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能量》读后感精选10篇

更新时间:2023-12-12 12:27:01 阅读量: 读后感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爱的能量》读后感精选10篇

《爱的能量》是一本由【印度】特蕾莎 嬷嬷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18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的能量》读后感(一):信仰需要很大的勇气

从外人的角度来看,嫁给天父一辈子忠于他,觉得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化身,所以要对每一个人好,有时候会觉得这个人是不是鬼迷心窍了,被人骗了吧。然后这个人还真就自己的信仰过了一辈子。如果是在人生的最后一刻突然改变看法了,岂不是一辈子白瞎了……

有一种信仰和爱一个人一样,都要全身心投入。直到受伤,直到离开。只有一直觉得自己是对的,才能有幸福感。

《爱的能量》读后感(二):20世纪最纯粹的心灵

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就让我的目光停了下来:好温馨,好清新。在这寒风刺骨的季节里,如一缕缕暖意慢慢进入我的身体。再看内容,这爱的箴言让我的灵魂又经历了一次洗礼。

原来,德兰嬷嬷最打动人心的不是因为她是慈善家,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而是因为她的纯粹。

她能彻彻底底地放弃一切我们放不下的东西,

彻彻底底地听从内心的声音,

彻彻底底地去爱人、帮助人,直到受伤害。

《爱的能量》读后感(三):触摸天使的灵魂

爱,是什么?这是一个有点视觉和听觉疲劳的话题。至少,没有一种方式,亦或是没有什么能将爱说的明白。。。。而她,特蕾莎嬷嬷,一个能将爱证明给人看的天使~阅读本书,阅读了她,才惊讶爱竟是如此~黑暗之中,特蕾莎嬷嬷点燃了自己,从始自终都在向痛苦的、贫穷的没有黎明的人们散发温暖和光明,不想多说,心中惶恐,面对这样神般的灵魂,自觉语言苍白无力,众多对她的评价中,最喜一句:她就是世界和平。

《爱的能量》读后感(四):心灵要柔和谦卑

很久之前的读的了,忘了谁给我的书,匆匆翻了就放在书架上,明天要搬办公室,领导帮我找出来,放在桌子上。

书签放在

39

成圣的起点,就是要愿意成圣。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看一会儿,停下手头的工作,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幸福的起点,就是你想成为幸福的人。从心理学上,内在因素是主要因素,而外在的都是其次的。

39

我们要有前辈的心灵,并且要经常祈祷。

40

心灵要柔和谦卑。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静默,我们就无法做到这样。只有当我们的耳朵、心灵和唇舌都在上帝面前保持静默,安静地聆听·····我们才能孕育出谦卑和祈祷。

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中,我们急于表达自己,有时候连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们在这种滔滔不绝中越来越空虚,失去了方向。

《爱的能量》读后感(五):关于爱的金玉良言

“郭美美事件”以来,关于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慈善事业的话题逐渐升温,甚至民家慈善家陈光标的高调行为也受到一定的质疑。也就是说,中国慈善事业面临着全面的信任危机,这时,人们不免想起了一个真正的慈善家,她就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妈妈。

谁能将仁慈与爱提升到无与伦比的境界?谁能无条件、不求回报地为穷苦、疾病、战争中的人提供最多的关爱?谁能用自己的言行感动世界上千千万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只有她——特蕾莎妈妈,一个在爱中行走的天使。

1992年,特蕾莎曾经受中国政府的邀请到访过北京,她是来帮助穷人的,那时好面子的某人只说了一句话“中国没有穷人”便让她失望而归。1997年,在戴安娜王妃去世仅6天之后,人间失去了另一位慈善天使——特蕾莎嬷嬷也永远离开了我们,她再也没有机会踏上中国的土地了。

没想到,时隔二十年之后,特蕾莎嬷嬷居然终于“来到”我们中间——以一本书的形式,让我们得以“聆听”她的教诲。

特蕾莎嬷嬷关于爱的金玉良言广为流传,尤其是那句“因爱而受伤”更是打动了无数的人,但国内一直没有系统出版过特蕾莎嬷嬷的作品,在渴慕爱的人们中间流传的大都是嬷嬷的传记,其中写得最好、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华姿的《在爱中行走》。而如果要想看看特蕾莎嬷嬷自己亲口说过些什么,那么这次这本《爱的能量》应该属于最全面的了。国外的编者从特蕾莎多年的演讲、书信、祷告和交谈中,遴选出最深刻最精妙的部分,编辑成这一本“爱的能量”,使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领受她的教导和指引。书中有她对自己灵魂的问询,有她对别人的指导和劝慰,更有她对爱的体悟和对善的诠释。

华姿女士已经出版过好几本关于特蕾莎的作品,但她为这本《爱的能量》作序时说的非常动人,她说“爱是不怕重复的”。正如她在序言中说的那样,“在这本书中,你将学习到如何谦卑,如何侍奉,如何宽恕,如何认罪悔改,如何去爱,以及如何在爱中与上帝和解,如何把苦难变成爱的途径”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因为我们都是爱的给与者,也都是爱的接受者;我们都需要在爱中学会爱,也需要在爱中学会被爱”。

《爱的能量》读后感(六):我们是否具备爱的能量

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是最有号召力的慈善家,也是史上最没有争议的得到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她的一生主要工作于印度的加尔各答,为那里的穷人们消除贫困和疾病的痛苦,为他们播撒爱的火种。

《爱的能量》是特蕾莎修女最全面的原创作品,她从自己多年的演讲、书信、祷告和交谈中,遴选出最深刻最精妙的部分,编辑成这一本《爱的能量》,使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领受她的教导和指引。

很久没有看到一部如此令人心灵恬静的书了,翻开书页,特蕾莎修女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深的慈悲之情,令我不由感慨,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够促使着她将一生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她看似弱小的身躯中到底蕴含了怎样惊人的爱的能量。

如题所示,整本书中只有一个主旨,那就是“爱”。虽然看似略感单调,实则博大精深。因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谁都不能做到脱离爱而存在。

从我们一出生起,就沐浴在父爱、母爱的温暖之中,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我们获得并懂得了亲属之爱、友邻之爱、师生之爱乃至夫妻之爱等等等等。特蕾莎修女在书中说“真正具备爱心的人首先会爱自己的身边的人。我们必须爱那些离我们最近的人,爱我们的家人,并以此为起点,将爱延伸至所有需要关爱的人们”。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也是生命之本元。在天主教徒特蕾莎修女眼中:上帝就是爱。她本人则是承载上帝之爱的容器,正是这样的大爱在冥冥之中指引着她、源源不断地为她传导着爱的力量。

虽然我们经过社会主义的洗礼,基本上都是唯物主义者,但也并不能否认爱的力量。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和生活中,爱确是越来越少。

改革开放30年,人们对物质和金钱的热情史无前例的高涨。而对道德和文化的重视则达到最低点。人与人之间处处充满了戾气。电视里的情感类谈话节目中,很多都是一家人为争财产或房产反目成仇,打作一团。对待至亲之人尚且如此冷漠仇恨,就不难理解现今中国怎么会发生小悦悦这样的匪夷所思的悲惨事件了。

身为修女的特蕾莎,一生信奉基督,坚定地将爱播撒向人间。她名下的基金会拥有4亿多美元资产,可她去世之前的唯一财产就是一幅耶稣像,一双鞋子,三件衣服。再看我国的慈善机构,年前的郭美美事件令中国红十字会威严扫地,汶川地震捐款也是问题多多。明星们的诈捐门、慈善家的炒作事件比比皆是。

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越来越缺少爱的能量。当我们在追逐高速增长的GDP的道路上匆匆奔跑,我们能否为一个受伤的小女孩而停下脚步?当我们在为了多赚点儿钱买些奢侈品满足虚荣心而加班加点的时候,可否想到多花点儿时间陪陪家人?当我们为了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而争的面红耳赤的时候,我们的心中还有多少爱存在呢?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怎样才能得到心灵的宁静?我们将如何获得真爱大爱?相信看完《爱的能量》后,你的心中定会得到答案。

《爱的能量》读后感(七):我们是否具备爱的能量

特蕾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是最有号召力的慈善家,也是史上最没有争议的得到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她的一生主要工作于印度的加尔各答,为那里的穷人们消除贫困和疾病的痛苦,为他们播撒爱的火种。

《爱的能量》是特蕾莎修女最全面的原创作品,她从自己多年的演讲、书信、祷告和交谈中,遴选出最深刻最精妙的部分,编辑成这一本《爱的能量》,使我们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领受她的教导和指引。

很久没有看到一部如此令人心灵恬静的书了,翻开书页,特蕾莎修女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深的慈悲之情,令我不由感慨,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够促使着她将一生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她看似弱小的身躯中到底蕴含了怎样惊人的爱的能量。

如题所示,整本书中只有一个主旨,那就是“爱”。虽然看似略感单调,实则博大精深。因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谁都不能做到脱离爱而存在。

从我们一出生起,就沐浴在父爱、母爱的温暖之中,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我们获得并懂得了亲属之爱、友邻之爱、师生之爱乃至夫妻之爱等等等等。特蕾莎修女在书中说“真正具备爱心的人首先会爱自己的身边的人。我们必须爱那些离我们最近的人,爱我们的家人,并以此为起点,将爱延伸至所有需要关爱的人们”。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也是生命之本元。在天主教徒特蕾莎修女眼中:上帝就是爱。她本人则是承载上帝之爱的容器,正是这样的大爱在冥冥之中指引着她、源源不断地为她传导着爱的力量。

虽然我们经过社会主义的洗礼,基本上都是唯物主义者,但也并不能否认爱的力量。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和生活中,爱确是越来越少。

改革开放30年,人们对物质和金钱的热情史无前例的高涨。而对道德和文化的重视则达到最低点。人与人之间处处充满了戾气。电视里的情感类谈话节目中,很多都是一家人为争财产或房产反目成仇,打作一团。对待至亲之人尚且如此冷漠仇恨,就不难理解现今中国怎么会发生小悦悦这样的匪夷所思的悲惨事件了。

身为修女的特蕾莎,一生信奉基督,坚定地将爱播撒向人间。她名下的基金会拥有4亿多美元资产,可她去世之前的唯一财产就是一幅耶稣像,一双鞋子,三件衣服。再看我国的慈善机构,年前的郭美美事件令中国红十字会威严扫地,汶川地震捐款也是问题多多。明星们的诈捐门、慈善家的炒作事件比比皆是。

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越来越缺少爱的能量。当我们在追逐高速增长的GDP的道路上匆匆奔跑,我们能否为一个受伤的小女孩而停下脚步?当我们在为了多赚点儿钱买些奢侈品满足虚荣心而加班加点的时候,可否想到多花点儿时间陪陪家人?当我们为了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而争的面红耳赤的时候,我们的心中还有多少爱存在呢?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怎样才能得到心灵的宁静?我们将如何获得真爱大爱?相信看完《爱的能量》后,你的心中定会得到答案。

《爱的能量》读后感(八):谢谢这个世上还有你

相信每个人心底都有向善的意愿,但能否将这意愿转化为行动呢?而且,付出的不是最简单的金钱,而是身体力行,亲力亲为。你愿意为麻风病人擦拭脓疮吗?你愿意为浑身是蛆虫的人清理伤口吗?……是的,你、我,我们都做不到,因为我们都不是天使。

但让我们庆幸的是——这世上还是有来自天上的天使,她纯洁、无私、高贵、仁慈,她会把同样长的人生用于奉献,从而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这个人就是特蕾莎嬷嬷,一个在爱中行走的人间天使!

介绍特蕾莎的生平好似有些多余,因为她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政治人物和娱乐明星。198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在青少年中进行了广泛的调查问卷,调查的题目只有一个:当今世界上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他们最后选出了9位最崇拜的人物——其中6位是当时娱乐界的超级明星,一位是当时的总统里根,另一位是罗马教皇保罗二世,还有一位就是她。

不过,我还是忍不住说两句。

特蕾莎是最具号召力的活动家,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愿意无偿捐钱给她,她名下的基金会拥有4亿多美元的资产,而她去世的时候,她的个人资产除了一幅耶稣像,就是三件衣服,一双鞋子。

特蕾莎一生获奖无数,几乎囊括了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在内的所有人道主义奖项,全世界有80多位国家元首都向她颁发过最高荣誉,可她却从不参加颁奖,当媒体问及她:“我们可能做什么促进世界和平?”。她回答却是`:“回家和爱您的家庭。”

特蕾莎是“全世界穷人之母”,迄今为止,特蕾莎所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已在100多个国家设立了500多家慈善机构和场所,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从中得到了帮助。

……

不过,特蕾莎震撼世界还不是这些。她最震撼世界的就是她的纯粹。她能彻彻底底地放弃一切我们放不下的东西,彻彻底底地听从内心的声音,彻彻底底地去爱人、帮助人。她不仅让数百万的穷人感觉到生命的尊严,也让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卑微!

请允许我复述几个书中的故事。

“我曾经从贫民窟中带回了1个男人。他的身上长满了蛆虫,我将他带到我们的收容中心。你猜他对我说了什么?他没有诅咒,也没有责怪任何人,而只是说:‘我像动物那样在街上流浪着,但我将在你们的爱和照料下,像天使那样死去。’我们花了三个小时,才将他清洗干净。最后,他仰望着帮他清洗的修女,说:‘修女,我要回到上帝身边去了。’”

“我曾经在废墟中发现了1个女人,她当时发着高烧,行将离开人世。她反复地说:‘都是我儿子害的!’我将她抱回了修道院。我在途中尽力劝说她宽恕自己的儿子。过了很久之后,她说:‘我原谅他了。’”

“有位母亲有12个孩子,最小的孩子肢体严重伤残不全,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她。我主动让她将那个孩子送到我们的收容中心来,那里有很多类似的孩子。这个女人开始哭起来。‘看在神的份上,请不要让我这样做。这个孩子是上帝给我和家人的最大恩赐。我们所有的爱都灌注在她身上。如果你将她带走,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很空虚’。”

“我永远无法忘记在委内瑞拉发生的事。那天我去答谢某个家庭,他们曾送给我们一只羊羔。我发现他家有个孩子,跛得非常厉害。我问母亲说: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母亲给了我最美妙的答案。我们叫他‘爱的导师’,因为他始终教导着我们如何去爱。我们为他所做的全部事情,都是在实践我们对上帝的爱。’”

今天我们还有这样纯粹的爱吗?我们一直在抱怨命运的不公,一直在抱怨自己得不到人间真情,我们可曾意识到,我们的孩子、丈夫、妻子、父母、兄弟姐妹,需要那种体贴,需要我们手心的温暖吗?

谢谢这世上还有你,特蕾莎嬷嬷,你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卑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wn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