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研讨会记录

更新时间:2024-05-19 03: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火山与地震备课研讨会记录

备课时间 10月9日 年 级 主题单元 第二单元 课 题 参加人备课人 滕海涛 员 制定教学设计记录 科学知识: 知识技能 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教 学 1.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全组成员 6年级 火山与地震 学 科 课 时 科学 1 目 过程方法 2.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标 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情感态度 重点 地球的内部结构。 导学重难点 难点 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学法指导 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分别装有水、细沙、小石头的黑色胶卷盒若干。介绍地球内部构造的录像。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也教学准备 可以为录像)。优美的音乐一段 学生准备:煮熟的鸡蛋

1

导 学 流 程 教 师 活 动 (一)游戏导入: 学 生 活 动 学生讨论 1.(桌上有三个密封的胶卷盒,在不打学生实验:(注意在实验中要及开盖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时记录你所得到的信息,然后依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据所得的信息进行判断:盒子里做? 2.引发学生讨论 3.指导学生实验: (二)分组实验: 拿出 没开瓶的“可口可乐” 1先晃—— 2再开—— 3发现? (三)引导学习: 火山种类 (四)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1.过渡提问:刚才同学们说(盒子里的物体的时候,都用到了\好象\这个词,说明大家对这个实验的结果还不能肯定,这仅仅是一个猜测而已)。地球也象一个无法打开的胶卷盒,那么关于地球

2

可能是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能提示学生完整的表达) 学生说出猜猜

内部的信息你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去猜测呢?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汇报。(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注意让学生说出一些现象和判断。 3.拿出方便筷子来掰断 (五)地震种类 (六)总结 (四)拓展 板 书 设 计 同学交流 地震的三类 总结与拓展 同学补充 作 业 设 计 一.下列词语中,从地质学观点看正确的是( ) A.稳如泰山 C.沧海桑田 【答案】 CD B.坚如磐石 D.水滴石穿 4火山与地震 火山种类()()() 地震种类()()() 二.下列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形态趋利避害的是( ) A.荷兰人民围海造田 B.澳门人民大面积填海造陆 C.湘、赣人民围垦洞庭湖、鄱阳湖,使其面积大规模缩小 D.在坡度大的山体上修建梯田 【答案】 AB 3

集体备课一次评议 我仔细看了教材后,发现本课的课容量比较大,又要研究火山,还要研究地震,火山和地震引起地形的变化。我认为本课安排一课时是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的。所以我对本课资源进行重组,把这课分成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火山和地震》,第二课时教学《地球内部的运动》,我觉得这样安排还是合理的。 评 课 记 要 火山喷发模拟实验。 (1)在铁盒里放一些橡皮泥,将它塑成山的形状,并在橡皮泥“山顶端”挖一个小洞。 (如果没有铁盒可以用半截易拉罐代替)(土豆泥代表火山堆,小洞代表火山口) (2)往洞口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并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密封的土豆泥的厚薄将直接影响实验的成功与效果。)(薄薄的一层土豆泥代表地壳的薄弱地带,番茄酱代表岩浆)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 教 学 反 思 因为本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即使有的同学已经通过影片或其它的途径感受了火山和地震,但是我觉得这种感受还是比较感性的,比较肤浅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难像自然教材中有些课那样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结合起来,并引起学生的认知共鸣。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课内容又是学生们所感兴趣的,所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又应该是我们教师所利用的很好的教学资源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sm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