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素养比赛试题

更新时间:2024-03-30 20: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素养比赛试题

参赛号: 记分:

(时量:40分钟,总分:20分)

一、选择题(4分)

1、( )选出下列成语中读音错误的一项。

A心广体胖(pán) B官运亨(hēnɡ)通 C稗(bài)官野史 D飞来横(hénɡ)祸 2、( )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A旋律 寒喧 B竣工 覆盖 C气慨 赃款 D 振撼 迁徙 3、( )选出“直抒胸臆”中“臆”的意思 。 ( A心 B 脑 C 胸 D腹 ) 4、( )“成果”“结果”“后果”这几个词意义相近,但感情色彩不同。下列词语中与其类似的是哪一组。

A优秀 优异 优良 B谦虚 虚假 虚伪 C团结 结合 勾结 D保护 袒护 庇护

5、( )选出下列成语主人公搭配正确的一项。

A草木皆兵—苻坚 B凿壁借光—车胤 C纸上谈兵—赵高 D望梅止渴—刘邦

6、( )“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是谁说的?

A叶圣陶 B维果茨基 C马卡连柯 D苏霍姆林斯基 7、( )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2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8、( )选出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海豚出版社出版的《森林唱游》,出自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几米之手。 B.刘翔的名字已家喻户晓,对大家都不陌生。

C. 日子长了,老王一家对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D.无论老师和学生,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填空题(7分,每4空1分)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四种语文能力,它们是:( )能力、( )能力、( )能力、( )能力。

2、阅读教学是( )、( )、( )、( )之间对话的过程。

3、选词填空: 险胜 击败 力挫 大胜

在刚刚结束的初三男篮比赛中,一班以68比56( )二班,三班以98比42 ( )四班,五班以78比77( )六班,七班以86比80( )上届冠军八班。

4、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博观而约取, 。 , 绝知此事要躬行。

,金石可镂。 洛阳亲友如相问, 。 5、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

《爱的教育》( ) 《城南旧事》( ) 《乌丢丢的奇遇》( )

6、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 》、《 》、《 》。

7、宋词一般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前者以( )等为代表,后者的代表有( ) 8、成语“五花八门”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这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五花即五行阵,五行系指( ),也代表( )五种颜色,混在一起使人眼花缭乱。

9、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制中的一点至三点为鸡鸣,( )为“黄昏” 10、“在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这里的破折号有( )的作用。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口语交际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 )

2、“寒颤颤”的读音是hán zhān zhān。“风”字的第二笔是“横斜勾”。 ( ) 3、“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对”是“对面”的意思。 ( ) 4、恩格尔系数与家庭生活水平成正比。 ( ) 5、世界读书日是每年的 4月23日。 ( ) 6、《凡卡》和《穷人》的作者分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和列夫?托尔斯泰。 ( ) 7、皮皮鲁、鲁西西、舒克和贝塔都是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作品中的形象。 ( ) 8、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孟子。 ( ) 四、简述题(5分)

1、教材解读题(2分)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选自《猫》)

试分析这句话的语言特色?

2、案例分析题(3分)

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浙教版第11册《三顾茅庐》的片段:

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在具体的朗读训练之后)师:什么叫“大贤”?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你们知道武艺十分高强的人叫什么? 生:大侠! 师:家里钱非常多的人呢?

生:大款! 师:能够做一手美味佳肴的人呢? 生:大厨! 师:当今非常出名的歌星、影星叫什么? 生:大腕! 师: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人? 生:大师! 师:现在你明白什么叫“大贤”了吗? 生:就是指在道德和才华方面非常出众的人。 生:就是思想素质和才华能力方面最伟大的人。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你认为本案例“词义教学”给你什么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ge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