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上海电力学院数理学院

更新时间:2023-09-21 19:06: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简介

数理学院

陈中华,男,1958年3月出生,副教授,应用物理学专业负责人,物理学科主任。从事“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力学”“光学”等课程的教学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基础应用的科学研究等工作,期间发表十多篇科研及教学论文,主编出版教材《大学物理解析与指导》(中国电力出版社)、《大学物理学(第三版)学习指导与能力训练》(同济大学出版社),主持“大学物理课程建设”(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01~2003),并获2001~2003年度上海电力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主持“大学物理精品课程建设”(校级2004年度)。参加或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期间还获得上海电力学院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002年校级骨干教师,2004~2005年度校级优秀主讲教师,2006年度校级优秀教师,上海电力学院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08年上海电力学院师德标兵等。教学理念:真诚真心、全心全意。

邓化宇,男,1980年9月生,2005年3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擅长《数值分析》、

《科学计算》、《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以及《微分方程数值解》、主要研究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无界区域问题的快速有理谱方法,已在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发表《二维半无界区域和无界区域问题的快速Legendre有理拟谱方法》。

邓肖明,女,1955年3月生,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主讲“化工机器”、“压力容器”、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与CAD基础”、“工程制图”、“化工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研究成果:(1)高教投资决策与办学效益评价研究,(2)微孔塑料挤出机的研制。在2001年学校组织的本科观摩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

冯莉,女,1978年6月出生,讲师,2003年4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研

究生。主讲《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离散数学》、《C++高级程序设计》,以及《程序设计实习》、《数据库应用实习》等实践课程。曾获上海电力学院第五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2010年度优秀青年教师、以及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等。

冯丽萍,女,1979年01月生,讲师。2004年3月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主讲《高等数学》、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数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偏微分方程求解及解的定性分析。

高兰香,女,1976年出生,讲师,中国共产党党员。2002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硕

士学位。2002年7月到上海电力学院任教至今,主讲《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等。

贺君燕,女,1979年1月出生,讲师。2004年4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曾先后主讲过《高等

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在“国际数学规划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AnewQP-freeinfeasiblemethodfornonlinearconstraintproblem”。

黄琪,1980年7月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具有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擅

长于将优化思想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尤其在交通、物流、经济、管理等领域稍有研究。发表《银行ATM机服务状况动态模拟》一文。

蒋书法,男,1965年5月生,讲师。主讲《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方法》、《线性代数》、《信

息论与编码理论》等课程,发表过《用搜索法求置信区间》等文章,参编过《概率统计》等教材,多次荣获上海电力学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李康弟,男,1965年1月生,教授。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讲《高等数学》、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方法》、《数学物理方程》、《数学建模》、《高等代数》、《实变函数》、《应用泛函分析》、《数值代数》、《最优化方法》等十多门课程。曾获“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提名奖,多次当选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发表论文多篇。

李丽花,女,1979年生,讲师,于200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应用

偏微分方程。主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曾获“上海电力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理工组一等奖”(2010年)和上海电力学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2008年和2010年)。

刘爱兰,女,1977年6月生,讲师,2002年3月毕业于同济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讲高等数学、

离散数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矩阵论;主要研究有限辛群的Cartan不变量,论文“CartanMatrixfortheFiniteSymplecticGroupSp(6,3)”发表在Algebracolloquium(2003),被SCI索引。

刘家雄,男,1971年11月生,1999年4月上海大学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讲授过《高等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值计算方法》等数学类课程,发表《Bladucci假设条件下平均余命的精算模型》,《Taylor公式在回归分析中的应用》等论文,曾获2003年度上海电力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和第二届上海电力学院青年教师上课比赛理工组二等奖。

刘晓娟,女,山东潍坊人,1977年3月生,讲师,党员。2004年3月硕士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应用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上海电力学院任教。2009年开始攻读东华大学信息与技术学院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向的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最优化理论,最优预测及控制以及信息安全算法等。主持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1项,参与科研项目3个,其中市级项目2个,校级教改项目1个。已在《应用数学》、《计算机软件与工程》、《上海电力学院学报》、IEEE ICIS国际会议等发表论文数篇。目前主讲《复变函数》、《线性代数》等课程。

钱道翠,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高等数学》、《微积分》、《经济数学基础》、《线性代数》、《高

等代数》、《运筹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管理定量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常微分方程》、《应用泛函分析》、《数学分析》等课程的教学。

石长光,女,教授,1972年生,毕业于日本国立富山大学,理学博士。曾任日本国都立科学技术大

学(现名为首都大学东京)量子物理教研室客员副教授,客员研究员。2004年引进到上海电力学院数理系工作,目前主讲《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学》,还主讲过《大学物理实验》、《数据结构》、《线性代数》《专业英语》等课程。曾获得过上海电力学院“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提名奖、校优秀主讲教师、上海市第五届杨浦青年创新奖、上海市科教系统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研究方向为非线性物理及数学物理。近5年来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项目,目前主持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及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SCI一区权威刊物(影响因子5以上) Phys.Rev.D, Jour. High. En. Phys, Phys.Lett.B上发表论文5篇。

宋政芳,女,1976年9月17出生,2000年9月至2003年3月,就读于上海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所

学专业是运筹学与控制论;研究方向是排序理论与算法(最优化),读研期间,在运筹学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ASchedulingProblemwitnEarlinessAwardandTardinessPenalty(一个超前有奖迟后受罚的排序问题)。主讲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谈蓓月,女,1965年9月生,副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主讲《计算机网络》、《CAD

绘图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应用训练》、《程序设计训练》等课程。主持编写了上海市重点教材建设项目——《CAD绘图技术实验教程》、《AutCAD实用教程》等教材,主持多项重点教改和课程建设项目,并有多项项目获优秀教学成果奖,参加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多篇。

唐永建,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自1982年到院工作以来,主要担任“高等数学”的教学任务,

也讲授“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数值计算方法”、“数学金融学”等课程。曾获得“2009年度上海电力学院师德标兵” 称号和“上海电力学院第四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2004)。

王淮生,1966年1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专业博士,天津大学博士后,

2003年9月至今,在上海电力学院从事教师工作。博士期间参与了多维深亚微米微结构信息光子技术和微结构光学集成系统的研究。在天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时主持并完成了一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其中多篇被SCI收录。来上海电力学院后主持并完成了科研项目4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1项,上海电力学院发展基金1项,上海市教委创新基金1项)。王淮生老师的教学理念是:要相信已定型的科学知识但不盲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其追求的目

标。人生格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王玺,男,1962年生,副教授,曾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工业大学,最后毕业于同济大学,获

硕士学位。主讲概率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利息理论、线性代数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决策科学与企业战略。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1部,曾获上海电力学院“优秀主讲教师”和“优秀教师”称号。

熊慧萍,女,副教授,1972年12月出生,1999年7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系,2001年6月至

今主要从事上海电力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工作,主讲《大学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实验》、《核能的开发与应用》等课程,近两年来曾在国际晶体学报、《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3篇。

徐丽,女,1977年12月生,博士,副教授。2003年3月于上海大学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获流体

力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电力学院数理学院任教。2006年9月-2010年10月在职到上海大学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主讲过《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程》、《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主要从事计算数学、计算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委等多项科研工作。迄今已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徐幼成,男,1953年5月10日出生,讲师,198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主要教学经历:主讲《高

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运筹学》等课程。学位。曾经任教的课程有: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于娜,女,1975年2月9日出生,2003年3月毕业于上海大学理学院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获硕士张杰,女,1979生,2004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光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之后至上海电力学

院数理系任教至今。主讲大学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主要研究超短超强激光脉冲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相关现象。曾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和2项上海电力学院校教改项目。在物理学报、光学学报等期刊发表相关论文6篇,其中3篇为核心论文。

张申媛,讲师,理学硕士,2000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数学系,研究方向为泛函分析。曾讲授过《高

等数学》、《高等代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常微分方程》课程。

张素才,男,1979.3出生,2001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主要教学经历:2001至今,上海电

力学院数理系物理实验室,本人特点:热情,乐观。

张霞,女,1977年1月出生,2002年3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本校数理

系讲师,主要讲授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数学》等课程。

朱凤林,1965年9月出生,教授,博士。专业:基础数学,毕业学校:中国科技大学,主讲高等代

数、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主持完成上海市教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上海电力学院发展基金项目、精品课程建设各一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辽宁省教委项目两项。发表论文近40篇。

邹乾林,男,1963.1.3出生,职称:工程师,主要教学经历:1983年8月~1992年12月,上海第

二教育学院机械系,1996年6月,上海电力学院物理实验室,主要研究成果:热电制冷用于火电厂仪用气体的露点检测。

杨春沪,女, 1980年2月生,讲师,硕士,中国共产党党员。200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系光学

专业。同年7月进入上海电力学院数理系物理实验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激光遥感,微信号测量,物理实验教学。进校以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6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1篇EI收录)。主讲《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物理专业英语》等课程。

邢利荣,女,博士,讲师,1978年11月出生。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研究粒子物

理理论与计算高能物理,近三年以来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合作发表论文近十篇(多为SCI收录),其中第一作者5篇。现在上海电力学院数理系物理实验室工作。

胡海宁,女,博士,副教授,1974年出生。2005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

业,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凝聚态和材料物理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磁性材料,包括磁性薄膜及磁性纳米线等。近几年来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8篇(7篇为SCI收录)。2005年7月至今在上海电力学院数理系任教,主讲过《固体物理》、《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等多门课程。

刘永生,博士,教授。男,1974年10月生。现任上海电力学院物理实验中心主任,入选上海市青年

科技“启明星”计划(2007年)、上海市人才发展计划(2009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跟踪)(2011年),曾获得上海电力学院优秀教师、先进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主讲《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材料物理》等课程。美国Inorganic Chemistry、Microporous & Mesoporous Materials等国际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和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重大(点)项目、上海市纳米科技专项、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项目等10余项。已在美国Appl. Phys. Lett.、美国Phys. Rev. B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余篇次。

周金芝,女,讲师,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2002年就读于江苏大学机械专业,并于2005年获硕

士学位,同年7月到上海电力学院任教。主讲《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及CAD》、《工程制图》等课程。

李秀英,女,讲师,1978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 2005年3月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数

学专业同时获理学硕士学位. 主讲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研究方向是数字信号处理与图像处理。

张开军,男,1975年出生,民盟盟员。2000年就读于复旦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并于2003年获硕士

学位。并于2003年7月到上海电力学院任教至今。主讲《线性代数》、《数值计算方法》等课程。

葛亮,男,1964年出生,副教授。1981年9月进入四川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学习,毕业后在上海光

学仪器研究所从事研发工作,1989年9月在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攻读硕士学位, 1991年7月进入上海电力学院工作,主讲《大学物理》、《Photoshop图像处理》等课程。在多种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管秋琴,女,1980年出生,讲师。2005年6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同年7月

进入上海电力学院数理系工作,主要从事计算数学和有限差分解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发表文章《Finite Difference Solutions of a Cooperative Model with Diffusion》。

胡妍,女,山东青岛人,1978年出生,硕士,2005年5月毕业于上海大学理学院运筹学与控制论专

业,随后到上海电力学院工作,曾先后主讲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C》《计算机应用训练-网页设计》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组合数学,图论及几何分析。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Ramsey数和小van der Waerden数研究”,已完成多篇学术论文。

黄建雄,男,出生于1963年5月,1992年获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多年从事数学类和计算机类

课程的教学工作,在院工作期间,先后担任了“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高等代数”、“数学建模”、“离散数学”、“程序设计与C语言”、“程序设计与Fortran语言”、“微型计算机原理”、“信息技术概论”、“控制理论基础”等课程的主讲工作。曾获得院“我心目中的好老师”,院“优秀教师”称号, 获得院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优秀产学研工程奖励证书,出版教材并发表论文若干篇。

徐文莉,女,1968年1月生,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理统计系,硕士研究生,主讲

《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统计方法》、《数学专业英语》、《Engineering Mathematics》等多门课程。主要研究成果:主持上海电力学院青年基金科研项目、上海电力学院教改项目等,参与数项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贾彩丽,女,1980年出生,讲师,中国共产党党员。1998年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学习,2005

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生物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并任教于上海电力学院直属数理系物理实验室至今;主讲《大学物理实验》、《电磁学》等课程,并从事与教学相关的研究。

蒋秀丽,女,1978年8月出生,讲师。200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2002年到

上海电力学院任教至今。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纤传感、薄膜光学,已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多篇论文,期中SCI、EI收录3篇。任教期间主讲过《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计算机应用训练》、《无所不在的激光》等课程,并发表多篇教学论文。

李彦,男,1979年出生,讲师,中国共产党党员。2004年3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获得应

用数学硕士学位,同年到上海电力学院参加工作,先后主讲过《复变函数》、《数学分析》等课程。研究领域为随机过程的理论与应用,目前正承担“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中的“高分子随机聚合理论研究”课题的研究,曾发表论文《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Infinite Size Cluster of Interacting Agents in Stock Market》。

张光林,男,1981年4月生,讲师,2003年本科毕业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6

年上海大学数学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研究生毕业。主讲《高等数学》、《实变函数与应用泛函分析》等课程。发表论文有“半直线上随机环境中随机游动的常返性”及“带割点有限图上随机游动的首达时间”等。

卢峰红,女,1976年12月生,副教授,2006年12月毕业于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教学经历:

主讲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主要从事凸分析方面科研工作。目前主持上海市教委优青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等2项。已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8篇。

佟洁,女,1978年1月生,副教授,2003年7月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获基础数学硕

士学位,2006年7月于同济大学数学系获基础数学博士学位。主讲《高等数学》、《离散数学》、《高等代数》等课程。在数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检索,同时,先后承担上海市课题3项。

于洪霞,女,1978年11月生,讲师,2006年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获理

学博士学位。同年到上海电力学院工作,主讲《运筹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最优化理论及应用,鲁棒优化方法,已发表论文多篇。

李慧玉,女, 1976年6月生,讲师,201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主讲《大学物理》等

课程。主要从事生物物理科研工作,已经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被J. Phys. Chem. B., Appl. Phys. Lett.等杂志收录。

朱燕艳,女,1976年3月生,讲师,2006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主讲《大学物理》等课程。主要

从事凝聚态表面物理等方面科研工作,已经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Thin solid films等杂志上。

朱威,男,1982年生,讲教,2006年毕业于华东师大统计系,主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

研究方向为金融统计。

陈东生,男,硕士,讲师,物理实验中心副主任,1978年9月出生。2005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

学物理系,主讲《大学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等课程。现在上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太阳能光伏薄膜新材料、光电器件的开发与研究工作。近四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共12篇(SCI、EI各收录一篇)其中核心论文7篇。申请国家专利两项,作为第三副主编出版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教程》一本。编写实验讲义《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综合性、设计性物理实验教程》两本。

王莹,男,1981年04月生,讲师,2006年毕业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主讲《大学物理实验》等

课程,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发表论文《大学生学业成绩归因的比较与研究》、《中英两国科学教材的比较与思考》等。

赵雨,男,1979年08月生,讲师,200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主讲《大学物理实验》与《太

阳电池技术》课程,研究方向磁性材料研制与应用及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发表《锰锌铁氧体磁损耗研究》、《冷热探针法测半导体导电类型相关研究》等论文。

王军平,博士,1976年12月出生。1999年6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1999年

8月在河南师范实验中学任数学教师。2000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并于2006年6月从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博士毕业。之后在上海电力学院数理系任教。目前从事线性代数、高等数学的

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离散混沌神经网络的动力学分析、混沌同步等。

吴蓓蓓,女,1979年出生,讲师。 2006年7月毕业于上海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在数理系

任教。主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专业英语》、《工程数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是数值逼近、CAGD. 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李鹏飞,男,1970年11月出生,河南新乡人。副教授,2007年3月取得同济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凝聚态物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介观系统的输运性质和强关联系统的磁性质。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2007年7月进入上海电力学院,现在主讲大学物理和电动力学课程。

曹海静,女,副教授,1978年生。2007年6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理学博士。专业:理论物理,

方向:量子信息。2007年9月到上海电力学院直属数理系工作。曾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及核心文章数篇。

陈静,女, 1979年12月出生,副教授,2002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并免考

直升为本系凝聚态专业硕博连读生,2006年12月到2007年12月在中芯国际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担任半导体器件研发工程师,2008年1月至今在上海电力学院数理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半导体物理研究,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十余篇,所做的部分工作在2005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二等奖中排名第一,第三作者)。2005代表中国(全国物理类共5人)去德国林岛参加第55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2007年毕业时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08年获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资助,2011年获上海市科学创新项目。

刘世建,湖南郴州人,工学博士,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工学博士;中科院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出站时获副研究员任职资格;2006 年5 月进入上海师范大学工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负责筹建“光电材料与器件学校重点实验室”,2007年获校第九届“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8年7月进入上海电力学院工作。工作后主讲过本科生课程《数学物理方法》、《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光学》、《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等,研究生课程《固体物理》、《微电子器件物理》、《微电子制造技术》和《电子薄膜科学》等。共发表论文20余篇,国外发表 9篇,被SCI、EI和ISTP收录11篇。

孙玉芹,女,汉族,江苏海安人,副教授,同济大学理学博士。主要研究组合数学和图论,尤其是

图的Ramsey理论。先后在“Electronic Journal of Combinatorics”、“Discrete Math.”、“同济大学学报”、“运筹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上海电力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各一项,参与过多项课题研究,其中已有数篇文章被SCI检索。多年来,一直承担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离散数学、复变函数、运筹学等多学科的教学工作。

薛文娟,女,1981年4月生,副教授。2008年3月毕业于同济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获理学博

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电力学院直属数理系任教。主讲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专业英语》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最优化理论,曾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其中有数篇被SCI、EI收录。

孙园,男,1980年6月出生,副教授。2008年6月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博士毕业。同年7月进入

上海电力学院数理系工作。担任过《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组合设计与编理论,特别是差集合等组合结构和二元序列的构造,已发表数篇论文。

王隔霞,女,1981年10月出生于山东菏泽,副教授,2008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获

博士学位。现在数理系任教。主讲过《线性代数》《概率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等多门科目,曾获2010年度上海电力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优胜奖。研究方向是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分析与集成,并将奇异系统和网络化控制相结合,在该方面已经发表数篇论文。目前正在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资助的优青项目和科研创新项目各一项。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收录5篇,核心2篇。

潘耀芳,女,1971年4月出生,副研究员,工学硕士,1996年4月毕业于上海大学机械制造专业,

主讲《机械制图》、《机械制图及CAD》、《工程制图》、《CAD绘图技术》等课程。编写上海市重点教材建设项目《CAD绘图技术实验教程》,参加多项教学及管理项目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

夏燕,女,1962年4月生,工学硕士,副教授。主要讲授“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机械制图”、“工

程制图”、“机械制图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绘图技术”、“SolidWorks零件设计等课程”等课程,指导测绘实习、计算机辅助课程设计等。根据高校扩招后实际情况,利用绘图软件创造出既有传统教学思路又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新方法,获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制作了《机械制图解题三维指导》多媒体软件;对不同教材和习题集创建了SolidWorks三维图形库,弥补了实物模型的缺陷,尤其是装配体动画是帮助学生理解装配关系、工作原理的惟一途径;出版书籍有《SolidWorks装配体和二维工程图》、《计算机绘图(中级)试题精编》以及《SolidWorks2003三维设计教程》。夏燕老师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兢兢业业、讲奉献,曾被评为校“优秀教师”、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吴炳晖,女,博士,副教授。1972年出生于哈尔滨,1995年毕业于佳木斯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设

备专业,毕业后在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从事水轮机结构设计。2000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程图学部工作。主讲过《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制图基础》、《现代设计方法》、《AutoCAD》、《SolidWorks》等课程。2008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3月,进入上海电力学院工作。发表科研论文9篇,EI检索4篇,EI源1篇,核心4篇,发表教学论文4篇,参编教材2部,主编教材1部。参加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一个,已结题。参与科研项目5个,其中863项目一个,航天部项目2个,省级项目1个,校级项目1个。2010年主持《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一项,现已结题并评为优秀。

张梅琳,女,1974年10月出生,博士,副教授。199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毕业后在陕西咸阳华星电子有限公司从事模具设计。2000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3年硕士毕业后考入上海东华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毕业后进入上海电力学院工作。主讲《机械制图》、《工程制图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发表科研论文15余篇,其中SCI检索4篇,EI检索2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其中已授权一项。参加省级科研项目5项,其中省级项目4项,校级项目1项。

郑莉,女,1980年2月出生于山东高唐,党员,光学博士,讲师。2002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

物理系,2006年硕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200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到上海电力学院数理系工作,主讲《大学物理》,《光学》等课程。曾参与国家973,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现研究方向:激光物理,新型光学材料等。

刘琼,女,1981年出生于湖南怀化,博士,讲师。200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同年获得保

送资格,攻读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代数方向硕士研究生, 200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同调代数,代数图论。2009年毕业后进入上海电力学院工作,主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发表科研论文7篇,其中SCI源3篇,EI源1篇,核心2篇。

王海超,男,1978年出生,博士,讲师。2009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数学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研究

方向为图论与组合优化。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一项,现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7篇。2009年7月进入上海电力学院工作,承担《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高湉,男,1980年生,博士,讲师。2009年07月毕业于上海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

进入上海电力学院数理学院参加工作。主要从事强关联锰氧化物巨磁电阻材料的实验研究工作。曾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发展基金等近十项课题的研究。多次参加低温和强关联体系研究领域的国际、国内会议。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等收录6篇。

张玉凤,博士(后),副教授。女,1976年出生。 2004年7月毕业于上海大学物理系。2004年10

月获得日本政府国费奖学金资助到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M. Izumi教授,于2007年9月毕业。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在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和芝浦工业大学进行博士后工作,合作导师为M. Murakami教授和M. Izumi教授(国际超导块材界著名专家)。主讲《大学物理》、《核工程物理基础》等课程。长期从事于高温超导块材钆氧化物及复杂体系磁性氧化物材料的研究,已多次在著名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口头报告。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等3项。在国内外重

要的学术期刊Phys. Rev. B等杂志发表科研文章2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10余篇次。

吴泉军,男,1982年1月出生,讲师,201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获博士

学位。2010年9月至今在上海电力学院工作,主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复杂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分布式控制理论,复杂多智能体网络系统,非线性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神经网络和脉冲控制等。已在其研究方向和领域取得了一些较好的研究成果,并已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美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英国)、《Nonlinear Analysis: Hybrid Systems》(美国)、《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美国) 、《Physica A》(荷兰)、《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英国)和国内重要权威刊物《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力学季刊》、《计算机仿真》以及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7篇,EI检索20篇。近年来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972129,10672094,60474071),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802800015),上海市教委科技重点创新项目(10ZZ61)和上海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项目(06AZ101)。

徐燕,女,1982年8月生,博士后,讲师。2006年10月获得上海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2009年9月获得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东京海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2011年1月被引进上海电力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的实验研究,包括强关联电子体系的超导材料和巨磁电阻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等。已在国内外著名的期刊Phys. Rev. B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有十余篇被SCI检索。

彭麟,男,1979年3月出生,博士,副教授,2010年4月于上海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上海市

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主要从事凝聚态与功能薄膜物理领域内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之后在上海电力学院数理学院从事《固体物理》、《物理实验》和《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几年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项、863项目一项和973子课题一项,主持完成博士创新基金一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J. Appl. Phys、J. Phys. D、Supercond. Sci. Technol、Physics Letter A等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16篇(第一作者12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多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73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