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交流材料

更新时间:2024-03-14 10: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济宁市初中数学 课程实施先进经验交流

提升素养 追求卓越

济宁市第十三中学 刘春光

2012-3-23

提升素养 追求卓越

济宁十三中 刘春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济宁十三中的刘春光,首先很感谢市教研室给我提供这次交流学习的平台,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下面,我代表我们十三中就我们学校在课堂实施方面的一些做法给大家做以汇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更新理念,追求教师内涵发展,为提高课堂高效作保障。 高效的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当然不容忽视。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所以我们把更新教育理念,追求教师内涵发展,作为提高课堂效率的首要任务。

为此学校引领教师在学习状态下工作。我校定期组织教师对有关课程课堂教学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培训,学会把问题变课题,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质量,逐步使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专家”过渡。每学期我校通过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考核,专业技能测试、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案设计比赛等多项活动,促进教师的内涵发展与能力提升。

二、强化交流,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打造高效课堂寻方法。 校内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备课组长开设示范课,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即实现了骨干教师引领,又使教师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高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之间采用“师徒结对,共同提高”

1

的工作思路,“由老带新,互帮互学”的“青蓝工程”在组内持续顺利进行。

校外与平江中学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研讨教法,交流体会,观摩省教学能手课,交流听课体会,提升教学方法,为实现高效课堂寻找有效之路。同时我们的课堂向家长开放,向同行开放,借助开放课堂,进行学习交流来提升课堂质量。

三、实践并完善,打造“有效教学”课堂模式,为实现高效课堂定模式。

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我们探索出了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新授课的主要环节为:课前预习、创设情境、探究新知、深化理解、反思升华、效果回授;复习课的主要环节为:给出目标明要求、对照结果兵教兵、学生讲解得方法、变式训练获能力、课堂小结知网络、课堂测试验能力;讲评课的主要环节为:课前诊断、生生互评、一题多变、归类提升、反馈检测。

为了检阅 “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三种课型教学模式研讨课,对教学模式进行实践与完善。课堂要求老师们做到五个关注:关注情感、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效率、关注思维、关注习惯,让每一名学生有更多的有效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提升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实现高效课堂找途径。 我校都是七、八十人的大班额教学,所以加强学法指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结合我

2

校特点,我们采取培养助教讲师团,兵教兵的方法。一道题,一个环节,或者一节课,小组内兵教兵,班级内兵教兵,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

为了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数学潜质,让每个孩子从轻松愉快中感受数学、应用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让每个孩子在活动中找到自信,感受数学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数学校园文化节,第三届数学校园文化节正在进行之中。同学们在活动中畅游数学王国,领略了数学的奥妙和乐趣,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切身体会到了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激励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形成了校园良好的数学氛围。老师们在活动中都有自己的亮点,表现出了扎实的基本功及自身较高的数学文化素养。

根据我校特点,数学组制定了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魅力数学》,在满足学生个体差异需求和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编制了《数学校本作业本》在强化落实和作业分层指导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五、解读教材、研究课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 不论哪个年级的课堂教学,若不解读教材,不研究课标,就容易偏离方向。数学能力及考试成绩的评价依据就是课标,因此在复习时首先要做好对课标的把握和研究,只有依标据本,才能把握住复习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对课标第三学段要求的148个考点反复研读,

3

对照教材细心体会。同时还要处理好不同版本之间的对比研究,系统梳理人教和鲁教教材的知识脉络,认清教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认清新旧教材的变化,细化出相对原大纲增加、删减、淡化和加强的相关内容,了解课标对各知识点的考试要求。近两年都有来源于课本中的原题。

我们每年假期学校布置5套中考题,整理了近几年的济宁中考题,同时把相应的考点分析出来,制定出考点分布图。通过研究其命题的形式,分值及命题意图,拓展方向及解决的办法。从中找出考试的热点和重点,明确考向。

六、高效课堂的管理: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

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尤其是我们毕业班,把我们日常的常规工作做全、做好,我们的教学成绩肯定会很理想,下面就我们的一些常规工作给大家交流。

①集体备课,每周有半天是我们固定集体备课的时间。我们每节课先确定中心发言人,先个人,再集体,力争让每节课都成为精品课。

②开展学校内的教研活动,每周二下午是我们又一个固定教研的时间,把主题定位于课堂教学探讨,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组织教学,精心构思与设计,积极试教,优化教学过程,剖析、调整教学行为。教师们在磨炼中不断提高、在反思中持续发展。

③每周各备课组内一位教师执教公开课,其他老师都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了

4

组内老师的教学水平。

④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的评价体系。大容量、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与课堂达标相结合。每天上午第5节是数学自习(20分钟),借此当堂完成课堂作业作为课堂达标。我们下午就要批改两个班大约150本作业。每周有一次周作业,以小试卷的形式考查学生一周的内容,我们全批全改,学校检查。我们每月进行一次月考,培养学生的考场感觉。

⑤单元测试及跟踪测试的考察方式。每一次测验,都分A、B卷进行并进行试卷分析与反思,借助反馈卷进行查缺补漏,在备课组内互通情况,进行质量分析。期中、期末、月考及时开展质量分析会。

⑥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学校定期对课堂笔记进行展示评比,规范学生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⑦以辅导促提高,兴趣辅导和常规教学齐头并进。在进行课堂常

规教学的同时,数学组的老师们还对数学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参加辅导的学生,在班级里起到带动作用,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对各班级的整体数学成绩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

七、制定三轮计划,促进复习的高效。

初四下学期的总复习我们共计划三轮复习,第一轮“基础复习”是要打好扎实的基础,这一轮的首要任务是整理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主干部分由老师归纳总结,枝节部分则由学生回顾得出,这样做的

5

目的是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整个模块进行思考加工,理解意义,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对整个模块有一个新的、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轮“专题复习”承上启下,既是知识第二次覆盖,训练中又各有侧重,力求有深度,力求有提高,根据第一轮的复习实际及学生现状,及时制定好第二轮的专题复习。可从知识综合块、考试热点块、能力方法块、解题规律块几方面精选专题。研究其命题的形式,分值,命题意图,拓展方向及解决的办法。

第三轮“模拟训练”重点是在实战演练中查缺补漏,升华学生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八、做好四个结合,实现高效复习。

(1)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作业的布置应适当向可外延伸,并做好复习内容间的衔接。选题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对自己学生的情况要充分了解。课堂作业建议使用活页作业,好改,容量大,效果好。 (2)常规教学与易错题训练相结合:降低难度,重视基础,可以在每周的周作业上,出一些综合的题目,把一些基本的、常考的、学生易错的反复练习。如有理数的计算或方程的基本解法等必考知识点,提高我们的及格率。

(3)同步复习与专题复习的有机结合:我们可对第一轮中的43节课进行整合,部分章节可以合并,同时要结合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数

6

学思想和方法,可以将专题中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渗透融合,避免专题复习与同步复习明显割裂的情况。

(4)个人的教学特点与集体智慧的有机结合运用。我们深知团结协作,齐头并进是提高整体水平的保证。从复习计划的制定、落实到备课、研究教法、以及时间的分配都按照整体配合,集体作战来完成。

各位同仁,我们在细致的计划下只要狠抓落实,我坚信,我们2012年的数学教学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谢谢!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0e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