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

更新时间:2024-05-22 16: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1、绝对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的优生学理论 环境决定论: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例:“给我一打婴儿……”,

洛克的白板说

2、共同决定论 斯腾的幅合论

格赛尔的成熟优势论:双生子爬梯实验,两个同卵双胞胎在不同时间开始训练爬楼梯,最后到达的成绩是一样的,说明成熟前的训练不起多大作用。据此,他提出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观点。 (三)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3、这两者的作用是动态的。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能自

1

己与别人帮助下能达到的差距。)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2)乳儿期(1个月~1岁) (3)婴儿期(1岁~3岁)

(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 (5)童年中期(6岁~11、12岁)

(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

(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某个特定时候个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而一旦错过就无法再学会。 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882年德国人普莱尔的著作《儿童心理》出版 。

使其成为儿童心

理学的奠基人。 二、霍尔及其工作

“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

(一)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2

(二)将问卷法运用于儿童心理科学研究 (三)撰写了《青少年心理学》 三、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以他儿子为对象使用观察法,做了三年研究。并最早在中国讲述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四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

二、儿童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 (一)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也叫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三个孩子年龄 2个月 全身挣扎

5个月 想拿拿不走 脸上盖毛巾 (说明动作由整体到分化的规律)

8个月 轻松拿走 (二)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群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

3

(三)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是指就同一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四)脑的反射活动

1、对生存有意义的反射: 如吸吮、吞咽、防卫和朝向反射等。 2、特殊反射

(1)足趾反射(巴宾斯基反射) (2)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 (3)惊跳反射(莫罗反射 ) (4)游泳反射 (5)行走反射

(6)强直的颈反射

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

二、动作发展的规律 (一)由上至下 (二)由近及远 (三)由粗到细

4

三、乳儿期的动作发展(出生~1岁) (二)手的动作的发展

初生~2.5月:双手握紧

2.5~5月:有抓握的愿望,但不能成功。 5月:抓握时用力不当,可以2支手一起玩弄物品,也可在两手间进行传递。 6、7月:可用3、4个手指取物。 1岁:可用食指、拇指抓住物体。 四、婴儿期动作发展(1~3岁) (一)行走能力的发展

独走(13月)→行走自如(1.5岁)→弯腰(2岁)→跳、跑(2.5岁)→上下楼梯(双手扶拦:2岁;单手扶拦:2.5岁)→独脚站立(3岁)

儿童感觉的发展

(二)评定婴幼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1、反射行为:新生儿出生时已具备一套完整的无条件反射装置,他们往往通过身体动作、表情、吸吮及心率的变化来表达对刺激的感应。

2、定向反射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

5

全消失,即称为习惯化。

3、去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这时的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去习惯化”。

4、视觉偏爱:这种方法由范茨最早运用于婴幼儿心理研究中,从婴儿注视两样不同物体所花费的时间是否相同来判断婴儿早期能否辨别形状、颜色;婴儿喜欢看什么,不喜欢看什么,也即视觉偏爱。 (一)视觉集中

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但已具备一定追视能力。 (二)光的觉察 (三)视敏度

也称视力,新生儿的视力只有成人正常视力的1/30~1/20,6个月后可以达到正常成人视力的1/5,到1岁时视力才相当于正常成人水平。

(四)颜色视觉:婴儿偏爱暖色、亮色和纯色,尤其喜欢红色。

6

实验 到6岁,儿童的颜色知觉能力基本成熟。 有人做了实验,将650nm波长的红色和600nm波长的黄色1作为一组颜色呈现给婴儿、再将600nm波长的黄色1和550nm波长的黄色2作为一组颜色呈现给婴儿,结果婴儿较能区分红色和黄色1,而不太能区分黄色1和黄色2,尽管两组颜色的波长差别相同。

婴儿较能区分不同类别的颜色而不易分辨同一颜色的内部变化。

第二节 婴幼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的发展 (一)形状知觉 范茨的实验(1):

不同年龄儿童具有与其发育阶段相适应的输入刺激与处理信息的最适宜水平。 范茨的实验(2):新生儿对人脸的偏爱 形状恒常性:客体的映象在视网膜上的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形状知觉的变化。 掌握形状的顺序: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

7

掌握形状名称:从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到抽象概念形成

4岁是形状知觉发展的关键期 (二)大小知觉

大小恒常性:客体的映象在视网膜上的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大小知觉的变化 大小比较:从会辨别简单或相似图形的大小到会辨别复杂或不相似图形的大小 2.5~3岁是大小知觉发展的关键期 (三)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的产生条件:双眼视差、双眼辐合、运动

吉布森的视崖实验:

出生3个月即有深度知觉

动作在儿童深度知觉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头部运动的控制(双眼视差)—转身、触摸、够物—独立运动 爬行与深度知觉 (四)方位知觉

1、起初依靠听觉定向,逐渐发展到视觉定向

8

2、儿童分辨左右能力的发展: 5~7岁:辨认自己的左右方位

7~9岁:能以别人的身体为基准辨别左右

9~11岁:左右概念发展成熟 二、时间知觉

(二)儿童的时间词汇

2岁后儿童的言语中出现时间词汇,如“马上”、“刚刚”、“今天”、“明天”、“一分钟”,但并不真正掌握了相应的概念。

(三)儿童对时序 (时间顺序)的认识规律:

1、先认识较小时间单元的时序,再认识较大时间单元的时序。

2、先认识一个时间单元内的时序、再认识时间单位的延伸。

3、先认识时序的绝对性,再认识时序的相对性。

三、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力的发展趋势

①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②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

9

③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 ④整体与部分从分离到统一

3~6岁是儿童观察力迅速发展的时期

儿童记忆的发展

三、记忆的发展

(一)乳儿期(1月~1岁) 6个月:认生

8、9个月开始对某些语言做出动作反映 只有再认能力,没有再现能力(言语再现) (二)婴儿期(1~3岁) 1岁:客体永久性概念的形成 延迟模仿能力的产生 2岁:有意记忆开始萌芽

可以再现几天前的事,再认几个星期前的事

3岁:可以再现几星期前的事,再认几个月前的事

出现大量延迟模仿动作或行为。 (三)幼儿期(3~6岁) 1、幼儿期的记忆发展特点

记忆能力进一步发展(体现于准确性、态

10

度、方法)

无意记忆占优势(易记住形象鲜明、具体生动的事物)

机械记忆为主,4岁起意义记忆开始萌芽。 形象记忆效果好于语词逻辑记忆效果。 记忆的准确性不高,易出现似是而非、以想象代替事实、易受暗示的特点。 2、幼儿记忆的培养 及时巩固、复习

记忆材料的呈现要形象 多感官参与记忆过程 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材料 (四)童年期(6~12岁)

1、从无意记忆发展到有意记忆 2、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

3、从具体形象记忆发展到词的抽象记忆 4、记忆的持久性不断发展 5、记忆策略逐渐发展

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第一节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一、思维(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11

二、思维是由“格式”组织起来的一种结构。 三、“同化”与“顺应”导致了“适应”。 适应:思维发展的本质也是适应。 同化: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

顺应: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四、发展按阶段顺序进行。

第二节 思维发展阶段

一、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 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时期、具体运算时期、形式运算时期

1、发展表现为认知结构,即“格式”的变化。

2、发展阶段的变化按一定次序进行,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

3、认知发展是连续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展的基础。

4、认知发展存在个别差异。 第二节 思维发展阶段

一、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 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时期、具体运算时期、形式运算时期 二、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

12

(一)感知运动期(0~2岁)

阶段特点:依赖感官功能及动作来了解世界。

1、反射练习期(0~1月)

练习与生俱来的反射活动。如吸吮、哭叫。 2、一级循环反应期(1~4、5月)

某些动作在相对有规律的时间间隔重复发生。

3、二级循环反应期(4、5~9月) 有目的动作出现,但缺少协调。

4、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9~11、12月) 出现真正有目的动作,但只能运用原有图式。(同化)

5、三级循环反应(11、12~18月) “客体永久性”概念形成。 尝试变换动作解决问题。(顺应) 6、“内部联合”阶段(18~24月) 不用明显的外部动作就能解决问题。 延迟模仿能力的产生。 感知运动期的两大成就: 1、主体与客体的分化。 2、因果关系的形成。

13

(二)前运算时期(2~7岁)

阶段特点:从依赖动作思维发展到凭借“心理表征”进行表象性思维。 心理表征:图像、概念 1、前概念阶段(2~4岁)

前概念:不成熟不准确的概念。未真正掌握概念内涵。

不能区分同一种类的不同个体。 “假装游戏”的产生。 不能做合理的推理。

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思维受直接感知到的特征所左右。 未形成“守恒”能力。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1、开始运用假设演绎的方式进行推理。 2、能针对命题展开思维。

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

二、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特点 (一)乳儿期(0~1岁) 1、表达

(1)反射性发声阶段(0~4月)

14

(2)牙牙语阶段(4~12月) 2、理解

10个月以后开始有了语言理解能力。 3、发展指导

“唠叨” 、 “陪聊” (二)婴儿期(1~3岁) 1、表达

1岁开始出现第一个单词,标志着言语的产生。

1~1.5岁:单词句阶段 1.5~2岁:电报句阶段

2~3岁:简单句阶段,末期出现复合句。 1~3岁间词汇量有明显增长,以实词、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的词为最多。掌握词语的多少依次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及代词。

句型以陈述句最多。

(三)幼儿期(3~6岁) 维果茨基:“自我中心语” 1、表达:

复合句增多,语言表达的顺序性、逻辑性、完整性、准确性开始发展。

15

言语表达的主动性增强。 2、理解:

开始能理解非此时此刻的事物,且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

但此时儿童对句子的理解仍停留于表面,不能理解一些言外之意。 “妈妈,我要打麻将!”“你要打麻将干什么?”“你不让我打麻将,我就减肥。”(3.5岁)

“你到底爱不爱李**(他父亲)?”“你要不爱李**,我就不做你们儿子了,我去做张**的儿子。”(3.5岁)

“你是不是你们班最矮的啊?”“我们班上还有一个最矮的呢。”(4岁)

“小姨,你记不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不喜欢你了。”想了一会,小姨记起来了。“如果你今天走的话,我就象那天晚上一样不喜欢你了。”(4岁)

“姑姑,李**是不是你对象啊?”“你怎么知道的啊?”“人家说王*到她对象那去了。”(4.5岁)

妈妈在自言自语“中午买个燕子鱼吧。”转

16

向我“但是菜场的燕子鱼一点小,还是超市里的好。超市里的那么大。”在一边玩的湛湛说“那就去超市买吧。”(4.5岁)

例: “你们老师叫什么?”—“王**、李**,还有一个陈老师。总共3个老师。每个班都有3个老师。”(5.5岁)

“什么样的东西叫桌子?”—“长方形的、有4条腿的东西叫桌子。4条腿不能动也不能走。”(5.5岁)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嘛!我又没有听诊器!”(5.5岁)

幼儿言语发展的独特现象:自我中心言语 是由依赖外部言语进行思考发展到内部思考的过渡。

三、言语获得的理论 (一)环境论 1、模仿说

儿童通过模仿成人的语言而掌握语言。 传统的模仿说:阿尔伯特(Allport)于1924年提出。

选择性模仿说:有选择地模仿成人语言的部分内容或句法结构。

17

2、强化说

由斯金纳提出。

强化:与某种行为相伴随的结果。

语言发展是由外界和自我的强化推动的。 (二)先天决定论 1、先天语言能力说

由乔姆斯基提出:使得儿童能够掌握任何一种语言的生理与心理特质。 2、自然成熟说

由勒纳伯格提出,以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为理论基础。

随着儿童的成长,负责言语的大脑机能不断成熟,语言自然获得发展并不断成熟。 (二)先天决定论 1、先天语言能力说

由乔姆斯基提出:使得儿童能够掌握任何一种语言的生理与心理特质。 2、自然成熟说

由勒纳伯格提出,以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为理论基础。

随着儿童的成长,负责言语的大脑机能不断成熟,语言自然获得发展并不断成熟。

18

(三)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1、认知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的观点:语言源于儿童与周围事物间的相互作用。

认知促进语言的发展。 2、社会相互作用论

代表人物有布鲁纳、鲁利亚及班杜拉。 与成人的语言交流是获得语言的决定性因素。

第七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

一、智力的定义 尚没有一致观点

(一)智力是个体学习的能力

(二)智力是个体抽象思维的能力 (三)智力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智力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二、智力结构理论 (一)单因素论

智力指一种总的能力。人的智力有高低,但只有一种。

(二)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19

智力可被分析为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

一般因素是智力的首要因素,它基本上是一种推理因素。 特殊因素有:(1)口语能力(2)数算能力(3)机械能力(4)注意力(5)想象力 (四)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1、成分智力

解决问题时的各种心理过程 2、情境智力

适应当前环境、选择新环境和改变旧环境的能力。

3、经验智力

处理新情境的能力和心理操作的自动化过程

(五)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逻辑—数学、语言、自然主义、音乐、空间、身体运动、人际间(社交)、内心的(自知) 三、智力的测量

(一)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儿童智力量表(WISC)、成人智力量表(WAIS)、学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

20

表(WPPSI)

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常模(每一标准样组的平均水平)定为100,标准差为10,智商在常模3个标准差以上称为天才,在3个标准差以下为智力落后。这两种人各占人群的2.5%

(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适用于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

三、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基本问题 (一)智力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

在婴儿期,倾向于从感知觉及动作的灵活、熟练程度判断婴儿的智力。

6岁以后,更偏重言语、数学推理能力等内容。

(二)婴儿的智力测验 1、格赛尔发展程序表 动作行为 适应行为 语言行为

生活能力及与人交往行为 2、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心理量表:测量适应性行为

21

动作量表:测量粗大动作

行为记录:测量恐惧、快乐、耐力、易感应及目的指向性等反应 (三)智力的稳定性

推孟:智力发展在10岁之前呈直线上升,之后开始减慢。

迈尔斯:知觉能力发展较早,但下降也早;其次是记忆能力;然后是思维能力,比较和判断能力在80岁时才开始迅速下降;动作及反应速度在18~29岁发展达到高峰,直到70岁后才明显下降。

韦克斯勒:言语和操作方面的智力都在25岁左右达到最高峰,随年龄增长,言语方面的智力下降较慢,操作方面的智力下降较快。

杭齐克追踪研究了200多人,从6岁到18岁,结果发现其中10%的人智商变动30个单位;85%的智商变动10个或10个以上单位。

智商是相对稳定的。

(四)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彼此渗透,使智力得

22

到发展。

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二、儿童情绪的发展阶段特点 (一)新生儿的情绪

华生认为婴儿出生后具有3种天生的情绪反应:怕、怒和爱。

加拿大的布里奇斯认为新生儿只有一种情绪状态:激动。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新生儿有两种基本情绪:愉快与不愉快 。 (四)恐惧的发展

认生,恐惧 6个月开始 年龄 恐惧的对象 0~6个月 身体支持的丧失、大的声音

7~12个月 陌生人、突如其来或冲向身体的物体

三、儿童情绪的发展规律

(二)引起情绪原因的发展规律

1、由生理性原因向社会性原因发展。 2、由单一原因向复杂原因发展。

3、由实际存在的事物引起向由想象性事物

23

引起发展。

第九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与理论

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组成 潜意识是推动人类行为最重要的原因,“童年经验”在人格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格的三种水平 本我——自我——超我 个性心理阶段的发展

(0——1.5岁) 口唇期 (1.5——2.3岁) 肛门期 (2.3——6岁) 生殖器期 (6——12岁) 潜伏期 (12——20岁) 生殖期

同一性对角色的混乱(12——20岁) 发展任务:发展“自我同一性”

促进发展的要素:同伴与角色的塑造,社会压力

第十一章 儿童交往的发展

1、依恋的含义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人亲密时的身体联系时的一种倾向。

24

2、依恋的发展 第一阶段(出生——3个月)对人无差别的反应阶段

第二阶段(3——6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阶段

第三阶段(6——3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

第三节 游戏与交往技能

皮亚杰 游戏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过程中,同化更占优势的一种表现。儿童以此达到“控制”周围世界的目的。 游戏的发展过程

(一)从认知发展看(皮亚杰)

1、练习性游戏阶段 (0——2岁) 为了获得某种愉快体验而单纯重复某种活动或动作,如:抓、丢玩具,跑等 动作思维

游戏内容以动作和感知为主

2、假想性游戏阶段 (2——7岁) 在此阶段幼儿游戏达到高峰。

游戏活动中表现出对物品、人物、活动的想象。如:商店、生与病人, 具体形象思维

25

游戏内容的具体形象性特点较突出 3、规则游戏阶段 (7——11、12岁) “自我中心”的逐步解除使儿童遵守一定规则成为可能,如下棋,打球等, 抽象思维

游戏内容的抽象特征逐步发展

(二)从社会性发展看(帕腾的观点)

1、无所用心的行为 2、袖手旁观的行为独自游戏4、平行游戏5、联合游戏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1、 游戏和认知的发展 2、 游戏和社会能力 3、 游戏与情绪 4、 游戏与个性

26

3、

游戏内容的具体形象性特点较突出 3、规则游戏阶段 (7——11、12岁) “自我中心”的逐步解除使儿童遵守一定规则成为可能,如下棋,打球等, 抽象思维

游戏内容的抽象特征逐步发展

(二)从社会性发展看(帕腾的观点)

1、无所用心的行为 2、袖手旁观的行为独自游戏4、平行游戏5、联合游戏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1、 游戏和认知的发展 2、 游戏和社会能力 3、 游戏与情绪 4、 游戏与个性

26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yt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