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练习题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30 13: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金融概论

(一)货币与货币流通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实物货币形态中被人们选择作为货币的商品必须具有( ABCD )的特性。 A.价值含量较大 B.易于保存 C.容易分割 D.人们都乐于接受 2、信用货币具有的特征是( ABD )。

A.是价值符号 B.是负债货币 C.可以任意发行 D.国家强制性 3、虚金本位制也叫( D )。

A.金币本位制 B.金块本位制 C.生金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4、本位货币是( A )。

A.被规定为标准的,基本通货的货币。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 C.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5、实物货币是指( D )

A.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B.不能分割的货币

C.专指贵金属货币 D.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 6、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 C )。 A.信用货币 B.纸币 C.实物货币 D.金属货币 7、货币的本质属性是( D )的统一。

A.价值和价格 B.价值和交换价值 C.价值和使用价值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8、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的是(BC )。

A.实现商品的交换 B.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 C.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 D.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 9、货币在( A )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1

A.商品买卖 B.缴纳税款 C.支付工资 D.表现商品价值 10、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D )。

A.银行活期存款 B.居民储蓄存款 C.银行定期存款 D.现金 11、最早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A ) 。 A.金本位 B.银本位 C.金银复本位 D.纸币本位 12、纸币本位制是以( CD )的货币制度。

A.银行券为本位货币 B.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的本位货币 C.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 D.纸币为本位货币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 2、一般国家都规定主币是无限法偿。( √ ) 3、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主要表现为现金。( × )

4、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工资支付等职能的实现都是借助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 )

5、典型的银行券和典型的纸币都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属货币。( × ) 6.被当作交换媒介的商品不一定就是货币。( √ ) 7.现金是货币,银行存款也是货币。 ( √ ) 8.信用货币建立在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上。( × ) 9.货币作为交换手段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 )

10、用纸做的货币,如银行券和国家发行的纸币,在性质上都是一样的。( × ) 11.古代实物货币与现代信用货币在执行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上没有区别。( √ )

12.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收益性。( × ) 13.信用货币价值稳定的基础是中央银行提供给社会公众的信用。( √ )

三、名词解释

1、货币流通--在经济交往过程中,货币不断在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

2

转手,彼收此支,此支彼收,由此及彼,这种连续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收支系统,通常称之为货币流通。

2、信用货币-- 也称债务货币,其本身价值远低于其货币价值,且不代表任何金属货币,它只是一种信用凭证或价值符号,主要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而流通。

3、纸币--是在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不与贵金属挂钩也不能兑现为黄金的信用货币,是依靠国家法律强制发行和流通的一种纸制的货币符号。

4、银行券 -- 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制度下,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换的待用货币,实质上是由银行自身发出的一种负债证明书。 5、电子货币 -- 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6、货币制度--简称“币制” 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7、价值尺度 -- 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表现为价格。

8、流通手段-- 以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就称为流通手段。 9、支付手段 -- 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而使早先发生的流通过程结束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二) 信用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对信用的正确的理解包括( BCD ) A. 所有权转移 B.是借和贷的总称 C.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 D.借贷一般是有利息的

2、我国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三角债,从本质上看,这属于( A )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国家信用 D .消费信用

3、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信用主要是指( AB )

3

A.对国内的负债 B. 对国外的负债 C. 国家负债 D. 国家贷款 4、对高利贷信用理解正确的是( BD )

A. 是现代占据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B. 是最古老的信用形式 C.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信用 D.利率极高 5、支票产生的信用基础是 ( B )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国际信用 D. 消费信用 6、商业信用中使用的信用工具有( AB ) A. 商业汇票 B. 商业本票 C. 支票 D. 债券

7、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的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是( AB )

A. 买卖行为 B. 借贷行为 C. 分配行为 D. 生产行为

8、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B ) A. 消费信用 B. 商业信用 C. 国家信用 D. 银行信用 9、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 BC D )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国家信用 D. 消费信用 10、信用形式是指( C )

A.借者取得商品或货币的形式 B.贷者贷出商品或货币的形式 C.借贷关系特征的表现形式 D.借贷资本的表现形式

11、银行信用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 B )形式提供的信用。 A.商品 B.货币 C.证券 D.资本 12、高利贷信用的主要特点是( AC )。 A.非生产性 B.时间长

4

C.利息率高 D.生产性 13、消费信用的主要方式是( ABD )。 A.消费贷款 B.信用卡 C.贴现贷款 D.分期付款购买 14.国家信用是国家(政府)(A B )的一种信用形式。 A.以债权人身份分配资金 B.以债务人身份筹集资金。 C.利用税收筹集资金 D.向中央银行透支借款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它以借贷活动为基础。(× )

2、通过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或抵押贷款等方式,商业信用可以转变为银行信用。( √ )

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 )

4、在现代经济中,政府信用的作用日益增强,这主要用于弥补政府开支的需要而造成的。( √ )

5、消费信用对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其规模越大越好。( × )

6、个人的货币收入总额,通常情况下就是个人可以支配的货币收入。( × )

7、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商业信用。( × )

8、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它最终将取代商业信用。( × )

9、消费信用既可以采取商品形态,又可以采取货币形态。( √ ) 10、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活动中最主要信用形式。( × ) 11、当代经济为信用经济,因此,信用对经济生活只会带来有利的促进作用。( × )

12、消费信用是经济增长的润滑剂。( √ )

5

13、商业信用的运动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呈顺循环变动,即信用规模随着生产和商品流通规模的缩小而缩小,反之则扩大。( √ ) 三、名词解释

1、信用-- 即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其承诺的基础上,通过契约方式向受信人出借资金,要求其在约定时间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经济行为,体现了二者间的债权和债务关系。

2、消费信用-- 是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消费资料为对象,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3、商业信用-- 是指工商企业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时以延期支付和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4、银行信用-- 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放款、贴现等方式,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5、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一种信用活动,即国家以债务人身份按照信用原则以发行债券等方式,从国内外借入货币资金,或是以债权人的身份,向外国政府等提供贷款形成的信用形式。

(三 )利息与利率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金融市场上,资金使用权的价格表现形式是(B )。 A、利息 B、利率 C、收益 D、收益率

2、关于利息的本质,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CD ) A、利息是因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 B、利息是资本所有者不将资本用于消费所获得的报酬 C、利息是在信用关系中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 D、利息是放弃货币灵活性和承担风险的报酬

3、按一定期限(如1年),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的方法是(B ) A、单利计息 B、复利计息 C、固定利率 D、浮动利率

6

4、某企业获得银行一笔期限3年、年利率为5%的1000万元贷款,每年计息一次,若按复利计息,该笔贷款到期的本利和为(C )。 A、1050万元 B、1102.5万元 C、1157.63万元 D、1150.63万元

5、在借贷期限内规定可以调整和变动的利率是( B )。 A、固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名义利率 D、实际利率

6、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 D )。 A、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 B、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C、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D、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7、由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决定的利率是( B )。 A、基准利率 B、市场利率 C、官定利率 D、实际利率

8、社会再生产状况对利率波动有很大影响,引起利率急剧上升到最高限度的是( A )。

A、繁荣阶段 B、复苏阶段 C、萧条阶段 D、危机阶段 9、以下哪一种利率通常被称作基准利率( B )。 A、存贷款利率 B、国债利率 C、民间借贷利率 D、同业拆借利率

10、某企业获得银行一笔为期3年、年利率为5%的100万元贷款,每年计息一次,若按复利计息,则该笔贷款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本利和分别为(ACD )

A、105万元 B、125万元 C、115.76万元 D、110.25万元 11、利息率的表示方式主要有( ABC ) A、年利率 B、月利率

7

C、日利率 D、官定利率

12、在物价下跌的条件下,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该把名义利率( D ) A、保持不变 B、与实际利率对应 C、调高 D、调低

13、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为三年,按年计息,单利计算,则到期后应偿还银行本息是( C ) A、11.91万元 B、119.1万元 C、118万元 D、11.8万元 14、到期收益率取决于( ABCD )

A、债券面额 B、债券的市场价格 C、票面利率 D、债券期限

15、资本化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土地的价格,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C ) A、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越低,其价格越高 B、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平均利率越高,土地的价格越高 C、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土地的预期收益越高,其价格越高 D、预期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平均利率越低,土地的价格越低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利润的全部。( × )

2、在整个利率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利率又被称作为官定利率。( × ) 3、浮动利率是指利息率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 ) 4、在借贷过程中,从债权人方面说,要承担货币贬值的通货膨胀的风险;而就债务人来说,则会遭遇通货紧缩的风险。( √ )

5、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 )

6、在物价上涨的条件下,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会下降。( √ ) 7、当一国处于经济周期中的危机阶段时,利率会不断下跌,处于较低水平。( × )

三、名词解释

1、利率-- 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8

2、基准利率-- 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3、固定利率-- 是指在借贷期内无论市场发生如何变化而不做调整的利率。 4、浮动利率-- 是一种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一般调整期多为1个月、3个月或半年。

5、市场利率-- 是在市场机制下形成,即由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可自由变动的利率。

6、官定利率--即法定利率,不是根据市场,而是由中央银行或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确定的利率。

五、计算题

(四) 外汇与汇率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成的本国货币数额增加,则说明( A )

A.外币币值上升,外币汇率上升 B.外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下降 C.本币币值上升,外汇汇率上升 D.本币币值下降,外汇汇率下降

2、在人民币对外币的汇价表中除列有现汇买入价与卖出价外,一般还公布现钞价,其( CD )

A.现钞买入价高于银行购买外币支付凭证的价格 B.现钞买入价等于银行购买外币支付凭证的价格 C.现钞买入价低于银行购买外币支付凭证的价格 D.现钞卖出价与银行卖出外币支付凭证的价格相同

3、一国货币升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何种影响( B )。 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B.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C.出口增加,进口增加 D.出口减少,进口减少

9

4.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多于流动负债,即外汇应收多于外汇应付时,会有(B ) A.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外汇汇率上升 B.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外汇汇率下跌 C.外汇供给小于外汇需求,外汇汇率下跌 D.外汇供给小于外汇需求,外汇汇率上升

5.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通常都是完全可兑换的,这大体是指( ABC ) A.本币可以自由进出境

B.外汇可携入、汇入境内,并在境内兑换为本币

C.无论居民还是非居民,均可在境内持有外汇;彼此之间可相互授受 D.允许外汇在境内自由流通和支付

6、我国外汇管理的主要负责机构是( B ) A. 银监会 B. 国家外汇管理局 C. 财政部 D. 中国银行

7、假设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汇率USD1 = ¥ 6.3210,若以间接标价法表示则汇价应为( A )

A.0.1582 B. 0.6321 C. 6.3210 D. 5.7820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提高,就会刺激国外资金流入增加,由此改善资本账户,会促使本币汇率的进一步上升。( √ )

2、出口商尚未收到出口外汇货款,本币汇率上升,将会使其收益减少。( √ ) 3、进口公司向银行买入外汇时应使用买入价。( × ) 4、非钞票和硬币形态的外汇是外汇存在的主要形态。( √ )

5、以单位外币为基准折成若干本币的汇率标价方法是直接标价法。( √ )

三、名词解释

1、外汇-- 是国际汇兑的简称,是以外币标示的债权债务证明,可用作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和支付手段。

2、直接标价法 -- 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1,100等)来计算折合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

10

4、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益。( × )

5、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然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风险较大,也可能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 √ )

三、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存款货币银行--习惯上又称为存款货币银行,是指可以依法接受活期存款,并具有派生存款能力,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存、贷款为主),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中间业务--凡是银行利用自身的设备设施和人员,并不需要运用或很少运用自己的资金,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统称为中间业务,也称作无风险业务。

3、表外业务--是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主要涉及承诺或或有债权的在金融创新中产生的有风险的业务。

(四) 金融市场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股票市场上常常会被提到的“IPO”的意思是( A ) A.首次公开发行,即公司第一次公募股票 B.公司第一次私募股票

C.已有股票的公司再次公募股票 D.已有股票的公司再次私募股票 2、 H股是指( C )

A. 在我国国内发行、供国内投资者用人民币购买的普通股票 B. 在我国国内发行、以外币买卖的特种普通股票

C. 我国境内注册的公司在香港发行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票 D. 我国境内注册的公司在新加坡发行并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上市的普通股票 3、下列哪一项属于股票的基本特点( BCD ) A. 偿还性 B. 风险性 C. 收益性 D. 流动性 4、下列关于债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

16

A. 债券代表所有权关系 B. 债券代表债权债务关系

C. 债券持有者是债权人 D. 债券发行人到期须偿还本金和利息 5、 按照发行人不同,债券可分为( D )

A.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B. 政府债券、公司债券

C. 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D.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 6、 下列哪种债券利率一般会成为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体系的基准利率( D ) A. 企业债券 B. 公司债券 C. 金融债券 D.国债 7、第一张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 B )于1960年创造的。 A. 交通银行 B. 花旗银行 C. 东京银行 D. 巴黎国民银行 8、以下属于货币市场的特点是 ( ABC )

A. 期限短 B. 流动性弱 C.流动性强 D. 风险大 9、以下属于同业拆借市场的特点是 ( ABCD )。 A.同业性 B. 信用性 C.优惠性 D. 短期性 10、下列属于货币市场的子市场是( BC )。 A. 债券市场 B. 拆借市场 C. 票据市场 D. 股票市场 11、证券流通市场体现的是( A )。

A.投资人与投资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B. 投资人与发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C. 发行人与发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 筹资人与投资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 国债券由政府发行,信用最高,被认为是零风险债券。 ( √ ) 2、汇票是一种无条件的承诺书,而本票是一种无条件的支付命令。( × ) 3、所有的有价证券都表示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 ) 4、国库券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工具。( √ )

6、狭义的金融市场一般指以有价证券为金融工具的交易活动。( √ ) 7、一般来说,金融工具的变现能力与其期限成正比。( × ) 8、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其实是利率的另外一种表示。( √ )

17

9、短期资金市场包括国库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可转让存单市场、债券市场等。( × )

10、可转让大额存单(CD)就是一种定期存款。( × )

三、名词解释

1、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场所、融资机制和各种融资活动的总称。

2、货币市场-- 又称为短期资金市场,是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短期金融工具交易的市场。

3、资本市场-- 又称为长期资金市场、长期金融市场,是由政府或工商企业发行的长期证券的交易市场。

4、银行同业拆借--是指各个金融机构(央行除外)之间相互借贷短期资金的市场,主要表现为银行同业之间买卖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帐户的超额准备金余额。 5、国库券--是指国家财政当局(财政部)为了弥补国库收支短期不平衡而发行的一种短期政府债券。

6、回购协议--交易者在货币市场上出售证券以融通资金时,交易双方同时签定协议,以使出售证券的一方在约定的时间内按照协定价格购后原证券。 7、股票 --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根据股票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数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可转让的书面凭证,是一种所有权证书。

8、债券--是债务人为了筹集资金,承诺按一定利率和在一定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的债务证书。

9、直接融资--也称为直接金融,是指最终的投资者与最终的筹资者直接达成融资的信用关系,资金在他们之间直接实现转移,而不通过各种金融中介实现的一种融资方式。

10、间接融资--也称为金融机构融资、间接金融,是指以金融机构为桥梁作用而间接实现资金由最终的投资者向最终的筹资者转移的一种融资方式。

第三章 货币供求均衡及通胀与通缩 (一)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18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为了满足投机动机而需求的货币是取决于( A )的高低。

A. 利率水平 B. 生活水平 C.物价水平 D. 国民收入水平 2、以下影响居民资产选择的变量是( ABCD ) A.利率 B.通货膨胀率 C.收入 D.工资

3、M1/M2的值趋大,可能表明( AC ) A.经济趋热 B.经济趋冷 C.消费信心增强 D.投资信心减弱 4.基础货币包括(AB )。

A.流通中的现金 B.存款准备金 C.原始存款 D.存款货币 5、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主要有( ABCD )。 A.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贷款

B.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D.中央银行购买黄金来投放货币

C.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投放基础货币

6、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总额增加是来自于(AC )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自身 C.存款人 D.其他金融机构

7、若企业与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形成当期的需求,而又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充货币供给,相对则会形成( B C ) A.总供给不足 B.总供给过多 C.总需求不足 D.总需求过多 8、能够形成现实市场需求的是( AC ) A.企业活期存款 B.居民定期储蓄存款 C.非银行公众持有的现金 D.企业定期存款 9、现金漏损率越高,则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B )

19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10、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 A )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不确定

11、假设在一定时间内,甲用10元向乙买花生,乙用这10元向丙买布,丙又用它向丁买衣服,这10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30元的商品价值。那么,( AD )

A.货币存量是10元 B.货币存量是30元 C.货币流量是10元 D.货币流量是30元 12、直接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变量是( C ) A.货币供给 B.总需求 C.总供给 D. 以上都包括

13、宏观货币需求一般不包括货币执行( C )职能的需要量。 A. 流通手段 B. 支付手段 C. 储藏手段 D. 交易媒介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的利率下调将使货币乘数减小。( √ ) 2、存款货币一般是指流通中使用的支票货币,是商行对活期存款客户的资产。( × )

3、现金的增发是以存款准备不断得到补充得以实现的。( √ ) 4、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最节约的货币制度。( √ )

5、原始存款来自商业银行体系外部,对于银行来说,它们形成的存款是初次进入商业银行体系的。( √ )

6、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 √ ) 7、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节约的货币制度。(√ )

8、市场经济的货币供给机制,是由中央银行单独构成的货币创造系统。( × ) 9、若价格是稳定不变的,则没有必要去区分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 )

20

一、 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或1-3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属于公共物品的包括( ABD )。

A、社会治安 B、公共基础设施 C、食品 D、环境保护 2、公共物品具有的特征包括( AC )。 A、非排他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竞争性

3、当经济过热时,可以选择( B )财政政策。

A、积极的财政政策 B、消极的财政政策 C、中性的财政政策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是( B )。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个人

5、以下关于财政论述正确的是( ABD )。

A、分配主体是政府 B、分配的手段采取无偿和强制方式 C、主要是满足私人需要 D、分配的客体是部分社会产品 6、资源配置领域市场失灵的表现包括(ABCD )。 A、公共品 B、外部性 C、自然垄断 D、风险、不确定性 7、洛仑兹曲线弧度越大越弯曲,表示( B )。 A 、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 B、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 C、收入分配完全绝对平等

8、财政的“自动稳定”机制主要包括( AC ) 。

A、累进所得税制 B、购买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9、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采取( B )。

A、积极的财政政策 B、消极的财政政策 C、中性的财政政策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所有财政现象的出现或存在都根源于国家或政府的存在。( √ ) 2、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共需要由市场和政府来满足。( × ) 3、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 × ) 4、“公共服务”存在“搭便车”的现象。( √ ) 5、财政的目的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 √ )

6、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按照“效率”原则,

26

由政府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 )

7、政府实现资源配置的范围不应超越市场失效的领域。( √ ) 8、社会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 )

9、社会分配不公恰恰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结果。( √ ) 10、财政不应介入对劳动收入的调节。( √ ) 11、经济增长即意味着经济发展。( × )

12、经济波动的发生恰恰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结果。( × ) 13、财政支出形成的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 √ ) 14、当经济萧条时,转移性支出上升,从而刺激经济的复苏与升温。( √ ) 15、财政通过个人所得税等措施能使收入均等化,则基尼系数即会变小。( √ )

三、名词解释

1、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2、资源配置--即资源的组合,是指运用有限的资源(指生产要素),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标。 3、“相机抉择”调控机制--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而采取的财政收、支变动的措施(财政政策),以消除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缺口,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方式。

4、财政“自动稳定”机制--又称之为“内在稳定器”,是指一种能对经济波动作出自动反应的财政制度设置,即那些在经济中能自动地趋于部分抑制或刺激总需求变化的财政措施或手段。

第六章 财政收入概论

一、 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或1-3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各国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是( A )。

A、税收 B、国有资产收入 C、政府收费收入 D、公债收入 2、政府取得财政收入主要依靠( ABC )。

27

A、政治管理权 B、资产所有权 C、公共信用权 3、按照社会产品价值构成可形成财政收入的是( BC )。 A、C(资本的转移价值) B、V(劳动者工资) C、M(产品剩余价值 ) D、C+ M

4、诸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因素中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 D )。 A、收入分配政策 B、收入分配政策 C、生产技术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 5、当价格总水平上升,由于累进税率所得税财将导致财政收入份额( B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是财政收入的辅助形式。( √ ) 2、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规模总量越大,相应地,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也较大。( √ )

3、财政集中率提高表明在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中,市场配置的份额扩大。( × ) 4、各国财政收入大小主要由各国政府的主观意愿所决定。( × ) 5、提高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途径就是增加M。( √ ) 6、公债从本质上讲是预期的财政支出或延期的税收。( √ )

三、名词解释

1、财政收入--是国家或政府为保证实现其职能的需要,通过财政分配的各个环节,将社会产品价值的一部分集中于国家的各种货币资金。

2、政府收费收入 --是政府公共部门中的一些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向社会提供管理服务和事业服务时,以供应者的身份向被管理对象或接受服务的消费者收取的费用。

3、公债--是公共债务的简称,是一国政府凭借其信誉(公共信用权),采用有借有还的信用方式从国内、国外筹集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是财政收入的辅助形式。 4、财政集中率 --财政收入占GNP或GDP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财政年度内GNP或GDP由政府集中和支配使用的份额,综合体现了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

第七章 税收

28

一、 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或1-3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哪种税率适用于对流转额征税( A )。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2、征税对象一般主要包括( ABCD )。 A、收入所得 B、商品 C、财产 D、行为 3、以下转嫁形式中( C ) 税收负担实际上并未转移。 A、前转 B、辗转 C、消转 D、后转 4、税收的基本原则一般包括( AD )。

A、公平原则 B、替代原则 C、贡献原则 D、效率原则 5、以下属于税收体系中辅助税的( BCD )。 A、所得税 B、财产税 C、资源税 D、 行为税 6、以下属于直接税的( AB )。

A、所得税 B、财产税 C、 增值税 D、 消费税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税收的无偿性是以强制性为条件的。( √ )

2、税收的无偿性既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也有利于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 )

3、以定额税率征税税额的多少与价格无关。( √ ) 4、各种所得税和财产税都属于间接税。( × ) 5、纳税人就是负税人。( × )

6、比例税率符合量能课税的原则,可实现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 ) 7、纳税人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 ) 8、税率是税制的中心环节。( √ )

9、累进税率一般适用于对所得额征税。( √ )

10、比例税率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适合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 × )

三、名词解释

29

1、税收 --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是国家参与社会资源配置的主要工具。

2、税负转嫁 --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入通过提高售价或压低购进价格等办法,将其缴纳的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3、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指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即税收法律上的承担者,也称课税主体。

4、税率 --是应纳税额占课税对象数额的比重,即税额/课税对象数额。 5、增值税 --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

6、所得税--是对企业(法人)和个人(自然人)因从事劳动、经营和投资而取得的各种所得或收益额所课征的税种统称。

第八章 财政支出

一、 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政府购买性支出包括( AB )。

A、公共消费性支出 B、政府投资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财政补贴 2、下列属于纯社会公共需要的项目是( AC )。 A、国防费 B、政府投资性支出

C、行政管理费 D、教育、科研、医疗等部门的事业费 3、以下属于财政补贴的形式有( ABCD )。 A、价格补贴 B、企业亏损补贴 C、税式支出 D、财政贴息

4、( C )社会保障中最基本的项目,也是核心项目。 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D、福利补贴 5、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特征包括( ABD )。

A、广泛性 B、共济性 C、收益性 D、强制性

30

6、以下属于政府财政投资范围的是( ACD )。 A、基础设施投资 B、食品行业投资 C、高风险产业投资 D、农业技术推广投资 7、公共消费性支出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府履行( AC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管控职能

二、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弥补市场缺陷或市场失灵领域的支出属于财政支出的范围。( √ ) 2、发达国家政府投资支出比重一般较高。( × )

3、在购买性支出中,国家如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活动。( √ ) 4、转移性支出主要体现的是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 ) 5、购买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 ) 6、在转移支出中政府支出获得了等价性补偿。( × ) 7、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 ) 8、政府用于购买性支出的目的是公平收入的分配。 ( × )

9、社会公共消费性支出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劳务的主要渠道。( √ ) 10、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属于纯社会公共需要。( √ ) 11、行政管理支出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 ) 12、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 ) 13、转移性支出可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 × )

三、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是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的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财政收入)(再)分配活动;或是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2、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为执行各项职能,遵循有偿原则而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用于满足政府活动的需要。

3、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无偿的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财政资金,即政府按照一定的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转移给受益者(居民或非居民)的支出。

31

4、社会公共消费性支出--是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支出,即指维护政府机构运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所需的经费的总称,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劳务的主要渠道。

5、政府投资--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投入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

6、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各种原因(包括年老、疾病、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等)而面临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再分配方式和社会机制。 7、社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确定的,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筹集资金,以确保社会公民在遇到生老病伤残失业等特殊风险时,获得基本生活需要和健康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8、 财政补贴 --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业或事项给予的补助和津贴。

3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d9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