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浅析

更新时间:2024-03-03 08: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浅析

作者:郭 能 陈莉丽 钱琬燕 徐 菁 来源:《商情》2008年第02期

[摘要]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是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针对当前辅导员专业素养不足,职业意识淡泊,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有必要针对性地采取一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举措。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化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管理机制、培养模式发生深刻的变革;高校扩招,学生人数激增以及学生层次愈加复杂;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生活方式等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任务愈发艰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校“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的目标,必须建设一支懂得专业、素质较高、职业思想稳定的辅导员队伍。然而,长期存在的“非专业化”、“非职业化”的现象,今天已成了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瓶颈,深深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意义

1.辅导员职业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办学层次以及办学形式显著变化,大学的专业、课程以及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生产体系的衔接,显示了高等教育在其大众化时代嬗变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如何引导学生的思想与社会发展的脉搏共振,需要高校辅导员队伍迈向职业化,需要他们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教育改革的倡导者。 2.辅导员职业化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走向,一是发展定位个性化;二是发展方向多样化;三是价值取向多元化;四是家庭背景差异化;此外,目前高校心理障碍学生有逐渐增多趋势。因此,能够指导其制定个性化的人生规划,能够促进他们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要求辅导员具有比较专业的指导技能、心理咨询技能、与学生相处和交流等技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9v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