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基本知识

更新时间:2024-03-31 07: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内部资料)

文学艺术基础知识

文学艺术基础知识是艺术高考编导专业极为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除以笔试综合考查中的填空、选择等基本笔试外,还会在面试综合考查中的回答考官提问、综合素质考查等随机口试中大量涉及,所以,考生要重点注意对此部分内容的掌握,尤其是强行记忆。

文学艺术基础知识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在这里,鉴于艺术高考编导专业考查的特殊要求,我们删繁就简,择其重点,分类分条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种艺术形式门类的相互渗透性,很难将它们准确、系统地区分开来,在这里,也难免有些重复与复杂(如戏剧与戏曲)。

第一节 电影 ? 广播· 电视

(重点是黑体加粗的题目)

一、电影

1.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路易?卢米埃尔第一次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几部影片《墙》、《火车进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2.世界上第一部故事片是法国著名电影创始人乔治?梅里爱在1902年拍摄的科学幻想片《月球旅行记》。

3.世界上最早将位置不变的电影摄影机改成能移动,且能拍摄自由的是美国电影导演格里菲斯。

4.爱森斯坦是世界著名电影艺术家,他导演的力作《战舰波将金号》时至今日仍被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的杰作。

5.1927年,世界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诞生。1935年,世界第一部彩色片《浮华世界》诞生。

6.美国著名喜剧影片《淘金记》、《大独裁者》《城市之光》的作者是卓别林。 7.布莱顿学派开启了美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

8.美国好莱坞著名的类型片有喜剧片、歌舞片、恐怖片、西部片、黑帮片、爱情片等。 9.美国越战片的代表作品有《猎鹿人》、《野战排》、《现代启示录》等。

10.奥斯卡金像奖是由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机构颁发的,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大奖项是金棕榈奖。

11.美国的著名“悬念大师”是希区柯克,他的代表作品有《蝴蝶梦》、《后窗》等。 12.斯皮尔伯格的代表作品有《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战》等。

13.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家庭伦理剧兴起,它的代表作品有《克莱默夫妇》、《金色池塘》等。

14.《乱世佳人》女主人公的扮演者是费?雯丽,《罗马假日》女主人公的扮演者是奥黛丽?赫本。

15.世界上昨早出现的电影节是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该电影节于1923年首次举办。 16.《偷自行车的人》和《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是20世纪40年代末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的代表性作品。

17.德国著名导演施隆多夫是“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是改自卡夫卡的同名小说作品《铁皮鼓》。

18.50年代末兴起的法国“新浪潮”运动,得力于《电影手册》杂志,该杂志的主编是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赞。

19.法国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是阿仑?雷乃,代表作品是《广岛之恋》。

1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内部资料)

20.日本第一部获得世界电影节大奖的影片是《罗生门》,导演是日本最负盛名的国际导演黑泽明。

21.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定军山》,由谭鑫培主演,1905年在丰泰照相馆的露天广场上拍摄。

22.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摄制的《难夫难妻》,由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联合导演。

23.我国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技术。

24.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是《渔光曲》,导演是蔡楚生,它于1935年2月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获荣誉奖。

25.我国第一部长动画片是《铁扇公主》,该片长达2700米左右,从1940~1941年共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拍摄。

26.新中国第一部国产故事片,是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工人生活的《桥》。 27.新中国第一个在国际上获奖的演员是电影《赵一曼》中的主演石联星。

28.我国第一部宽银幕彩色故事片是1959年由李准的编剧,沈源导演的《老兵新传》。 29.我国和外国合拍的第一部故事片是1958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法国的加朗斯艺术制片公司联合摄制的《风筝》。

30.主演过《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林则徐》、《李时珍》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是赵丹,他主演的最后一部影片是《烈火中永生》。

31.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的影片是《红色娘子军》,最佳男女主角分别是崔嵬和祝希娟;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的影片是《李双双》,最佳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良和张瑞芳。

32.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和活动家夏衍在新中国成立后曾改编创作的电影剧本有《祝福》、《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

33.影片《城南旧事》在1982年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获最佳影片奖,该片是根据我国台湾省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由吴贻弓导演。

34.获得第3界之第6界“百花奖”的影片分别为:第3界(1980)的是《泪痕》、《吉鸿昌》、《小花》;第4届(1981)的是《庐山恋》、《天云山传奇》、《七品芝麻官》;第5届(1982)的是《喜盈门》、《乡情》、《白蛇传》;第6届(1983)《人到中年》、《牧马人》、《骆驼祥子》。

35.电影《天云山传奇》、《芙蓉镇》的导演是谢晋,他独特的电影叙事模式被称为“谢晋模式”。

36.1983年冬,张军钊导演的影片《一个和八个》成为“第五代”导演电影时代开始的宣言书。

37.影片《青春之歌》的导演的崔嵬;《林家铺子》的导演是水华;《早春二月》的导演是谢铁骊;《小城之春》的导演是费穆;《黄土地》的导演是陈凯歌;《黑炮事件》的导演是黄建新;《人鬼情》的导演是黄蜀芹。

38.影片《聂耳》的男主角由赵丹饰演,《人到中年》的女主角由潘虹饰演,《野火春风斗古城》的男女主角分别由王心刚和王晓棠饰演,《芙蓉镇》的男女主角分别的由姜文和刘晓庆饰演。

39.影片《早春二月》根据柔石小说《二月》改编,《烈火中永生》根据罗广斌、杨益言小说《红岩》改编,《牧马人》根据张贤亮小说《灵与肉》改编,《秋菊打官司》根据陈源斌小说《万家诉讼》改编。

40.中国目前的电影制片厂有: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等。

41.景别:是指摄影机在距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变速镜头的不同范围的画面。景别

2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内部资料)

共分为远景、近景、全景、中景、特写五大部分。

(1)远景:电影摄影机摄取远距离景物人物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以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

(2)全景:电影摄影机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其周围部分环境。

(3)中景:电影摄影机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这种画面可显示人物大半身的形体动作,是电影镜头中占数量较多的一种景别,常在叙述剧情时使用。

(4)近景:电影摄影机摄取人物上半身或人体局部形象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

(5)特写:电影中拍摄人物的面部、人体的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视距最近的镜头。特写可以在成强烈和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

42.角度:摄影机的位置与表现对象位置之间的角度。它代表着观众的视角。 (1)平射:指镜头与被摄人物眼部持平,符合一般人之间的观察角度。 (2)俯拍:指镜头从高往低拍,宜表现宽阔的环境(如原野、人群),或含贬义。从飞机上俯拍叫“航拍”。垂直往地面拍叫“全俯”。

(3)仰拍:指镜头从下往上拍,宜表现高达的东西(如高楼大厦),或含褒义(如拍英雄人物)。垂直于地面网上拍叫“全仰”。

43.声音:电影媒介基本元素之一。它使电影从视觉的媒介变为视听结合的媒介,使得过去在无声电影中是通过视觉因素表现出来的相对时空结构,变为通过视觉和听觉因素表现出来的相对时空结构。

(1)人声:人所发出的由音调、音色、力度、节奏等因素组成的声音以及人的话语。 (2)自然音响:除了人声之外,在电影时空关系中所出现的自然界声音的和人造环境中的一切音响和噪音。

(3)音乐:从纯音乐形式转化而来的电影听觉手段的一个组成部分。电影的音乐可分为有主题音乐、背景音乐、插曲和主题歌四种。

44.色彩:电影媒介基本元素之一。指通过光照,物体由于物质差异,反射的光波长短儿形成了千差万别的颜色。色彩可大体分为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条件色)、补色等。在色性上分为暖色和冷色。就色彩的画面特征而言,又有色调、色相、色相、色度、纯度的不同。

(1)暖色:也称“热色”。某种使人产生温暖、颜色感觉的色彩。如红色、橙色等使人联想到火焰、阳光等。暖色给人以澎湃、扩张、前进、兴奋、热烈的感觉。 (2)冷色:也称“寒色”。某种使人寒冷感觉的颜色。如蓝色、青色等使人联想到冰川、雪山等。冷色之间也有冷暖差别。冷色给人以收缩、退避、宁静、抑制、萧瑟的感觉。

45.片种:电影作品的类别。一般分为故事片、纪录片(包括新闻报道片)、美术片和科学教育片四大类。每一片种或由于内容性质,或由于制片方法,又可分为许多门类(分片种)。

(1)故事片:故事片是指综合文学、戏剧、音乐、绘画诸种艺术因素,通过具体视听形象反映生活,以塑造人物为主,具故事情节,并由演员扮演的影片。故事片又分为戏曲片、舞台艺术品等。 (2)纪录片:纪录片指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不经过虚构,直接反映生活的一种片种。它从现实生活本身选取典型,提炼主题,通过电影形象再现生活。纪录片又分为实事报道片、文献纪录片、自然地理纪录片、专题纪录片等。

(3)美术品:一种特殊形式的电影。美术品是中国的名词,在世界上统称animation,是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的总称。美术品又分为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水墨动画片等。

3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内部资料)

(4)科学教育片:科学教育片指运用电影手段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片种。简称科教片。科学教育片又分为科学普及片、科学研究片、教学片、社会科学片等。

46.运动镜头:指摄影机在运动中拍摄的镜头,也叫移动镜头。它既可以使画面写的特别真实,而且能使观众在与摄像机一同移动的时候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运动镜头可以千变万化,常见的有推、拉、摇、移、跟和晃。

(1)推:指拍摄对象基本不动,摄影机沿光轴方向由远而近向主体推动的连续画面。其作用是描写细节、突出主体,使所要强调的人或物从整个环境中十分清楚地表现出来。 (2)拉:与推镜头相反,指摄影机向后退,由近景、特写拉成全景或远景,主体上由大变小。它会创造出类似全景的效果,展现人在环境中的位置,给观众以情绪的感染和无穷的想象。

(3)摇:指摄影机放在固定的位置,运用三脚架上的活动底盘使机身做上下左右摇转拍摄而成的镜头。摇镜头可以表现环境,纵览场景全貌,或交代两个拍摄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 (4)移:指把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或升降机上,对被摄体做跟随、横移或升降运动的摄影方向。摄影机沿水平方向移动称为移动横移镜头;摄影机上下垂直移动中所拍摄的镜头称为升降镜头。两者都能打破画框四条边的局限,无限制地扩大空间,扩展视野,同时,也能使画面构图不断变化,从而克服了电影自身的弱点,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动态感以及电影反映生活的能力。

(5)跟:指摄影机跟随移动中的人或物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移动方向与被拍摄物体的方向一致且是等距离运动。跟镜头可以使人物动作保持连贯完整,从而细腻揭示或强化人物的动作与情绪;表现人或车辆的追逐,给人以画面的逼真感或紧张感。 (6)晃:指摄像机的镜头不稳定,上下左右晃动,本是摄像中之大忌,但有目的地晃动,可以产生特殊效果,如车船上的颠簸,人醉后、病后、挨打后的主观镜头。

47.镜头:指电影摄像机在一次开机到停机之间所拍摄的、连续的、留有影响画面的胶片片段,是电影的基本单位。镜头组接是电影的特殊构成方法。

(1)长镜头:指用一个镜头连续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拍摄而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长镜头又可分为固定长镜头、变焦长镜头、景深长镜头、运动长镜头四种。 (2)空镜头:只影片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空镜头有写景和写物之分。写景的往往用全景、远景,通常叫做风景镜头;写物的大都用特写、近景。

(3)主观镜头:指一种镜头的运动方法。这类镜头,以摄影机镜头代表影片中某一人物的眼睛,直接摄取他当时目击的景物。这种镜头,使观众更直接的去感受剧中人的活动和内心感情的变化,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4)客观镜头:指客观描述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叙述镜头。这类镜头拍摄的画面,大都是代表观众的眼睛,指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所看到的情景和事物。

48.蒙太奇:montage,源于法文,原为建筑学用语,直译为“装配”、“构成”的意思。现已成为世界通用的电影艺术专门术语,即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剪辑、组接镜头和意思。它是摄影机的活动和可剪辑胶片的产儿,是借助于电影技术而发展到及完善形式的分割和组合方法。

(1)叙述性蒙太奇:电影基本的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之一,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的一种蒙太奇类型。它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引导观众理解剧情。换言之,就是向观众通顺、流畅的讲出一个故事是影片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叙述方法。叙事性蒙太奇根据叙述方式,一般分为连续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积累蒙太奇、复现蒙太奇等。

(2)表现性蒙太奇:电影的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以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为主旨的一种蒙太奇类型。它通过镜头的相连或相叠,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

4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内部资料)

生一种单独镜头本身不具有的或更为丰富的含义,以表达某种情感、情绪、心理或思想,给观众造成强烈的印象。它的目的不是叙述情节,而是激发观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调动甚至煽动观众的情绪,获取最佳的艺术效果。表现性蒙太奇根据叙述方式,一般分为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心理蒙太奇、抒情蒙太、夸张蒙太奇等。

(3)技巧性蒙太奇:电影的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除以交代情节、展开事件为主旨的叙事性蒙太奇和以调动观众情绪、加强艺术效果为主旨的表现性蒙太奇外,还有一种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过程中用来处理镜头或镜头之间关系的一些特殊手段,如停机再拍、多次曝光,升格、降格、淡入、淡出,化入、化出,叠印、切换以及声音蒙太奇、色彩蒙太奇等,统称之为技巧性蒙太奇。

二、广播

1.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的KDKA广播电台正式开播,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2.1922年,英国的BBC(英国广播公司)建立,并开始播出广播节目。1936年起播出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电视台。

3.1926年10月1日,刘瀚创办哈尔滨广播电台,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4.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电台开播,这是中国第一座民营电台。

5.1928年8月1日,陈果夫等人在南京创办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简称中央台),这是中国第一座国家级的广播电台。1946年迁到台北后,改为中国广播公司。

6.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座国家级广播电台,1949年12月5日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三、电视

1.我国最早的电视台为1958年成立的北京电视台,现为中央电视台,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2.我国第一部室内电视剧是《渴望》。

3.我国第一部直播电视剧是1958年播出的《一口菜饼子》。

4.山东电视台曾于1982、1983、1984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连续剧一等奖,它们是《武松》、《高山下的花环》、《今夜有暴风雪》。

5.我国许多当代著名作家的名作已被改编为电视剧并成为精品,如老舍的《四世同堂》,钱钟书的《围城》等。

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曾出现一批反映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如《蹉跎岁月》、《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

第二节 文学?戏剧影视文学

(此节内容需要全部掌握)

一、文学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其存诗305首。“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2、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学习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诗体——楚辞,其代表作品《离骚》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

3、诸子散文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产物,主要代表作品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开辟了我国语录体散文和专题议论文的先河。

5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内部资料)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和理论获得了空前的成就,主要论著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 5、“竟陵八友”指南朝齐文学家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他们均曾在竟陵王门下。

6、晋代著名的“竹林七贤”指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其中最为著名的酒徒是刘伶。

7、陶渊明开创了后世的田园诗派,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等,诗歌《桃花源诗并记》表达了他寻求理想社会的愿望。 8、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代表作品有《搜神记》、《世说新语》等,作者分别是干宝和刘义庆。 9、枚乘的《七发》是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引发后代许多人的模仿,在赋中形成了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是“七发”。

10、历史上的“建安七子”是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有孔融、陈琳、王粲、徐千、阮瑀、应玚、刘桢。

11、我国的“乐府双”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2、我国古代的“斑马”(或称“史班”)指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和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他们的著作分别是《汉书》和《史记》。 13、汉代末期的“建安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 14、“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都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

15、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派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 16、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呈现出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而杜甫的则表现为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17、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倡导中唐新乐府运动,主张文学应该遵循“为时”、“为事”的创作原则。 18、“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1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作品《声声慢》中的开篇名句。

20、宋代话本分为小说、讲史、讲经和说浑话等四类,其中以前两家为最重要,影响也最大。

21、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主要作家的代表作有关汉卿的《不伏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

22、元杂剧中的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纪君详的《赵氏孤儿》,被喻为“雪里梅花”。 23、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倩女幽魂》。 24、“南洪北孔”指洪升和孔尚任,代表作品分别是《长生殿》和《桃花扇》。 25、我国小说界中的四大名著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26、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品“三言”、“二拍”分别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7、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以描写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金瓶梅》,作者署名是兰陵笑笑生。

28、明代中叶后的诗文界,出现了许多流派,如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等。 29、《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阅微草堂笔记》的作

6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内部资料)

者是纪昀。 30、我国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指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31、在我国,最早提出“人的文学”理论的学者是周作人,他为此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等著名理论文章。

32、我国第一部显示新文学运动实质的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33、五四时期,新文学社团和流派蜂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创作主张分别为“为人生”和“为艺术”。

34、闻一多是杰出的爱国诗人,有诗集《红烛》、《死水》,他与徐志摩都曾是新月派的诗人。

35、我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成立大会上,决定设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

36、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家》、《春》、《秋》,“爱情三部曲”指《雾》、《雨》、《电》。 37、洪深的农村三部曲指《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38、茅盾的“蚀”三部曲指《幻灭》、《动摇》和《追求》,“农村三部曲”指《春蚕》、《秋收》和《残冬》。

39、40年代在国统区出现了两个重要文学流派,他们是七月派和九叶诗派。 40、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三等奖和二等奖。

41、诗歌《雷锋之歌》的作者是贺敬之,《团泊洼的秋天》的作者是郭小川,《吐鲁番情歌》的作者是闻捷,他们都是五六十年代我国卓有成就的诗人。 42、梁斌的农民三部曲指《红旗谱》、《播火记》和《烽火图》。 43、叶君健的“土地”三部曲指《火花》、《自由》和《曙光》。 44、《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诗与旧诗的真正分界。

45、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的中国小说家是郁达夫,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46、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叶圣陶的《倪焕之》。 47、我国“新月诗”派的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胡适等人。 48、《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子夜》、《林家铺子》的作者是茅盾,《边城》的作者是沈从文。 49、《子夜》中的主人公是中国民族资本家吴荪甫。

50、20世纪40年代有“南玲北梅”之称的是中国女作家张爱玲和梅娘。

51、著名作家徐迟创作了一系列描绘高级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影响很大,代表作品有《地质之光》、《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在湍流的涡旋中》等。

52、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出现了新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首次高峰,代表作品有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曲波的《林海雪原》和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53、“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指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 54、粉碎“四人帮”后,吹出新时期文学第一声号角的是刘心武的《班主任》,其中最有力的呼声是曾经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就喊出过的“救救孩子”。 55、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东方》、《李自成》(第二卷)《将军吟》、《冬天里的春天》、《芙蓉镇》、《钟鼓楼》《白鹿原》。 56、鲁迅《伤势》中的女主人公是子君。

57、著名作家王蒙50年代中期以一部《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登上文坛,他创作了第一

7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内部资料)

部意识流小说《蝴蝶梦》。

58.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史诗,如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嘎达梅林》、壮族的《阿诗玛》等。 59.《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望星空》、《致大海》的作者是郭小川。 60.50年代的文坛上的三大散文家是杨朔、秦牧和刘白羽。 61.“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北岛、顾城、舒婷、江河等人。

62.新感觉派是现代文学史上唯一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受日本“新感觉派影响”,刻意追求主观感受,开掘潜意识,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现代都市人的精神迷惘,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和施蛰存等。 63.《神曲》为意大利著名作家但丁所著,主要分为《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因作品全面反映了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有“中世纪史诗”之称。 64.《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著名寓言作品,其中著名的故事有《龟兔赛跑》、《狐狸与葡萄》等。

65.堂吉诃德被称为是“愁容骑士”与“忧郁王子”,哈姆莱特成为不朽的艺术经典,他们分别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的主人公。 66.《伪君子》的主人公是达尔杜夫,其性格特征是追求美色和虚伪。

67.德国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家是歌德和席勒,代表作品分别是《浮士德》和《阴谋与爱情》。

68.喀西莫多是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雨果的另一部伟大的作品是《悲惨世界》。

69.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品是《人间喜剧》。 70.《双城记》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其作品还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等。 71.《死魂灵》和《钦差大臣》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里的代表作品。 7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73.《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法国的福楼拜,《德伯家的苔丝》的作者是英国的哈代。 74.挪威最杰出的戏剧家是易卜生,代表作品是《玩偶之家》,被称为是“现代戏剧之父”。 75.“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左拉。

76.美国“迷茫的一代”的代表是海明威,代表作品有《永别了,武器》、《太阳照常升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是《老人与海》。

77.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代表作品是《变形记》、《城堡》。 78.《荒原》的作者是美国的艾略特,《喧嚣与骚动》的作者是福克纳。 79.外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 80.萨特是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也是法国荒诞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是中篇小说《恶心》。

8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 82.世界著名的四大吝啬鬼指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莫里哀《吝啬鬼》中的阿巴贡和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波留希金。 83.在世界上古文学中,史诗占有重要的地位,著名的史诗有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印度的《摩可婆罗多》、《罗摩衍那》,古罗马的《伊尼德》等。

84.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家,如意大利的薄伽丘、西班牙的塞万提斯、法国的拉伯雷、英国的莎士比亚等。

85.俄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是高尔基,代表作品是《母亲》,曾被列宁所赞称。另一

8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内部资料)

著名无产阶级文学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曾激励了许多革命青年。

86.俄国文学史上有著名的“多余人”系列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等。

87.现代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期流行的一个国际性文学思潮,它主要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和超现实主义等六个流派。 88.世界著名的象征主义诗人有法国的波德莱尔和美国的艾略特等,代表作品分别是《恶之花》和《荒原》。 89.狂飙突进运动是19世纪70年代德国发生的一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运动中产生了许多大诗人和作家,如歌德、席勒、瓦格纳等。 90.现实主义代表有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美国的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

二、戏剧影视文学

1.戏剧文学是指以剧本为载体,以人物台词为主要手段,通过集中、典型的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传达作家审美体验的文学载体。

2.冲突是戏剧情节发展的动力,性格是冲突产生的依据,而动作则是戏剧形象的载体,是表演的基本单位,因此剧作家在戏剧创作中必须关注戏剧的冲突。

3.戏剧文学是根据戏剧冲突尽兴分类,分为悲剧、喜剧、正剧,而喜剧又包括讽刺喜剧、抒情喜剧和闹剧。

4.影视文学是指以影视剧本为载体,以分镜头的视觉形象的描写为基本单位,通过叙述视觉形象的运动与组合,刻画人物,表现事件,传达作家审美体验的文学载体。 5.影视文学分为电影文学和电视文学两类。

6.蒙太奇是电影艺术造型特有的词汇,如果说镜头是电影的词汇,那么蒙太奇就是电影的语言,它的功能在于把词汇连接为表达意义的句子——电影叙事的内容。

第三节 戏剧· 戏曲 ·曲艺· 杂技

(重点是黑体加粗的题目)

一 、戏曲

1.我国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是百戏,汉代又称角抵戏。 2.我国古代最早的戏曲曲目是汉代的《东海黄公》。 3.目前唯一能看到的南戏剧本是《张协状元》。 4.我国南北朝时的乐舞节目《踏瑶娘》,反映了妇女的痛苦生活。 5.唐宋时期流行的参军戏渊源于秦汉时的乐舞和俳优。 6.宋元时期南方的曲调统称南曲,盛行于元明。

7.我国民间出现的最早的剧场是宋代的勾栏,大者可容纳数千人。 8.梨园是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的地方,后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9.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总称,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

10.白朴的《梧桐雨》第一次把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搬上舞台。 11.《琵琶记》的主人公是蔡伯喈和赵五娘,作者是高则诚。 12.清朝乾隆年间,宫廷设置“南府”演出戏曲。

13.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墙头马上》。 14.王实甫的代表作品是《西厢记》,其中为张生和崔莺莺穿针引线的是红娘。

9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内部资料)

15.我国第一部被介绍到欧洲的戏剧是《赵氏孤儿》,作者是纪君祥。 16.我国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他的临川四梦指《还魂记》、《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 17.《牡丹亭》中两个主人公是杜丽娘和柳梦梅。 18.清代最为著名的戏剧作家是洪升和孔尚任,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长生殿》和《桃花扇》。

19.我国近代以来的最为流行的戏曲剧种是京剧,它主要西皮和二黄的结合,并吸取其他剧种的优点而形成的。

20.乾隆末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四大徽班把二黄戏带进北京,后逐渐发展成了京剧。

21.京剧中的主要角色可谓生、旦、净、末四大行当。

22.旧时称非职业演员、乐师的戏曲爱好者为票友,他们转为职业艺人则称下海。 23.旧时艺人偶尔饰演原来所属行当以外的角色称反串,非职业演员或非本班社演员临时参加演出称客串。

24.京剧四大名旦指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京剧四大须生指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25.旧时称训练戏曲艺徒的机构成为科班,称戏曲艺人行会为梨园公会。

26.话剧传入中国是在辛亥革命前夕,早期话剧曾被称为新戏、文明戏,1928年由洪深定为话剧。 27.《获虎之夜》是田汉的代表作品,《五奎桥》是洪深的代表作品。

28.190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春柳社,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演出团体,其主要成员有曾孝谷、李叔同、陆镜若、欧阳予倩,并创演了中国第一个话剧《黑奴吁天录》。 29.田汉的戏剧代表作品是《名优之死》、《咖啡店之夜》;洪琛的代表作品是《终身大事》;郭沫若的代表作品是《屈原》、《王昭君》、《虎符》;夏衍的代表作品是《上海屋檐下》;曹禺的代表作品是《雷雨》、《日出》、《北京人》;李建吾的代表作品是《这不过是春天》。 30.陈白尘于1945年创作了讽刺喜剧《升官图》。

31.民众戏剧社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戏剧团体,主办《戏剧》杂志,倡导爱美剧。 32.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的戏曲理论著作是清代的李渔的《闲情偶寄》。 33.《虎符》是郭沫若名剧,《雷雨》是曹禺的名剧,《龙须沟》是老舍的名剧。 34.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蔡文姬》导演是焦菊隐,《雷雨》的导演是夏凉,《骆驼祥子》的导演是梅阡。

35.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是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洛斯的《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其中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是“悲剧之父”。 36.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他与克拉提诺、欧比利斯合称古希腊三大喜剧家。 37.古印度四五世纪出了大诗人戏剧家迦梨陀娑,著有名剧《沙恭达罗》。

38.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除了大剧作家维加,著有《羊泉村》等剧本1800多个,是世界上写剧本最多的人。

39.古罗马著名的喜剧作家是普劳图斯,代表作品为《孪生兄弟》和《一坛黄金》。 40.莎士比亚是著名的英国喜剧大师,四大悲剧指《哈姆莱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

41.著名的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的著作有《伪君子》、《悭吝人》等讽刺喜剧。 42.博马舍是18世纪后期法国著名剧作家,戏剧代表作品有《塞维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

43.席勒是德国的著名戏剧家,成名作品是《强盗》,代表作品是《阴谋与爱情》。

10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内部资料)

44.“现代戏剧之父”指挪威的易卜生,他的《玩偶之家》揭示了娜拉的觉醒,是社会问题剧的代表作品。

45.萧伯纳是爱尔兰剧作家,写有《华伦夫人的职业》、《鳏夫的房产》等剧。 46.《钦差大臣》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品。 47.《苹果车》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大师萧伯纳的代表作品。 48.《密室》是法国现代戏剧家萨特的代表作品。 49.《毛猿》是美国著名戏剧家奥尼尔的代表作品。 50.《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此派亦称为反传统戏剧派。

51.目前世界著名的戏剧表演学派代表人物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 52.戏剧文学中剧中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不用台词而以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为哑剧。

53.歌剧是综合舞蹈、音乐、诗歌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

54.舞剧是综合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等艺术门类的一种戏剧形式。 55.演员不论表演任何角色都按个人的个性特点进行表演称本色表演,着重体现角色性格特征的表演称性格化表演。

二、戏曲

1.南宋的温州戏文标志着戏曲的成熟。 2.旧时称戏曲团体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3.培养戏曲艺徒的机构叫“科班”,经过严格训练出师叫“科班出身”。 4.少、设备简陋的戏班子叫“草台班”。

5.职业演员偶尔饰演原来擅长以外的角色(如生行演丑行)叫“反串”。 6.非职业的演员、乐师叫“票友”他们临时参加正式演出叫“客串”。 7.不化妆的演员叫“清唱”,也只“无伴奏演唱”。 8.戏曲的幕和场叫“折”。

9.一次演出时只选用大剧中较精彩的一幕(折)叫“折子戏”,而全场都演出叫“全本戏”。

10.一些大型剧目一次演不完,需要连续演出多次的叫“连台本戏”。 11.一台折子戏中最后一个剧目叫“大轴”,它前面(即倒数第二个)剧目叫“压轴戏”,它压在大轴之前,通常是最精彩的。

12.元末明初的四大南戏指《杀狗记》、《荆钗记》、《白兔记》和《拜月亭记》。 13.由宋代泽州人孔三传创制的“诸宫调”在金朝大放光彩。 14.散曲体裁可大可小,小到一支曲子单唱,称做“小令”,大到十几支曲子联唱,称做“套数”。 15.“明四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临川四梦”是指汤显祖的《紫钗记》、《还魂记》、《邯郸记》、《南柯记》,世称“玉堂四梦”。、 16.“四大声腔”指戈阳腔、余姚腔、海盐腔和昆山腔。

17.有“元人第一”美誉的是关汉卿,代表作品有《拜月亭记》、《救风尘》、《窦娥冤》、望江亭》等。 18.《窦娥冤》取材于《汉书于定国传》和东晋干宝《搜神记》之东海孝妇;《西厢记》取材于唐代元稹小说《莺莺传》;《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代陈元吉传奇《离魂记》。 19.关汉卿的两部“公案戏”指《鲁斋郎》和《蝴蝶梦》,两部喜剧是《救风尘》和《望江亭》。《单刀会》是成就很高的历史故事戏。 20.马致远的杂剧代表作品有《汉宫秋》、《牧羊记》、《黄粱梦》、《东篱乐府》等。

11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内部资料)

21.明代以描写忠奸矛盾为主、抨击现实政治的传奇名作问世,如李开先的《宝剑记》、无名氏的《鸣凤记》和梁辰鱼的《浣纱记》,这三部传奇可称为政治剧的代表作品。

22.汤显祖的《牡丹亭》在中国戏曲史上是可以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媲美的戏曲佳作。 23.汤显祖的《紫钗记》取材于唐人蒋昉的《霍小玉传》,《南柯记》取材于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邯郸记》取材于唐代沈既济的《枕中记》。 24.明代后期戏曲作家张凤翼作有传奇剧《红拂记》、《窃符记》、《虎符记》、《灌园记》等。

25.吴炳作传奇《绿牡丹》、《画中人》、《疗羹》、《西园记》、《情邮记》五种。 26.我国著名的戏曲家徐渭在文学上提倡独创,戏曲上则提倡“本色”,作品有《四声猿》等,《南词叙录》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研究南戏的专著,也是宋元明清四代专论南戏的唯一专著。

27.吕天成在戏曲史上突出的成就是著有重要的戏曲理论批评专著《曲品》一书,王骥德的《曲律》则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全面的、系统的、独创性的理论著作。 28.研究南戏的专著有徐渭的《南词叙录》、何良俊的《四从斋丛说》和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等;研究唱曲的专著有明代魏良辅的《南词引正》;研究歌唱技术的专论有明末沈宠绥的《弦索辨讹》和《度曲须知》。

29.康熙年间,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问世,把昆腔传奇创作推向了高峰,成为两部不朽的历史名剧。

30.建国后,党提出了戏曲改革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使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三、曲艺

1.曲艺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的说书十分盛行,唐代有“说话”,宋代有“话本”,说明曲艺曾是人们最主要的艺术形式,后又成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和戏曲的源头。

2.我国曲艺按形成可分成两大类。一类以说为主,如相声、评书、快板、双簧等;一类以唱为主,如弹词、大鼓、琴书、曲子等。

3.我国各地都有一些著名的曲艺品种。如东北的二人转、上海的独角戏、天津的快板、山东的快书、四川的扬琴、陕北的说书等,一般都用方言演出。 4.我国曲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相声。

5.相声的基本手段为“说学逗唱”四项。相声演出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 6.我国相声的奠基人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朱少文(艺名“穷不怕”)。代表作品有《字像》、《拆十字》等。

7.我国当代相声艺术大师是侯宝林,代表作品有《关公战秦琼》、《游园惊梦》等。其他著名相声演员还有郭启儒、马三立、马季、姜昆、冯巩、牛群等。

四、杂技

1.中国是世界头号杂技大国,历史最久,流派最多,水平最高。 2.“广义”杂技是各种超常技艺的统称,如魔术、驯兽之类;“狭义”杂技又称“杂耍”。 3.中国杂技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古代又称“杂伎”和“杂技乐”。

4.唐朝是杂技的鼎盛时期,各类节目多达100多种。宋代城市文化繁荣,杂技也从宫廷走向街头、民间。

5.我国著名的杂技之乡是河北吴桥。每年举办有吴桥国际杂技节。

6.中国著名的杂技艺术家有夏菊花(女,武汉人,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唐彬彬等,有中国杂技“高空王子”美誉的是维吾尔族的阿迪力,他也是“达瓦孜”第五代传人。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64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