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我这样做班主任》有感

更新时间:2023-03-08 17:14:5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李镇西《我这样做班主任》有感

小学语文 王越丽

李镇西是语文教育界有名的教师,最近读了他的《我这样做班主任》,这是他30年的班级管理精华智慧的结晶。读后感触颇深,感动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对孩子的热爱。他真的是用“心”在教育。

一、文学与教育齐飞

李镇西老师主张“文学与教育齐飞”,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名优秀的作家,将每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的作品,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倾注热情,挥洒生命,帮助他们把人生变成一首隽永的诗或一篇厚重的小说。我虽在写作上不甚擅长,但是为了能够用“文学的耳朵”倾听“花开的声音”,我必须要努力了。

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们一直在说“教育离不开爱”,可是经常停留在口头上,把这种爱抽象化了。李老师认为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师爱,首先是理解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捉迷藏、丢手绢、打水仗、斗鸡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依赖感,我不禁想到我们可以在下雪后,和孩子们一起去玩雪;可以在阳光灿烂的中午一起去晒晒太阳;也可以在体活课上和孩子们一起在操场上玩,一起跳长绳,用相机一起留下美丽的剪影??师爱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教师应该尽量不要伤害学生心灵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比如处理班级失窃事件时应该尽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处理其他学生错误时应该

采取恰当的方式,有时把学生的缺点公之于众,让其他学生汲取教训,这种方法无异于开批判会,会使犯错误孩子的自尊受到严重的伤害。爱孩子也表现在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在生日时送上一句祝福,递上一个卡片;孩子不舒服时多问一句,递上一杯热水;爱天气不好时提醒加衣服;和家长多沟通孩子的学习,表达对孩子学习的期待和信任等等,看似是生活中的小事,但都是师爱的具体表现。教师以爱来教育学生,其成效如何,主要看其所教的学生是否也具备了爱他人的良好品质。爱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内容。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不仅仅是让学生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其最终目的是应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无私的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一切。事实证明李镇西老师的师爱培养出了一批“有爱”的优秀学生。

三、做走进学生心灵的朋友

李镇西老师是孩子们信任的朋友,有任何问题都会对他敞开心扉。而李老师也一个能善待孩子求助的老师,是一个善于倾听的朋友,并且能够给出中肯的意见。他认为师生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朋友。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他首先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师生成为朋友中的“朋友”是指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彼此平等,不是说只有与学生玩才是朋友。这种朋友关系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要注意的是,师生之间成为了朋友并不是“和学生随便、降低要求、没有威信”,这样对

教育有消极的阻碍作用。李镇西老师有个方法特别值得借鉴,就是师生之间的通信,俯下身子和孩子们平等地交流,你会发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通信对象可以先选择性格内向甚至孤僻的学生或后进生,要找到合适的时机发出第一封信,内容不限可以是学习或其他,这种书信的交往可以是学生向老师请教,也可以是老师向学生请教,也可以是双方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讨论。我打算以这种方式鼓励后进生,改变性格孤僻内向的学生,一定会有好的收效。

四、童心是师爱之源——用童心来报答童心

感动于李镇西老师出去培训师孩子们的不舍,那孩子们写来的信件,以及送别时在车站或追着火车跑或蹲着嚎啕大哭的场景仿佛就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想车里的李老师一定是泪眼婆娑的。感动于远在外地在繁重的培训任务之外仍能和孩子们保持电话通讯,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感动于孩子们给李老师过生日的那热烈的场景,满满的童真。更感动于多年后师生相见时的怀念与满满的师生情。这一切的一切都会李镇西老师所奉行的“用童心来报答童心”所带来的幸福。为了报答童心,他尽量使自己的整个身心都与学生融为一体;为了报答童心,他力争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充满科学工作和民主气息,让教育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在语文教学上不停实践、不懈探索、不断创新,并逐步形成了自己语文教改的指导思想:“立足课堂、面向社会、深入心灵。”李老师是幸福的,他有无数个爱他、信任他的孩子永远,而且不管在哪里都记挂着他。如果能做这样的一位教师,还有什么遗憾的呢!

五、班级的民主平等与学生的自我管理

此处的平等是指“生生”之间的平等。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给后进生尊严感。不能把学生的尊严体现在分数与名次上,要多帮助学生发现并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禀赋与才能,使他们产生“我有着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的智慧”的自信与自尊。平等还指“师生”之间的平等。所谓教学相长,师生在人格上互相平等、思想上互相交流。教师也会有弱点和缺陷,要用于向学生剖析自己,接受学生的意见,不能实行“专制独裁。”学生的自我管理是指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仅仅是指班干部,而是指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的主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班级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监督实施,变人治为法制,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和选举权,树立良好的班风和舆论导向。班干部起好带头作用,要有服务意识,做好同学们的“仆人”,同时也做好班级的“主人”。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工作,细化到擦窗台、关门、关空调,责任到人。还提到小组竞争的好处及具体实施方法,很值得借鉴。

六、独具特色的青春里程碑——班级文集纪念册

李镇西老师带了六个班级,其特色之处的呈现是六本沉甸甸的“班级史册”——《未来》(一)、《未来》(二)、《花季》、《恰同学少年》、《童心》、《少年》,这是他心血的结晶,不仅仅是一般的优秀作文集,而是记载集体生活、反映集体精神文化的“班史”。李老师执教学段虽为中学,但仍对小学有借鉴意义。我不禁由此联想起了赵静

老师的作文集《静待花开》,这都也给我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需要做的工作如下:

(一)征集稿件:一切反映本班集体生活的文章都在征集之内。途径有三:一是班主任保存的学生文稿,这是班主任平时有意识地从学生的周记、日记、作文中搜集文字资料。二是让学生从自己以往的作文本中选择符合“班级史册”内容的文章。三是利用一节作文课的时间,让学生写几年班集体生活中最难忘的人或事。(二)筛选稿件:争取让每位同学都有文章入选,再交还作者,让其仔细修改,后教师修改。(三)编排目录:根据内容将其分门别类,如写老师的、写同学的、写课内学习的、课外活动的、惜别之情的、畅想未来的等等。为了突出其纪念意义,还可以把任课教师名单、三好学生、班级大事等作为附录编在其后。(四)印刷装订:或打印或排版印刷成书。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要多向优秀教师们学习优秀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最后,我要以李镇西老师为楷模,要用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我要用一颗童心来对待童心,有俯下身子和孩子们说话的耐心,更要用爱来育人,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io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