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12-12 23:00:01 阅读量: 读后感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了凡四训 读后感

《了凡四训》 又名《命自我立》, 作者是袁了凡。该书为袁了凡所作的家训,以其亲身经历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故事。

袁了凡,原名袁黄,是明代重要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浙江嘉善县魏塘镇(今属嘉兴)人。袁黄青少年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曾受教于云谷禅师,对天文、术数、水利、军政、医药等无不研究,补诸生。他的《了凡四训》融会道教哲学与儒家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第一篇,立命之学

“命由天做,福自求之”,袁了凡早年遇到过一个算命先生,这个先生给他算了一卦,说他将来在县考中可以考到14名,府考能考到71名,提学能考到第9名。结果第二年的考试中,果然如这位先生所料,考试的名次分毫不差。

后来,这位先生又接连给他卜了几卦,每次都算对了。于是了凡请教此生的命运,算命先生说他只能活到五十三岁,做官只能做三年半,膝下无子,半生无福。因为算命先生的话屡屡应验,所以袁了凡对此深信不疑。自此之后,听天由命,不思进取。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和尚,和尚对他说,你虽然命中注定没有多少功名,也没有儿子,但是这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

《周易》这本书就是用来趋吉避凶的,如果命运不能改变,那何来趋吉避凶?《诗经》里也讲“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人要自己经常反思自己是不是忤逆天道,要自己为自己增加福祉。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不要有什么宿命论的包袱,说谁谁就注定有福,谁就注定无福,这都是可以改变的,人的福气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修行得来的。只有明白了这一点,人才能真正的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第二篇,改过之法

春秋时期,有很多的“先知”,他们通过观察一些人的行为习惯就能判断出他接下来的祸福吉凶,《左传》里记录了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人做的好事多,就有福泽,坏事多就有灾难。

相对于做好事来讲,不做坏事更容易一些,所以更正自己已有的错误,是获取福报的第一步。

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了凡认为,欲要改过,一定要有三颗心,一是羞耻之心,二是敬畏之心,三是发勇之心。

王阳明曾言自己的学说是“致良知”之学,这个致良知就是羞耻之心。匪盗被王阳明关押起来,让他们脱掉衣服的时候,他们依然会不好意思,这就是羞耻心。

所谓敬畏之心,就是说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敬畏的东西,举头三尺有神明,有所敬畏,人做事情就不会太出格。

第三个是发勇之心,就是说,人意识到错误之后一定要在行动上体现出来,要勇于改正错误。

比如,意识到每天熬夜是一种坏习惯,知道不对,但是就是不改,这样是万万不可取的。天下没有完人,每个人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错误,我们要做的就是时刻反省,努力更正。

第三篇,积善之方

《易经》里讲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累善德的家庭一定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

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的,是积阳德,做了好事别人都不知道是积阴德。《了凡四训》告诉我们,如果你今天看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你没有去帮助他,那么有一天,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指望谁来帮助你呢?

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积极的去做善事,不要担心自己的力量太小,只要大家都这么做,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为人处世,要秉持一颗善心,积德行善自然会有好报,但是同时也要兼顾行善带来的后果,切莫好心办坏事。

第四篇,谦德之效

“满招损,谦受益” 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了凡对朋友说,如果上天真要赐福给一个人,那么首先就会赐予他智慧,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万物的广度,有着谦卑处下的胸怀,狂妄自大的是浮夸的,也是无知的。

一个人只有懂得谦逊的道理,才能踏踏实实的积累些东西,才能获得上天的青睐,获得福报。

小时候,老师就让我们要谦虚谨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你们看秋天麦田里成熟的麦穗是不是都是低着头的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们腹中是沉甸甸的果实,而那些高高昂着头的麦穗全都是腹中空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谦虚,真正的大师,都是谦虚的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低着头,多听取别人的批评指教,才能进步,才能成为正真的大师。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一个人做到“立命、改过、积善、谦德”这四点,那么福气、运气,自然会降临。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wl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