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传统文化备课

更新时间:2023-04-06 11: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单元静以修身

9、不如人当自砺

教学目标:

1、临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讲述《不为五斗米折腰》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

众人重利,炼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解释:众人看重利益,康洁正直的人看重名声,贤达的人崇尚志问,圣人推崇精神。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三、拓展升华

①我的理想。

②确立理想的原因。

③今后的努力方向。

10、近贤者敬爱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一、教学过程:

故事激趣

讲述《陆羽血衣》。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弟子规》

解释:每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就应当奋发图像强,努力赶上。如果是自己的衣食不如别人,也千万不要生气忧伤。

三、总结

11、不修身貌共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讲述《裴度还带》。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

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如貌甚悉责妍影于镜也。一(颜氏家训.名实)解释:如今不修养身心,却想要在世上有个好名声,就如同相貌丑随却要求在镜子里有副好容貌一样。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三、拓展升华

1、讲述故事《抗日英雄赵曼》

2、知行合一: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先辈们的精神?有远大的志向:有坚强的意志:为共产主义为奋....

3、作为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树立自己的理想?

①讲述故事《“最美的妈妈吴菊萍》。

②知行合一:关于”修养身心,我们要怎样做?

多阅读,塑情操;练书法,养心性:听音乐,润心灵:做运动,健.身心.....

4、面对压力,我真正有德行的人可以这样做:

①听-听舒缓的音乐。

②进行一下户外运动,亲近大自然。

③读- -本有趣的课外书。

四、总结

如果以善待人,我们的相貌就会变得越米越和善可亲。个乐于助人的人,外表也会给人阳光温暖的感觉:

12、成人美不成恶

教学日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故事激趣

讲述《六尺巷》。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

诵读感悟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解释:品行高尚的人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品行低下的人却恰好相反。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三、拓展升华

1、讲述故事《陪练罗海:成就奥运冠军美名的幕后英雄》。

2、知行合一:关于“成人之美”,我们可以怎样做?

竞赛之前我相助:坏事面前我劝阻:他人有难我援手:比人获奖我鼓......3、运动会上我们可以为运动员做些什么?

①为运动员呐喊助威。

②帮运动员保管衣物。

③给运动员提供饮用水。

四、总结

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尽力去帮助,而不是漠不关心,更不能欺负别人,这是道德高尚的人必须要做到的。

第四单元俭以养德

13、思不易念维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故事激趣

讲述古人名人节俭故事四则:司马光朱元璋周总理杨善洲。

听了这四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

诵读感悟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

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解释:吃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地辛苦付出,知道它来之不易:穿衣时安想想劳作的艰辛,应该好好珍惜,勤俭节约。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拓展升华

14、饭疏食乐其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讲述《原宪安贫》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处。-《论语●述而》

解释:吃粗粮,喝冷水,睡觉的时候弯着手肾当作枕头,生活的乐趣就在其中啊!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三、拓展升华

1、讲述《舌尖上的浪费知多少》。

2、知行合一:关于“节约、不浪费”,我们可以怎样做?

不挑食;穿着朴素:不乱要东西:不攀比.....

3、你有什么节约高招?

①把自己没有用完的几个作业本重新装订成一本演草本。

②自己制作一个废旧物品回收箱,把平时的废旧物品存起来加以回收利用。

四、总结

勤俭,往往就是种简简单单的生活态度。俭朴的人最能感受到生活带来的欢乐和满足。

15、与其奢不如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讲述故事《“勤”“俭”二字匾》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解释:奢侈豪华就显得骄傲,伦省朴素就显得寒碜。与其骄傲,宁可寒碜。

3、学生白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三、拓展升华

1、讲述毛主席旧衣物。

2、知行合一:关于“俭省朴素”,我们可以怎样做?

学习劳动技能:自己动手,不好吃懒做:动手改造物品再利用....

3、做一个家庭节约小卫士。

写一个勤俭节约行为准则贴在家里,自己对照着做,并监督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行为。

四、总结

勤俭是人类最重要的品德之一,这种品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

16、入著易入俭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讲述《守俭慎舍的司马光》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面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王福福临国王海国事把后自面业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传家集》

解释:原本穷苦节俭的生活变得富裕著侈,是比较容易适应的,而过惯富裕暂侈的

生活要开始穷苦节俭会比较难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三、拓展升华

1、讲述毛主席旧衣物。

2、知行合一:关于“俭省朴素”,我们可以怎样做?

学习劳动技能:自己动手,不好吃懒做:动手改造物品再利用....

3、做一个家庭节约小卫士。

写一个勤俭节约行为准则贴在家里,自己对照着做,并监督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行为。

四、总结

勤俭是人类最重要的品德之一,这种品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

16、入著易入俭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明白做人地道理。

3、初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地丰富内涵,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讲述《守俭慎舍的司马光》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面

二、诵读感悟

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不认识字的发音。王福福临国王海国事把后自面业

2、质疑解释,体会原文的含义: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传家集》

解释:原本穷苦节俭的生活变得富裕著侈,是比较容易适应的,而过惯富裕暂侈的

生活要开始穷苦节俭会比较难

3、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三、拓展升华

1、讲述《俭朴的李嘉诚》。

2、知行合:关于节俭,我们可以怎样做?

不攀比物质享受,不爱慕虚荣:不盲目追求高消费;不讲究面子,不大搞排场....

四、总结

“俭”和“奢”是一对反义词。节俭就是要求我们远离奢华,奢华也就意味着没有做到节俭。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勤俭朴素的作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q2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