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口镇镇中心学校“课内比教学”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4-04-18 01: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官渡口镇镇中心学校“课内比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巴东县教育局《关于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的通知》巴教办发【2011】64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全镇中小学 “课内比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学校内涵提升、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创高效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以校为本、立足岗位、全员参与、互评互议”为工作思路,在切实落实教学规范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一是搭建教学大比武平台,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二是营造课内比教学氛围,通过校校开展公开课,教师人人参与公开课,突出教学中心,引导广大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三是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将“公开课”活动常态化,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校校推行公开课、人人主讲公开课、周周都听公开课”的良好教学氛围,切实推进高效课堂创建。

1、总目标:以人为本,构建师生和谐、自主学习、优质高效的

生成性课堂。

2、教师目标: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理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堂引领能力。

3、学生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做课堂的主人,做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4、成效目标:真正转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听”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活动形式

“课内比较学”活动参加对象为全镇中小学在岗任课教师,活动以常态课、示范课、观摩课为载体,突出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了提高公开课活动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各校开展公开课活动时,可采取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异课异构等形式。

1、常态课是指教师教授的每节课。所有常态课都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体现即时性、自主性、原生性和普遍性。常态课的适用范围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所有课节,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常态下的公开课就是教师可以随时进入课堂听课,直观了解执教者常态下的课堂教学状况。

2、示范课是指在常态课基础上,主要以学科为单位,面向本学科教师,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学设计,以展示教师较高专业水平和能力为目的,进而对本学科教育教学起到引领作用,对其他学科起到启迪作用的开放课例。

示范课的适用范围是某一学科的优秀公开课,面对对象主要为本学科教师,其他学科教师也可以列席观摩。

3、观摩课是指集中组织开展的涉及多学科并面向本镇全体教师,能够展现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科学有效的教学组织能力,进而达到深入探讨教育教学规律,传播前沿教学理念,提高广大教师专业素养为目的的优秀课堂教学课例。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参考学习所观摩课例适合于本学科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可以对所观摩课例提出自己不同见解,从而达到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目的。活动中,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必须认真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校级领导、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要带头上示范课或观摩课,每学期至少上两节示范课;学校每周从获得过各级荣誉称号的教师中合理安排人员上示范课或观摩课;校长、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听评课活动,达到规定节次。

四、实施过程

官渡口镇“课内比较学”活动分级组织实施,具体安排如下: 1、校级公开课(9月中下旬—10月)。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各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把校级公开课安排妥当,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与教学进度相结合,与推进生本教育相结合,与教师素质提高相结合,与学校各种活动相结合,与学生发展相结合,做到互相促进,有序开展。校级公开课活动分学科组、年龄组、学校三个层面展开。各学校务必要统筹兼顾,周密安排,既要人人参与,又要区别对待;既要保质保量,又要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各学校在校内公开课基础上评选校级优秀公开课,获校级优秀公开课人数按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比例确定推荐到镇参赛。

2、镇级公开课(11月)。镇中心学校在各学校公开课基础上,组织各校公开课优胜者在本镇范围内分学科进行竞赛,按10%产生学科优胜者代表本镇参加全县公开课竞赛的对象,并在镇内进行展示。

五、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认识。“课内比较学”活动是我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大举措,是学校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校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狠抓落实。要召开动员大会,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做到人人都参与,个个有收获,达到互相评议,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中心学校成立“课内比教学”活动领导小组和评审小组。

领导小组:

组 长:詹朝珍(镇人民政府分管教育领导) 副组长:陈宗宝(镇中心学校校长)

组员有:穆世祝、王绪魁、李前山、陈世立、向仕双、贾继炎、薛露红、向仔龙、桂家庭、单化桃、王代俊、胡国友、吴克波。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绪魁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评审小组: 组 长:王绪魁,

副组长:陈世立

成 员:王代林、陈部万、龙妮妮、向仕庆、谭德锦、向洪涛、田彩忠、李超群、吴芳、韦晓辉、单成魁、何平、王功卫、方世敏、向贤鲁、向勇。

各校要结合实际,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 3、搞好宣传发动。各校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努力为“课内比较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各学校要及时发现、总结、推广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学习先进典型,坚持典型示范,以点带面,使活动全面深入地开展。

4、狠抓过程指导。在“课内比较学”活动中,中心学校将与教学视导有机结合,加强对各校活动的业务指导,并对视导中发现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各校要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资源优势,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和点评,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

5、加强考核奖惩。为将“课内比较学”活动引向深入,调动各学校和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各学校要把各校教师参与活动情况、评定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也作为推荐、评选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凡无故不参加“课内比教学”活动的教师,年度考核均视为不合格。同时,还要将学校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的情况作为校长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6、不断总结完善。在活动过程中,各校要及时进行总结,针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加快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改革步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活动中,具体要做到“八

有”,即:有活动有方案、有计划、有领导小组、有具体日程安排、有记录、有反思、有典型报道、有小结。各校要认真整理原始材料,加强分析、研究,及时改进、调整,按活动要求按时上报。各学校要在9月28日前将活动实施方案和具体日程安排报镇中心学校。

六、竞赛规程

1、参与对象:学校参与对象为所有中小学在岗任课教师,镇参与对象为学校参赛优生者,县参赛对象为镇学科竞赛优胜者。

2、初中参与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品、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体育与健康等。

小学参与学科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

3、竞赛环节:选手参加说课竞赛和讲课竞赛,按两项得分相加之和排名设奖。

4、奖励设置:各学科设讲课说课一等奖、二等奖和组织奖。 5、镇竞赛时间和地点:中学11月上旬在太矶头初中举行;小学11月中旬在长江小学举行。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的不尽事宜另行通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ri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