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研究

更新时间:2023-03-08 08:10:4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商业模式理论与互联网相伴而生。商业模式创新既是互联网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也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核心。然而,聚焦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仍然有限,系统分析其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文章立足“互联网+”背景,系统分析影响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得出互联网企业外在受技术、需求、竞争,内在受企业家精神、组织学习能力等因素的驱动,为互联网企业有效创新其商业模式以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 一、 引言 2015年3月5日,“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名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而依靠“互联网+”思路进行经营的互联网企业早已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在显著改变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互联网+集市有了“淘宝”,互联网+银行有了“支付宝”,互联网+红娘则有了“世纪佳缘”??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反映了“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日新月异变化,体现了“互联网+”在当今时代的重大经济价值。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经济的许多天然壁垒和约束,消除了时间限制,缩短了空间距离,大量新颖的商业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商业模式这一术语受到商界的空前关注。然而直到2000年以后,商业模式才引起理论界重视(zott et al.,2011)。amit和zott(2001)认为,商业模式描绘了企业的交易内容、结构和治理的设计,它帮助电子商务企业开发商业机会以创造价值;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将商业模式描绘为一种技术商业化的理论框架;richardson(2008)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战略的概念性与构造性执行。可以看出,由于研究领域和理论视角的多样化,商业模式研究并没有形成被广泛认可的学术交流语言和主流研究范式(zott & amit,2013),已有的商业模式研究呈现出零散化特征(klang et al.,2014;spieth et al.,2014)。

21世纪以来,作为一种新的创新形态,商业模式创新也开始受到战略、创业、创新等领域学者的关注,已经成为了商业模式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彼得?德鲁克曾指出,当今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chesbrough(2010)也认为,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创造的价值并不低于技术创新所能创造的价值。考虑到商业模式创新对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诸多学者从不同理论视角出发来探讨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即驱动力研究(例如,mcgrath,2010)。然而,目前在驱动力方面的研究却呈现出碎片化、个性化的特点,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类型多样,来自于不同技术支撑、不同行业的创新特点各不相同,研究学者对该类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的研究仍十分有限。因此,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之下,以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该类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则十分必要且重要。 二、 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 1. 外在驱动力。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外在驱动力主要源于环境的动态性,具体可从机会的推动和竞争的逼迫两个视角进行分析(aspara et al.,2011;ghezzi et al.,2015)。 (3)竞争逼迫: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危急的经营压力也迫使互联网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竞争逼迫视角认为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来源于竞争环境的动态性,其驱动力主要来自新进入者的威胁、生产成本的提高,甚至是替代者的出现(demil & lecocq,2010)。曾萍和宋轶波(2014)认为企业的竞争已由原先基于产品、技术和品牌的竞争转向了商业模式的竞争。venkatraman和henderson(2008)在深入研究压力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方式基础上,发现技术、经营方式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压力,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达到临界点时,就会使企业产生商业模式创新的需要;sosna(2010)研究波特的五力模型,认为企业外部竞争力发生变化会导致现有的商业模式失去动力而要进行改革。在如今的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张敬来和孟宪忠(2009)基于本土的b2c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研究,

认为制度环境差异、消费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加剧是推动我国本土b2c电子商务企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参考因素。以互联网电商平台为例,淘宝、京东、1号店依靠互联网提供各种商品;世纪佳缘、有缘网依靠互联网提供相亲服务??可以看出,在不同行业提供相似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数不胜数,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如何在众多生产同质性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中脱颖而出则成为了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竞争逼迫下,在确保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商业模式创新则提供了一条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除以上技术、需求和竞争的影响外,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也受到政府政策等因素的驱动。例如,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开创了p2p的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创新,将互联网、金融和新三板这三个当下最火热的板块结合,为投资者带来稳健的投资回报。 2. 内在驱动力。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则主要包括个人和组织两方面。在个人层面,企业高管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解,特别是所具备的企业家精神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khanagha et al.,2014);在组织层面,企业内在的运用、重构资源、开展探索性学习与利用性学习而进行的组织学习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尤为重要(andries et al.,2013)。 (1)企业家精神:商业模式创新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企业家卓越领导和创新精神的推动。linder和cantrell(2000)的研究成果表明,企业高管在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参与调查的大多数高管将更多创新精力放在了商业模式创新而不是传统创新上;在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2005年所发布的一项调查中,参与调查的一半高管认为商业模式创新要比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重要的多;黄谦明(2009)基于资源基础观,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对资源的整合,而企业家作为资源的整合者,基于对资源的创造性配置来改进商业模式。在企业实践领域,当谈到阿里巴巴、腾讯、乐视等这些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人们便会不自觉的想到马云、马化腾、贾跃亭??可以看出,企业家所具备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商业机会、资源价值的识别,企业家勇于变革、迎接挑战、乐于合作的精神推动着商业模式的创新,为成功实施创新、成就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2)组织学习能力:商业模式创新是组织有效学习的硕果,而组织学习在维持企业创新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较强的组织学习能力既能提高商业模式创新的效率和效能,又能协助商业模式有效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组织学习,企业可以充分把握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动态,提高组织的柔性,从而便利企业在响应市场变化、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迅速配置内外部资源;通过组织学习,企业能够进一步增强自身基于对既有资源和能力的充分了解,发掘市场机会,多维度运用组织资源的衍生能力;组织内部学习能力也使得企业中存在大量粘性较强的隐形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依赖于企业长期的组织学习,难以表述和编码,因而竞争对手很难快速全面复制。由此可以看出,组织学习有助于企业在既有组织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业务,并提供难以复制的顾客价值,因此它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来源。在企业实践方面,小米在全球手机生产商中产量排第三,在短短的几年中小米能够进入前三名,得益于其对互联网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以及对组织学习能力的异常强调。找最聪明的人,跟最聪明的人合作,在企业的经营中增强自身势力,弥补自身不足,成为了小米组织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正是这种积极的组织学习促进了小米依靠用户口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成功。 三、 总结与展望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可以看出,理论学者在研究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方面获得了一定发展,从纷繁复杂的影响因素中识别和分析到了一系列内外在因素,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仍偏重于从某种单一视角出发,缺乏系统整合的研究。未来对商业模式创新驱动力的研究可从系统角度出发,依靠大数据研究方法,借鉴案例研究法从系统上分析影响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从而为当今“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

供借鉴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sw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