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更新时间:2024-05-08 18: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加强初中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摘 要:感恩教育是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情感交融、道德规范的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当今中学生感恩心理缺失的现状入手,分析感恩教育在当代中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感恩教育的对策,呼吁在初中教育中进一步重视感恩教育。 关键词:初中生 感恩教育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6(c)-0197-01 1 初中生感恩心理缺失的现状

初中学生素质教育,包含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感恩教育,初中生感恩教育融合了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性教育的教学内容,它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生活品味和人生意义升华都有着重要意义。在长期初中教育中我们发现,当代初中学生的感恩心理缺失的现象比较普遍,比如有的学生在生活中不知道节俭,不知道父母的艰辛付出,花钱无节制,有的中学生喜欢买高档商品和奢侈品。如苹果手机之类的。在家里不尊重老人,不关心长辈,还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毛病;在学校不尊重老师、同学,有很多还不讲卫生,不爱劳动;混淆叛逆与独立的含义;在团队协作上缺乏协作精神,在和同学老师交流的时间里缺乏相互尊重态度,在家喜欢闭舍玩电脑游戏,在学校里则总是低头按手机游戏。对于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我们今

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幸福生活无动于衷,对于祖国给我们带来的国富民强、安居乐业,父母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谐都心无感激,缺乏基本的情感因素和感恩的心,不能感知生他们养他们的父母的付出是为了什么,更不能感知老师含辛茹苦是为了什么。 2 初中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1)感恩教育针对我们目前中学生的状况非常适合,我们必须以学生由内而外的“内省”为突破口,将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来,变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找回学生内心人性的东西,真正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开展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经常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想别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学会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积极学会体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感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体谅他人,帮助他人,同情他人,从而形成学生的道德感。这样,教育就不会停留在靠纪律制度来强迫维持,而是从学生的心理流淌出,使学生的行为规范上升到心灵的自觉要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主、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对他们开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人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感恩教育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感恩教育应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和其他思想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强初中学生

感恩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知恩图报的态度,有助于促进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达到学校德育教育目标,最终达到构建和谐校园。

(3)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古训。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都应该发自内心的感恩戴德。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做人的起码的支点。所以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我们应该感谢老师;他人关心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人。从而让他们树立起责任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3 初中生感恩教育的思路

3.1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点拨学生感恩

有些家长心疼孩子,把孩子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不让做家务事,是谁让孩子认为做家务事是父母理所当然的?是谁让上大学的孩子宁可父母背负沉重行囊而自己两手空空?这应该是父母认真反思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长期以来重视感恩教育,不仅在课堂上融入感恩教育理论,还成立了学生“义工团”服务他人。在主动参加了学校近期组织的“为单亲家庭子女献爱心”的义卖活

动后,很多同学感受深刻。学生懂得了助人为乐,懂得了积小流,成千海,对困难个体的帮助需要社会成员齐心协力的献出自己的爱心。

3.2 班级管理,培养学生感恩

对于班级管理而言,老师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充分利用“朝会课”、“班会课”、“团队课”阵地。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使学生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三分钟”感言讲述学生生活中的感恩事迹,培养学生用善良的眼睛发现善的存在;“感恩”小报展示学生本身的感恩个案,使学生亲眼目睹班里的“孝星”形象,从而受到感染。 3.3 付诸实践,引导学生感恩

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在2010年母亲节当天,笔者所在学校组织学生为自己的妈妈送花,事后母亲们都觉得非常感动。简单的行为,简易的感恩方式却让家长深受感动。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生活快乐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3.4 献身教学,身体力行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老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要感谢领导的知遇之恩,同事的协助之恩,国家的培养之恩。并把这些恩情融于实际教学实

践中去,让学生亲身感受教师的感恩之心。让学生亲身体验老师工作的付出。让学生感谢教师这种无私的教育和关怀之情。学生应该珍惜听懂讲授的每一节课,认真听教师的教诲。努力进取,用优秀的成绩,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回报教师的辛勤耕耘。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中华民族知恩、感恩、报恩的传统美德,“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名言,众所周知。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只要人人心怀感恩之心,处处心存感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社会也会因此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社会将会更加文明。然而,感恩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人人用心去呵护,用智慧,用行动守护学生心中的那片迷人的净空,更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共同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9b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