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口语作业2

更新时间:2023-10-02 21: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所属课程: 教师口语 课程任务: 作业二 第 1 大题 单选题 26分 1 . (2分)

教学口语的情感性就是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使教学口语充满强烈的( )。

1 . 理性感染力 2 . 动态感染力 3 . 形象感染力 4 . 情感感染力 正确答案:4

2 . (2分)

“刚才的方法不够好,我们能不能再改一改?”这句评定语用了( )。

1 . 诱发法 2 . 协商法 3 . 试探法 4 . 追问法 正确答案:2

3 . (2分)

教学活动开始时,为了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出教学活动的内容而使用的语言是( )。

1 . 导入语

2 . 讲解语 3 . 疏导语 4 . 过渡语 正确答案:1

4 . (2分)

“注意”是对某些事物的指向与集中,可分为( )两种。

1 .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2 . 瞬间注意与长久注意 3 . 临时注意与永久注意 4 . 主观注意与客观注意 正确答案:1

5 . (2分)

当教师建议幼儿用西瓜皮给蛤蟆做小房子时,说:“小动物们觉得用西瓜皮给蛤蟆做幢房子不错,你们说呢?” 这是采用( )。

1 . 直接建议 2 . 间接建议 3 . 一般建议 4 . 特殊建议 正确答案:2

6 . (2分)

教师讲述、阐释教学活动内容的用语是( ),它主要用于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1 . 导入语

2 . 讲解语 3 . 疏导语 4 . 过渡语 正确答案:2

7 . (2分)

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 )为主,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生动、具体的教育影响,需要借助形象来认识事物。

1 . 抽象思维 2 . 形象思维 3 . 逻辑思维 4 . 发散思维 正确答案:2

8 . (2分)

教师口语的形象性是指教师善于创造( ),唤起幼儿对具体事物的真切感知。

直观形象

2 . 理性形象 3 . 抽象形象 4 . 感性形象 正确答案:1

9 . (2分)

在教学环节中起连接过渡作用的话语叫( )。

1 . 导入语

2 . 讲解语 3 . 疏导语

4 . 过渡语

正确答案:4

10 . (2分)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1 . 有意注意 2 . 无意注意 3 . 临时注意 4 . 永久注意 正确答案:1

11 . (2分)

胆汁质幼儿的神经类型属于( )。

1 . 弱型

2 . 强、不平衡型 3 . 强、平衡、惰性型 4 . 强、平衡、灵活型 正确答案:2

12 . (2分)

属于幼儿教育口语的特点的是( )。

1 . 直白具体

2 . 规范雅致

。 )

3 . 多用修辞 4 . 恰当得体 正确答案:1

13 . (2分)

这是一节主题为“认识电”的课。刚上课,老师说:“小朋友们,老师打一个谜语请你们猜:‘我的本领大,我的本领强,走进灯泡就发光,照得满屋亮堂堂。’你们快动脑筋,看谁最快猜出它是什么。”老师的话是教学用语中的( )。

导入语

2 . 讲解语 3 . 结束语 4 . 过渡语 正确答案:1

14 . (2分)

多血质幼儿的神经类型属于( )。

1 . 弱型

2 . 强、不平衡型 3 . 强、平衡、惰性型 4 . 强、平衡、灵活型 正确答案:4

15 . (2分)

“这个主意真不错!你一定还有别的好主意!”这句话是用了评定语技巧中的( )。

1 .激将法

2 . 试探法 3 . 追问法 4 . 赞赏法 正确答案:4

16 . (2分)

胆汁质幼儿的心理表现是( )。

1 . 敏感、畏缩、孤僻

2 . 反应快、易冲动、难约束 3 . 安静、迟缓、有耐性 4 . 活泼、灵活、好交际 正确答案:2

17 . (2分)

教育口语的( )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营造民主的谈话氛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1 . 浅显性原则

2 . 3 . 4 .

肯定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正确答案:3

18 . (2分)

教育口语的浅显性原则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善于运用语言创造( )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感知各种抽象的事物、词语、概念,让幼儿明白各种道理。

1 . 一般形象

2 . 抽象形象 3 . 理性形象 4 . 直观形象 正确答案:4

19 . (2分)

“你唱得不错,如果再大声一点就更好了。” 这句话是用了评定语技巧中的( )。

1 . 诱发法 2 . 鼓励法 3 . 协商法 4 . 试探法 正确答案:2

20 . (2分)

( )幼儿的神经类型属于强、平衡、惰性型,对这类幼儿使用说服语时,要亲切温和、言此意彼、积极暗示与启发,并给出建议。

1 . 抑郁质 2 . 粘液质 3 . 胆汁质 4 . 多血质 正确答案:2

第 2 大题 多选题 14分

1 . (2分)

可用作导入新课的方法是( )。

1 . 提问法

2 . 猜谜法 3 . 讲故事法 4 . 游戏法 正确答案:1,2,3,4

2 . (2分)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德育因素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教学活动中,这种渗透应遵循的原则是( )。

1 . 民主性原则 2 . 肯定性原则 3 . 浅显性原则 4 . 针对性原则 正确答案:1,2,3,4

3 . (2分)

教育口语的特点是( )。

1 . 明理启智 2 . 简约规范 3 . 直白具体 4 . 语言儿童化 正确答案:1,2,3,4

4 . (2分)

下列选项中哪些是符合贯彻民主性原则的话语( )。

1 . “请” 2 . “能不能”

3 . “你认为应该怎样呢?” 4 . “那不行” 正确答案:1,2,3

5 . (2分)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科学原则表现为( 1 . 规范性 2 . 形象性 3 . 针对性 4 . 逻辑性 正确答案:1,3,4

6 . (2分)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艺术原则表现为( 1 . 形象性 2 . 情感性 3 . 趣味性 4 . 逻辑性 正确答案:1,2,3

)。

7 . (2分)

有两个大班的幼儿午休时间在悄悄交谈,讲者绘声绘色,听者哈哈大笑。老师把她们轻轻带出室外询问,才知是在讲从电视上看到的笑话:有个小朋友把肥皂粉当作麦乳精吃下去,嘴一张一个肥皂泡,一张一个肥皂泡。老师肯定了孩子的表达热情并建议在下午讲故事活动时讲给大家听。这位老师贯彻了教育口语的( )。

1 . 民主性原则 2 . 肯定性原则 3 . 浅显性原则 4 . 针对性原则 正确答案:1,2

8 . (2分)

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是( )。

1 .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还在逐渐形成中。 2 .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均衡发展。 3 . 只有无意注意。

4 . 有意注意发展水平大大低于无意注意。 正确答案:1,4

9 . (2分)

下列哪些选项适合中班(4-5岁)幼儿的教学口语要求(1 . 多用单句、短句 2 . 句式多样化

)。

3 . 语速慢、多重复 4 . 语言重复次数减少 正确答案:2,4

10 . (2分) 下列哪些选项适合小班(3-4

1 . 多用单句、短句 2 . 句式多样化 3 . 语速慢、多重复 4 . 语言拟人化 正确答案:1,3,4

第 3 大题 是非题 18分 1 . (2分)

岁)幼儿的教学口语要求( )。

老师发现有一幼儿在花园中折了一枝花在玩。上课时,老师把全班带到花园赏花,

并对着那位幼儿说道:“你们看,这榆叶梅红红的花苞多好看,引来了许多蝴蝶与蜜蜂,还有月季花、美人蕉、一串红??你们说,这些花是长在花园里好还是折下来让它枯死好?”老师的话属于讲解语。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2 . (2分)

教学导入语的设计,要选好导入点,而且要新颖、有趣,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动,活跃学习气氛。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 . (2分)

教学用语中导入语、讲解语十分重要,而过渡语则可有可无,不用说也可。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4 . (2分)

对多血质、胆汁幼儿进行激励是要在“抬高”中“煽动”其情绪,增强他的积极性。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5 . (2分)

抑郁质幼儿应以鼓励为主,即使批评也应尽可能委婉含蓄。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6 . (2分)

有意注意服从于一定的任务,并受人的意志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7 . (2分)

教师使用表扬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做到有的放矢的表扬。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8 . (2分)

教师与幼儿说话时的距离一般不超过一米,如果与幼儿单独说话,距离可不超过一尺。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9 . (2分)

“这一问题老师也不懂,谁来说说怎么回事,我们为他鼓掌!”这一评定语用的是激将法。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10 . (2分)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是既无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第 4 大题 实践题 0分 1 . (10分)

分析下列这段语言体现了幼儿教师教学口语的哪些特点,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

科学活动:“动物真有趣”(大班)

师:(展示猪、鸟、蚯蚓的图片)猪、鸟、蚯蚓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怎么办?

幼:猪走着去,鸟飞着去,蚯蚓爬着去。

师:对,它们与人不同,它们都是动物。动物有什么特点? 幼:会爬。会爬会走的都叫动物。

师:鱼不会爬、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鸟会飞,它们是不是动物? 幼: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会活动。会活动的生物叫动物。 师: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是不是动物? 幼: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动的,它没有生命,不是动物。

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叫动物。

参考答案或提示:

教师要求幼儿形成“动物”的概念,常见的办法是说出“动物”的定义,这位教师却用了一段提问语,让幼儿在回答中学会“动物”的概念。

这段语言体现了幼儿教师教学口语具有逻辑性的特点。这段极朴素、明快、简洁的教学言语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紧紧围绕着“动物”的概念而设计,先让幼儿通过对猪、鸟、蚯蚓等动物会走、会爬的归纳,认识到动物的一个特点;然后再进一步发问,让学生把会爬会走的特点扩大归纳为“能活动”;接着从反面发问,澄清模糊认识;最后说出“动物”的定义。这种由具体到一般归纳的顺序,充分体现了教师教学言语缜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注: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能分析教学口语具有的逻辑性特点及依据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bx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