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生物高考研讨会学习心得

更新时间:2024-03-15 17:5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7届生物高考研讨会学习心得

高三年级 靳伟

2016年8月26日,楚雄州2017届高考生物教研会在楚一中召开,我有幸聆听了楚一中董智明老师等关于生物学科备考的专题:分析2016年生物高考试题特点,找准复习的着力点;复习备考策略与方法的案例分析。以及其他学校老师备考的一些建议。学到了不少知识,现在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近几年大纲知识点比较解读 1.考纲知识点分析。

通过比对发现三年考纲考点基本没变化,样题略有变化。

2.考察能力。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实验一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考察。

在生物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事实上也是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同时是命制试题考查知识的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联系实际有利于使高考试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材料开放,思路开放和答案适度的开放),材料的开放为增强试题的新颖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从上述能力要求来看,它符合“在注重综合素质考查的同时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这一命题指导思想:既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程度,也注重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时代性和实践性;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第二部分:新课程高考命题的特点

1.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重点内容会持续考查,并不回避 。高考命题由于不断的改变设问角度和设问方式,做到了推出陈出新,高考题都是原创的。层层递进的命题技术继续使用 。

2.高考生物命题坚持在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考查学生生物科学基本素质。既要体现21世纪高校对新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也在适应高中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趋势,还考虑中学教学实际。

3.高考命题强调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因此,高考备考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链和知识网尤为重要。

4.以能力测试为核心,试题题型基本保持不变,对各种能力的考查力度会持续加强,尤其是实验与探究能力 。探究性实验的素材一般会用科技新知

第三部分:高考复习策略

2016届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丙卷)生物试题的考查几乎覆盖了全部主干知识,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全州生物平均分估算为52.15分,难度值为0.58,是一套区分度较好的试题。但从考试结果的数据分析表明,在全州高考理综的平均成绩较2015年有大幅度提升(增幅为9.66%)的情况下,生物高考成绩并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⒈脱离课本而复习,没有真正落实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内涵记忆不牢固,外延拓展的宽度、深度不到位。⒉对课本隐性知识不重视,挖掘和拓展不够。⒊以“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为载体,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力度不够。⒋针对高考试题出现的“开放性答题”的模式,进行专项的有效训练较少,答题不规范,失分较多。

基于以上原因,2017年高三复习备考的建议如下: ⒈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强调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

⑴一轮复习不能只依靠复习资料,还是要以课本为主,在老师的带领下,梳理、归纳、记忆基础知识,同时解决过去教学中遗留的问题。

⑵老师要根据2016年高考试题的特征,以课本作为蓝本,对相应的知识板块进行深度和宽度两方面的适当拓展,教会学生迁移、整合知识,厘清知识脉络和知识点、考点的联系,从构建小模块开始,逐步构建大模块知识,完成主干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

⑶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从“瞬时记忆”转变到“短期记忆”再转变为“长期记忆”,需要强化刺激、重复刺激和多样刺激。首先,教师要进行学生的基础知识过关检测,帮助学生巩固记忆,使“瞬时记忆”变为“短期记忆”。其次,在复习教学中使用“滚动式连接记忆”,让学生大声说出知识点,理解与现时知识点的联系,有利于构建知识网络,促进记忆向“长期记忆”转化。第三,精心筛选和评讲典型例题,训练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反思、归纳和对比,学会运用,牢固知识记忆。

⒉注重研究教材编排的目的,挖掘课本隐性知识考点

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命题的基本资料是教材,更何况生物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以及学科专业术语、表达方式都来自于教材,这是学生在考试中回答简答题的基础。对于教师而言,落实课程教学目标的载体是教材,学生完成学业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对教材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掌握的层次。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中,更要潜心钻研、吃透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编写

意图,从教材中每一句话、每一幅图、每一道题,以及“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旁栏思考题”、“知识链接”、“资料分析”、“技能训练”、“探究”、“模型建构”、“科学史话”、“科学家故事”、“与社会的联系”、“科学?技术?社会”等内容中充分挖掘隐性知识,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再结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正文文字、图表、图解等知识信息,进行图文转化训练,提高回答问题的能力。

⒊以“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为载体,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要能够正确识图分析、阅读材料,获取完整信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一是要有牢固的基础知识网络形成主干体系,二是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什么?通过逻辑(把意识按照顺序进行排列)进行思考就叫做逻辑思维。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逻辑思维有形式结构思维、概念思维、命题思维、推理思维、归纳和类比思维、因果思维等几种类型,而通过教材提供的基本素材进行经常性的逻辑思维训练,例如用“细胞的结构基础”、“细胞的物质基础”等训练“形式结构思维”;用“概念的内含和外延分析”训练“概念思维”;用“试题解答和评讲”训练“命题思维”;用“生物实验及实验原则”、“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家系图谱”等进行“推论思维”训练;用“本章小结”、“知识拓展”、“方法归纳”等训练“归纳和类比思维”;用“自变量”、“无关变量”、“单一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训练“因果思维”,就能达到培养和训练逻辑思维的目的。

2016年8月29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9m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