中指出:“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错 )P4

3、李后主穷奢极欲,沉湎声色,是一个典型的昏君,他所作的《后庭花》成为了亡国的代名词。( 对 )。

4、靡靡之音可以亡国,恐怖的乐曲则可以“杀人”,匈牙利钢琴手鲁兰斯〃查理斯创作了《黑色星期五》,引起了一桩桩音乐奇案。( 错 ) 三、选择题

1、英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 C )在《教育论》中有一句名言:“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会失掉一半。”

A、阿尔夫里德?伊森斯塔特 B、怀特海 C、赫伯特〃斯宾塞 D、席勒

2、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可把艺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并列艺术,比如( A )就是时空并列艺术。P2

A、文学、戏剧、影视 B、音乐、舞蹈、书法 C、绘画、雕塑、建筑 D、曲艺、工艺美术

3、贝多芬的《合唱交响曲》又名( D ),表达了资产阶级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解放的斗争意志,以及对斗争最后一定会取得胜利,欢乐必将降临的信心。P3

A、第六交响曲 B、第七交响曲 C、第八交响曲 D、第九交响曲 4、以下说法( B )是正确的。P1

5、A、从实践论的角度看,艺术是人对社会生活进行再创造的一种实践活动。这种“活动”也就是艺术家根据创作意图,对素材加以选择、集中、提炼和加工的创作活动。

B、谈到艺术,我们脑海里的本能的反映就是一系列艺术作品和无数的艺术家,但这仅是构成艺术的主要元素或曰表象,而不是艺术

的定义和本质,更不能表示出艺术的特色。

C、总的说艺术分为3类7种:第一类是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第二类是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第三类是综合艺术,包括戏剧、电影。

D、德国哲学家沙夫预测:“今后人类主要从事的工作,首先就是以科学和艺术为主体的创造性劳动。”

四、个案分析

1、请以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像为例子,分析阐述怎样在艺术欣赏的实践中提高欣赏能力。P5

答;多看、多听、多研究,其实就是一种“再反映”即艺术鉴赏的实践活动。

面对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像,首先,我们就是要“多看”,通过“看”其实就是观赏来感觉这件作品。此时我们眼前的雕塑作品——《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

有了以上印象,接着,我们就要通过反复的“研究”,探求米开朗基罗创造这一作品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想状况,并且了解“大卫”在《圣经》中是何人物。

最后,我们就要把“看”的感觉和“研究”的结果结合起来,对《大卫》进行评价和赏析了。

2、艺术的美在于整体的和谐,请以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

餐》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

答:达·芬奇却独具匠心,让十二位门徒与耶稣坐在一起共进晚餐,十三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整体.

该作品的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他们的感情不是孤立的,这是大画家达·芬奇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心理描写因素。

艺术家根据“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创造出艺术作品,那么欣赏者当然也得以“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去鉴赏它。 五、简答题

1、请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谈谈怎样在“艺术概要与欣赏”这门课中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思想道德水平。

答:教材《艺术欣赏基础》选择了3类7种艺术形式作介绍: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电影。此外:建筑(园林)、书法(篆刻)、工艺美术(日用工艺、实用工艺、陈设工艺)。

艺术是人与现实审美联系中最为直接的媒介,艺术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强烈的情感性特征,吸引着受教育者参与到审美教育实践活动中,使参与者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学会用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人生和自我。通过绘画、雕塑、摄影、音乐、舞蹈、戏曲和电影等各种门类的艺术理论的学习和艺术作品的鉴赏,会提高我们的文化艺术素养。这一学习和鉴赏的过程,自然就是通过艺术熏陶而培养人文气质的过程。

2、请简要回答艺术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

作用。

3、答案:略 六、综合论述题

请具体阐述我们应该怎样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艺术欣赏原则。 答案:略

第二章 绘 画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内蒙古阴山岩画

2、黑色人像画风;黑色人像画风开始于古朴时期的公元前7世纪末。绘画的方式是在自然的陶土上,用一种特别的黑色颜料描绘图像,再刮出细长的轮廓线,烧过之后便会变得乌黑发亮,其余部分则成为红色。当时雅典是黑陶式的发展中心。P14

3、素描;素描又称单色画。广义上指的是以任意一种材料作单色的描绘,狭义指用铅笔、钢笔、木炭笔等在纸上绘出形象。P33

4、立体派绘画艺术1907年至1911年,立体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打散形体,再按几何图形将它们重新组合于画面上,此时的立体主义被称为“分析立体主义”。1911年末之后,立体主义主要特征是将表现具象的物体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在一起,所以被称为“综合立体主义”。P28

5、汉密尔顿

二、判断正误

1、史前原始绘画艺术诞生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错 )P10 2、相对岩画而言,在有形制品陶器上描画,创造者是在追求构图完整的设计,因此,陶绘便更具有艺术特质。(对 )P12

3、中世纪初期,被称之为“黑暗时期”,欧洲陷入一种极其不安、恐怖、杀戮、征战的骚动的中,没有什么绘画艺术可言。( 错 )。P17

4、莫奈是印象派的创立者,他终其一生都坚持印象主义的原则和目标,也是唯一在生前赢得大众认可的印象主义画家。(对 )P27

5、达达主义艺术运动于1916年发生于瑞士并很快流行于欧美,得名于法语dada一词。该词意思是“玩具小木马”,很准确地概括了达达主义绘画艺术玩偶风格的特点。( 错 )P29

6、二战刚刚结束,抽象表现主义便迅速出现,并很快获得了世界性的影响,自此,纽约第一次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的中心。( 对 )P30

三、选择题

1、瓶画(器皿上的彩绘)《狄俄尼索斯航海》是古希腊( C )时期的作品。P14

A、几何形风格 B、东方风格 C、黑色人像 D、红色人像

2、以下四种西方绘画艺术风格,( A )是以地名命名的。 A、拜占庭 B、哥特P18 C、巴洛克 P24 D、洛可可P24

3、到了19世纪初,浪漫主义汹涌澎湃成为席卷欧美的艺术风潮,其代表作家是( B )。P25-26

A、达维德、安格尔、卡洛瓦等 B、热里科、德拉克洛瓦、戈雅等 C、卡拉奇、勒布伦、布留洛夫等 D、库尔培、柯洛、米勒等 4、以下说法(A )是正确的。

A、中国画以诗文填补画面在画论中称之为“补画”,但“补”的意义不是填充空白处,而是形成书画浑然的面貌。P35

B、西画中的透视采用的是“焦点透视”,因而画面表现的只能是在一定视域范围内的某一瞬间的图像,所以,西画就像一台照相机在照相。P33-34

C、哥特式时期的重要画家杜奇欧重新诠释了拜占庭艺术,并将热情与想象注入其中,这是西洋绘画史的重要转折点,因此后人称他为西方绘画之父。P19

D、在现代画坛,花鸟画整体上仍然十分引人注目,而且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出现,使得花鸟画艺术成为高峰。

5、下面(D )的精粹概括是超现实主义艺术流派的特点。 A、分解与重构P 28 B、色彩的抒情 C、速度美的展现 P29 D、梦幻的世界 6、以下说法是错误的( C )。

A、油画,顾名思义,即是用油来调和颜料所作的画。它是一种

能够充分发挥造型因素的综合表现的画种。P33

B、传统油画的写实与传真方面的技巧是相当高的,既可以达到像照相机一样的如实描摹的能力,同时又能表现出作品的深刻的内涵,能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融为一体。P34

C、中国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臵,不受限制,以画家之“我”为中心,笔下之物由“我”驱遣,因此,中国画也就没有远近深浅之分。

D、空白在中国画中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考虑的,称之为“计白”,计白为黑,黑出形,白藏象,是计划之白,策略之白。P36

四、个案分析

1、请以唐寅山水画的代表作《落霞孤鹜图》为本,谈谈“知君作画不是画,分明诗境但无声”的技巧和意境。

2、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创作《维纳斯的诞生时,在写实手法中掺杂了一些变形因素。请谈谈变形手法体现在哪些地方,画家这样画的意图是什么,表现了他的哪些情感?

答;再从表现技法上看,写实手法中掺杂一些变形的因素,如维纳斯的脖子过长,头发用线太过分,好像是一绺绺有弹性的物体。手足的比例也夸张些。这一切,似乎在故意强调形象的精神,而不是着重表达肉体。维纳斯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家自己这个时期对现实生活的惊惶与不安。画家自己对现实的矛盾反映。萎靡和娇弱,并且充满着对生活的迷茫P46

3、请从安格尔的绘画技巧、寄予的理想和对美的全新概念等方

面谈谈《泉》所体现出来的理想化的“纯粹的美”。

五、简答题

1、请以《狄俄尼索斯秘教仪式》为例,谈谈古罗马绘画艺术的第二种风格?建筑式风格?的特色。

2、请简要回答中国画“诗书画印合一体”的起源、形式和风格。 答;唐画宏伟,绝少题诗书款;宋画充实,款题多在石隙树缝间;元画空灵,必题书款押印。在文人画兴起的元代,绘画已发展成为文人寄托情趣的艺术。

“诗书画印合一体”是中国画一种独特的情趣,形成普遍风格在元代。

有的作品仅有寥寥数笔,形象似简练粗率,而大半画幅是序跋;有的半幅是诗,半幅是画,多的还是以画为主,诗文“补画”。但“补”的意义不是填充空白处,而是形成书画浑然的面貌。P35

六、综合论述题

1、请结合时代背景,以“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为例,综合论述造就“意大利文艺复兴三巨匠”的原因和他们在绘画艺术上的伟大成就。

2、请综合论述波普艺术产生的背景及条件、主要画家及作品、特点及影响。

第三章 雕 塑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汉代《青铜奔马》(马踏飞燕)甘肃武威的出土,高34.5公分,其造型由具象写实转变为塑造理想中的马。理想中的马并非现实中的凡马,而是“天马”。它蹄下的飞鸟,亦非燕子,而是古代传说中的“龙雀”。因此,马踏飞燕也称“马超龙雀”,是东汉青铜艺术的经典珍品。P85

2、印度《树神药叉女》 3、罗丹《吻》 4、马约尔《地中海》

5、圆雕圆雕最能表现出雕塑艺术的特点是占有实在空间的三维实体,可以从各个方面观赏。圆雕一般不带背景,它主要是通过自身实在的体积和与之相协调的环境构成统一的艺术效果。P77

二、判断正误

1、雕塑的创造早于绘画的创造,早在原始人类开始学会制造工具的活动中便产生了雕塑艺术作品。( 对 )P59

2、希腊米洛斯岛发现的“断臂美神”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一起成为了巴黎卢浮宫三件最珍贵的藏品。( 对 )P73

3、意大利的多那太罗塑造的《大卫》像,体格雄健、英俊刚毅,汇集了全部的男性美。( 错 )P101

4、中国的假山太湖石,是一种特殊的写意雕塑,这些作品是造

物主(大自然)直接雕塑的,我们只是按照环境需要作些组合安装而已。( 对 )P78

三、选择题

1、中国人对马有特别的喜爱,( C )生前命令工匠把他南征北战中坐骑过的六匹马刻成浮雕,安臵在墓前,这就是有名的《昭陵六骏》。P86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宗

2、洛阳龙门奉先寺的( B ),高达17.14米,这是武则天时期最大雕像。P63

A、《迦叶》 B、《大卢舍那坐佛》 C、胁侍菩萨 D、彩塑圣母

3、法国著名雕塑家吕德创作的浮雕( A )中的自由之神高举双臂,带翼翱翔,象征法国人民的爱国精神,象征着自由、正义和胜利。P103

A、《马赛曲》 B、《自由引导人民》 C《加莱义民》 D、《地中海》 4、以下说法( B )是错误的。

A、中国古代的雕塑家极少留名于世,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能得以传名,实在是一件万幸之事。相传千手千眼佛像是由他首创的,雕塑理论著作《塑诀》也是他撰写的。P64

B、“宋代无俑”,考古家以前普遍认可此种说法。然而近些年来

因建设的需要,建筑工程当中出土了大批宋代明器,殉葬“俑”数量不少,反映了当时的雕塑艺术特点。P65

C、元代的雕刻家刘元在当时名气很大,由于他在雕塑艺术方面的成就,朝廷授与他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人称“刘正奉”。在中国雕塑史上,这样高的待遇是绝无仅有的。P66

D、“文革”时期的两组雕塑——泥塑《收租院》和《农奴愤》,虽然具有显著的政治特点,但是从艺术角度看可以说是中国雕塑史上的奇迹。P68

5、以下说法( B )是正确的。

A、与其他许多西方古典艺术大师一样,圣经中的人物和故事是米开朗基罗作品的一个重要题材,《摩西像》、《圣殇图》和《垂死的奴隶》就是这类杰作。

B、人们将罗丹、马约尔、布德尔誉为欧洲近代雕塑三大支柱:罗丹将雕塑艺术带到20世纪的门槛,而马约尔、布德尔将它带进了20世纪。P25

C、法国画家马蒂斯一生的主要精力一直是放在绘画上,因此他对现代雕塑发展的贡献,比不上同时期的布朗库西和毕加索。

D、1968年,安德烈亚的作品《莫娜》首次展出,那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程度的女性人体塑像立刻震惊了世界。P109

四、个案分析

1、中国四川的乐山大佛依山开凿,面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交叉口,是唐代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到贞元十九年(公元803

年)间凿成的弥勒佛像,高达71米。如果把大佛缩小三分之一,对审美有何影响?试作艺术分析。

答;雕塑的物质实体性特征还使它具有绘画所没有的体量感。雕塑的空间依赖于材料的体积,要受到材料量的限制,其体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观赏的效果和作品主题的表达,同时也关联到雕塑作品与自然环境,周围建筑的合理配臵与空间的协调。中国四川的乐山大佛依山开凿,俯瞰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交汇口,水流千里的气势与艺术形象的宏伟壮观结合得十分自然和谐,如果把大佛缩小三分之一,它那庄严、雄壮的气魄无疑就会大大减弱。雕塑艺术的这种体量美正是雕塑形式美的重要价值体现。P80

2、请以《时间的贵族气息》为例,分析雕塑家达利的创作灵感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雕塑是“凝固的舞蹈”? 2、举例简要回答写实雕塑与写意雕塑的区别。

答;圆雕最能表现出雕塑艺术的特点是占有实在空间的三维实体,可以从各个方面观赏。圆雕一般不带背景,它主要是通过自身实在的体积和与之相协调的环境构成统一的艺术效果。浮雕是指在一块底板上由以雕塑手法制成的、占有一定空间的、被压缩的实体所构成的雕塑形式。压缩的只是被表现型体的厚度,按压缩的程度(凸出的主体与底板的不同距离),浮雕可分为高浮雕、低浮雕和浅浮雕三种。浮雕只有一个观赏面,其底板可以表现一定的环境、背景,从而加大

作品的空间深度。浮雕一般用来作为建筑装饰,在表现大的场面上比圆雕自由。P78

六、综合论述题

1、请举例阐述古代希腊、印度和中国雕塑艺术风格的不同之处。 2、首先,请从、?法国?卡诺瓦《拯救普赛克的厄洛斯》的神话背景、构图设计、雕塑技巧等方面谈谈该雕塑的艺术成就;其次,请以艺术美的法则来分析阐述为什么雕塑家没有按生活中人的情景,把极度痛苦在雕塑作品中逼真的再现?背景;这尊塑像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美女普赛克的美貌令阿芙罗狄忒(维纳斯)妒忌,于是就派厄洛斯(丘比特)前往,欲使普赛克爱上“魔鬼”,但厄洛斯却爱上了普赛克。恼怒的阿芙罗狄忒于是又施毒计反复虐待、折磨普赛克,并命令普赛克去地狱取“睡眠”。当普赛克好奇地打开装着“睡眠”的盒子后,便沉沉地睡去。后来,厄洛斯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昏睡的普赛克,并从她脸上拂去“睡眠”,用双手将她抱起。苏醒后的普赛克向他伸出玉臂,接受这一幸福的会见。

答;这尊《拯救普赛克的厄洛斯》不仅表面极其光洁,而且形式感也很强,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厄洛斯那一对向上伸展的翅膀与仰面横卧的普赛克相互照应,加上厄洛斯伸出的右腿,在构图上正好形成了稳定的X形;厄洛斯俯身去亲吻普赛克,普赛克则伸出双臂接受这一真挚的抚爱,两手臂的环抱,使内圆外展的造型彼此交叉,柔美的姿态与放射形的动势更加强了雕塑的轻盈感;普赛克身下的衣物被雕凿得那样得细软,使人们几乎忘掉了它是大理石作品。

新古典主义的雕塑非常讲究构图的线条美与律动的形式感。卡诺瓦的作品因此也充满了唯美主义成分。这一尊神话爱情的主题塑像,是雕塑家不可多得的佳作,显示出艺术家对形式美的深刻洞察力。

第四章 摄 影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无构图是为了体现摄影艺术不同于绘画的特性,无构图的摄影艺术作品可以更真实地反映生活本来的面貌。其实,这只能说是对摄影艺术造型特性的一种探索,其实质还是在追求形式的变异。P119

2、主题追认是摄影艺术家自己或在他人帮助下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某种理性观念的确定。实际上,这种确定有时只具有提示的作用。具有多义性内涵的优秀摄影艺术作品,并不是依靠赋名这种形式而取得自己的价值,它的生命力存在于艺术形象内涵的丰富性之中。P120

3、《画家齐白石》 4、《单眼达利》 二、判断正误

1、摄影虽与绘画等艺术的“术”不同,其“艺”的要求却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一定的技能来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评价。( 对 P11)

2、19世纪80年代仿画摄影和印象派摄影展开了激烈的理论论争,被称为“仿佛是一枚定时炸弹落在一个茶话会上。”(错 P113 )

2、请简要回答印度古典舞蹈的流派和特点。 六、综合论述题

举例谈谈内聚型舞蹈与外展型舞蹈各自的特点及其差异性。 内聚型舞蹈 P188-191 外展型舞蹈

动作特征 拧、倾、圆、曲 开、绷、立、直 体态特征 重心下沉、亲地 向上飞升、直立 风格特征 含蓄、柔美、内敛 舒展、轻盈、飘逸

服装特征 水袖 足尖鞋

第七章 戏 曲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1、永嘉杂剧地处东南沿海的温州地区出现了一种别具一体的戏曲形式——温州杂剧;因温州又名永嘉,故一名永嘉杂剧。也称作“杂剧”,但与宋杂剧分属两个系统,风格面貌迥异。永嘉杂剧滥觞于北宋末,于南宋初形成。P209

2、正净也称“大面”,所表现的人物多为举止稳重者,以唱功见长。P226

3、静场戏是指戏曲的有些场面既没有人与人的正面冲突,也没有突出的事件,只有一个主要人物(或伴随一两个配角)在舞台上活动或处于静止状态的场面。它集中用来充分地展示剧中人的内心活

动。P217 二、判断正误

1、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戏剧形式,它与希腊悲剧和印度梵剧,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对 )

2、正旦扮演性格开朗、天真活泼的年轻女子,长于做念,又名“青衣”。(错 P224 )

3、鲁迅说过,中国旧戏舞台上,没有背景,只有主要的几个人。(对 P218 )

4、元杂剧《琵琶记》中的赵五娘在生活极其困苦的情况下,暗中吞咽糠食,把米饭让给公婆。(错 P209) 三、选择题

1、戏曲正式形成后的剧目是(D )。 A、汉代的《东海黄公》

B、先秦时出现的 “优孟衣冠”的表演 C、南北朝时的《兰陵王入阵曲》 D、宋代的《相如文君》

2、京剧属于(A P211 )的剧种 A、皮黄腔系 B、梆子腔系 C、高腔腔系 D、昆腔腔系

3、《紫钗记》中敢于冲破封建主义传统婚姻观念,追求自由婚姻的一对青年形象是(C P219 )。

A、裴少俊、李千金 B、王文举、张倩女

C、李 益、霍小玉 D、蒋世隆、王瑞兰

4、明代著名戏剧家( B P229 )编写了传奇“临川四梦”,其中的《牡丹亭》写少女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梦醒后忧郁而亡。三年后,杜丽娘鬼魂与柳梦梅相见,因情而复生,并与柳结为夫妇。

A、王实甫 B、汤显祖 C、洪昇 D、孔尚任 5、以下说法(D )是错误的。

A、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是一出非常感人的悲剧,王国维称之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P228

B、马致远《汉宫秋》是一出历史爱情戏,写王昭君出塞和番事。匈奴向汉索要汉元帝之妃昭君和亲,汉朝孱弱只得将其送出。昭君行至汉匈交界处,投黑水自尽。P229

C、昆曲《十五贯》是据清代剧作家朱素臣的同名传奇改编,1956年演出时被周总理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D、裘盛戎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京剧副净演员,在梨园界有“十净九裘”之称,他开创了一种韵味醇厚的京剧“二面”演唱方式。P233 四、个案分析

1、《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一折,崔莺莺有以下三段唱词: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

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人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这些唱词很鲜明地体现了她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剧情作一分析。 《长亭送别》一折给人以深沉的美感,她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动人心弦的爱情的颂歌。

答:[端正好] 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满山的红叶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 [幺篇]中莺莺以她与张生恩爱的各种情景责怪张生“年少呵轻远别”。她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对功名利碌表示鄙夷:“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样的观点在封建社会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朝天子]表达的是离别之时的愁和对功名利禄的恨。前五句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和妙用修辞——比喻、夸张。杯盘酒菜,都供传情。后面六句把“拆鸳鸯在两下里”的功名斥之为“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又是对功名利碌的鄙夷。“一递一声长吁气”,则又是离别的烦恼与痛苦的描绘。

2、清代方成培的传奇《雷峰塔》,以许仙白蛇二人成仙团圆结束;传统京剧《白蛇传》基本沿袭方成培的传奇,以许仙之子许仕林考中状元后祭塔,全家团圆为结束;田汉改编本京剧《白蛇传》则将结局设计为青蛇火焚雷峰塔,救出白蛇。请从不同时代背景和审美倾向分析何以一个故事会有不同结局。

答: 清代方成培的传奇《雷峰塔》,以许仙白蛇二人成仙团圆结束;这是典型封建思想“宿世姻缘”的构思,同时赐给白蛇一个好结局的情节很明显地表现出统治者(佛)、镇压者(法海)的不可蔑视的权威与宽宏大量。

传统京剧《白蛇传》的结尾:许、白之子许仕林刻苦奋发读书,终于金榜题名,以状元身份祭塔救母。虽然这个结尾基本沿袭方成培传奇的“祭塔”、“佛圆”等情节,但是,一度动摇于法海、白蛇之间的许宣最后站在了白娘子一边,不再像清传奇中那样与白娘子对立。京剧里失败的白娘子从亲生儿子的“孝道”中得到安慰,同时最后给予白娘子和许仙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也体现了民众的善良愿望。

用反封建思想改造白蛇故事的努力最鲜明地体现于田汉的《白蛇传》,剧情发展到“合钵”之后,只有一出戏“倒塔”:写数百年后小青修成大道,请来神将,重返西湖,烧毁雷峰塔,救出白素贞。田本的修改方向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历史趋势的必然表现。大胆追求爱情,勇敢反抗封建势力是“五四运动”以来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田本《白蛇传》使白蛇摆脱妖气,变成一个全然正面的甚至是英雄的形象,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vb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