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温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更新时间:2024-06-01 15:4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温室建设项目

实 施 方 案

×××DU×××公司 二零一六年六月

目 录

第一章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3

一、建设条件 ............................................................. 3 二、产业发展现状 ......................................................... 4 第二章 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环节 ............................................... 5

一、政策、资源、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 ..................................... 5 二、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 6 第三章 项目实施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 7

一、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 ................................................... 7 二、主要目标 ............................................................. 8 第四章 实施区域的选择与布局 ................................................. 9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案 .............................................. 10

一、建设内容 ............................................................ 10 二、建设方案 ............................................................ 10 第六章 资金投入及财政补助情况 .............................................. 22

一、投资概算 ............................................................ 22 二、资金来源 ............................................................ 23 第七章 工程招投标.......................................................... 23 第八章 资金监管及使用 ...................................................... 23 第九章 组织保障措施 ........................................................ 24

一、组织机构建设 ........................................................ 24 二、项目管理措施 ........................................................ 25 第十章 建设期限............................................................ 26 第十一章 项目预期效益 ...................................................... 27

一、经济效益 ............................................................ 27 二、社会效益 ............................................................ 27 三、生态效益 ............................................................ 27

附件1:工程附图 附件2:项目概算书

2

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温室建设项目

第一章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一、建设条件 1.建设地点的选择

(1)选址原则:

交通方便,土地基础条件好,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无公害设施蔬菜;土地流转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建设规划,地质结构好,周围无污染源、无地质和水灾隐患。

(2)建设地点选择: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铜川市印台区印台街道办事处崖尧村,园区占地2500亩,土地来源为公司流转租赁,性质为农业用地。 2.自然条件

铜川市印台区地处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过渡地带,东西长64.5公里,南北宽44.8公里,总面积629.54平方公里,东与白水县、蒲城县相邻,南与富平县、铜川市王益区接壤,西与旬邑县、铜川市耀州区毗邻,北与黄陵县、宜君县相接。

全区年平均气温10.6℃,极端最高气温36.4℃。年均日照2345.7小时,日照率58%,无霜期182天。平均海拔1000m,常年平均降水量649.2mm。全区总土地面积629.54km2(94.43万亩),其中耕地17.5万亩。主要土种以褐土、黄绵土、黑炉土为主,占总面积的93%。规划园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壤pH为7.8~8.2。适宜

3

多种农作物粮食、蔬菜、经济林果苹果、樱桃、甜桃、梨、杏等果树生长。

3.社会经济状况

印台区2015年生产总值66.03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6亿元,增长4.9%,占生产总值比重的7.7%;第二产业增加值38.38亿元,增长4.6%,占58.1%;第三产业增加值22.59亿元,增长9.8%,占34.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5919亩,比上年增长0.5%。其中,夏粮69839亩,下降2.93%;秋粮86080亩,增长3.5%。油料种植面积14738亩,增长8.5%;大豆播种面积6944亩,增长7.3%;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22374亩,下降3.2%。全年粮食总产量35691吨,比上年下降1.1%。 二、产业发展现状

在全市良好的农业发展趋势的引领下,印台区蔬菜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化栽培已成为主流,形成了东坡辣椒、井家塬西红柿、柳湾蘑菇、济阳大葱等一批地方蔬菜品牌,特别是东区的保护地栽培和西源的旱作蔬菜成为新的亮点。2015年,印台区蔬菜种植面积22374亩,年蔬菜产量28385吨。全区无公害蔬菜认证品种2个,已建立高楼河胜利村、广阳镇广阳村、印台乡济阳村、东塬村4个蔬菜专业村。

近几年设施蔬菜先后带动红土镇太和寺、高楼河乡胜利村、水利村等一批设施蔬菜专业村,其中印台办崖尧村200亩设施蔬菜示范基地达到了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要求,个别棚收入达到1.2万元,

4

全村去年设施蔬菜收入约80万元,成为全市设施蔬菜种植的高效典型。

第二章 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环节

一、政策、资源、科技、基础设施条件等 1、政策倾斜,资金扶持

《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集中打造山地、台塬、都市3个农业区,积极建设以优质苹果、时令水果、休闲观光农业、设施蔬菜为主的8个产业带,着力构建“三区、八带、五组团”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以“稳面积、增设施”为方向,以“优质、安全”为目标,建设集约化育苗、设施蔬菜、露地蔬菜、特色蔬菜4大种植基地,发展蔬菜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到2020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万亩(日光温室达到1.5万亩),产量达到20万吨。 2、资源优势

项目区资源优势明显,印台镇建有日供水能力2500立方米的集中供水系统,输水管道遍布项目区。完全可以满足项目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印台区农村电气化建设通过省级达标验收,33千伏输电线路覆盖项目区,电力供应可靠保证。以上为项目实施提供了资源保障。

5

3、技术力量雄厚

公司现有员工210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5名,中级技术职称16人,技术力量雄厚,在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营销环节,项目单位与山东寿光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铜川市蔬菜技术推广站等多家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陕西省多家蔬菜生产园区建立了强强合作,形成了产、学、研为一体的生产、技术、研发平台,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基础设施完善

项目区交通便捷,305省道穿区而过,210国道与305线距项目区在西5公里处交汇,西铜一级路,铜黄一级路距项目区6.5里南北贯通。项目区地程控电话已经全部进入印台区通讯网,并与国内、轨迹联网、GSM移动通讯使用,并形成规模,为加强信息交流,为提高办事效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公司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序号 1 障碍因素 资金问题 技术问题:先进栽培技术,推广难度大,普及速度慢。 新品种问题:栽培品种以具有地方资源优势的名优特新品种数量少。 解决方案 项目建设除财政资金300万元以外,需自筹资金749.95万元。目前,公司银行存款1032.47万元,完全满足项目建设所需自筹资金。 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等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解决生产中技术问题。 积极引进、示范、推广设施蔬菜新、特、名、优品种。 2 3 6

第三章 项目实施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

建设现代化多功能设施蔬菜智能温室,发展智能型温室蔬菜生产,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课题,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更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该项目的实施对提高我市蔬菜栽培技术水平,调节粮经比例,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本项目积极引导和鼓励实现本市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市场无序向市场准入转变。引导扶持带动全市人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专业生产的现代高效设施农业转变。通过引进良种、专业化种植、新技术应用的先进方法,逐步改变农户常规农业的规模小、效率低、效益差的现状,通过推广高效设施农业,使广大种植户尽快扩大生产规模,掌握种植技术,提高设施蔬菜的品质和科技含量,打造具有印台特色的高效农业。

(1)符合当前国家、省、市的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大政策,区政府对智能温室建设政策的优待和资金的扶持。

(2)生产环境条件具备。铜川市生态环境较好、土地肥沃,是大棚蔬菜理想的生产基地。

(3)劳动力条件。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更加充沛。

7

(4)效益良好。除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可大量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使传统的农民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这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化发挥一定作用,为改善城郊环境景观也大有益处。 二、主要目标 1.产业化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温室建设项目计划建成观光型、引导型和效益型的铜川乃至陕西一流高科技现代生态温室,以现代化设施设备管理生产无公害蔬果,花卉产品,新品种的引进,立体式无土栽培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技术的推广,生产加工及物流配送,成为我市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领军企业。同时以园区为依托,建立我区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为提升铜川市的综合实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科技含量高

多功能智能温室是设施农业的精华,因此,各种工业界的新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温室控制领域中,并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控制系统在硬件上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结构,客户机由多台现场控制系统组成。客户机以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设计,利用星型无线网络实现温室环境数据的无线采集和执行设备的无线调控,该结构使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方便灵活的组合,增强了系统的应变能力;系统服务器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采用嵌入式Boa服务器和CGI动态网络技术实现温室环境的远程监控。根据星型无线网络的通信特点,制定相应的无线通信程序。鉴于温室环境复杂,综合分析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各自优缺点,将二者相结合建立起全新的控制算法

8

模型,配合使用模糊补偿解耦控制算法,实现温室智能控制。在温室内环境下对系统无线数据采集和执行控制的实时性进行实验,在局域网环境下确定远程监控方案,并利用相应的电气伺服电路实验执行控制模块对大型执行设备的驱动能力。利用传感器对温室内湿度、温度、光照、二氧化碳等多个环境因子检测,通过互联网实现对智能温室的远程PC端及手机控制。该系统实时性好,可扩展性强,通用性强,具有智能化、模块化等优势,符合我国温室的智能控制要求。 3. 新技术、新品种引进

开展蔬菜技术推广,以智能温室为技术原点,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设施的推广力度,包括:示范推广多膜覆盖、配方施肥、设施蔬菜连作障碍与土壤改良技术、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4项,引进蔬菜新品种8个。

第四章 实施区域的选择与布局

本项目建设地点在铜川市印台区印台镇崖尧村××DU××农业园区内,项目区已形成了规模化的无公害设施蔬菜产业格局,本项目总占地面积3120平方米。本次建设性质属于新建项目,旨在提高园区内现代农业科技含量,打造现代化设施农业平台,帮助周围农户实现增收。

9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案

一、建设内容

新建多功能智能温室一座,包括其设施设备和配套道路、管网、电气建设,温室采用铝合金天沟,三屋脊文洛式结构,长60米,宽52米,高6.5米,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 二、建设方案 1.建设原则

坚持科学性、超前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合理选择温室配套设备及种植方式,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

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设计标准,对生产工艺,主要设备和主体工程做到先进、适用、可靠。

坚持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坚持节能、高效的原则,设计侧重于温室结构的合理性,种植方式的科学性。 2.温室主体结构

本次设计温室共一座,12m跨三屋脊文洛式结构,温室采用铝合金天沟,4m开间,天沟高5m,顶高6.5m。

1)温室规格

①结构形式:采用Venlo式12米跨-顶部单层侧面双层-玻璃连栋温室

②规格参数:

跨宽: 12.0米 开间: 4.0米 天沟高: 5.0米 屋脊高: 6.5米

10

2)温室面积

温室采用东西排跨,南北排开间,天沟为南北走向。 温室轴线面积如下:

南北山墙:12m/跨×5跨=60m; 东西侧墙:4.0m/开间×13开间=52m; 轴线面积:60m×52m=3120㎡。 3.主要材料结构参数要求

1)温室主骨架为轻钢结构,正常使用寿命不低于 30年。温室立柱和复合梁的钢构件材质为Q235优质碳素钢,工厂化生产,现场组装。温室主体骨架全部按国家标准统一标准,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使用,对温室的装配精度和安装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所有钢构件均采用热浸镀锌,热镀锌规范采用国标GB-T13793-92,立柱和复合梁在热镀锌后喷塑处理(白色)。构件之间采用高强度热镀锌防腐螺栓和自攻钉联接,无焊点。

主要构件规格如下:

名称 主立柱 副立柱 墙梁 雨水槽

参数 热镀锌矩形管φ100*100*3.0mm 热镀锌矩形管φ100*50*3.0mm C型钢50*50*2.0mm 铝天沟,排水坡度2.5‰ 11

2)温室门: 温室配有平开门。 4.覆盖材料

顶 部:温室屋顶覆盖:4mm散射钢化玻璃,透光率≥91.5%,厚4mm。

外立面:温室东、南、西三侧立面采用5+6+5mm双层中空钢化玻璃温室幕墙结构。 5.自然通风

温室全部顶部设置顶开窗,采用一路窗,尺寸规格为2 m *1m。 工作原理

传动机械:直型齿轮齿条传动

按下控制箱启动开关按钮,电机启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传动轴运转,传动轴通过连接组件带动齿条运动,顶窗打开后触动行程限位器开关,电机停止,行程运行结束。该控制箱备有手动控制,如需要中途停止,可以按下停止按钮,即可停止运行。

系统基本组成:本系统包括控制箱及电机、传动部分、行程限位开关等组件。

6.湿帘风机强制降温系统

温室合理布置湿帘风机、湿帘(高1800mm)。 1)原理

湿帘/风扇降温系统利用水的蒸发降温原理实现降温目的。系统选用的湿帘、水泵系统以及国产大风量风机。降温系统的核心是能确

12

保水均匀的淋湿整个湿帘墙。空气穿过湿帘介质时,与湿帘介质表面进行的水气交换将空气的温度降低。该系统是目前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降温方法。

2)系统组成

由湿帘箱、循环水系统、轴流式风机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湿帘保证有大的湿表面与流过的空气接触,以便空气和水有充分的时间接触,使空气达到近似饱和,与湿帘相配合的高效风机足够保证温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将室内高温高湿气体排出,并补充足够的新鲜空气。

①湿帘:温室 N轴处南侧安装湿帘,湿帘高 1.8m,包括铝合金框架。在维护良好的条件下,使用寿命5~10年;

②湿帘外翻窗:温室北侧墙内侧设置膜覆盖密封,卡簧卡槽固定,外侧采用阳光板覆盖电动外翻窗,并安装一层防虫网,防虫网一直安装,密封膜冬季安装,夏季拆除。

③湿帘供水系统。

④轴流风机:温室南侧位置安装国产优质轴流风机。 7.内保温系统

温室配置两层内保温系统,具体分配如下:

①透明内保温:安装在复合梁上弦,齿轮齿条传动,采用编制型透明内保温幕布,分为两套传动系统;

②内保温被:安装在复合梁下弦,齿轮齿条传动,采用无纺布材料。设置两套传动系统;保温被的东西侧延长至地面,可以跟随顶部保温被一起开合,提高保温效果;

13

③立面固定保温被:温室北侧墙内侧布置固定式保温被,无纺布材料。冬季安装,夏季拆除,提高温室冬季的保温性能。

④东西外侧立面膜保温:温室东西侧墙外安装钢结构骨架和卡膜槽,冬季安装一层固定膜,提高温室立面的保温性能。 8.外遮阳系统

温室整个区域的顶部设置外遮阳系统; 1)工作原理

传动机械:齿轮齿条传动。

按下控制箱启动开关按钮,电机启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传动轴运转,传动轴通过连接件带动驱动杆在幕丝上平行移动,驱动杆拉动幕布一端缓慢展开,全部展开后触动行程限位器开关,电机停止,该行程运行结束。

该控制箱备有手动控制,如需要中途停止,可以按下停止按钮,即可停止运行。

2)系统基本组成

本系统包括控制箱及电机、传动部分、行程限位开关、幕线、端梁及幕布等.

控制箱:该箱内装配有幕展开与合拢两套接触器件。

传动设备:由减速电机连接件组成。通过减速电机与之连接的传动轴输出动力,还有传动轴、驱动杆、连接件等。

电机配备行程限位装置,自动停止,限位准确。

14

幕线及端线支架:温室顶部安装一组外遮阳骨架。支架部分强度可靠、外形美观,载荷

承受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幕布:国产遮阳网,正常寿命8年以上。 9.内循环系统

为了增加温室内空气的流通速度,以提高空气均匀度,增加湿度的均匀性,选用国产优质专用内循环风机。

1)功能:

?①保证温室内温度的均衡; ?②保证温室内相对湿度的均衡; ?③保证温室内CO2的均匀分布; ?④降低空气湿度减少流滴现象; ?⑤促进空气的流畅,作物生长更有利; ?⑥低能耗,不会增加成本负担。 2)配置说明:

温室配置12台优质环流风机,跨内同向布置,跨间交错对吹,提高空气流动的均匀度。

采用铁链悬吊在温室横梁下。 10.照明系统

1)产品特点:

?①灯罩外围有一层防水罩,可防止露珠进入灯体导致损坏; ?②有效减少由撞击和其他原因造成的灯体损坏等现象;

15

?③灯体外形新颖,形状各异,维修简便,可用来装饰; ?④灯体机械强度高;

?⑤可直接安装在普通可燃物质表面。 2)组成:包括灯体、灯座、启动器、灯罩等。 3)技术参数:

灯泡种类 (W)日光灯 规格 2*40W 额定电压(V) 220 额定功率 80 4)配置说明:

在温室整个区域内布置防水型双管日光灯,共计配置60盏。 11.配电和控制系统

该系统适于大型生产型连栋温室。

本系统配备一个综合配电箱,电控箱放置于温室内部,带有自动和手动转换装置,以便于设备的安装及维修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变压器等外部构件由用户负责,需要把主电源线接到温室的电控箱内(电源电压上下波动不能超过±5%,如波动幅度超过±5%,建议用户方配备稳压器)。内部构件及线路由我方负责。电源参数:220V/380V;50HZ。技术说明:为用电方便安装防水防溅插座,其位置及型号按规范布置。温室内导线采用防潮型RVV塑料套线(暗管布线),信号线为RVVP屏蔽导线。插座采用防水防潮型,为使温室内美观,布线采用穿管暗敷方式,包含温室内的所有电源线、控制线等导线及电气安装敷料。

16

12.给排水系统

1)排水系统

室内灌溉剩余积水排至苗床下卵石地面,自然渗入地下。 天沟雨排:温室采用外排水设计,南棚头设计一排立柱,使天沟伸出南立面,不安装落水管(防止冬季冻裂),直接排入温室外侧的排水排水沟。湿帘水池废水排放:因为这部分废水并不含有大量的沉淀物,故通过管道将湿帘水池内的废水通过管道排入温室北侧排水沟。

温室内部露水回收,按照温室正常坡度,露水通过管道汇合排入温室室内排水沟。

2)给水系统

温室区内南、北端设计预留给水口(一寸球阀预留),每跨一个共10个,配合温室内供水需要。 13.栽培系统

种植区、栽培区域作业通道其物流运输采用轨道式电动升降车和电磁牵引果实运输车相结合的方式;轨道式电动升降车主要负责行间作业,电磁牵引果实运输车主要在生产作业通道上负责区间运输。

17

14.倒挂式微喷系统

1)工作原理

在夏季降温的各种手段中,蒸发降温是最经济的。微雾系统就是应用这个原理,通过水泵将水加压进入过滤系统输送到雾化喷头,高压水流在喷头处形成雾状水滴喷出。雾滴悬浮空气中直到吸收足够的热量后蒸发,带走大量的热能,从而有效降低室温。系统还具有加湿和清新室内空气的作用。

2)设计条件

雾喷系统要求水源进入温室,水压达到设计要求,水质达到市政自来水洁净程度(以上由甲方负责)。

3)系统组成

微雾系统由高压泵、过滤器、电控部分、管路组成,喷头采用以色列进口优质材料组成,过滤器采用进口过滤器。系统采用进口喷灌设备,流量均匀,抗堵性好,寿命可达 8年以上。并能降温、增湿、除尘,有利于催芽育苗和作物生长。雾喷喷头(选用流量7L/h的喷嘴)间距为2米,工作压力4—4.5BAR。 15.移动式苗床系统

1)苗床特点

?①主体结构材质采用铝合金边框,便于加工,使用寿命长,美观大方;

?②网格为130㎜×30㎜(长×宽),热镀锌材料,防腐性能高,承重能力好,寿命长;

18

?③可左右移动较长距离,高度方向上可以进行微调; ?④具有防翻限位装置,防止由于偏重引起的倾斜问题; ?⑤可在任意两个苗床间产生约0.6(或0.8)米的作业通道。 2)使用寿命

编织网部分10年,其它结构15年。

16.滴灌系统

滴灌是目前微灌技术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应用范围最广,最经济有效的灌溉方式。灌溉水通过灌溉管网输送,利用分布在作物根部周围的滴头缓慢的滴到土壤里。这种灌溉方式优点很多,除了可以大量省水和省工以外,还有灌溉精确,实现水肥混施,改善土壤结构和田间环境等优点。

1)设计条件

19

要求具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水源进入温室,水压达到滴灌系统设计压力,水质达到市政自来水洁净程度。若用户不能满足水压及水质要求,应增设加压系统和过滤系统。(以上由业主提供)

2)配置说明

系统产品设备包括阀门,过滤器,PE管,进口滴灌管等部件。为方便用户使用,在温室每跨棚头设首部。

系统采用以色列耐特菲姆(或韩国进口)滴灌管,其标准工作压力为0.1Mpa,滴头流量为2L/H,滴头间距为30㎝(说明:此为常用标准参数,具体参数要依据种植情况选定) 17.园艺地布

双层白色园艺地布。 18.温室环境计算机控制系统

1)系统简介

JP/WSK全自动控制系统,综合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使用上位机通讯技术加测控站,实现了分散采集控制、集中操作管理。相对独立的设计思想,使系统具有功能强大、性能优越、配置灵活、安全可靠等优点。该系统能自动检测温室温湿度、光照度及室外气象参数,并根据实际需要输入每一个电气设备的开启条件值,每一个电气设备均能根据需要阶段式开启,大大提高了温室控制精度,并且有逼真的动画显示、完善的数据查询和声音报警等功能。

①系统组成

20

该控制系统由 JP/WSK-PLC控制器,温湿度、光照度传感器,室外气象站,名牌 PC机和打印机等组成。

②网络技术

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控制由PLC控制器进行,它与PC机和其他设备间采用串口通讯,只需双芯电缆可将多台设备相互连接起来,不仅大大节约了电缆数量和布线难度,而且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进行系统调整和扩展。网络传输距离可达1000米。

③传感器特点

所选传感器具有接口简单、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等优点。其中温湿度传感器选用优质进口元件,彻底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大多数温湿度传感器不耐高温,在温室环境中极易失效的难题,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④系统功能

JP/WSK-PLC系列温室控制器通过检测温室内温度、湿度、光照度等环境系数,并根据用户设定的温度、湿度等传感器上下限自动开启、关闭天窗、遮荫幕、湿帘风机等执行机构的运行,并且能根据用户需要阶段式开启窗户、拉幕等,大大提高了温室控制精度;同时,与室外气象站连接可实现对室外气象参数的检测,并根据控制要求控制各种执行结构。特别适合我国经济、高效型温室控制要求。

21

第六章 资金投入及财政补助情况

一、投资概算 1.资金概算有关说明

(1)项目建设规模、产品方案; (2)工程项目、辅助工程一览表;

(3)工程设计方案、图纸及主要设备、材料表; (4)设备价格、运杂费率,当地材料预算价格; (5)同类型建设项目的投资资料;

(6)有关规定,如对项目建设投资的要求、银行贷款利息率等。 2.项目总投资计划

项目总投资956.33万元,其中智能温室设施设备876.72万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79.6万元(其中道路硬化44.45万元,管网建设35.15万元)。

22

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956.33万元,其中申请农业财政专项资金300万元,企业自筹656.33万元。

第七章 工程招投标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工程质量,防范和化解工程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委颁布的第12号、第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标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实施条例》、《陕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本工程项目特点编制项目的招标实施方案和招标文件、备案和接受行政监督部门的监督。项目实施中需要采购的物资设备仪器要按实施进度编制详细的采购清单,按照规格型号及质量要求,坚持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进行采购。

第八章 资金监管及使用

本项目资金的使用完全按照《中省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和《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5年支农资金整合奖励资金的通知》实行。

1、设立财政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资金专用账户,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2、实行与项目承担企业签订实施项目合同。

3、项目专款部分,公开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3

4、印台区项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资金跟踪问效、严格执行项目验收制度,定期向上级财政部门报送财务报表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接受上级农业、财政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九章 组织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建设 1.建设期机构设置及职责

项目批准立项后,为了加强领导,特成立项目建设实施领导小组,区农业局局长任组长,由×××DU×××公司成立项目建设实施管理办公室。由公司法人任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决定重大事宜与措施,审查项目实施计划、物资采购使用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2.运营期机构设置

(1)机构设置

×××DU×××公司内部机构设置完善,管体体系成熟,各部门配合密切,功能齐全、职责明确、有良好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成有能力实施好本次项目。

(2)职责分工

财务部:负责资金筹措、日常财务及经营核算工作。 营销部:负责产品销售及资金回收工作。

技术开发部:负责多功能智能温室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农户技术

24

培训与指导。

采供部:负责智能温室正常生产期间的农资原材料采购、温室维护。

生产部:负责多功能智能温室设施设备的正常生产。 二、项目管理措施 1.施工管理措施:

(1)建立层次分明的责、权、利相结合的质量责任制,认真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做到质量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同时抓住施工现场,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消灭质量通病,使质量管理上新水平。

(2)加强技术管理,每道工序都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人,接收人在书面上签字,明确责任,组织各负责人学习技术规范,让每参与人能熟悉质量验收的标准。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规范组织施工。

(3)项目实施中需要采购的物资设备仪器要按实施进度编制详细的采购清单,按照规格型号及质量要求,坚持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进行采购。

2.竣工验收管理措施

为合理规范使用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发挥投资效益,建议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由项目承担主体投资先建设,建设完成后由市、区农业财政部门项目验收合格拨付项目补助资金。形成验收报告,并严格按照《陕西省铜川市实施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使用计划表》执行。

25

3.投产后管理措施

(1)生产管理:项目建成后,采取订单农业模式,全面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生产、销售等多环节的衔接配套。具体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日常生产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生产计划,合理使用劳动力、原材料与辅料,并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设施蔬菜质量,强化质量检验制度,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确保产品品质。项目建设单位充分发挥自身的市场主体地位和产业链优势,依托优势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将资源优势加快转为市场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项目建设单位与农户双赢的发展目的。

(2)财务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制定项目财务运行、管理机制。通过编制收支计划,合理使用项目资金,确保项目正常运转。加强项目投资管理,保证投资收益。正确核算及缴纳各种税收、规费,及时向上级主管机关报送各类报表。

(3)销售管理:通过分析市场机会、研究与选择市场目标、制定战略营销规划、制定营销策略、实施控制营销活动等营销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公司形象。加强省内和周边市场营销网络建设,增加产品市场的份额,以市场为导向,依靠营销策略,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营销能力,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份额。

第十章 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项目规划建设工期为1年,即2016年7月-2017年7月。

26

第十一章 项目预期效益

一、经济效益

通过现代农业多功能智能温室项目的建设,仅种植方面年产蔬菜 400多吨,每公斤按4.6元计算,可实现总收入184.00万元,年均增收122.34万元。

其次,富含高科技含量的智能温室,作为青少年科普基地将在观光旅游,生态采摘等方面年均可增收30万元。

综上所述,公司通过本项目可实现年均增收152.34万元。 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投产后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①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②带动周边200多种植户致富,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 ③智能温室为我区青少年提供一个现代化、可观、可触、可栽培的学习平台,让他们设身处地的去学习,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今后更好的为家乡,甚至国家做出贡献。 三、生态效益

多功能温室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零污染产业,能刺激更多的农户自觉栽种经营各种市场紧俏产品,创造出更好的利益空间,满足居民的蔬菜养身保健的需求,将带动更多农户种植设施蔬菜,进一步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并且建设的育苗温室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太阳光照,既节省了能源,又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温室中使用滴灌系统,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用水效率,对于提高资

27

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2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sn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