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培养方案

更新时间:2023-03-08 06:17:4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济学院

2013级区域经济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一、适用学科专业

区域经济学 (学科门类:经济学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二、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2.掌握本学科内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3.培养具有较高学术能力的区域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三、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与政策 区域投资环境评价

四、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2年。

五、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要获得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 学科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 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 方法课不少于4学分, 社会实践不少于1学分, 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公共课不少于6学分, 具体课程及学分要求见“方案课程及学分要求”。

六、社会实践

在第3学期结束时,完成社会实践,形式可以是:根据导师课题需要,参与导师课题调研,写作的课题报告;也可以自己参加社会实践,写出5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计1学分。

七、论文撰写

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完成的论文包括: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课程论文根据上课教师要求完成;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是有关区域经济学专业方面的内容,可以是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调研

报告等多种形式,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必须在每年3月底前完成初稿,5月底前完成答辩。

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 培养方案课程及学分要求

1、公共课(6学分) (1)政治理论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邓小平经济理论

2学分

PUE501 1学期

(Research on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DengXiaoping’s theory of Economy)

自然辩证法概论

(Introduction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Marxism and method social sciences) (2)第一外国语

语言基础

(Foreign Language) 2、方法课(4学分)

统计方法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2学分

RES602 2学期

1学分

PUP505 2学期

1学分

PUP504 2学期

3学分

PUF500 1学期

(Statistic Methods Application into Regional Economic Analysis)

(培养学生量化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投入产出分析理论与实现、统计分析理论与相关软件、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分析)理论与相关软件。在介绍各类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突出其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GIS在城市与区域经济中的应用

(GIS Application into Regional Management)

(本课程试图通过GIS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技术,尤其是通过介绍该技术在区域与城市经济领域的操作过程,讲述GIS与该领域工作的特点,它们的交叉点、结合处,以及分析思路之间的相互转换,并通过案例剖析,让非技术专业学生真正理解使用这门新技术的实质。) 3、学科基础课(9学分)

货币银行学

(Theories of Monetary and Banking)

(系统介绍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 西方经济学

(Western Economics)

(系统介绍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 财政经济学

(Financial Economics)

(主要系统地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改革的前沿问题和实践

3学分

PUF602 1学期

3学分

EHE602 1学期

3学分

FIN620 1学期

2学分

RES601 1学期

中的重大问题。先修课: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选读(必修) (Studies on the Capital)

(本课程要求学生必修。讨论马克思《资本论》的对象、方法、结构和基本理论以及对研究当代经济问题的指导意义。)

国际经济学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本课程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证研究,包括李嘉图理论、OH模型,新贸易理论和贸易福利理论等。)

4、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

区域经济规划

(Planning of Regional Economy)

(系统介绍区域经济规划的概念、理论和国内外现状,系统讲授区域经济规划的规划原理,规划内容,规划程序和主要规划方法等。)

现代城市规划

(contemporary urban planning)

(讲述城市的概念、设置标准、影响因素及发展演变;城市性质与规模规划;工业区、商务区、居住区、绿地、交通网及总体布局规划等。)

区域经济理论

(Theories Regional Economics)

(阐述区域经济基本理论的基本范畴、原理和主要的分支流派,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和总结。)

区域经济方法

(Methodologies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earch)

(以区域经济分析的思维方法、系统指标构建及成型模型等为骨架,以大量的实际案例为素材,具体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等。)

区域融资与投资环境评价

2学分

RES608 2学期

2学分

RES604 1学期

2学分

RES603 1学期

2学分

RES607 2学期

2学分

RES606 2学期

3学分

PEE704 2学期

3学分

PEE703

1或2学期

(region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evaluating)

(本课程介绍投资环境一般概念、特征;影响投资环境的主要因素分析和投资环境评价方法,以及国内外经验举措。)

区域与城市管理(双语)

(Regional & Urban Management (Bilingual))

(通过认识城市特点和城市问题,讲解城市管理主要关注的内容;通过理论的介绍,了解城市管理的主要工具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城市管理的实际工作特点与知识的运用。双语即是采用一部分国外教材,穿插一部分英语讲授和英语讨论。)

区域经济政策

(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本课程介绍区域政策的起源、理论依据,重点分析区域政策的操作问题,并分析中国区

2学分

RES605 1学期

2学分

RES614 2学期

域政策的现在与未来方向。) 5、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区域经济英文文献研读

(English literature study on regional economics)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英文专业文献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了解国外区域经济研究动态,把握研究方向;掌握重要的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选择最新的、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领域的英文文献,详细研究,要求学生分析理解文献的要点。选择的文献将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区域经济研究动态、重要理论进展、区域经济政策与评价等)

空间分析理论、方法与技术

2学分

RES610 2学期

2学分

RES612 1学期

(Theory,Methodology and Technology of Spatial Analysis)

(系统介绍空间数据模型、探索性数据分析、空间统计、空间计量等空间分析与建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及其在区域研究中的应用,并通过众多具体案例讲解,让学生学习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三产互动与城乡统筹发展

2学分

RES611 2学期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系统介绍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化历程,阐述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进展,解析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内涵与实现途径等)

空间经济学原理与应用

(Spatial Economy: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培养学生针对区域、城市问题,进行规范理论研究的能力。课程内容:系统讲授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基本原理和发展前沿;在理解其经济与政策含义的基础上,介绍该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总结并演示区域、城市问题理论研究的技巧。先修课:西方经济学)

注:选修课由学生在本院所开设的选修课或在全校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范围内任选。 6、先修课

中国经济地理

(Economic Geography of China)

(以全国及各个区域为范围,研究各个经济-产业部门的空间分布及各个产业和地域组合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与规律。)

中国自然地理

(“Physical Geography of China”)

0学分

学期

0学分

1学期

2学分

RES613 2学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9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