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3-03-18 00: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向量法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一、在代数解题中的应用

1、求函数的最值(值域)

利用向量的模的不等式a?b?a?b?a?b, a?b?ab,可以十分简单地求一些较为复杂的、运用常规方法又比较麻烦的最值(值域)问题.

例1求函数f(x)?3x?2?44?x2的最大值.

分析:观察其结构特征,由3x?44?x2联想到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令p?(3,4),q?(x,4?x),则f(x)?p?q?2,且p?5,q?2.故

????2??????????????f(x)?pq?2?12,当且仅当p与q同向,即

题得到解决.

2、证明条件等式和不等式

??34??0时取等号,从而问

2x4?x条件等式和不等式的证明,常常要用一些特殊的变形技巧,不易证明.若利用向量来证 明条件等式和不等式,则思路清晰,易于操作,且解法简捷.

22222例2设(a?b)(m?n)?(am?bn),其中mn?0.求证:

ab=. mn?分析:观察已知等式的结构特征,联想到向量的模及向量的数量积,令p?(a,b),

?q?(m,n),则易知p与q的夹角为0或π,所以p∥q,an?bm?0,问题得证.

3、解方程(或方程组)

有些方程(方程组)用常规方法求解,很难凑效,若用向量去解,思路巧妙,过程简洁. 例3求实数x,y,z使得它们同时满足方程:

????2x?3y?z?13和4x2?9y2?z2?2x?15y?3z?82.

分析:将两方程相加并配方得(2x)?(3y?3)?(z?2)?108,由此联想到向量模,令a?(2x,3y?3,z?2),b?(1,1,1),则a?63,b???222??3,a?b?(2x)?1?(3y?3)?1

???(z?2)?1?18,又因为a?b?ab?18,其中等式成立的条件即为方程组的解,即当且

仅当

????2x3y?3z?2?0时等式成立,问题解决. ==

1114、解复数问题

因为复数可以用向量表示,所以复数问题都可以用向量来研究解决.

例4已知复平面内正方形ABCD的两对角顶点A和C所对应的复数分别为2?3i和

4?4i,求另外两顶点B和D所对应的复数.

D?OAAD?分析:先求D,为此得求OD.因O同时将AC的模缩为????????????,而AD是AC依逆时针方向旋转

???????????????????,412倍,因此先求AC.而AC?OC?OA,故AC对应的复数是

???4?4i?(2?3i)?2?7i,于是AD对应的复数是(2?7i)???????????????????

1????95cos?sin????i

44?222?又OD?OA?AD,所以OD可求.同理可求OB,问题解决.

5、求参变数的范围

求参变数的范围是代数中的一个难点,常常要进行讨论,若用向量去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k2例5设a,b,c,d?R,且a?b?c?d?k(k?0),a?b?c?d?,试讨论

32222a,b,c,d的范围.

分析:由a?b?c?d联想到向量的模,令p?(a,b,c),q?(1,1,1),则

??2222??p?q?a?b?c?k?d,p?a?b?c,q?3.由p?q?pq得

?222?????1k2k?d?3??d2,解得0?d?,由a,b,c,d对称性便可得a,b,c,d的范围.

23二、在三角解题中的应用

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将向量与三角函数融为一体,体现了向量的模与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为运用向量解决三角函数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求值

3,求锐角?,?的值. 23分析:由已知得(1?cos?)cos??sin?sin???cos?,观察其结构特征,联想到

2????3向量的数量积,令a?(1?cos?,sin?),b?(cos?,sin?),则a?b??cos?,

2例6已知cos??cos??cos(???)???ab?2?2cos?.由a?b?ab得

????13?cos??2?2cos?,所以cos??,

22即???3,代入已知等式便可求得?的值.

2、证明恒等式

例7求证:cos(???)?cos?cos??sin?sin?

分析:由等式右边联想到向量的数量积,令a?(cos?,sin?),b?(cos?,sin?), 则a?1,b?1,且易知a与b的夹角为???,则a?b?abcos(???)?cos(???),

????????????又a?b?cos?cos??sin?sin?,则问题得证.

三、在平面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利用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和内积的几何意义,可以巧妙而简捷地进行几何证明和解决几何中有关夹角的问题.

例8试证明以三角形的三中线为边可以作成一个三角形.

分析:如图,AD,BE,CF分别为?ABC三边上的中线,若要证明

AD,BE,CF能作成一个三角形,只须证明AD?BE?CF?0.

证明:设AB=c, BC=a, CA=b,则a?b?c?0,而AD?AB?BD

???????????????????????????????????1???????????1??c?a,BE?BC?CE?a?b,

22??????????1?所以 CF?CA?AF?b?c.

2????????????1????于是 AD?BE?CF?a?b?c?(a?b?c)?0,即以AD,BE,CF为边可构成一个

2?三角形.

四、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平面向量作为一种有向线段,本身就是线段的一段,其坐标用起点和终点坐标表示,因

此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有着密切联系.在解析几何中,它可使过去许多形式逻辑的证明转化为数值的计算,化复杂为简单,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

例9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两端点为A(x1,y1),B(x2,y2),求此圆方程.

解:设P(x,y)为圆上异于A,B的点,由圆周角定理得AP⊥BP,若P(x,y)是与点A或B重合的点,则AP=0或BP=0,故都有AP?BP=0成立,从而

????????????????????(x?x1)(y?y1)?(x?x2)(y?y2)?0,此即为所求圆方程.

例10求过圆(x?5)2?(y?6)2?10上的点M(6,9)的切线方程.

解:如图,设N(x,y)是所求切线上的任意一点,则MN?(x?6,y?9),

???O?M?(1,3),因为MN⊥O?M,

?????????

所以MN?O?M=0,即(x?6)?3(y9?)0?????????????????,此即为所求切线的方程(即使是N,M重合

时,仍有MN?O?M=0,因为此时MN=0).

五、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最小角定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面角及其平面角概念、求法,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定理,点面、直线与平行面、两平行面、异面直线等四种距离的概念及求法以及用向量解决有关直线、平面的垂直、平行、共面以及夹角与距离问题.

例11如图,在正方体ABCD?A求BC1E,F分别是棱A1D1,A1B1的中点,1B1C1D1中,和面EFBD所成的角.

z D 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设正方1 E C1 体棱长为2,则坐标为:B(2,2,0),D(0,0,0),

A 1 F B 1 E(1,0,2F),???(2C,11,2),,( 0,2,2)???),E? ?DB?(2,2,0DD C y

????(1, 0 BC1?(?2,0,.设2)n?(x,y,z)是平面 A B x EFBD的法向量,n?DB?0,n?DE?0,

?1得y??x,z??x,令x??2,得n?(?2,2,1),设?为BC1和面EFBD所成的角,则

2????????

sin??cos?BC1,n??BC1?nBC1?n?22为所求. ???arcsin66综上所述,向量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在众多数学问题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运用向量分析问题,借助向量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68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