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单元

更新时间:2023-03-17 16:2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六单元 做鸟巢——图形与拼图

看一看 默读教材第70页----73页。

说一说 中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它的上、下、前、后 说一说 面都是什么形状?左右面都是什么形状?

课前多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纸片,借助直尺和三角

量一量

板来量一量,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征?

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正方形的纸片,摸一摸,感受一下它们各

折一折 有什么特点?折一折,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

特点?

背一背 试着背诵课本71页中的概念和结论

画一画 试着画一个长方形、正方形

五边形鸟巢的各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它的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 六边形鸟巢的各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它的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在布袋中准备几种平面图形,一个人说图形的特点,另一个同学

猜一猜 猜猜是什么图形?

做一做 完成72页1-3题

在课外书或网上查找一下有关立体图形知识并记录下来,课上与

查一查 同学交流一下。

有条件的同学将预习获得的知识说给家长或同伴听一听,征求家 说一说 长或同伴的意见。

1、朗读教材第70页----73页。 信息窗1

读一读 2、怎样做 的鸟巢呢?怎样做五边形的鸟巢呢? 六、做鸟巢——图形与拼组

一、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素材的选取背景是深圳南山区招商局子弟学校榕树上的鸟巢启示。 2.情景窗的设置。信息窗1—我们也来做鸟巢;信息窗2—鸟是人类的朋友宣传栏。 二、单元知识分析

1.教材的知识基础

●一个是一年级上册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 ●另一个是一年级下册认识的长方形等平面图形。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一是一年级几何图形学习的继续;

●二是今后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学习的基础。 3.知识构成

●一是长方形、正方形的进一步认识,是特征学习的完成阶段,今后不再学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二是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并初步认识多边形; ●三是平面图形拼组与图形欣赏的学习。 三、单元教材解读 1.信息窗1的解读 (1)情景解读

信息窗中的大榕树和叽叽喳喳的小鸟,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鸟的世界与天堂。太阳公公的微笑—大榕树—小鸟—孩子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精美画面。榕树上各种造型的鸟巢映衬出了人们的爱鸟意识,同时也唤起了孩子们做鸟巢的欲望。 (2)信息解读

息窗中的信息有两类:一是鸟巢的形状,包括鸟巢外观每个面的形状和鸟巢门窗的形状。二是同学们看到这样漂亮的鸟巢后的对话,从而由生活情景切入到数学情境。 (3)例题的设置

本信息窗共设计了三个例题,两个红点一个绿点。 ●第一个红点: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第二个红点:五边形的认识。

●绿点: 认识六边形,延伸到多边形。 (4)教学的策略

●从整体到部分,做好由体—面—门窗的转变。鸟巢里面是有空间的,是一个立体的图形。而这节课认识的是平面图形,如何过渡,正如教材中设计的那样,问题是:怎样做长方体的鸟巢呢?一个孩子这样过渡的,要知道每个面的形状,然后转入面的研究。

●操作是这节课的主旋律。对于特征的研究一定要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折一折,甚至可以画一画、动手做一个长方形、正方形。

●边和角是认识图形的切入点。对于平面图形的认识,从哪里入手,学生并无这方面的经验,要引导学生先从整体观察,再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来研究图形。从而掌握认识图形的一般方法。 2.信息窗2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

情景图是一幅主题为\鸟是人类的朋友\的宣传画。是信息窗1做鸟巢的继续,在情景串上继续反映人们爱鸟、护鸟,做鸟的朋友的意识和行为。 (2)情景图中的信息

画面中的树木、山川、太阳、房子、小路、小鸟、鸟巢等,都是一些平面图形的组合体。图中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将学生的注意力由生活情景转入到了数学情景。即:他们都是由什么图形拼组而成的呢? (3)例题的设置

本信息窗只设置一个例题。即:他们都是由什么图形拼组而成的呢?

(4)教学的策略

●图形的欣赏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学会欣赏教材中美丽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分解图形是学习的关键。面对一个组合体,它是由什么图形拼组而成的,不能简单的说一说而已,要学会将一个图形进行分解。如例题中的小鸟图,他的翅膀是三角形的,身体是平行四边形的,头是圆形的,嘴是三角形的等。

●不要就例题说例题。即除例题中分析的两个图形外,还要多分析几个其他的拼组图形,如果教师现场再画几个拼组图形让学生分析则更好。

●设计图案必不可少。教材以电脑的形式抛出:你还会拼什么图案?意图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教学时要用好这一环节,大胆让学生设计,并相互交流 信息窗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继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两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问题主要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第二个红点问题和绿点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多边形。教学重难点是探究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2、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大森林里,各种小鸟在林间飞来飞去,高兴地唱着歌儿。瞧,她们在欢快地忙着做鸟巢呢!(出示情境图)

谈话:你知道每个鸟巢是什么形状的吗?我们把这个长方体的面画下来,(板书)你知道它叫什么图形吗?关于长方形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关于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引入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观察猜测。

谈话:仔细观察长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认识“对边” 并适时板书特征) (2)操作验证。

谈话:你能想法验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①学生独立操作。

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长方形边的特征

③小结特征,认识长、宽。

谈话:经过同学们自己猜测、验证,你发现长方形有什么特征?长方形的长边叫“长”,短边叫“宽”。

(3)找生活中的长方形。

谈话: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认识长方形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数学活动中体会长方形的特征。] 2、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 观察猜测。

谈话:仔细观察正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操作验证。

谈话:你能想法验证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吗? ①学生独立操作。

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正方形边的特征 ③小结特征,认识边长。 (3)找生活中的正方形。

谈话: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 3、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

谈话: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观察对比交流。

(二)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和绿点问题,认识多边形。 1、认识五边形。 谈话:我们知道这个鸟巢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做成的,你知道蓝色的鸟巢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操作交流,认识五边形) 2、认识六边形。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1题。

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你能用钉子板围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2、自主练习第3题。 四、自我评价:(看情境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将今天学习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引导学生总结图形特征,提出合理的建议。)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中,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会到了猜想、验证等数学方法,发展了空间观念。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判断题。(引导学生在辨析中,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所有的四边形都是长方形。

(4)五边形有五个角、五条边。

2、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在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自主练习第4题。(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前面学过的平面图形) (1) 教师说条件,学生猜,系统整理。 (2) 学生说条件,学生猜,巩固提高。 二、综合练习

1、自主练习第5题。 (1)独立解答。 (2)班内交流。

2、自主练习第6题。 ①学生动手尝试。 ②班内展示剪法。 3、聪明小屋

①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②班内交流解题方法。 四、自我评价

你觉得这节课学得愉快吗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用各种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中情境图呈现的是用平面图形拼成的一幅美丽的壁画。壁画中包括学生认识的各种平面图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该图与信息窗1相呼应,构成了一个爱护鸟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爱心主题。由学生的提问“它们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引入对本信息窗的知识点——图形的拼组的学习。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够说出壁画上的图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难点是能够利用各种图形进行拼组设计与众不同的图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图形的拼组,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

2、在实际的情境(欣赏、拼摆、创作粘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以爱为主题,启发学生爱护小鸟升至珍爱一切生命,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各种形状的奖励牌 学具准备

学具盒中的七巧板、各种图形的纸片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谈谈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肯定孩子的爱心)。 2、猜猜老师喜欢什么小动物? 活动一:欣赏壁画 1、 导入新课:

老师喜欢的小动物是“小鸟”,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因为“鸟是人类的朋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k8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