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 赖茂生)复习重点整理

更新时间:2023-03-17 16: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信息资源管理

第1章 绪 论 小题

1、 信息: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

和运动状态。

2、 信息资源:就是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3、 依据信息源的层次及其加工和集约程度,信息源可分为一次信息源,二次信息源,三次信息源,四次信息源。

4、 依据信息源的内容类别,信息源可分为五类信息源: 1. 自然信息源 ;2. 社会信息源;

3. 经济信息源 ;4. 科技信息源 ;5. 控制信息源。

5、 依据信息源的运动方式,信息源还可分为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两大类。 6、 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一般特征:1.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2. 稀缺性3. 使用方

向的可选择性

7、 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相比较特殊性:1. 共享性2. 时效性3. 生产和使用中的

不可分性4. 不同一性5. 驾驭性6. 累积性与再生性

8、 信息资源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起,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 9、 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IRM),是指管理者(如中央或

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10、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可以确定为:保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

规划和管理下,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1、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也可相应地划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三个层次。 简答

1、 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从其性质来划分,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主要有技术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四大类。

1) 技术手段是指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信息加工方法,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内容。现代信息资源管理实质上是通过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来实现的,作为基本技术手段的信息系统和网络是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特别关注的重要领域。

2) 经济手段是指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的利益诱导作用,促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从经济利

益上关心自己的活动,是一种间接组织和协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手段。信息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具有的功能:调节功能、控制功能、核算功能、监督功能。

3) 运用法律手段管理信息资源,就是各个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者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通

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机构,运用经济法规来调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各机构之间及各环节之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处理经济矛盾,解决经济纠纷,惩办经济犯罪,维护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正常秩序。

4) 行政手段是指凭借国家政权的权威,采取命令、指示等形式来直接控制和管理信息资源

及其相关活动。行政手段是信息资源管理必要的辅助手段,其合理运用有利于整顿经济秩序、加强组织、减少混乱,有助于更好地运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2、 信息资源管理经历了哪些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信息资源管理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典型的阶段,即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和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1) 传统管理阶段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

献资料管理。图书馆并不知此时此地之“藏”何时何地才能被“用”,很难解决文献收藏和利用之间的矛盾;传统图书馆在提供文献信息利用方面存在滞后现象以及过分“藏”的缺点。许多人对图书馆没有明确目标的文献信息资源收藏和管理模式表示怀疑。 2) 技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

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使得技术因素和技术专家占主导地位;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克服由“信息爆炸”带来的利用方面的问题时,当信息技术无能为力、达不到预期目标时,人们误以为是技术不够先进,完全忽视了信息管理中其他因素的作用。

3) 资源管理阶段将信息看作资源,对信息实施资源性管理。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信息

能够高效处理、传播、利用和共享的同时,也产生了信息安全、信息利用的问题;网络的迅速扩张带来的信息污染、信息混乱、信息犯罪、信息侵权以及难以配置信息资源等问题;把技术、经济、人文结合起来是急需解决的课题。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 一、信息资源的类型 1、信息资源类型

1)按信息载体划分,信息资源按载体材料和存储技术可分为 (1)印刷型信息资源(2)缩微型信息资源(3)声像型信息资源 (4)数字化信息资源 2)按加工深度划分

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2、文本类信息资源

文本类信息资源按出版形式划分,可分为:

1. 图书2. 期刊3. 会议文献4. 学位论文5. 专利文献6. 研究报告7. 政府出版物8. 标准文献9. 产品资料10. 文书档案 3、数据类信息资源分为:

1)经济数据资源2)科学数据资源3)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4、经济数据资源分为:

(1) 宏观经济统计数据(2) 微观经济数据(3) 经济资源数据 5、科学数据资源分为:

(1) 基础科学数据(2) 基础地理数据(3) 空间数据(4) 地震科学数据 6、经济资源数据

①自然资源数据 ②城市基础数据③企业法人数据④人口数据 二、信息采集

1、信息资源的数量和来源

图书的数量和来源、期刊的数量和来源、专利说明书的数量和来源、技术标准的数量和来源、其他文献的数量和来源、数据资源的数量和来源

2、信息采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是信息资源有效管理和利用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3、信息采集原则:

1.)系统性原则2.) 针对性原则3.) 及时性原则4.) 可靠性原则5.)方便、经济的原则6.) 计划性原则7.)预见性原则 4、信息采集策略:

1.) 定向采集与定题采集2.) 单向采集与多向采集3.) 主动采集与跟踪采集4.)建立信息网络5.)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采集6.)严格管理与激励措施相结合 5、采集方式 :

1.)文献型信息资源的采集2.)实物型信息资源的采集3.)鲜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4.)数据的采集

6、鲜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方式:交谈、采访、社会调查。 7、新的采集技术:

(1)全自动电话访谈(CATS)(2)交互式计算机辅助电话访谈(3)电脑柜调研 (4) 网络调研系统 三、信息组织

1、信息表示:指一种表述:由信源或通道机制(如编码者)提供的、关于他们如何相信该信息将适合于现有的某种组织化标识集合的一种陈述(statement)。

2、信息表示的来源:如编辑出版部门对作品或信息的编辑加工,提供编辑排版符号、置标语言、关键词、类别标记、特种文献编号等;发行销售部门对出版物加注标识,如陈列标志,或编制销售目录;图书馆对出版物进行编目和分类; 3、信息表示的生成方法:派生发与指派发。 4、信息表示语言:

1)置标语言 2)元数据 3)都柏林核心元数据格式(DC) 4)信息检索语言 5、信息检索语言的类型:自然语言、受控语言

6、受控语言按索引词汇的组配特征来划分,又可分为先组式语言和后组式语言两大类型。 7、依据其他特征对检索语言或知识组织系统作进一步的区分:分类语言、主题 语言。 8、信息资源编目就是生成信息资源的替代记录,利用这些记录可以方便地鉴别、 定位、访问和使用资源。

9、信息分类:是以“类”作为描述信息特征的标识,指示信息内容所属的科学或领域。 10、主题标引(简称标引,indexing):是对文献的内容主题及其它有检索意义的特征进行分析、识别、提炼和归纳,然后用某种检索语言标写出来,作为信息存储与检索的依据的信息处理过程。

11、标引的一般方法:标题法、元词法、叙词法。 四、信息检索

1、信息检索就是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贮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2、信息检索按照检索对象可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3、计算机检索系统的逻辑构成:信息源采集与选择子系统、内容分析与标引子系统、建库系统、用户接口子系统、提问处理子系统、词表管理子系统等部分。

4、计算机检索系统的物理构成:硬件(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软件(系统软件和情报检索软件)和数据库(文献或数据集合)。 5、计算机检索用的数据库通常有下列类型:

(1)参考数据库(Reference database)(2)源数据库(Source database) (3)混合型数据库(Hybrid databases)

6、联机检索系统:一种最便利、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检索系统。它允许用户以联机会话方式直接访问系统及其数据库,不管它们位于何处。

7、一个实用的联机检索网络至少由联机检索中心、通讯设施、检索终端等三部分组成。 五、信息分析

1、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指识别某一信息的属性或特征,以达到准确地推理出该信息源(message source)的意义的过程。

2、内容分析采用的技术和工具通常有:词频和相对频率分析技术,停用词表技术,语词轮排和对照技术,基于受控词表的分析方法,词干分析技术,定义语法类(即词类),句法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

3、自动编目(Automated cataloguing)指应用自动内容分析技术(如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技术),从待编目的文献中自动识别和提取书目信息生成目录产品的过程。 4、文摘是信息工作者处理和传递信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和信息产品。

5、自动编制文摘(Automatic abstracting):指利用计算机对文献文本进行扫描分析,自动生成文摘的过程和技术。

6、自动标引(automatic indexing)是指标引作业全部或部分实现自动化的过程。自动标引可分为自动抽词标引和自动赋词标引。

7、信息过虑(Information filtering)就是信息的选择性传播。信息过虑技术面向非结构化及半结构化的数据,主要用于处理文本信息。

8、信息提取技术(Information Extraction):能够有效地分析信息并从海量信息中提取重要或关键信息的手段。

9、情报分析(information analysis)是指对一个特定领域的大量信息进行采集、选择、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k8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