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指导书

更新时间:2024-04-14 12: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产实习》指导书

(适用于矿物资源工程专业)

编写 石忠民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资源开发工程系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 生产实习指导书

1 生产实习的目的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是在学生修完《采掘设备及其管理》、《爆破工程》、《井巷与隧道工程》、《矿物资源开发工程(露天开采)》、《矿物资源开发工程(地下开采)》和《矿山通风与安全》等主干专业课之后必修的主要专业实践课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生产实习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本专业学科知识的感性认识,收集有关的资料,巩固已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作好准备;训练学生适应矿物资源工程的行业属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的品质,获取矿物资源建设施工、生产经营、劳动组织、技术与安全管理和经济评价的实践知识、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通过生产实习,学生可以了解矿物资源工程所具有的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技术与经济统一性,学会将专业理论与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熟悉不同工种的岗位职责和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弄清主要生产环节的工艺参数、工艺过程及其联系,观察和思考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探讨并尝试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2 生产实习内容和要求

2.1 露天开采

教学内容:矿山概况、矿区地质、矿床地质及水文地质,开采技术条件,勘探工作的评述和矿山生产地质工作,露天采场及沟道布设,工作台阶划分及台介构成要素,穿孔工艺、爆破工艺、采装工艺、矿山运输、排岩工艺、防水与排水系统,辅助生产车间,供电、供风和供水系统,露天开采专题研究等。

基本要求:了解矿山及其地质概况,熟悉开采方法的工艺环节及工艺系统,掌握各生产环节的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熟悉各工艺环节主要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参数、操作程序、作业循环时间及其组成、生产能力及影响因素,收集并分析矿山技术经济指标,掌握生产组织与管理方法。

2.2 地下开采

教学内容:矿山地质与水文地质、矿山开拓系统、主要井巷工程与硐室、采矿方法与工艺、采掘设备、通风方法与通风系统、提升与运输系统、地下开采专题研究等。

基本要求:深入了解并熟悉实习矿山的地质情况、开拓系统、采矿方法及其构成要素、采准巷道的布置与施工方法、回采工艺,了解矿山通风系统、提升运输系统、排水系统、各类井巷工程、采掘设备、矿山生产技术组织与管理、矿山技术经济指标、矿山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等。

2.3 实习矿山

1. 全面了解和熟悉矿床开采的工艺过程,能够分析开采工艺系统及其环节的特点及其合理性。

2. 结合课堂讲解和实习考察,掌握矿山主要生产工艺设备及辅助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了解这些设备的操作、运行和管理情况。

3. 掌握矿床开采方法及其构成要素,能够绘制露天矿采剥方法图和地下矿采矿方法图。 4. 熟悉各类矿山工程及其作用。

5. 了解矿山开拓运输系统,熟悉山开拓运输系统的图纸资料。

6. 通过实习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深入现场发现问题。争取实习结束时,每人能够对矿山今后的生产、管理和安全工作提出一项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

7. 编写一份内容丰富、真实而不空洞的生产实习报告

3 生产实习方式与要求

3.1 生产实习方式

生产实习参照《武汉理工大学教学实习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稿)》组织实施。生产实习采用集中实习方式,每班配备1~2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必须由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生产实习采用聘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作报告,阅读和收集有关图纸、文字和影像等原始资料,现场参观、调研和实验等教学方法。学生在实习过程遇到疑难问题应及时向指导教师反映寻求解决。

3.2 实习期间对学生的要求

1. 参加实习的学生应每天填写实习日记,必须按照实习大纲的规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全面完成生产实习任务。

2. 听从现场教学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安排,严格遵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特别是保密制度)。

3. 虚心向实习单位的员工学习,尊重他们的工作和劳动成果:主动协助实习单位做一

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4 生产实习安全及其注意事项

学生在实习期间要坚持“安全第一” 的原则, 在实习过程中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

全生产法规以及实习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实习安全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下:

1. 全体实习师生必须事先经过厂矿、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方可进入生产现场实习; 2. 全体实习师生必须在实习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的监护下方可进入生产现场实习; 3. 生产实习安全注意事项:

1) 进入生产现场实习应穿工作服、带安全帽、穿胶鞋或运动鞋,长发应放在安全帽内; 2) 跟班实习时应勤看、多问,严禁私自动手操作设备开关、按钮等;

3) 尽量不要靠近高速运转的设备部件,尤其不要站在该部件运转的同一平面内; 4) 严禁在危险场所停留,严禁站在生产设备工作范围之内; 5) 严禁高空抛落物体、高声喧哗和嬉戏打闹; 6)

7) 参观、实验和跟班可分组实习,但不允许单独进入生产现场; 8) 遇有突发事故,坚持自救的原则,并在第一时间通知指导教师处理。

5 生产实习时间与地点的说明

生产实习安排在3学年2学期,时间为3周。

实习地点以交通方便、安全生产条件良好和开采工艺先进的大、中型现代化矿山为宜。 实习期间将组织参观一些与矿物资源工程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如选矿(煤)厂、石材加工厂、矿山机械厂以及矿山设计研究院等,具体安排酌情而定。

6 附录

附录1:生产实习考察提纲 (露天矿) 附录2:生产实习考察提纲暨实习报告提纲 附录3:实习报告撰写规范

附录1:生产实习考察提纲 (露天矿)

考查提纲

一. 关于深凹露天矿调查提纲 (一) 调查学习的主要内容

1. 矿山开采现状,露天矿转入深凹开采情况,开采几何尺寸(包括设计的要求),

生产能力,设备概况,技术经济指标,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条件等。 2. 调查研究的重点:现已生产矿山的生产技术经验,深凹露天开采出现的主要问

题及解决方法。调查内容的重点如下: A.

运输方式及开拓运输系统:露天矿的开采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是

受到运输方式的经济合理性的限制,合理的运输系统,不仅应保证物料的运输成本最小,而且还要简化剥离和采矿工序。本矿实况如何? B.

剥离和采矿方法:深凹露天矿的剥离和采矿方法的选择与许多因

素有关。应仔细加以调研分析。当然首先要研究的是矿床地质和地形条件、

合理圈定开采境界和确定开采顺序。本矿所事实的采掘方案是什么? C. 设计的矿山运输系统相对于采矿工艺系统是否是最有效的其与开采技术上的适应关系如何? D. 设计的矿山运输系统相对于采矿工艺系统是否是最有效的其与

开采设计上的适应关系如何? E. (二)

新水平准备(掘沟进度与扩帮强度等)穿爆、采装、排土边坡稳

定和排水通风等。

调查研究的其他有关内容为:

1 主要材料来源及价格,工资等级及工资额。矿山管理体制机构及人员编制。 2 压气、排水、及采场供电系统。设备型号、规格。 3 矿山机修

二. 矿山基本情况提要 1. 交通位置

2. 矿山规模

3. 矿床类型及矿体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厚度、埋深及夹层) 4. 围岩性质(矿石类型、品位硬度、体重、松散系数) 5. 矿石储量 6. 矿区水文

7. 矿山开采设计

8. 基建投产与达产时间 9. 开拓方法 10.开采程序

11。采掘要素(段高、边坡角、平台宽度、同时工作水平数及采场尺寸) 12。主要穿孔爆破、采装、排土、运输设备

13。矿山辅助设施(水、电、压气、机械设施来源、设备及容量等) 14。基建投资 15。其他

三. 矿山历年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历年生产主要经济指标

一、年产量 1采剥总量 2矿石产量 二、剥采比 三、矿石品位 四、采矿强度 五、掘沟速度 双壁(平均) 六、电铲指标 1台年效率 综合 装矿 装岩 2台日效率 3台日作业率 4铲装设备 数量 在册台数 开动台数 七、穿孔机指标 /台年效率 2台日效率 3台日作业率 4废孔率 5每米孔爆破量 6设备数量 7浅孔钻机效率 八、运输设备指标 1台年综合效率 2台日运矿效率 台日运岩效率 3平均运距 运矿 运岩 4台月作业率 5设备数量 九、回采率 十、贫化率 十一、主要材料消耗指标 十二、劳动生产率 十三、矿石成本 万吨 万吨 万吨/台年 吨/台日 % 台 台 米/台年 米/台日 % % 吨/米 万吨/台年 万吨/台年 万吨/台年 公里 公里 公里 % %

附录2 :

生产实习考察提纲暨实习报告提纲

1 矿山概况

矿山位置、交通、规模(职工数——生产人员数及非生产人员数)、机构设置和生产管理、技术经济指标、产品种类及销售状况。

2 地质

区域地质简介,矿床成因类型、产状(倾角、厚度、长度、形态及赋存和埋藏深度)、地质构造、矿床勘探(范围、手段及网度),矿石、围岩的物理机械性质及开采技术条件,品位分布规律及储量,水文地质及气候条件。

3 采矿部分

3.1矿床开拓

3.1.1井田范围、尺寸

3.1.2主要开拓巷道位置、规格、用途、井简装备、支护型式 3.1.3阶段划分、主要运输水平布置、井底车场类型 3.1.4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系统及其设备类型 3.1.5分析开拓系统合理性,作三面投影图 3.1.6通风系统叙述 3.2采矿方法

3.2.1采矿方法演变过程

3.2.2选择采矿方法的原则

3.2.3采矿方法构成要素,矿块布置、矿房、矿柱尺寸

3.2.4采准切割

采准巷道布置及作用,各采准巷道规格、间距、底部结构类型(格筛巷道、电耙巷道)和上下联路布置,切割槽尺寸的确定、切割槽位置、形成方法。

3.2.5采矿工艺

凿岩设备、工艺过程,凿岩巷道布置,炮孔(眼)深度,布置方式,孔径,最小抵抗线,起爆方式,炸药种类等。

采场搬运及二次破碎(大块产出率,二次破碎方式),采场支炉,通风。

采矿方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场生产能力,工作面劳动生产率,主要材料消耗,损失率与贫化率。

3.2.6作出采矿方法三面投影图。

4 井巷工程部分

4.1 该矿采生产的万吨掘采比(米/万吨),年掘进任务指标,在总工程量中平巷所占比例,掘进工作制度(年/日、班、日)。 4.2 掘进队劳动组织形式及基本定员,掘进工人工效,(米/人班,米3/人班) 4.3 平巷掘进施工断面布置图(要表明断面尺寸,施工过程中通过设备的最大宽度、高度,需敷设和吊挂的管缆、风筒、风机等各种装备和设备)。

4.4 平巷掘进 1. 2. 3. 4.

凿岩设备的类型及工作面同时作业的台数,配备的总台数,凿岩进度(米/台班) 炸药及爆破器材(雷管及导火线)种类。

工作面炮眼数目,掏槽方法及掏槽眼数,各种炮眼的平均深度及炮眼的排列布置。 每循环中凿岩时间

5. 装药与爆破

1) 药包规格:长*直径:(毫米)重(克/个) 2) 装药结构及各种炮眼的装药系数,填泥长度 3) 起爆方法 4) 装药,爆破时间

6. 爆破效果(1)炮眼利用率(%),(2)循环进尺(米),(3)每循环的实体岩量及松散岩量(米3),(4)每立方米原岩的炸药消耗量(公斤),(5)每米进尺的炸药消耗量(公斤),(6)每米进尺的雷管消耗量(个)(7)每米进尺的导火线消耗量(米),(8)一个循环的炮眼消耗量(米),(9)每立方米原岩的炮眼消耗量(米),(10)每米进尺的炮眼消耗量(米)。

7. 凿岩、爆破人员数量

8. 通风:(1)通风设备(风机风筒);(2)通风方式;(3)每循环通风时间(指炮后至工作面开始进人进行下一工序作业的时间间隔)。

9. 装岩:(1)装岩设备;(2)装岩时间及人员;(3)调车方式及人员。 10. 支护:临时支护方式,人员及其延续时间(每循环长久支护方式,人员及其延续时间。)

11.

12. 13. 14.

辅轨作业:(1)各作面活动轨及临时轨;(2)辅轨人员及其延续时间(每循环中)。 检修设备,接管、电工等辅助作业时间安排及人员。 平巷掘进循环图表。

巷道掘进的单位成本(元/米、元/米3)。

15. 对该矿平巷掘进进行简单地评述。 4.5 天井和溜井的掘进方法及工艺过程。

5 运输与提升部分

1. 本矿矿石和废石运输系统。

2. 本矿用了哪几种矿用车辆。

3. 运送松散货载(矿石、废石)的矿车型式及卸载方式;并调查矿车选用合理性。 4. 井下轨道的轨距、轨型、弯道半径及道岔标号。 5. 了解井下线路中不同的分岔点连接形式。 6. 用简单的方法实测主要运输大巷的道岔型号(M) 7. 直流架线式电机车和供电回路。

8. 矿用电机车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的组成。

9. 机车横向均衡托架的构成及其作用。

10. 电机车轴的传动装置的组成及电动机的安装方式。 11. 本矿主、副井提升设备各承担哪些任务。

12. 调查井下用主要设备如何下井?炸药如何运送,装卸。 13. 矿用电机车制动装置的构成及其操作。

14. 本矿使用了哪几种提升机,比较它们在结构上的异同。 15. 提升机的调绳装置,制动装置各有几种类型。

16. 翻转式斗的构造及卸载过程。 17. 18. 19. 20.

单层罐笼的主要构造(罐体、悬挂装置、导向装置)。 绳罐道的断绳保险器(或称防坠器)的工作原理。 罐道的型式及布置。

摇台和稳罐装置的作用。

21. 本矿使用了哪几种形式的摇台?比较其优劣。

22. 作示意图表示出本矿主、副井提升机与井筒相对位置的布置。 23. 天轮的规格及结构型式。

24. 本矿主、副井提升钢丝绳的结构参数选用有何特色。 25. 本矿粉矿回收系统。

26. 振动放矿机的工作原理及事业情况。 27. 铲运机的使用情况。

6 评述

矿山现在有在哪些技术难点及已经采取或将要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附录3 :

资源开发工程系实习报告撰写规范

实习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具备的重要实践环节,为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规范实习报告格式和内容,特参照武汉理工大学统一编印的“学生实习报告书”制定本撰写规范。

1 实习报告的样式与装订

实习报告书样式一律采用武汉理工大学统一编印的“学生实习报告书”。

实习报告内容可采用手写或计算机打印。用手写必须是黑色或蓝黑色墨水工整书写,每页23行,每行30字左右;计算机打印采用A4纸型,页面样式参照“学生实习报告书”,正文用小四号宋体,页码用小五号字体页下居中标注。

实习报告装订顺序:封面 → 实习大纲 → 实习日记检查表 → 实习考核表 →概况→ 实习日记→目录 → 正文 → 主要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 → 实习成绩表 → 封底。

2 实习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实习报告必须使用学院规定的格式书写或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超出版心,文稿纸不得随意接长或截短、背面不得写字。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

2.1实习日记

实习日记按日编写,主要记载实习期间的实习内容、实习心得及实习体会。实习日记页面不够可加页。

2.2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排,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2.3正文

正文主体按照实习大纲要求编写,篇幅在3~5千字以上。

实习报告正文内容参照以下提要编写:实习目的、意义及要求,实习厂(矿)简介,实习(或调研)主要内容(重点),其他专题内容,实习收获与小结等。

2.4参考文献

实习报告参考文献不少于3~5篇。 2.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习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2.6附录

附录是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图纸等。

3 实习报告的写作细则

3.1标点符号

实习报告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3.2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可按通常译名。

3.3量和单位

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它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数字和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如件/台、元/km。

3.4数字

实习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八十人”,也可写成“约180人”。

3.5正文标题层次

正文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

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示例如下: 第一级(章) 第二级(条) 第三级(条) 第四级(条)

如果有前言或其它类似形式的章,可以不编序号,也可以编为“0”。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1.,2.,? 或1),2),? 编序。

1 1.1 1.2? 1.1.1 1.1.2? 1.2.1 1.2.2? 1.1.1.1 1.1.1.2? 1.2.2.1 1.2.2.2? 2 2.1 2.2? 2.1.1 2.1.2? 2.2.1 2.2.2? 2.1.1.1 2.1.1.1? 2.2.2.1 2.2.2.2? 3 3.1 3.2? 3.1.1 3.1.2? 3.2.1 3.2.2? 3.1.1.1 3.1.1.2? 3.2..2.1 3.2.2.2? ? ? ? ? ? ? 题序层次编排格式为:章条编号与章条题名之间空一个字距、章条题名与章条内容之间空一个字距,章条内容一般可另起一行;打印报告书题目用黑体,居中放置,并且距下文双倍行距;第一级(章)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二号字,第二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三号字,第三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四号字,第四级(条)题序和题名用黑体小四号字,各级与上下文间距均单倍行距;正文各层次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12),单倍行距。

3.6注释

实习报告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或篇末注,而不可行中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3.7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做不到这点,在数学符号(如“+”、 “—”号)处转行,数学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公式的编号放在圆括号内并置于公式所在行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一编序号,公式序号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重复引用的公式不得另编序号。

3.8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写在表题左方不加标点,空一格接写表题,表题末尾不加标点。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XX”。此外,表格应写在离正文首次出现处的近处,不应过分超前或拖后。

3.9插图

实习报告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全文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由若干分图组成的插图,分图用a,b,c?标序,分图的图名以及图中各种代号的意义,以图注形式写在图题下方,先写分图名,另起行后写代号的意义。插图应在描图纸或白纸上,用墨线绘成,或用计算机绘图,电气图或机械图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要求。

3.10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最新规定标准执行。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编号用方括号括起。

矿物资源开发工程系 2006年3月16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7n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