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06 07: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

学习目标

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认识水的组成,区分单质化合物。

3.认识物质是有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的。 学习重点

1.认识人与水的关系,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 2.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等化学基本概念 3掌握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学习难点:

1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等化学基本概念 2过滤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

课前预习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 D.化学反应: 产生位置正极负极

体积比 质量比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的木条----

H2---出气口置一根的木条------,

(2)结论:①水是由 、 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污染:

1 / 4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最多的元素是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 ; ; 。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

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课内探究

1、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2、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均为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的水;

软水是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

C.硬水软化的方法: 、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精讲点拨

一.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 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义 的微粒 粒。 2 / 4

性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质 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系 区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别 化学反应的实质:。

三、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

()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化合物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棵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请谈谈你的收获与感悟!

有效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可用适量杀虫剂消毒自来水 C、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其中净化水程度最低的是吸附

2、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3.饮用水的净化过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贮存、净化、输水。水库将雨水、江河和溪流里的水汇集贮存起来,净化时首先在水中加入沉淀剂如明矾等,这些物质可以使悬浮在水中不溶性颗粒逐渐的沉降下来。如图是水的净化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 / 4

(1)若A 中是小卵石和石黄沙,其作用是 。

(2)若B中是粒状活性炭,其目的

是 。

(3)通入氯气的目的

是 。

(4)进入水管网或水塔中的水能否用作锅炉中的用水?为什么?

课后延伸

氢气 H2

1、物理性质:密度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点燃 2H2+O2====2H2O

点燃前,要(方法:)

现象:发出色火焰,放出热量,有产生 (2)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 H2 + CuO ===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试管口有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Zn + 2HCl=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有;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浓硫酸和硝酸有。 4、氢能源:

三大优点:--------------,---------------------,----------------------------。

4 /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ob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