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禁忌

更新时间:2024-04-28 00: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爱尔兰

爱尔兰国名源于国内主要民族爱尔兰人。在凯尔特语中,“爱尔”意为“后面”、“西边”。因为该岛位于欧洲西陲而得名。北欧维舍人到这里后,称此地为“爱尔兰”,意为“西方国家”或“绿色的国家”。1937年4月18日爱尔兰正式宣布独立,并定国名为“爱尔兰”。

爱尔兰位于欧洲西部爱尔兰岛上。西临大西洋,东北同英国的北爱尔兰接境,东隔爱尔兰海和英国相望。

爱尔兰全国面积7.0282万平方公里。主要为爱尔兰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8.7%。 爱尔兰全国划分为27个郡和4个郡级市。首都都柏林。货币为“爱尔兰镑”。官方语言是爱尔兰语和英语。

爱尔兰人在西欧,生活不是太讲究; 性格开朗喜随便,文明礼貌从不丢; “竖琴”最为受崇拜,民族象征度千秋; 绿色给人以吉祥,受人喜爱;

“十三”、“周五”很忌讳,这些都要记心头。

爱尔兰人虽受英国的影响很大,但在生活上却不像英国人那样讲究排场和注意身份、风度等。一般他们都比较开朗和随便,注重实惠。在待人处事上,都十分注重礼节礼仪。他们言谈话语特别重视礼貌修养。在社交场合,他们的礼貌用语颇多,“请”、“谢谢”、“请原谅”等,是他们的习惯用语,他们还很尊重妇女,“女士优先”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传统。无论做事情,男人都要照顾女人,事事都要女先男后。

“竖琴”是爱尔兰人的绰号。又是爱尔兰的民族乐器,形同上了弦的线性。爱尔兰国徽的图案也是竖琴,爱尔兰人对竖琴的图案最为崇拜和喜爱。他们崇尚绿色。他们把绿色视为

生命和力量。因为绿色会给人带来美好的环境,带来生活的幸福。他们偏爱“三叶草”,并把其喻为国花。无论男女逢遇佳节庆典,都习惯在胸前佩戴一束“三叶草”。他们还爱狗成风。据有关资料介绍,爱尔兰有40%的家庭养狗。

爱尔兰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惯以握手为礼。在与亲朋好友相见时,大多都惯以亲面颊或贴面颊二三次来代替握手,以示相互间的亲热和友好。

按惯例,客人若使用了电话应主动付费。

商业上的会面要事先约定,但要记住爱尔兰人不大有时间观念。

如应邀去爱尔兰人家里作客,给女主动人送鲜花或巧克力是受欢迎的。如应邀去吃饭,瓶酒或乳酪是合适的礼物。

商业活动中送礼则并非常例。 交谈

避免谈论宗教或政治。

爱尔兰人大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还有少数人信奉新教。忌讳“13”、“星期五”。他们视“13”和“星期五”为令人沮丧的数字和日期。一般人都有一种信念,认为凡遇到“13”或“星期五”办事情,很可能不幸会发生,或有灾难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爱尔兰人忌讳交叉式握手,或交叉式同时与几个人的谈话。他们认为这些都有失礼节,是很不礼貌的举止。他们忌讳见到单只喜鹊。认为凡是看见单只喜鹊,准会有倒霉的事要临头。可是你若同时见到两只喜鹊,那就预兆着你必将会有喜事来到面前。他们不愿意他人过问自己的去向、工资、年龄以及婚姻状况。他们认为这些都属于个人的私生活范畴,不需要别人来干预和过问。他们一般都很注重效率问题。习惯工作就是工作,休息就不想工作的事。所以,他们休息或用餐时都不喜欢讨论公事。

爱尔兰人在饮食上对辣味菜肴不太感兴趣;也不喜欢吃带汁的菜肴。

爱尔兰人平时习惯吃英式西餐。用餐习惯使用刀叉。他们对中国菜肴也非常喜欢。他们特别喜欢吃清炖菜肴,尤为营养价值高的菜品,更为他们所偏爱;他们乐于喝清汤;喜欢在餐桌上配备多种调味品。

爱尔兰人招待朋友的茶会颇为讲究。友人来访坐定后,先让一杯接一杯地饮爱尔兰特有的黑啤酒(几内斯),然后,主人才肯端上茶或咖啡等及其他的方便食品。

①注重 讲究菜肴的营养品,注重菜品要质高量小。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微带甜味。

③主食 主食一般以面为主,也爱吃烧麦、水饺和点心。

④副食 爱吃牛肉、羊肉、猪肉、鱼、鸡、鸭、野味品、蛋类等;蔬菜喜欢西红柿、黄瓜、柿子椒、茄子、卷心菜、土豆等;调料爱用番茄酱油、胡椒粉、咖喱粉、味精和盐等。

⑤制法 对烧、烤、炒、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苏菜、粤菜。

⑦菜谱 很欣赏什锦拼盘、炸蛋卷、生菜鸡块、清炖狮子头、海米烧茭瓜、葱爆牛肉、鸡火煮干丝、烤鸭、香酥鸡、清炒虾仁、炒山鸡片、烤乳猪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喜欢喝啤酒、葡萄酒、香槟酒、白兰地等;也爱喝咖啡、牛奶、可可等,尤为更爱喝矿泉水(据资料介绍每年人均要喝200升),他们还喜欢喝红茶;对水果冻、冰激凌也很爱吃。

斐济

“斐济”是土著名称。它是由斐济群岛中的主岛——维提岛一名转化而来的,其意却不知而知。有人说,“斐济”一词是当地土语“最大之岛”的意思。为荷兰人塔斯曼在1643年所发现。当年欧洲航海者到达维提岛时,听当地人发音纪录成斐济。1874年,这里沦为英国殖民地,1970年10月10日独立。

斐济是位于西南太平洋中心的岛国,地处澳大利亚到美洲的主要海、空航上,由约330个岛屿组成。

斐济全国面积1.8333万平方公里。人口72万(1987年)。印度人占他国人口的一半,真正的斐济人占少一半,半欧洲血统人及华人仅占很少部分。

斐济全国有1个直辖市、4个大行政区和14个县。首都苏瓦。货币为“斐济元”。官方语言为英语、印地语、斐济语,通用英语。

斐济国民心赤诚,热情好客很驰名;待客特别重礼仪,“踏火仪式”迎宾朋;还要敬献“卡瓦酒”,以表主人心盛情;红色扶桑,一般对它都欢迎;“十三”之数欠吉利,都愿与其不相逢。

斐济人善交朋友、十分好客、为人热情、感情真挚。他们在迎接来访客人时,常以当时隆重的“卡瓦酒”仪式来招待。仪式一般都要按当地风俗当场为客人调制“卡瓦酒”。然后根据宾客的等级依次敬酒。斐济贝卡岛上的人,迎宾客形式极为热烈。他们常以当地独特的“踏火仪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欢迎来访客人。表演者从容地踏着烧的滚烫的鹅卵石边歌边舞,祝愿客人访问成功。斐济人颇为喜爱“扶桑”花。尤以红色品种最受人敬重。当地人誉其为“红花”(即木槿)。他们常在每年的八月庆祝“红花节”。人们都愿意将其插在头上美化自己,也有的摆在室内装饰或用其欢迎客人,还有很多商品及广告上常常用它来做图案。斐济塔韦乌尼岛上的男子衣着既简单又古怪,他们平时一般都是上身打赤膊,下身着

过膝的筒裙。这种筒裙对他们来说,既当衣服,又做毛内和被子。政府官员在正式外交场合,男人上身一般穿西装或花衬衫,下身也着筒裙,甚至连军人和警察也不例外。

对斐济人打招呼时,一般应按他们的习惯,先相互一笑并挑一下眉毛,然后再施握手礼。斐济有些岛上的人相互见面的礼节方式比较独特。他们习惯先伸开手掌,然后用一只中指互相钩一钩,以表示礼貌之意。

恭敬的友好态度对你会有很大帮助。 进屋时按习惯要脱鞋。

斐济人用微笑和扬眉来相互问好,握手也是恰当的礼节。 遵守时间是受欢迎的,不过那里的日常生活比西方悠闲随便得多。

送礼是受欢迎的。去访问时至少要喝上一杯卡瓦酒才合乎礼貌。拒绝与斐济人一起喝卡瓦酒会使一切事情开头就弄糟。

不要未经邀请就去斐济人的家里访问。

不要公开赞美某样东西,这可能会使物主不得不把它送给你。 交谈

可以谈谈个人的经历,但炫耀自己的才智并不十分合适。

斐济人信奉基督教的人占一半多,信佛教的人占40%左右,信伊斯兰教的人约占8%。斐济人最忌讳有人说他是:“凯西·木布柯拉”,意即“下贱的长猪”。因为这是对他们的恶毒辱骂,是令人不能容忍的语言。他们把拒绝喝主人招待的“卡瓦酒”的行动视为是一种污辱。他们对“13”之数有所忌讳。认为它是很消极和很不吉利的数字。

斐济的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也很忌讳使用猪制品。

斐济人最爱吃传统食品“烙福”。这是用地坑烧石至变烫热后,取出来燃尽的柴火,然后放用嫩蕉叶包好,已放入调料的芋头、木薯、山药、整条鱼、整只鸡、大块猪肉和龟肉

等,用土填实盖亚,烘烤数小时至熟。其味香扑鼻,深受欢迎。他们特别爱吃杏干,甚至他们还把杏干当作粮食。据了解,他们之所以被称为“无癌国家”,与爱吃杏干有很大关系。他们嗜饮“卡瓦酒”。这种酒并不像外国以粮食或水果为原料酿造成酒,它是用当地名为“卡瓦”的胡椒权根茎磨粉,用凉水冲制成成的。其不含酒精,名为酒,实为饮料。他们爱吃中餐;习惯以手抓饭取食。

①注重 讲究吃海产品,注重菜肴的丰盛。 ②口味 一般口味较重、喜油大,爱甜味。 ③主食 以米为主,也乐于品尝面类食品。

④副食 特别喜欢海龟肉、鱼等海产品,也爱吃猪肉、鸡等肉类;蔬菜喜欢芋头、木薯、山药、西红柿、葱头等;调料爱用椰油、胡椒、姜、葱等。

⑤制法 对烤、炸、煎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京菜、鲁菜、闽菜。

⑦菜谱 很欣赏大拼盘、北京烤鸭、三彩大虾、炸蛎黄、干焗鸡块、叉烧肉、生煎金华火腿、白妙响螺、荔枝肉、干烧鱼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最爱饮“卡瓦酒”,也喜欢果汁、可可、咖啡等饮料。

柬埔寨

相传高棉族的始祖是一位名叫“卡姆布”的英雄,于是,高棉族便把自己的国家叫“卡姆布其亚”。其后便成了柬国名的语源。1976年1月5日颁布新宪法,改国名为“民主柬埔寨”;1990年2月3日定国名为“柬埔寨”。

柬埔寨位于印度支那半岛西南部。东和东南部、北部、西北部分别同越南、老挝、泰国相邻,西南临泰国湾。

柬埔寨全国全面18.1035万平方公里。人口706万(1984年)。绝大多数是高棉人,华人占5.1%,越人占3.5%。柬埔寨全国分19个省,另设7个大区,省以下设县、区、乡、村。首都金边。货币为“瑞尔”。通用语言为高棉语,法语为官方语言。

柬埔寨人守“十戒”,因其多为佛教界;“过午不食”、“忌杀生”,厌弃“白色”和“孔雀”;僧侣不准鞋入屋,不然就如犯罪孽;

星期六为不吉利,忌用左手莫超越;国民诚挚讲友善,礼貌热情特亲切。

柬埔寨的僧侣必须遵守“十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非时食,不歌舞视听,不涂饰香鬘,不坐高广大床,不蓄金、银、财宝。柬埔寨人有个古老而美好的穿戴的习惯,他们喜欢用五彩缤纷的服饰色彩来表示日子。星期一喜欢用嫩黄色,星期二爱用紫色,星期三乐于用绿色,星期四用灰色或浅蓝色,星期五红色,星期六是黑色,星期天是红色。上述习惯穿戴方式,在宗教活动中特别盛行,因此被誉为“七彩星期”。柬埔寨人质朴、友善,很注重礼节礼仪方式。当他们对你施礼时,很乐于你学仿他们的礼节方式还礼。

柬埔寨人与客相见时,一般多施合十礼(即双手十指相合,置于胸前,稍微俯首)。他们还有个特殊的民间传统礼节,亦行“绑手礼”。据说施这种礼是柬埔寨人对客人表示崇高的敬意之举。他们在外界的影响下,对握手礼也开始时兴起来。

柬埔寨人大多信奉佛教,因受宗教的影响。养成了“过午不食、尊重鸟兽”的习俗。他们不肯杀生,不多食动物肉。在探望柬埔寨僧侣时,忌把鞋子带入门内,若违犯此规矩,就被认为犯了罪孽,柬埔寨人称之为“拍蒲”。他们把“星期六”视为鬼魂妖魔喜欢的日子,是不吉利的。他们忌讳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认为左手是承担厕所里任务的,是极不洁净的,右手才干净的手。他们忌讳白色;忌穿白色裤子和纱笼。认为白色是死亡的象征。他们忌讳别人触摸他们的头部。认为头是人的神圣部位,不容随意独摸,否则便是对他们的极大不敬。他们忌讳孔雀或其形象的图案等。

柬埔寨人大多以大米为主食,鱼、虾为主要副食品。他们平时惯用盐将鱼腌在罐里贮藏,或做成鱼酱、鱼露,以留日后食用。他们很爱吃生辣椒、葱、蒜、姜等富有刺激性的食品;他们还爱喝酸鱼汤;饮酒的人在柬埔寨中很普遍。柬埔寨男子一般都爱抽烟,女子大多都爱嚼槟榔。他们除和尚日吃两餐外,一般都一日三餐。进餐时,一般不用桌椅,而是脚向后席地跪坐。他们用餐不习惯使用筷子,而是用盘子、叉子、汤匙、或用手抓饭。他们饭后有漱口的习惯。他们普遍喜食中餐素菜。

①注重 讲究饭菜花样,注重量少质精。 ②口味 一般不喜太咸,爱微辣、甜、酸味道。 ③主食 以米饭为主。

④副食 爱吃鱼、虾、牛肉、鸡、鸭、蛋类等。也喜欢西红柿、黄瓜、生菜、玉兰片、蘑菇、干贝等;生辣椒、葱、姜、鱼露、大蒜是他们不可缺少的调料。

⑤制法 对凉拌、烧、炒、串烤、糟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素菜、粤菜。

⑦菜谱 很欣赏什锦拼盘、青椒鸡丝、菠萝凉拌鸡、干烧镢鱼、葱头牛肉丝、虾仁炒面、清蒸明虾、滑蛋虾仁、笋丝鱼条、酸鱼汤等风味菜肴。

俄罗斯

俄罗斯是从其民族名称“罗斯人”演化而来的。起初,斯拉夫人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下的瓦兰人亦称“罗斯人”,后拜占庭和阿拉伯文献中,也对其这样称谓。1世纪,由若干东斯拉夫部落结成古罗斯部落,并建立基辅罗斯大公国。到15世纪末,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俄罗斯。汉译名“俄罗斯”,是通过蒙古语转译过来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17年11月7日宣布成立;1922年12月30日加入苏联,1991年12月8日宣布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并宣布1922年的苏联联盟条约对他们不再适用,国名改为“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联邦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北临北冰洋,南接阿塞拜疆、哈萨克、蒙古、中国,西靠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及黑海,东濒太平洋。

俄罗斯联邦全国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大多数为俄罗斯人,鞑靼人、乌克兰人、楚瓦什人占少部分,还有少数的巴什基尔人、白俄罗斯人、莫尔多瓦人、德意志人、犹太人等。

俄罗斯联邦包括16个自治共和国,5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6个边疆区、49个州。首都莫斯科。货币为“卢布”。官方语言是俄语。

东欧俄罗斯联邦,民族众多人豪放; 特别注重讲文明,衣冠从来不浪荡; 待人热情有礼貌,耿直慷慨又大方; 红色“7”数都厚爱,普遍称马为吉祥; 视“左主凶右主吉”,相遇免子最懊丧。

俄罗斯人养成了注重礼貌的良好习惯。与客人相见,总要相互问好并道:“早安”、“日安”或“晚安”。言谈中“对不起”、“请”、“谢谢”时常“挂在嘴边”。他们在待客中,

常以“您”字表示尊敬和客气;而对亲友往往则用“你”字相称,认为这样显得随便,同时还表示出对亲友的亲热和友好。外出时,总习惯衣冠楚楚。衣扣要扣得完整,从不像有些国家的人那样,把外衣搭在肩上或系在身上。

俄罗斯人对妇女颇为尊敬。“女士优先”在他们的国家里很盛行。凡在公共场所,无论是行走让路,还是乘车让俯,他们总要对女士有特殊的优厚。他们时间观念很强,对约会总习惯准时赴约的。他们对马怀有特殊的感情。认为马能驱邪,会给人带来好的运气。故有不少农民非常喜欢把马头形的木雕钉在屋脊上,以示吉祥求得四季平安。他们一般都偏爱“7”。认为“7”预兆会办事成功,“7”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美满和幸福。他们普遍对红色喜爱。人们都把红色视为美丽和吉祥的象征。他们很讲究餐桌陈设的艺术性。认为美好的餐台设计会给人带来心情喜悦,并有增进人们食欲的作用。他们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般都怕热不怕冷,夏天尤其喜欢餐厅内带有空调设备。俄罗斯的女主人,对来访客人带给她的单数鲜花是很欢迎的;男主人则喜欢高茎、艳丽的大花。

俄罗斯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惯施握手礼。拥抱礼也为他们常施的一种礼节。他们还有施吻礼的习惯,但对不同人员,在不同场合,所施的吻礼也有一定的区别:一般对朋友之间,或长辈对晚辈之间,以吻面颊者为多,不过长辈对晚辈以吻额为更亲切和慈爱;男子对特别尊敬的已婚女子,一般多施吻手礼,以示谦恭和崇敬之意。吻唇礼一般只是在夫妇或情侣间流行。

来访者若私带艺术品出境或与市民私下交换货币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决不能在街上丢弃任何东西,连一张过期的电影票也不行。这种行为有损俄罗斯的整洁,而且是违规的。

要及时计划好你到俄罗斯去的旅程。办理签证和旅途中的具体问题需要好几个星期,甚至好几个月。

俄罗斯人与初次见面时握手为礼,同时报出他或她的姓名。朋友之间见面问候时常用拥抱和亲吻面颊。

约会必须准时到达。

应邀去俄罗斯人家里作客时可带上鲜花或烈性酒,送艺术品或图书作礼品是受欢迎的。 俄罗斯联邦主要宗教有俄罗斯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新教、犹太教和佛教。他们对盐十分崇拜,并视盐为珍宝和祭祀用的供品。认为盐具有驱邪除灾的力量。如果有人不慎打翻了盐罐,或是将盐撒在地上,便认为是家庭不和的预兆。为了摆脱凶兆,他们总习惯将打翻在地的盐拾起来撒在自己的头上。他们有“左主凶右主吉”的传统思想观念。认为左手握手或左手传递东西及食物等,都属于一种失礼的行为。他们忌讳“13”数。认为“13”是个凶险和预示灾难的数字。他们对兔子的印象很坏。认为兔子是一种怯弱的动物,尤为若从自己眼前跑过,那便是一种不祥的兆头。他们忌讳黑色,认为黑色是丧葬的代表色。因此,他们对黑猫更为厌恶,并视黑猫从自己面前跑走为不幸的象征。

俄罗斯人在饮食上,一般都不吃乌贼、海蜇、海参和木耳等食品;还有些人对虾和鸡蛋不感兴趣,个别也还不吃这两种食品。境内的鞑靼人忌吃猪肉、驴肉和骡子肉。境内的犹太人不吃猪肉,不吃无鳞鱼。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

俄罗斯人总的饮食特点是菜汤加稀粥,餐餐上饭桌,菜肴、小吃、饮料丰富多彩。主食普遍爱吃面食;肉类偏爱牛肉;蔬菜最爱白菜、蘑菇;饮料最爱格瓦斯;酒类最爱伏特加,水果最爱吃苹果,干果最爱葡萄干。

俄罗斯联邦的西伯利亚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右岸地区的乌德赫民族有一种既独特又古朴的“烹调”方法——咀嚼拌调。“夏伊尼”即是最好的美味佳肴。其制法为:由一个妇女用嘴嚼鱼,另一个妇女用嘴嚼鲜果。嚼烂后,俩人均把咀嚼的食物同吐一个碗内,然后添入

适量的海豹油与其混合拌匀,“夏伊尼”名菜即成。因本菜属于当地民族的一种高贵名肴,故招待贵宾时才制作此菜,以示他们对客人最真挚的情谊。

俄罗斯各民族的饮食嗜好各不相同:俄罗斯人爱吃黑麦面包、黄油、酸牛奶、酸黄瓜、咸鱼等食品;喜欢用盐来招待客人,常用面包夹盐待客,以示热情和礼貌。俄罗斯联邦境内的鞭靼人以烤面饼、抓饭、面条、馅饼等为主食,以牛奶、羊奶、马奶为饮料。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巴什基尔人主要吃奶、肉和面粉制品,也吃土豆、蔬菜;爱吃酸面包、无盐面包、面片抓肉丝、马肉香肠等;喜欢酸乳、马奶酒和茶,茶中乐于加些奶。俄罗斯境内的莫尔多瓦人爱吃油煎薄饼、奶渣饼、馅饼、麦粥、豌豆和白菜,喜欢喝蜜制啤酒。俄罗斯境内的犹太人只吃反刍的,有分趾蹄的动物,如:牛、羊等肉。

俄罗斯人一般对晚餐要求较为简单,对早、午餐较为重视。他们用餐一般时间都习惯拖得很长。他们一般以吃俄式西餐为主,大多都使用刀叉用餐,也有个别人习惯用手抓饭吃。他们对中餐极为欣赏。一般都乐于品尝不同风味的菜肴,菜肴乐于熟透和酥烂。

①注重 讲究餐台设计,注重菜品要量大、实惠。

②一般以咸、甜、酸、辣、油大为适口,天热时吃菜乐于清淡些。 ③主食 以面制品的烤食为主,也愿意品尝中国风味的清汤饺子。

④副食 喜欢猪肉、羊牛肉、禽类、蛋类和鱼、虾等水产品;白菜、西红柿、黄瓜、胡萝卜、圆白菜、生菜、豌豆、洋葱、紫菜头、蘑菇、土豆是他们常用的蔬菜;调料爱用橄榄油、番茄酱、鱼子酱、月桂叶、丁香、番红花、茄香籽、胡椒、醋、酱、芥末、味精、姜、葱、蒜等。

⑤制法 对炸、煎、炒、烤、焖、煮、烩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对中国的京菜、粤菜、川菜、津菜推崇。

⑦菜谱 很欣赏什锦拼盘,冬瓜盅、糖醋鳜鱼、辣子鸡丁、干炸肉卷、脆皮鸡、砂锅白肉、蟹肉鲜菇、酱爆肘子、剪鲳鱼、北京烤鸭、香酥鸡、鱼香肉丝、酱爆鸡丁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别爱喝烈性酒,而且酒量都偏大,一般人爱饮仗特加,也愿意喝啤酒,也喜欢喝中国的珍珠水酒;对饮料中的柠檬汁、红茶、可可、咖啡、汽水、桔子汁、酸牛奶和矿泉水也很爱喝。

⑨果品 爱吃水果,苹果、梨、草莓、蜜桃等,干果一般都喜欢葡萄干、核桃、花生米等。

日本

日本国国名意为“日出之国”、“太阳升起的地方”。“日本”二字作为国名,最早是在8世纪日一自撰的《日本书记》中出现的。以前,我国古籍都称之为“倭”。公元8世纪前后,日本经过大化革新,建立了完整的国家,确立了天皇制,将国名正式称之为“日本国”。关于其国名的由来还有多种传说:有的说起源于河流;也有的说是源于火山;还有人认为与日本和歌的枕词有关。

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侧的一个群岛国。西面同我国最近处相隔400多海里,南端同我国台湾省相隔100多海里,西北部同朝鲜半岛相隔120海里。

日本全国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主要是大和族人,阿伊努人、朝鲜人及华人占极少数。

日本全国共分一都(东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43个县(包括冲绳县),县以下为市、町、村。首都东京。货币为“日元”。日语为日本国国语。

待人处事彬彬有礼, 微笑相迎精神欢喜;见面问好鞠躬行礼, 谦让礼貌讲求规矩;语言文明说话客气, 交谈乐于轻声细语;白色、黄色受人爱昵, 绿色、紫色民间为忌

乌龟、鹤类长寿吉利, 狐狸和獾人人厌弃。

日本人在社交活动中,爱用自谦语言,并善于贬己怡人。“请多关照”、“粗茶淡饭、照顾不周”等,是他们经常使用的客套话。他们很重视衣着仪表的美观,在公开场合,一般都要着礼服,以西装套服较为常见。他们最喜爱的服装是和服。他们有崇拜、敬仰“7”的风俗,据说这与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给人间带来了光明、温暖和生命有关。日本人有喝茶的习惯,一般都喜欢喝温茶。斟茶时,他们的礼貌习惯是以斟至八成满为最恭敬客人。他们饮酒时,喜欢主客间相互斟酒,不习惯自斟自饮,即客人在主人为其斟酒后,马上接过酒瓶给主人斟酒。认为这样相互斟酒能表示主客之间的平等与友谊。日本人不习惯以烟待客。他们自己吸烟时,一般不向客人敬让。因为吸烟有害健康,不能用来招待至亲好友。日本人的等级观念很强,上、下级之间,长、晚辈之间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妇女一般对男子极为尊重。他们在社会交往中最好送礼,而且注意实惠,讲究礼品的颜色。他们经常把一些小礼物送人;一般在遇吉事送礼中喜用黄白色或红白色,在遇不幸事时,送礼惯用黑、白色或灰色。他们对白色感情较深,视其为纯洁的色彩;日本人还喜爱黄色,认为黄色是阳光的颜色,给人以生存的喜悦和安全感。他们喜欢乌龟和鹤类等动物。认为这些动物给人以吉祥和长寿的印象。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他们喜爱樱花纯洁、清雅和高尚的风姿;喜爱樱花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春光;喜爱樱花那种毫不迟疑地开落的豪爽性格。他们视樱花为日本民族的骄傲,把樱花作为勤劳、勇敢、智慧的日本人民的象征。

日本人相互见面多以鞠躬为礼。比较熟悉的人见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钟为宜;如果遇见好友,腰弯的时间要稍长些;在遇见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和长辈的时候,要等对方抬头

以后把头抬起来,有时候甚至要鞠躬几次。他们在社交场合上也施握手礼。日本的乡村礼节礼仪方式也较多,女子在送亲友告别时,一般多施跪礼(即屈膝下跪);男子的告别礼是摇屐礼(即手持木屐在空中摇动)。日本虾夷族(阿伊努)人相会的礼节是先双手合十,然后缓缓举向额前,掌心向外,男拍胡须,女拍上唇,再相互握手。

进入日本人的住家前应脱鞋,但若是西方式的住房就可以不必脱鞋。 通常的见面礼节是深深地弯腰鞠躬而不握手。要准备交换商业名片。 切不要以名字称呼日本人。只有家里人和非常亲密的朋友之间才以名字相称。 在称呼对方“某某先生”时,就在他的姓氏后面加上“San”字。 无论是商务或社交方面的约会,都应准时到达。

日本商人经常邀请他们的商业伙伴赴宴,宴席几乎总是设在日本饭店或夜总会里,十分丰盛,往往要延续好几个小时。

在私人家里招待客人是难得的事。如果你真去日本人家里作客的话,那么一踏进门就先脱下帽子手套,然后脱下鞋子。按习惯,要给女主人带上一盒糕点或糖果,而不是鲜花。

如果日本人送你礼物,要对他表示感谢,但要等他再三坚持相赠后再接受。收受礼物时要用双手接取。

日本人喜欢别人送给他们礼物。礼物要用色彩柔和的纸包装好,不用环状装饰结。他们特别喜欢白兰地酒和冻牛排。成双作对的礼物被认为是好运的兆头,所以衬衫袖口的链扣子和配套成对的钢笔和铅笔这类礼物特别受欢迎。任何东西不要送四件的,因为日文中的“四”字发音与“死”字相同。

交谈

忌讳的话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日本固有的宗教,即崇拜皇祖神天照大神)和大乘佛教;有“过午不食”的教视。他们不喜欢紫色,认为紫色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日本人忌讳“4”,主要是“4”和“死”的发音相似,很不吉利;他们对送礼特别忌讳“9”,会误认你把主人看作强盗。还忌讳3人一起“合影”。他们认为中间被左右两人夹着,这是不幸的预兆。

日本人对送花有很多忌讳:忌讳赠送或摆设荷花;在探望病人时忌用山茶花、仙客来及淡黄色和白颜色的花。因为山茶花凋谢时整个花头落地,不吉利;仙客来花在日文中读音为“希苦拉面”,而“希”同日文中的“死”发音类同;淡黄色与白颜色花,这是日本人传统观念就不喜欢的花。他们对菊花或装饰花图案的东西有戒心,因为它是皇室家庭的标志,一般不敢也不能接受这种礼物或礼遇。

日本人对装饰有狐狸和獾图案的东西很反感,认为狐狸“贪婪”和“狡猾”,獾“狡诈”。他们还很讨厌金、银眼的猫。认为见到这样的猫,会感到丧气。他们忌讳触及别人的身体,认为这是失礼的举动。他们忌讳把盛过东西的容器再给他们重复使用;忌讳把洗脸水中再对热水;忌讳晚上剪指甲;忌讳洗过的东西晚上晾晒;忌讳睡觉或躺卧时头朝北(据说停尸才头朝北)。日本人对朋友买的东西,一般不愿问价钱多少,因为这是不礼貌的,同样你若评价对方买的东西便宜,也是失礼的。因为日本人不愿让对方认为自己经济力量低下,只会买便宜货等。日本人使用筷子有很多忌讳:

忌把筷子直插饭中,认为这有供奉死者的含义;忌用舌头舔筷子,认为这样极不雅观;忌用筷子穿、插着食物吃,认为这不该是饭桌上应有的举动;忌用筷子从菜中扒弄着吃,认为这是一种不良习气,人们视为缺乏礼教;忌用筷子动了一个菜不吃,又动另一个菜,认为这种挑剔的举止会让人耻笑;忌把筷子跨放在碗碟上面,认为这会令人联想起不幸的事情;忌以筷子代牙签剔牙,认为这样即不卫生,又会使人作呕;忌扭转筷子,用嘴舔取粘在筷子

上的饭粒,认为这是一种坏毛病,没出息;忌拿筷子在餐桌上游寻食物,认为这种缺乏教养的表现;忌用同一双筷子让大家依次夹拨食物,认为这样会使人联想起佛教火化仪式中传递死者骨殖的场面。

日本人在饮食中礼仪忌讳也颇多;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过满过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忌讳客人吃饭一碗就够,第二碗象征性也应再添点,因为只吃一碗,他们认为是象征无缘;忌讳用餐过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抚摸、整理头发,因为这是不卫生和不礼貌的举止。

日本人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鸭子。

日本的饮有日本固有的“日本料理”;从中国传去的“中华料理”;从欧洲传去的“西洋料理”等。

日本的特殊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独特的饮食习惯,“日本料理”的最大特点就是以鱼、虾、贝类等海鲜品为烹饪主料,或热吃,或冷吃,或生吃,或熟吃。他们的主食是大米,其他的主要粮食有小麦、大麦、小米、玉米、荞麦、糯米、大豆、小豆、甘薯等。这些主要粮食有的做成蒸饭、煮饭;稀粥、杂烩粥、炒饭、豆沙饭团、粽子等;有的则做成米粉团、年糕、面包、烤饼、面条、馒头等作为面食用。他们逢年过生日总喜欢吃红豆饭,以示吉祥。他们很喜欢酱和酱汤,因为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铁质,且容易消化,适于老弱病残者食用,同时也是日本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菜谱之一。

①注重 讲究菜肴质精量小,注重菜品的营养价值。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甜、酸和微辣味。

③主食 习惯以米饭为主食。对炒饭、赤豆饭、什锦炒饭、八宝饭、小笼包、水饺、汤面、炒面等都很感兴趣。

④副食 爱吃鱼类,尤为爱吃生鱼片;他们喜食牛肉、野禽、蛋类、虾、蟹、海带、瘦猪肉;也爱吃紫菜、青菜、茄子、白菜、黄瓜、萝卜、竹笋、芹菜、西红柿、菠菜、豆芽、青椒、菜花、洋白菜、鲜蘑、木耳和豆腐等;调料喜用紫菜、生姜、白糖、芝麻、酱油等。

⑤制法 对凉拌、煎、炒、蒸、炸、串烤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京菜、沪菜、粤菜和不太辣的川菜。

⑦菜谱 很欣赏凉拌海蜇、口蘑锅巴汤、生煸草头、糟溜鱼片、冬瓜盅、蟹肉鲜菇、鲜笋肉丝、芙蓉鸡脯、炒山鸡片、蚝油牛肉、青豆虾仁、干烧鲳鱼、软炸鸡、北京烤鸭、咕噜肉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对中国的绍兴酒、茅台酒极感兴趣;一般人都爱饮绿茶、红茶和香片花茶。 ⑨果品 偏爱哈密瓜、白兰瓜、西瓜、柑桔、苹果、梨、葡萄、香蕉、菠萝、桃、杏、草莓等;干果爱吃核桃仁、杏仁、腰果等。

丹麦

“丹麦”意为“丹人居住的土地”,或“多滩的国家”。在古高德语中,“丹”为“沙滩”或“森林”之意;“麦”是“土地”或“国家”的意思。约公元985年形成统一的王国,1940年4月被纳粹德国占领,1945年5月5日解放。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到北海的出口处,包括日德兰半岛的大部分及西兰、菲英、洛兰、法尔斯特和波恩荷尔姆等406个岛屿。西临北海,东濒波罗的海,北和东北隔海与瑞典、挪威相望,南接联邦德国。

丹麦全国面积4.3092万平方公里。丹麦人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另外还有少部分德意志人、瑞典人、挪威人、犹太人等。

丹麦全国共划分为14个州、277个市。首都为哥本哈根。货币为“丹麦克朗”。官方语言为丹麦语。

丹麦朋友讲友好,着装整洁重仪表; 海盗祖先创家业,国民为荣很自豪; 开朗爽快为特性,大方正直心地好; 语文幽默带风趣,常用形象助说教; 对待宾朋极热情,重视礼节和礼貌。

丹麦人很开化。他们既有法国人的开朗,又有美国人的庄重,还有意大利人的那种豪放的性格。他们天性乐观、注重仪表,讲究着装,并善于结交异国朋友,还能相处的很好。他们语言幽默,常以形象助说教,令人有实际感,能使你从回味中加深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

丹麦人视酒为“生命之水”。有些人待客饮酒热情的简直让人难以接受,甚至常在你没注意之时,往你的低度酒里添加烈性酒,以示他们的诚心实意。他们敬酒有许多规矩。他们认为敬酒要一丝不苟。同时,客人不应先敬酒,要等主人、长辈或职位高的人敬酒之后才能

敬酒。另外,主人没说“请”之前,任何人不应碰酒杯。丹麦人与客人交谈时,总习惯双方离得稍远些。一般以1.2米左右较为适宜。他们极为崇拜美人鱼。如同中国人崇拜龙一样,他们为有美人鱼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他们最爱美丽的云雀鸟。认为云雀为人民带来了美好和吉祥,故人们喻之为国鸟。他们还对鸭子有特殊的感情。在一些大城市里,人们常会遇到鸭群,无论汽车还是行人,这时都会礼让鸭子通过的。

丹麦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惯以握手为礼。丹麦的女人(特别是未婚女子)与有身份的男子见面时,要轻轻将身上的长裙一边提起,一面施屈膝礼;有的一边施屈膝礼,一边将手送至对方,以使对方施吻手礼。

乘出租汽车时不必给小费——在饭店和旅馆付帐时也不必给小费。 男女都一样握手。

与所有斯堪的纳维亚人一样,丹麦人喜欢夏天。安排在七八月份进行繁忙的业务活动是困难的,也是考虑欠周的。

遵守时间是必须做到的。

敬酒时通常说Skoal(干杯)——可以直接向某人或全体人员敬酒。

如果你是贵宾,将被安排坐在女主人的左边。丹麦的习俗是,贵宾在进餐之后应举杯向女主人致谢,(用恰如其分的华丽词藻)赞美她所准备的精美菜肴。

丹麦人喜欢用他们那种斯堪的纳维亚烈酒(按字面的意思叫做“生命之水”)敬客,所以要事先有所戒备。

饭后过早告别主人是不礼貌的。 带一束鲜花到主人家里去总是受欢迎的。

男人可以考虑在行装中带一套小礼服,因为这里商界高级人士举办的出席者须穿宴会小礼服并系黑领结的宴会比别的国家多。

丹麦人大多数信奉新教福音信义会(路德宗),此教会也是丹麦的国教会。他们忌讳“13”、“星期五”。认为遇到这些数字或日期是令人懊丧的,是灾祸将要降临的兆头。他们忌讳用一根火柴同时给三个人点烟,认为这样是很不吉利的。他们忌讳盐,认为盐会给人带来灾祸。他们不喜欢别人在七、八月找他们谈公事。因为他们的国家冬季漫长,人们都珍惜这两个月左右的夏季时间。倘若在这段时间里你去打扰他们,恐怕你不会受到诚心实意地热情接待的。他们忌讳四人交叉握手。认为这样做是不吉利和有伤和气的。

丹麦人对面包感情极深,他们可以制出各式单层、双层和多层的面包夹700多种,其中以“安徒生”名字命名的面包夹深得人们的偏爱。若您将各层分别夹上熏肉片、西红柿片、肝泥酱、水萝卜片等,那真堪称得上一顿美餐。他们喜欢吃桔汁拌鸭块,据说这道菜通常是作为他们宴会席上“压轴儿”的佳肴。习惯吃西餐,对中餐也颇感兴趣。

①注重 讲究菜肴香、脆,注意菜肴多样质精。 ②口味 一般不喜太咸,爱微酸带甜味。 ③主食 以面食为主,爱吃面包等食品。

④副食 爱吃鱼类、鸡、鸭、蛋类、猪肉、牛肉、羊肉、冻肉、感肉、奶酪等;蔬菜喜欢土豆、西红柿、葱头、洋白菜等;调料爱用丁香、莞荽子、番茄酱、醋、糖等。

⑤制法 对凉拌、炒、烤、炸、烧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粤菜。

⑦菜谱 很欣赏冷拼盘、茄汁煎鸭腿、脆炸肉丸、滑蛋牛肉、杏仁水鱼、果汁鱼块、脆皮鸡、干烧大虾、玉兰炒肉丝、草菇鱼片汤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喜欢喝啤酒;爱喝桔子汁、矿泉水、酸牛奶、咖啡、可可;也乐于品尝香片花茶。

加拿大

一、国名渊源

“加拿大”一词,是葡萄牙语中“荒凉”的意思。还有人说是印第安语中的“棚屋”的意思。传说法国探险家卡蒂埃到此地,在询问当地易洛魁部落酋长“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时,这位酋长答道:“加拿大”。卡蒂埃误以为他的这一回答是指整个的国土。其实,酋长告诉他的是指附近的一个由棚屋组成的村落。但这事却弄假成真,“加拿大”从此便被讹传成了国家的名称。

二、地理位置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的北半部。东北隔巴芬湾与格陵兰岛相望,西北与阿拉斯加接壤,南界美国、东临大西洋,北滨北冰洋。

三、主要概况

加拿大全国面积997.061%万平方公里。人口2596.3万(1987年)。英裔居民占43%,法裔居民占26%,意大利、德国、乌克兰等后裔占28%,土著人占3%。

加拿大全国划分为10个省,2个地区。首都渥太华。货币为“加元”。官方语言是英语,通用法语。

四、社交习俗

加拿大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能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加拿大人很友好,性格坦诚心灵巧;平易近人喜幽默,谈吐风趣爱说笑;枫叶极为受崇敬,视为友谊与国宝;白雪物别受偏爱,生活为伴离不了;白色百合为丧花,“十三”、“周五”惹烦恼。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加拿大人生活习性包含着英、法、美三国人的综合特点。他们既有英国人那种含蓄,又有法国人那种明朗,还有美国人那种无拘无束的特点。他们热情好客、待人诚恳。他们喜欢现代艺术、酷爱体育运动,尤其是冬季冰雪运动。加拿大是世界上驰名的“枫叶之国”。枫叶点缀了加拿大的国土,加拿大人民对枫叶产生了极其深厚的感情。他们视枫叶为国宝和祖国的骄傲;还把枫叶喻为友谊的象征。他们还偏爱白雪。他们视白雪为吉祥的象征。常用筑雪墙、堆雪人等方式来助兴。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防止邪魔的侵入。他们特别喜欢客人赞扬他们美好的国家和勤劳智慧的人民。

加拿大因纽特人(爱期基摩人),性格乐观、慷慨大方、友善和气、喜欢说笑。他们异常好客,被喻为是世界上“永不发怒的人”。

五、礼节礼仪

加拿大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惯行握手礼。亲吻和拥抱礼虽然也是加拿大人的礼节方式,但它仅适合于熟人、亲友和情人之间。

加拿大与大不列颠、欧洲其他国家以及它南面的邻国——美国,保持紧密的联系。其居民中大部分讲法语。有两件鲜为人知的事实:加拿大是世界第二大国;它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要记住加拿大是由许多不同族群组成的;尽管其习俗在全国大致相同,但仍有某些差别。按照常情,最好的办法是客随主便。

与美国公民相比,加拿大较为保守。 称谓与问候

见面与分别时握手是合宜的。 约会与准时

在加拿大大多地方都要求遵守时刻。

款待与馈赠

招待会在多在饭店或夜总会举行。

如果你在私人家里受到款待。礼貌的做法是给女主人带去鲜花或送去鲜花。不要送白色的百合花,它们是与葬礼联系在一起的。

交谈

在谈话中不要偏袒分裂主义——把加拿大分成讲法语和讲英语的两个国家。 加拿大人以自己的国家为自豪,反对与美国作言过其实的比较。 谈到肯定成绩的事例并对加拿大人民及其国家给予好评是最受欢迎的。 六、信仰忌讳

加拿大人大多数信奉新教和罗马天主教,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东正教。他们忌讳“13”、“星期五”,认为“13”是厄运的数字,“星期五”是灾难的象征。他们忌讳白色的百合花。因为它会给人带来死亡的气氛,人们习惯用它来悼念死人。他们不喜欢外来人把他们的国家和美国进行比较,尤其是拿美国的优越方面与他们相比,更是令人不能接受。加拿大妇女有美容化妆的习惯,因此他们不欢迎服务员送擦脸香巾。他们在饮食上,忌吃虾酱、鱼露、腐乳和臭豆腐等有怪味、腥味的食物;忌食动物内脏和脚瓜;也不爱吃辣味菜肴。

七、饮食习惯

加大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种的构成因素,生活习俗 及饮食习惯与英、法、美、相仿。其独特之处是他们养成了特别爱吃烤制食品的习惯。这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天寒地冻的影响。他们在餐具使用上,一般都习惯用刀叉。他们极喜欢吃家乡风味烤牛排,尤以半生不熟的嫩牛排为佳。他们习惯饭后喝咖啡和吃水果。

①注重 讲究菜肴的营养和质量,注重菜肴的鲜和嫩。 ②口味 一般不喜在太咸,偏爱甜味。

③主食 一般以米饭为主。

④副食 喜欢吃牛肉、鸡、鸡蛋、沙丁鱼、野味类等;以及西红柿、洋葱、青菜、土豆、黄瓜等新蔬菜;调料爱用蕃茄酱、盐、黄油等。

⑤制法 对煎、烤、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苏菜、沪菜、鲁菜。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中.为“乐土”或“光明富饶的土地”的意思。“兰卡”在梵文中为“岛屿”之意。故“斯里兰卡”又可说是“光明之岛”或“辉煌之岛”。斯里兰卡原名“锡兰”。锡兰是从当地主要民族“僧伽罗”的译音演变而来。梵文中“僧伽罗”是“狮子”的意思。约在2500年前,中印度西北部迁来的僧伽罗人在此建立辛哈勒王朝。“辛哈勒”意为“狮族”,当今斯里兰卡国徽上的狮子就与古代的辛哈勒王朝有关。1948年2月4日,斯里兰卡获得独立,定国名为“锡兰”。1978年8月l 6日,改国名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斯里兰卡位于亚洲南部,是印度半岛南端印度洋中的一个岛国,为印度洋东西航运中必经之地。西北与印度半岛隔保克海峡相望。

斯里兰卡全国面积6.561万平方公里。人口1580万。主要民族有僧加罗族、泰米尔族、摩尔族等民族。

斯里兰卡全国划分为24个行政区,行政区下辖若干村。首都科伦坡。货币为“卢比”。主要语言是僧伽罗语和泰米尔语,僧伽罗语为官方用语,社会上层通用英语。

斯里兰卡僧侣多, 恪守教规敬重佛;入室规矩先脱鞋, 生活习惯席地坐;微微摇头表“同意”, 这点显得很奇特;狮子普遍受崇拜, 大象为民添欢乐;招待友人敬奶茶, 兰花扎环献宾客。

斯里兰卡僧伽罗人供僧是十分隆重的事。他们要事先约好日期,将僧侣接到家中,迎时,一名鼓手在前击鼓引路,主人头顶佛龛随后,僧众依次而行,到斋主家门时要脱下拖鞋,接受主人的清水浴脚礼,然后屋内席地而坐。主持僧为信徒说三皈五戒,诵经祈祷后开始用餐。用餐要在正午之前开始,由信徒在旁边站立侍候,将饭菜分送僧侣的盘中。斯里兰卡僧侣禁酒不禁鱼肉。饭后,信徒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赠给僧侣一份“供奉”。最后,主持僧为信徒说开示,诵经祈福。斯里兰卡招待客人,有向客人献奶茶的礼貌习惯。因为奶茶是他们的民族传统饮料。他们一般宴客还有给客人送一杯冷开水的习惯。若你不想喝水,定要礼貌谢绝,即用手轻轻碰触一下杯子,主人便会明白你的意思。他们表示“肯定答复或同意”时,一般都微微摇摇头;表示“否定答复或不同意”时,则要使劲地摇头;表示“非常赞同”、“十分明白”时,则要点点头。这与中国人的习惯有一定的区别。他们对奠基、店铺开张或宗教典礼,一般都乐于请贵宾划火柴,把一根根灯芯点燃,以表示庆祝。认为点燃油灯象征着事业的繁荣和生活幸福。他们十分喜爱“兰花”,尊兰花为国花,并视其为友谊的象征。人们还常以兰花扎成花环,并用它来敬献给客人,然后再送上一份 酱叶,以表达盛情欢迎。他们对狮子极为崇拜,视狮子象征着勇敢、威严和力量。所以在国旗中都饰有狮子的形象。他们喜欢黑尾原鸡。认为它给人们带来了美好与幸福,并尊其为国鸟。他们普遍对大象怀有极好的感情,认为大象为人们带来了吉祥。所以人们对其倍加爱护,并时常为其打扮与装饰,甚至争相媲美。他们有准时赴约的良好习惯。认为这样是有礼貌的表现。

斯里兰卡佛教徒见面礼节是施合掌礼。通常要说一句“阿尤宝温”(意为美好的祝愿)。当对方施合掌礼时,客人也一定要还之以同样的礼节。僧伽罗人中最重的礼节莫过于

“五体投地礼”(即用双膝、双手和前额均贴于地)。这一般用于重大场合,对佛教长老或父母,受礼者则以右手抚摸施礼者的头顶。以示祝福。“摸脚”也是僧伽罗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即晚辈给长辈或信徒给僧侣施跪拜礼时,要摸一下受礼者的脚背,以示尊敬)。受外国人的影响,目前斯里兰卡人也逐渐流行握手礼。

来访者应注意不同种姓阶层所恪守的宗教方面的种种制约,特别是在食品方面的。 斯里兰卡受到英国的深刻影响,所以适用英国式的问候,以对方的头衔相称是合宜的。

事先约会是必要的。遵守时刻是合乎礼貌的。

斯里兰卡人热诚好客。在开始会见时通常以茶招待。茶是斯里兰卡的民族饮料。 斯里兰卡佛教徒占67%,印度教徒占18%,基督教占8%,伊斯兰教占7%;他们都恪守各自的教义教规。

斯里兰卡的佛教徒除持有的“过午不食”的教规外,还有不进娱乐场所,不骑车,不快跑,不乘母畜拉的车,不戴手表,庙内赤足的规矩。斯里兰卡人大多信奉佛教。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僧侣格外尊敬。乘公共汽车,普通人均从后门上车,而僧人则从前门上车,车前还有僧人专座,他人不得擅坐。他们忌讳使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视左手为肮脏、下贱之手。因此,以左手为他们递送物品是极不礼貌的。斯里兰卡僧侣禁止饮酒;也不喜欢吃蘑菇。斯里兰卡伊斯兰教徒禁食猪肉和使用猪制品。

斯里兰卡人大多以大米、椰肉、玉米、木薯等为主要食物。他们尤以偏爱椰汁和红辣椒,这两样是他们几乎所有菜肴中都离不开的调料。他们有嚼 酱叶的嗜好,习惯在 酱叶上抹些石灰,再加上几片槟榔,然后把它们卷在一起嚼。据说这样可以提神;助消化。他们饮用红茶时,一般喜欢放糖、牛奶。农民一般多喜欢饮用一种用椰花酿造的淡酒。他们一般是用手抓食,通常用餐习惯每人面前摆两碗水,清水供净手用,冷开水供饮用。

①注重 用餐讲究简朴实惠,注理色香味浓。 ②口味 一般喜清淡,爱辛辣味道。

③主食 以米饭为主,也爱吃炒面及炒饭等食品。

④副食 喜食鸡、鱼、虾、牛肉、羊肉等,也爱吃青菜、白菜、黄瓜、豆角、西红柿、萝卜、冬瓜、辣椒等蔬菜;调味爱用肉桂、小豆蔻、丁香、柠檬、番红花、咖喱等。

⑤制法 对炸、烧、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 喜爱中国的川菜。

⑦菜谱 很欣赏咖喱鸡、咖喱牛肉、干烧鳜鱼、茴香牛肉、辣鸡丁、烧茄子、家常豆腐、炸番茄、子姜鸡、茄子泥、扒羊肉条、番茄蛋花汤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早晨习惯喝床头茶,饭后爱喝咖啡及红茶。

拉脱维亚

国 名:拉脱维亚共和国。

国 旗:由三个长方形构成,自上而下颜色为紫、白、紫。国旗是拉脱维亚民族统一的象征。 国 徽:为盾徽,盾面上部为太阳,下半部分成两部分:右面是原野上伫立的一头红狮,左面为一只银鹰,狮子和鹰是拉脱维亚民族的象征。盾徽上端是三枚金色的五角星,下有花枝

衬托。

自然地理:位于原苏联西北部,在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和爱沙尼亚之间。东界俄罗斯联邦,东南邻白俄罗斯。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主要河流为道加瓦河(西德维纳河)。境内多湖泊和沼泽。属海洋性和大陆性交替的气候。平均气温7月为16~18℃,1月为-

2~7℃。年降水量500~800毫米。

面 积:64600平方公里。土地利用-耕地占27%,永久牧场占13%,森林和林地占45%,

其它占15%。人均耕地-1.6英亩。海岸线-531公里,陆界线长-1078公里。 人 口:251.7万(1997); 2,413,103(1999), 242.4万(2000年1月1日);237.5万(2000年11月7日)。密度-每平方公里37.8人(1999);城市人口占72.8%;年增长率-负增长0.3%(2000);平均寿命-70.9岁(男-65.5岁;女-76.1岁)(2000)。

首 都:里加;人口:80.8万(1997);79.67万(1999年12月)。 语 言:原官方语言为俄语,1988年改为拉脱维亚语。通用俄语和立陶宛语。

时 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晚2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0小时。

民 族:拉脱维亚族占55.7%,俄罗斯族占32.3%,白俄罗斯族占3.9%,乌克兰族占2.9%,

其它占5.2%。

宗 教:罗马天主教和俄罗斯东正教为拉脱维亚主要教派。 货 币:1拉特=100分;1美元=0.58拉特(1998年12月)。

节 日(2001):新年(1月1日)、1991年路障保卫者纪念日(1月20日)、耶稣受难日(4月13日)、劳动节(5月1日)、仲夏节(6月23-24日)、国庆日(11月18

日)、圣诞节(12月25-26日)、新年除夕(12月31日)。

行政区划:全国分为7个市和26个区。 市:陶格夫匹尔斯、叶尔加瓦、尤尔马拉、利耶帕亚、雷泽克内、里加、文茨皮尔斯。 地 区:艾齐克拉克莱、阿卢克斯内、巴尔维、包斯卡、采西斯、陶格夫匹尔斯、多贝莱、古尔贝内、叶卡布皮尔斯、叶尔加瓦、克拉斯拉瓦、库尔迪加、利耶帕亚、林巴济、卢扎、马多纳、奥格雷、普雷基、雷泽克内、里加、萨尔杜

斯、塔尔西、图库姆斯、瓦尔卡、瓦尔米耶拉、文茨皮尔斯

卢森堡

卢森堡是卢森堡大公国的首都,位于国境南部古特兰平原中心,阿尔泽特河与派特罗斯河流经市区。气候温暖、雨量适中。卢森堡市的人口大约8万,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

交通中心,也是欧洲最重礼仪的城市。

卢森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公元3世纪,市区布克附近的岩石上就出现了修建城堡热。公元963年,贵族西热弗鲁瓦又在原地重建一座要塞城堡,被认为是卢森堡市的雏形。17世纪法兰克贵族谢夫里特在这里建筑了卢森堡大城堡。卢森堡市地处德国、法国之间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历史上一直是军事要塞。这里曾经有过3道护城墙、数十座坚固的城堡、23公里长的地道和暗堡,被誉为“北方的直布罗陀”。历史上它曾先后多次遭异族侵占,受战火蹂躏,卢森堡的城堡被摧毁达20多次。卢森堡人民一次又一次地在断垣残壁上修复自己的城市。到了近代,卢森堡市街道逐渐向西侧扩展,古老的城墙被铲除,成为绿地,其外围也开始建设新市街。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数十年间,市区面貌有了显著变

化。

卢森堡市是个峡谷城市,满城披绿,景色迷人,素有“欧洲绿色心脏”之称。阿尔泽特河和派特罗斯河把城市隔成两个部分。河北岸的岗地上是卢森堡市的老城区,原来是卢森堡大城堡,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宫殿、教堂和炮台等,其中较有名的是拥有两座高耸关塔的大公宫殿和17世纪前半叶建成的圣母院大教堂。老城区内街道窄小,树木繁茂,景色秀丽,环境幽静,充满了中古情调,是卢森堡的政治和宗教中心。新城区建在派特鲁斯河南岸平原上,

是卢森堡重要的工业区,繁华的商业中。心也集中在新城区。

卢森堡的市中心是河谷地带,有100多座大小桥梁连接各个高地和山坡。这些桥梁大多是旱桥,其中最长的桥叫女大公夏洛特桥,长355米、宽25米、高85米,桥架全部是钢

铁结构,十分壮观;亚道尔夫桥高46米,长84米,是欧洲极少数造型美观而特殊的大桥之一。它是一座石造的高架陆桥,桥型是没有支柱的圆拱形,圆拱上有拱门型的洞。这些各

有特色的桥梁,为卢森堡市增添了不少姿色。

在卢森堡市有一个宪法广场,代表着卢森堡崇尚和平自由、不畏强权的独立精神。广场上竖立着两次世界大战的伤亡人员纪念碑。广场一隅有一条17世纪时建的地下廊道,这个迷宫般的廊道长ZI公里,曲折迂回,分隔有许多暗室。廊道的墙壁上遍布枪眼弹孔,满目疮痍,显示昔日战火的激烈。地下廊道可通布克要塞。布克要塞是卢森堡市的一处著名古迹,在公元10世纪,面对外强的侵略,卢森堡在旧城堡的地基布克崖上设立了布克要塞,装置炮台,有数千士兵把守。此要塞地高位险,易守难攻,曾是保卫卢森堡市的最佳防线。1867年维也纳会议以后,卢森堡成为永久中立国,拆除了部分要塞,两次世界大战后,只剩下断

壁残垣的布克要塞已失去了战略意义。

卢森堡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当地的报纸用德文出版,电台用法语播音,居民讲卢森堡语,金融界和贸易界流行英语。一般市民都可以流利地讲德语、法语和卢森堡语。市内有许多国际机构。1952年,这里被确定为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共同体的前身)总部所在地。今天,在夏洛特女大公桥的桥头,有一座高达ZO米、用6块钢板组成的纪念碑,象征着煤钢联营建立时卢、法、荷、比、意、德6个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的一些重要机构,欧洲法院、欧洲议会秘书处、欧洲投资银行等均设在卢森堡市。欧洲共同体理事会每年在这里召开。近年来,卢森堡市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欧洲一个新兴的金融中心,被人们称为“一个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资本市场”。位于市中。心的皇家大道一带是外国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集中的地方,有“卢森堡的华尔街”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银行在国外建立的第一个分行,

就是1979年6月建立在皇家大道附近的卢森堡分行。

卢森堡市内有著名的卢森堡国家博物馆,它设在一所文艺复兴晚期的哥特式大厦里,收

藏有高卢——罗马艺术品、钱币、中世纪雕塑、盔甲、现代艺术品和自然历史展品。卢森

堡国家图书馆和卢森堡广播公司也都位于市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09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