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8:12:3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2016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当代中国,城市人际交往不但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的特色,同时又积淀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

传统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以血缘为序列,以父子为经、以兄弟为纬的立体关系网,几乎所有相识的人都可以纳入这架网中,但不同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这架立体网上不同的网结间有着远近亲疏的差别。费孝通称中国社会结构关系特征为“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在“差序格局”这种特殊的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传统社会圈子中,除了“家庭圈”、“亲属圈”,还有邻居、朋友等以地缘为特点的社会圈,形成传统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圈内人的人情、认同、信任和圈外人的排斥、疏离、不信任等。因此也就有了由血缘、亲缘、地缘关系所形成的“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等人际观念。

虽然上述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城市人际关系不无影响,但是如今中国城市的人际交往的环境已与传统社会不同,因而现代人际关系已产生了质的变化。其质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表层化和多取向。第一,城市人际交往的匿名性和非人情性。城市人口的大规模集中,使得城市人口的异质性很强。这种异质性表现为:城市社会分工复杂、专业化程度高,造成职业的不同、收入的差异,因而导致了城市贫富的差别。而教育程度的差异及社会背景的差异,导致了城市居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民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的异质性。正是由于这种人口的集聚和异质性,使得城市人口绝大部分相互之间是陌生的。虽然都市生活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与人沟通的机会,但人际关系淡漠、趋于表面化、缺少情感色彩。第二,城市人际交往的多取向和多层面。在现代城市,初级社会群体趋向衰落。邻里、街坊等地缘群体关系变得不那么紧密,甚至家庭关系也在弱化。而在传统社会一些必须由这类群体所承担的功能,已被城市的阶层化组织所替代。由于城市社会流动性高,社会阶层结构趋向开放,加之城市文化世俗化、平民化,使得城市居民在社会评价上摒弃了传统的道德标准,强化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并且是具有选择性的价值观念。随着城市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们的活动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复杂,这都使得城市居民的人际交往活动形成多取向和多层面。第三,大众传播与网络信息技术对城市人际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众传播的高度发展是现代城市的典型特征,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让人们意识到互联网作为一次科技革命,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人们不仅能通过网上聊天、购物、搜索信息、咨询等活动来满足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且还能在电子化的空间与网友的精神交往中,体味“另类人生”。综上所述,这些特征对于构建城市和谐社区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关键是我们如何趋利避害。

(选自《新华文摘》,有册改)

1.下列对于传统中国的人际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和别人发生联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B.在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网络中,不同的网结间存在着远近亲疏的差别,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

C.传统中国的人际关系就像一张立体的网,它是以血缘为序列,以父子为经、以兄弟为纬编织而成。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D.因为有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和“血浓于水”的人际观念,因此以地缘为特点的社会圈内有人情,互相认同、信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传统文化对于现代城市人际关系仍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中国城市的人际交往环境的变化,现代人际关系也已产生了质的变化。

B.当代中国的城市人际交往既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的特色,同时也积淀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

C.互联网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它可以满足人们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且也影响到了现代的人际关系。

D.都市生活虽然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与人沟通的机会,但城市之中的人际关系淡漠,人与人之间只是表面化的应付,缺乏真诚的感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大众传播与网络信息技术对城市人际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互联网已经成为城市之中人们交往的主要途径。

B.要构建城市和谐社区,我们就应该在了解现代城市人际关系新特征的基础上,趋利避害,努力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C.城市人口之间职业、收入的不同导致贫富差别,而教育程度及社会背景差异,导致了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异质性。

D.传统社会中,邻里、街坊等地缘群体关系相对紧密;而在现代城市,这些关系已变得不那么紧密,甚至家庭关系也在弱化。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籍甚①。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②,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世宗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遇。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③,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怒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钞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袁宏道《徐文长传》,有删节)

[注]①籍甚:名声大。②数奇:命运不好,诸事不顺。③曲蘖:酿酒用的母酒。这里指酒。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数奇,屡试辄蹶 蹶:失败。

B.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 方:比方,可译为“比做” C.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 雅:素来,向来 D.间以其余 余:剩余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文长性格狂傲的一组是 ( )(3分) ①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 ②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 ③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 ④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 ⑤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 ⑥显者至门,或拒不纳 A.①②④ B.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认为徐渭的怪病,比他这个怪人还要怪,而且没有一处不怪异奇特,正因如此注定了徐渭一生命运艰难坎坷。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B.晚年的徐渭,对世道愈加愤恨不平,行径更为怪诞,其曾持斧击破自己的头颅,用利锥刺其双耳,“佯狂”到如此严重,竟于抱愤而终。

C.徐渭可说是一个奇才,但是命运非常坎坷,官场失意;他精于诗文书画,然而才华不为世所用,以致纵酒泄愤。

D.徐渭虽是一介布衣却不与世俗合拍,不屈从权威,即使是文坛领袖也呵斥怒骂,所以名声不能传出越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遇。(5分)

(2)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8.这首诗运用了哪几种艺术手法写景,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至少分析两种)(5分)

9.有人说诗中的“闲”字用得最好,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6分) (1)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2)_______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3)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杜甫《阁夜》) (4)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5)______________,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其二》)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亚当·斯密的求学生涯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亚当·斯密于1723年6月5日出生在英国苏格兰法夫郡的科卡尔迪。据说斯密小时候长得非常瘦小,由于身体虚弱,激烈游戏根本无法参加,而且他经常会独自发呆、自言自语,这个习惯伴随了斯密一生。

从记事开始,斯密就生活在科卡尔迪。这个只有1500多人的小市镇成了斯密了解社会的最好观察所。这里有各色人物。其中有贵妇人、当时仍然没有人身自由的穷矿工和制盐工、同波罗的海国家做交易的货主和海关官员。小镇上的各类作坊也深深地吸引着斯密敏锐的目光。还有一两个制钉作坊,据说斯密小时候经常到那里去看工人干活,对分工最初的粗浅概念就是在那里产生的。不管实际情况怎样,斯密在后来的研究中,从这个他十分熟悉的特殊行业引用了分工的实例却是事实。而且,正是在科卡尔迪,斯密发现制钉工人领取的工资是钉子,尔后,他们把这些钉子当做货币拿到商店去买东西。可以说正是这个小市镇给了斯密最初观察人性和研究社会的素材。

9至14岁时,斯密在当时苏格兰地区一流的中学——科卡尔迪市立学校读书。在学校,斯密因学习勤奋、酷爱读书、记忆力超强而引人注目。到14岁,他在古典文学、数学等方面都已具备了进入大学的能力。1737年10月,未满15岁的斯密进人格拉斯哥大学读书,从此开始了他与这所古老大学的毕生情缘。格拉斯哥大学是英国西北部一所规模很小却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学,有一批著名的导师。尤其是弗兰西斯·哈奇逊,他是一位极有创见的思想家和无与伦比的讲课大师,也是对斯密学说与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位师长。大约半个世纪以后,斯密被推举为格拉斯哥大学的名誉校长,他在回想起这所古老大学对他的恩情时,深情地说道:“哈奇逊令人永世难忘。”哈奇逊崇尚自由,思想解放,性格温良,口才极佳,深受当时学生的爱戴,他对社会运行的乐观主义态度对斯密的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哈奇逊鼓吹的热爱自由和理性的观点被斯密接受;在一些具体方面,例如法学,斯密承认,他讲授法学时提出的财产权的理论,受到了哈奇逊的启发;他的成名作《道德情操论》的思想无疑是在哈奇逊的影响下才得以形成,据说这部书的框架在哈奇逊为其授课时就已形成;而斯密有关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自由放任主义思想最初也是由哈奇逊在课堂上首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先提出的。更有趣的是,哈奇逊为斯密树立了一个理论的靶子,通过对这个靶子的“射击”,斯密得以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体系。

1741年,斯密获得格拉斯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得到了斯内尔奖学金(每年40英镑)进入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读书,直到1746年离开巴利奥尔学院。斯密就读牛津大学期间,正处于学校教育的黑暗时期,课堂上充斥着低劣的讲解和毫无意义的讨论。教授们无心施教,亦无视学生要求,学生们对流行小说的兴趣远超过伟大经典,基本上是想读什么就读什么,但学校严厉禁止学生接触近代理性主义著作。这时的牛津大学派系林立,教师间勾心斗角,学术场乌烟瘴气。因此,这一时期曾经就读牛津的很多著名思想家不仅对其没有感恩之情,反而厌恶之极。斯密认为,牛津的堕落是由于这所学校的资金分配制度太糟糕。虽然斯密对牛津大学予以强烈谴责,但是他并不认为自己在牛津虚度了年华,甚至对牛津心怀感激,原因竟是巴利奥尔学院有一座牛津大学最好的图书馆。在牛津学习期问,他不再学习在格拉斯哥大学时喜欢的数学,而是广泛地阅读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著作及法文文学作品。其原因之一是斯密在牛津找不到合适的数学老师,二是巴利奥尔学院的图书馆提供了自学古典著作的条件。对人类天性的研究,或者说对人类政治史的研究,为斯密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和雄心,也为多才多艺的斯密提供了机会。移居牛津以后,他几乎把全部精力用于这项研究并且坚持了很多年。斯密在早期教育中的广泛涉猎不仅扩展了他喜爱的人类思维的自然进步理论内容,而且早期对希腊几何学的爱好,也使他以后对政治学的推论更加科学、缜密。

注: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人。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提出“国富论”,和“自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等经济理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从小对科卡尔迪制钉作坊的观察让斯密形成了对分工最初的粗浅概念,并在后来的研究中把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B.移居牛津以后,他几乎把全部精力用于对人类天性的研究,或者说对人类政治史的研究,并且坚持了很多年。

C.由于在牛津找不到合适的数学老师,斯密只好不再学习在格拉斯哥大学时喜欢的数学,而是广泛地阅读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著作及法文文学作品。

D.斯密的研究受到了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哈奇逊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著作《道德情操论》的思想是由哈奇逊在课堂上首先提出的。

E.虽然幼年身体弱小,但是斯密学习勤奋、酷爱读书、记忆力超强。14岁在古典文学、数学等方面都已具备了进入大学的能力,满15岁就进人格拉斯哥大学,18岁又前往牛津大学学习。

(2)为什么斯密在回忆起格拉斯哥大学时深情地说“哈奇逊令人永世难忘”?请分点概括(6分)

(3)斯密在牛津大学的求学的经历对其后来的研究有什么影响?请简要分析。(6分)

(4)斯密幼年由于身体虚弱,激烈游戏根本无法参加,而且经常会独自发呆、自言自语;有记载说成年后又一生忍受着神经折磨,头摇晃不定,说起话来结结巴巴,怪模怪样。但这些并不妨碍他在经济学研究上取得杰出贡献。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分析他成功的原因和启示。(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A.《悲惨世界》是冉阿让个人心灵的史诗,更是大时代的史诗。它所包含的人生命运主题与社会历史主题交织,相得益彰,显现了作品的思想艺术深度。

B.2013赛季澳网首场女单半决赛由中国金花李娜迎战08年赛季冠军莎拉波娃,中国金花不孚众望,直落两盘完胜对手,继而率先锁定一张决赛入场券。

C.在儒道思想的共同影响下,很多文人在仕途失意后往往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退隐山野,求田问舍,过着逍遥惬意的隐居生活。

D.中国达人秀选手马子跃小朋友,一开口即天籁般的童声,遗憾的是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的音乐之路定会大放光芒。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苹果对中国消费者的“三包”缩水、保修期内使用翻新件等内外有别的做法,其根源是中国消费者的盲目追捧以及苹果自身的傲慢与偏见造成的。

B.鉴于朝韩形势的紧张,朝鲜已照会各国驻朝鲜大使馆,应该考虑撤离大使馆人员。这种不断升级的紧张气氛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实为确有,部分专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书法艺术从表面上看是单纯的形式美,但实际上它却是用简单与灵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D.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军阀频繁交相攻战,人民生灵涂炭,饱受年年战乱之苦。而统治阶级却用自已种种卑劣残忍的行径践踏他们所宣扬的王道乐土。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要在异域文化圈中取得一席之地,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要适应异域文化的要求,取得异域文化的认同和接纳,佛教在加快与中国文化结合的进程中,出现了各种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其中禅宗最具代表性。 , , , 。

, 。从而赢得了中国民众的广泛认同与接受。 ①强调“心”即现时的一切

②禅宗把儒家思想、道家学说与佛教结合起来 ③“心”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事物

④接着,在宗教活动中,它强调“顿悟成佛” ⑤这是思辨推理转为感性直觉的理论置换 ⑥以简化的方式适应中国人的特点

A.②①③④⑥⑤ B. ②①③⑤④⑥ C. ⑥①③④②⑤ D. ⑥①③⑤④②

15.请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为五个单句,填入下文的空白处。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中国—南亚博览会是一项首次由商务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旨在“促进中国——南亚全面合作与发展”的,以“相互开发、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力图搭建集商品交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和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高水平交流平台的综合性展会。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16.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再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修辞与例句基本相同。(6分)

徜徉于古卷残灯,体味一份穿越时空的喜悦,就把那一片片发黄的书页作为船票,作一次心灵的旅行,去感受屈子上下求索的困顿苦闷,去感受辛弃疾栏杆拍遍的无奈苦悲,去感受苏子无雨无晴的豁达从容;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中国式接孩子,是指学校放学时,在学校门口附近马路上满是接送孩子的家长,毫无秩序可言。还有借口“我为你好”的中国式家庭教育,“无微不至”的中国式陪读等。当然,“中国式好人”、“中国式微笑”、“中国式礼仪”等美好精神和品格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中国式”是一个网络上反映中国社会特性的流行语,通过它能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了解中国人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等。

对于这些现象和问题,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8o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