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重点

更新时间:2023-03-08 08:10:5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马哲笔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形态. 一.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历史阶段) 三大哲学渊源:古中国哲学,古印度哲学,古希腊哲学. 1. 哲学的研究对象:整个世界.

哲学是世界观,即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的理论体系. 2. 哲学是善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1) 马哲第一次对哲学研究对象作出了这一科学界定,从而结束了哲学作为科学之科学的时代. 2)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A. 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B. 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3)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注:如果说概括和总和是错误的说法) 3. 哲学即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应是一致的. 二. 哲学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何者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2)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2. 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

1)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对立阵营的唯一标准. 2) 对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A. 一切唯物评议者都是可知论者.绝大多数(彻底的唯心主义也都是可知论者.

B. 不可知论萌芽于古希腊的怀疑论者(古希腊犬儒学家).形成于近代欧洲.其代表人物有: (英)休漠,(德)康德. 3. 哲学基本派别的主要形态

1) 唯心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精神.其主要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A. 主观唯心主义即把主观精神(人类精神)看成世界本原. 如:”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物是感觉的复合”(马赫) “心外无物”.“我心即宇宙”

B. 客观唯心主义即把客观精神(即人类以外的精神)看作世界本原. 如:”理在事先”(朱子).“绝对精神”(黑格尔) 2) 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种或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以为有一种”原初物质”(其中以”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为最高成就).

B.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1) 主要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不彻底性.

(2) 把物质等同于”原子”,认为物质具有同”原子”相同的结构和属性(即质量不变性,具有广延性,不可分割性). C.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3) 辩证法的历史形态:三个历史阶段.

A. 古代朴素辩证法.(未形成理论,呈萌芽状态,表现为观点).

B. 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黑格尔为哲学史上自觉地提出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C. 现代唯物辩证法. 第二节 马哲的产生与发展

一. 马哲的产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展为其诞生的标志). 1. 马哲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1) 19世纪生产力迅猛发展为科学的世界观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2) 19世纪三十年代无产阶级已从一个自在的阶级成为一个自为的阶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成熟了起来,从而为马哲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自在:本质未形成,自为:本质形成了,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 无产阶级成熟的标志是三个工人运动: A. 英国宣章运动. B.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大罢工. 2. 自然科学的前提.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些为马哲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基础和前提. 3. 马哲的理论来源.

1) 马哲继承了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2) 马哲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马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德国古典哲学代表:谢林.费希特.康德.黑格尔(集大成者).费尔马哈(终结者). 二. 马哲的内容:

1. 马哲的内容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马哲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 马哲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同辩证法的方法论相统一.

2) 马哲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统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之一,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

3. 马哲的本质特征.(本质特征:即只有马哲具有,其他哲学不具有的特征) 1) 实践性是马哲最显著的本质特征.

2) 阶级性,即无产阶级性.这是马哲的又一重要特征. 4. 马哲的发展

1) 马恩本人毕其一生,不断丰实,完善自己的学说. 2) 列宁主义阶段.

3) 马哲在中国的两大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5. 马哲与现代西方哲学.

1) 德国古典哲学终结后的,都属于现代哲学.(现代哲学与近代哲学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2) 马哲是现代哲学,而现代西方哲学则是特指现代西方的资产阶级哲学,其传统是唯心主义的,以非理性为特性,其主要思潮有:

A. 科学主义(标榜科学).代表有:孔德的实政主义.逻辑实政主义.实用主义.

B. 人本主义.(以反科学反理性为特征).代表有: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佛洛德主义.

--------------------------------------------------------------------------------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04-8-1 19:10:38 --

第二章 辩证唯物论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 物质范畴.

1.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 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 就现代科学的发展来看,物质的表现形态有:实物标志.场的标志.关系形态. 2. 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

1) 列宁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就坚持了唯特主义一元论,从而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2) 列宁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具有可知性,这就坚持了可知论,从而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

3) 列宁物质定义揭示了物质形态多样性和物质特性的唯一性的统一,这就”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从而同旧唯物主义相区别.

二.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

1. 运动是标志事物的一切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2.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

1)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载者.设想有非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2)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这是形而上学观点. 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A.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 就机械运动而言,相对位置不变. (2) 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性质未变. B.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1) 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的条件. (2) 相对静止是认识和区别事物的前提. (3) 相对静止是衡量运动的尺度.

2)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辩证法—赫拉克利特 “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相对主义诡辩论—克拉底鲁 “飞矢不动” 不变论—智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诡辩论—庄子 (无论不变论还是相对主义诡辩论都是形而上学.

三.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简称是空) 1. 定义:

1)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具有一唯性,即不可逆性. 2)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具有三维性.可颠倒的. 广延:长宽高,体积.伸张:广延性的延续)

2. 宇宙即时空.(宇:上下四方,宙:古往今来) 3. 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 4. 时空的绝对和相对

1) 时空是客观存在的,因而是绝对的.只看到绝对性即形而上学”绝对论” 2) 时空又是相对的,具体事物的时空是特定的,也是可变的. 5. 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1) 就整个物质世界而言,时空是无限的. 2) 就具体事物而言,时空是有限的. 3) 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A. 有限构成无限,无限即无数个有限的总和. B. 无限通过有限表现出来.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

一.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 意识产生的过程.

A. 一切事物都具有的反映特性. B. 低级生命具有刺激感应性.

C. 高级动物具有的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D. 人的意识.

2) 人脑的出现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2.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1) 劳动创造了人的手,人的脑. 2) 劳动创造了语言. 3) 劳动锻炼了人的思维能力. 二. 意识的本质.

1. 就意识的物质基础而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2. 就意识的源泉而言,意识是”客观实在的主观映象” 1)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3) 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4) 割裂意识的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就会导致: A. 否认意识内容客观性的唯心主义. B. 否认意识主观特征的庸俗唯物主义. 三. 意识的作用.

1.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和实践相结合,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力,也叫意识能动性或主观能动性.

2.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1) 意识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2) 意识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 3) 意识活动能改造客观世界. 4) 意识对主体有反作用.

3. 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实践. 四. 意识与人工智能.

1. 人工智能:即思维模拟,主要有二种方法.

1) 结构模拟 2) 功能模拟

2. 人工智能不可能代替人脑

1) 人工智能是低级运动的形式,它不能取代高级运动形式. 2) 人具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

3) 人工智能是人创造的,执行的是人的命令. 3. 人工智能的哲学意义:

丰富和充实了辩证唯物主义对意识的认识,证实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唯物主义观点.

第三节 世界统一于物质 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 世界是统一的.

1) 凡是认为世界是统一的,即只有一个本原的,是一元论. A. 认为世界源于物质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B. 认为世界源于精神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1)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精神作为世界本原. (2) 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以外的精神作为世界本原. 2) 凡是认为世界不具有统一性的是二元论或多元论. 2.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 列宁的物质定义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 2) 具体科学的发展证明了,且不断地证明世界统一于物质.

3) 马克思还对世界的物质性作出了哲学的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一系列方法论原则进行了哲学论证. 4) 无论是科学证明,还是哲学论证,都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永恒的过程. 二.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 物质决定意识. 2.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三.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 规律是指事物或现象间的内存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 2. 遵循客观规律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 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发现和利用规律.

3.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04-8-1 19:12:11 --

第三章 唯物辨证法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 唯物辨证法与行而上学的对立: 1. 唯物辩证法与行而上学对立的表现:

1) 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即所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 唯物辩证法以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地),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片面地)。 2.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概括分歧(对立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 、发展的根本源泉和动力。(辩证法认为是事物本身造成事物的运动,形而上学认为是外力造成事物的运动)

3.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即物质世界的根本特征:联系的、发展的)。而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 联系的观点: 1. 联系及其特征:

1) 联系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2) 联系的特征: A. 客观普遍性; B. 具体多样性; C. 条件性。

a. 条件:是指对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b. 唯物辩证法是条件论,强调“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 系统的观点是联系观点的现代表述:

1) 所谓系统是指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衡断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2) 系统的特征:

A. 整体性是系统最本质的特征 B.结构的有序性

C.使自身趋于优化的特点

3) 系统原性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A.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分的,不可混淆; B.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a. 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失去整体也会失去其本来的意义。(黑格尔:割下来的手不是手)

b. 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对整体有反作用。

c. 整体和各部分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以整体为重,反对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分散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 4) 系统原性丰实并充实了联系观点的现代表述。

三、 发展的观点:

1、 发展:即事物前进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2、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而旧事物是指正在趋于消亡的事物。

1) 不能以时间先后来划分新旧事物; 2) 不能以是否强大来划分新旧事物; 3) 不能以是否完美来划分新旧事物;

4) 划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其是否具有必然性。 3.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 新事物符合发展规律,而旧事物则已经丧失了必然性; 2) 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必旧事物优越;

3) 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新事物总是能战胜旧事物的。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 矛盾和逻辑矛盾

1) 辨证矛盾是指事物内部的二个方面即对立又统一的联系,这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

2) 逻辑矛盾是指因违反思维的基本规则而出现的逻辑错误,是主观的,也是可以并且应该避免的。 2. 矛盾的两个属性(即同一又斗争)

1) 矛盾双方相互统一的属性,即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它有两种情形:

A、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都各以其对立面的存在和发展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同一体中。

B、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各向其对立面转化。 2)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的属性,即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对抗、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3)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辨证关系:

A、 区别: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 B、 联系:同一是矛盾的同一,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

3. 事物发展的动力

1)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是事物内部的矛盾,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造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 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A、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3) 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要坚持对外开放。 4.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事物发展的始终

2) 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观点,坚持用矛盾分析方法去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要坚持“二点论”,凡事“一分为二” 5. 矛盾特殊性原理

1) 矛盾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矛盾也各有其自身的特点。

2)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被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活的灵魂。 6.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1) 矛盾发展不平衡是指:

A、 在矛盾体系中,必有一对矛盾居于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这是主要矛盾,其余被支配的矛盾被称为次要矛盾。

a. 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反作用。 b. 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势。

B.在任何一对具体的矛盾中,必有一方居于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即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a.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二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即共性和个性辨证关系的原理。 1) 共性和个性是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A. 区别

a. 共性较一般、抽象,个性则形象、丰富。 b. 共性是个性的一部分。 B. 联系

a. 二者相互依存:共性存在于个性中,个性都具有与其他事物相同的属性。

b.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中)

2) 共性和个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割裂二者的辨证统一,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错误。

三.质量互变规律 1. 质

1) 质的含义: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 质与事物的关系:质与事物直接同一。 3) 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的起点。 2. 量

1) 量的含义:量是指事物可以用数量来表达的规定性。(如规模,速度,程度) 2) 量与事物的关系:量与事物是同一的,但不是直接同一的。 3) 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精确化。 3. 度

1) 度的含义: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的量的程度、范围、幅度。它的两端的界限称为“关节点”或“临界点”

2) 度是标志事物质和量的统一的哲学范畴,在度的范围里,事物的质和量相互规定。 3) 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及其趋势,在实际工作中才能把握适度原则。 4. 量变

1) 量变的含义:量变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

2) 量变的特征:量变是一种渐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表示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3) 量变的基本形态 A. 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B. 事物的构成成分在排列顺序上的变化。 5. 质变

1) 含义: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

2) 特征: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表示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或间断性) 3) 质变的基本形式 4) 暴发式的飞跃。 5) 非暴发式的飞跃。 6.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1) 对立:量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形式,二者之间有明确的界限,是否超过度的范围是划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2) 统一

A. 两者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事物的变化总是由量变引起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这是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B. 二者是相互渗透的

a.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有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和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b. 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3) 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就会导致: A. 否认质变是量变引起的—“激变论” B. 否认质变—“庸俗进化论” 7. 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1) 理论意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 2) 实践意义:这一规律要求我们既要树立远大理想目标,又要脚踏实地。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 辨证否定观 1. 肯定和否定

1) 肯定因素(方面):是指事物内部维持其存在的因素(方面) 2) 否定因素(方面):是指事物内部促使其自身消亡的因素(方面) 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 2. 否定也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即质变。 3. 辨证否定观

1) 辨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 辨证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肯定即否定“——列宁)

3) 辨证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4) 辨证否定就是“扬弃“(扬弃是即克服,又保留) 4. 辨证否定观的意义

1) 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中应“去芜存精“,”古为今用“反对: A. 全盘继承的复古主义 B. 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

2) 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有选择地借鉴“洋为中用“反对: A. 全盘肯定的崇洋媚外 B. 全盘否定的盲目排外 (二) 否定之否定规律

1. 事物由肯定阶段经过第一次否定到否定阶段,再经过第二次否定则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完成一个发展的周期。(并未回到原来,只是重复了原来的某些特征) 2. 否定之否定过程的实质是指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3.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4.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直线论“和”循环论“的错误。

(直线论:只看到前进,循环论:只看到曲折)

5. 否定之否定的实践意义:“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第三节 唯物辨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 原因和结果 1. 含义

1) 原因:是指能一起一定现象产生的现象。 2) 结果:是指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

2.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即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特征: 1) 时间上的先后相继性,即先因后果性。

2) 两种现象间必须具备引起和被引起的必然联系。

3. 因果联系是客观的 4. 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

1) 对立:在一个确定的因果关系中,原因和结果间有着确定的界限,二者不能混淆。 2) 统一

A. 二者相互依存,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B. 二者相互作用

C.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普遍联系的长链中,因果之间的界限又是不确定的。 5. 因果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1) 一因一果,或同因同果 2) 一因多果,或同因异果 3) 多因一果,或同果异因 4) 多因多果,或复合因果 5) 互为因果

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

1. 含义:必然和偶然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其中: 1) 必然性是一种确定的趋势,即一定会出现的趋势。

2) 偶然性则是一种不确定的趋势,即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 2.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 1) 对立

A. 必然性和偶然性引起的原因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引起的,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主要矛盾或外部矛盾引起的。

B.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过程。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有重要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过程,使事物呈现出其特有的面貌。 2) 统一

A. 必然和偶然相互依存

a.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b. 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这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 B.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

3. 割裂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就会导致:

1) 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的机械决定论,必将论为宿命论。 2) 只承认偶然,否认必然的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4. 偶然性在科学发现中具有重大意义。

三. 现实性和可能性 1. 含义

1) 现实:是指合乎必然性的客观存在 2) 可能: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种种趋势 2. 可能性的复杂性(可能性的几种情形) 1) 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A. 可能是指现实种具有客观依据,能够向现实转化的趋势。

B. 不可能是指在现实中不具有客观依据,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能向现实转化的趋势。 2) 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

A. 现实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具有充分的客观依据,并具有充分的条件,马上就能向现实转化的可能性。 B. 抽象可能性是指在现实中虽具有客观依据。但尚不具备充分的条件,暂时还不可能向现实转化的可能性。

3) 好的可能性和不好的可能性。 4) 可能性在量上的差别。

或然率是对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测定和证明,又称为概率。 3.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辨证关系。

1) 对立:现实是现存的,而可能则是尚未存在的。 2) 统一:

A. 二者相互依存:可能性存在于现实性中,现实性来自于可能性。 (可能是潜在的现实,现实是实现了的可能) B.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

b. 现实性中包含这新的可能,从而向新的现实转化

四. 内容和形式 1. 含义

1)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2) 形式:是指将内容的各要素组织起来的结构方式,或外在表现形式。

2. 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当一事物的构成要素都已具

第三章 (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是唯物辨证法的总特征)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选择) (一)、什么是联系?以及联系和区别的关系: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和区别是互为前提的关系(选择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

其客观性是指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现实的联系。

(三)、联系的普遍性

其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坚持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要求必须用整体性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四)、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内部的联系和外部的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 二、联系的条件性(选择) (一)、什么是条件?

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对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二)、一切与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由于事物是在普遍联系中存在和发展变化,条件和空间、时间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变化,所以要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要尊重条件,具体条件具体分析,有效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唯心主义。

三、联系观点和系统观点的一致性

系统指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体。 其主要特征是:①整体性 ②结构有序性 ③内部结构趋向优化

两者的联系是:系统是世界联系的普遍形式,是对辨证法的运用、丰富和证实。 四、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其意义(或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1、二者相互依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另一方面,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失去其原来的意义。

2、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优化的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3、二者相互作用,整体支配和决定部分,部分也影响和反作用于整体。

其意义是: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使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又要照顾局部利益,调动局部的积极性,立足全局,统筹兼顾,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节 世界的永恒发展 一、发展的实质

(一)、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选择)

运动指一切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变化既可以是前进的,上升的,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发展是指运动过程中前进的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二)、任何事物都是以过程而存在(选择)

过程是指事物产生成长和灭亡的历史,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过程,运动发展是普遍的,客观的,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每一个事物都是无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阶段。

二、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及其意义(或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性)(在书上本章的第三节里)(选择题)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识别新旧事物只能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途,而不能以出现的时间先后为标准。 1、新事物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新事物优于旧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3、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4、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其意义是:1、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 2、社会主义一定会战胜资本主义; 3、要发现新事物,支持新事物。

三、辨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及分歧(或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选择或简答)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3、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

4、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的发展的源泉和动立的对立,这是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四、唯物辨证法的实质和核心(选择或简答)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它揭示了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它是贯穿唯物辨证法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辨证法的钥匙; 3、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辨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与斗争焦点。 第三节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质量互变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3、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以上三点为选择题。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一)、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1、什么是矛盾以及辨证矛盾同逻辑矛盾的区别(简答) 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区别:逻辑矛盾是主观的,是因人的思维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逻辑错误,是在思维中必须避免和排除的;辨证矛盾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二者是有区别的。 2、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的含义是:①矛质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性质。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简答或论述)

关系:1、二者相互连接不可分割,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另一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同一性;

2、二者相互区别,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

意义:1、在稳定的形式下,要看到不稳定的因素,克服它也能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形式; 2、对不稳定因素要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目的是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3、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或矛盾是怎样推动事物发展的)

(一)、为什么说矛盾对立既同一又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或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简答)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A、同一性的作用:1、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2、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B、斗争性的作用:1、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的变化,为质变作准备; 2、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C、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的起作用,使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及其意义(简答或论述)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关系:1、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是根本原因,它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第一位原因) 2、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它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第二位原因) 3、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原因; 4、内因和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依造本国人民,而中国的发展又离不开世界,因此既要坚持独立自主,又 要实行改变开放。是要依造本国人民的理遇,改革开放也是为了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更好的利用外部条 件,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既要反对不利用外部条件的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以要反对夸大外 因作用的全盘西化外因论。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又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二)、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意义

矛盾的物殊性是指每一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意义:1、分析它是具体解决矛盾的前提,是正确认识的基础,从而区分不同事物。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三)、矛发展的不平衡及其意义(这里要回答的意义是主次矛盾意义,不要和下面一个问题的主次方面 的意义混淆)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及其意义(主要矛盾不是基本矛盾)

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关系:A、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B、主要矛盾决定和制约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影响和反作用于主要矛盾;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现代化,这也为顺利解决其他社会矛盾创造了有利条件,要做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齐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推动社府主义建设全面发展。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意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次要方面也叫非主要方面)

关系:A、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B、主要方面支配和决定次要方面,次要方面也影响和反作用于主要方面; C、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方面决定的。

意义: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主流,是主要方面,但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然而这是支流,是次要方面,因此要坚定信心巩固成绩,坚定不移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防止支流对主流的影响和转化,将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四)、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辨证关系(或两点论和均衡论、重点论和一点论的区别)(简答或选择)

在观察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原则,两点论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次要方面,反对只顾一方,忽视另一方的形而上学一点论,重点论是必须分清主次,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反对不分主次的形而上学均衡论。

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两点论是有重点论的两点论;重点论是两点论中的重点论,两点论 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五)、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意义(先答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定义)

关系:1、二者是相互区别的,是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任何一般只是诸多个别的一部分,一 方面和或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的包括在一般之中;

2、二者是相互连接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特殊性包括着普遍性,特殊性 又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

3、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理论意义: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辨证法(选择题) 现实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以矛盾的普遍性为指导,就是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 义的方向和道路,又要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特色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列主义 的继承和发展,它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二、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及其意义 (一)、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含义:1、质是一切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3、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

意义:认识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划清事物的界线,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 (二)、量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含义:1、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2、量和事物的存在不直接同一;

3、同一质可以有不同的量,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不影响事物的质。 意义:从质到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做到胸中有数。 三)、度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简答)

含义:1、度是事物中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2、在度的范围内,质和量处于统一状态,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 围事物就发生质变。

意义:1、认识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 2、在实践中要遵循适度原则,防直“过”和“不及”两种错误。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一)、量变和质变的定义及其特点(定义要求记住,特点会做选择题)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或不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特点: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质变是事物的规定性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特点:剧烈的、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渐进过程的中断。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量变和质变是辨证统一的。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4、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三、量变和质变的复杂多样性

(一)、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形式(或举例说明量变和质变的形式)(简答)

量变有两种基本形式:1、单纯数量的增减引起的质变;2、构成事物成分在空间排列减序和结构形式的变 化引起的质变。

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1、爆发式飞跃 2、非爆发式飞跃。 (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1、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部分质变有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 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使事物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它是事物的根本 性质与非根本性质变化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整体性质未变,而某些局部的性 质发生了变化,它是事物各部分发展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

2、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这是指质变过程中新质要素在量上的迅速扩张,旧质要素在量上的迅速消 亡,这属于质变而不属于量变。

质变和量变的辨证关系的答案是质变和量变的定义,然后答笔记中质变和量变的相互转化里的四点内容和质变和量变的相互渗透里的两点内容的里的每点的第一句话。 四、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的意义

1、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是激变论,导致“左倾”冒险主义;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是庸俗进化论,导致“右倾”保守主义和改良主义。

2、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是:①实现现代化是质变,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不能急于求成,只能进行艰苦的努力,在生产力和物质精神财富上进行扎 实的积累,才能最终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②要把远大革命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既要树 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3、对每个人成长的意义:(详见材料P85正数第四段内容)要树立远大目标,有实干精神。 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一、辨证的否定

(一)、肯定和否定的辨证关系 1、什么是肯定和否定?

肯定是事物肯定自身、维持其存在的方面,是事物保持质不变的方面。

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转化为他物的方面,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2、肯定和否定的统一(选择题)

①二者相互依存;②二者相互渗透,一方面肯定中包含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辨证否定观及其意义(或辨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关系是简答或结合意义出论述题)

辨证否定观: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自己否定自已; 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3、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新事物吸引旧事物的合理因素;

4、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简单的消灭,认为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

意义:对我国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都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要分清精华和糟粕,做到吸取精华排除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要反对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又要反对否 贮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和盲目排外的错误。

二、否定之否定(字面意思是:对否定的再次否定,实质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一)、事物发展的周期性(选择)

1、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完成一个发展周期;

2、经过两次否定而实现的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其根据在于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及其意义(或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或事物的螺旋式上升 或波浪式前进运动)论述题

1、事物的发展是经过两次辨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 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运动;

2、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 和曲折性的统一;

3、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前进性是循环论,它导致“右倾”悲观主义,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曲折性是直线论,它导致“左倾”冒险主义。

意义:1、前途是光明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总趋势,并且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了巨大胜利,因此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2、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挫折,但这并不改变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趋势,人民君众在挫折中经受锻炼,必将取得更大的胜利;

3、我们既要满怀信心坚持革命乐观主义,又要头脑清醒,对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曲折斗争中开辟 前进的道路,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和本质(论述、简答或选择)(见教材P102) (一)、现象和本质的含义(选择)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现象的含义: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的,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颠倒的表现本质的现象。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各要素的内在联系。 本质的含义:本质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二)、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有区别也有联系

其对立是:1、现象是外露于事物表面,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事物内部,只有通过抽象 思维才能把握;

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事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3、现象是多变易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4、现象比本质生动丰富,本质比现象单纯深刻。

其统一是: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本质是现象存在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 象从不同的侧面表现本质。 (三)、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1、二者的对立使科学认识成为必要,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决不能使认识停留在现象上,更不 能被假象所迷惑,而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

2、二者的统一使科学认识成为可能,人们能够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和实践的根本 任务就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P100)

(一)、内容和形式的定义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面内容的方式。 (二)、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先答定义)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是:二者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不能混淆和颠倒。

其统一是:1、二者相互依存;2、二者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①是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②是内容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形式尺早要发生相应的变化。③形式反作用于内容。A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就促进内容发展;B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阻碍内容发展。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他们的矛盾运动,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三)、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内容决定形式,要根据内容的需要保持或改变,反对脱离内容,片面追求形式的形式主义;形式对内容有 反作用,要选择和利用适当的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反对否认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三、原因和结果

(一)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及其特点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 二者之间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特点:(因果联系)

1、具有前后相继性。事件顺序性,先因后果,但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2、一国制约性,因果必然性。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是指二者在一定关系中严格区别,不能混淆和颠倒。统一是指二者相互依存,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一相互转化。同一现象在这种关系上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上是结果,反之,也是如此。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三)因果关系的复杂多样性和客观必然性(简答题,选择)

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有一果多因,同果异因,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客观性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的因果观念是对客观因果联系的反映,存在着普遍性,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中,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否认因果的复杂多样性是形而上学机械论。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定义

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是指它们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产生的原因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 统一:(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他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 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绝对必然性。

(2)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他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

(3)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一相互转化。

选择 (4)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是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相反之承认偶然性否认必然性,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3、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科学任务就是揭示必然性,只有掌握必然性才能 使人的行动有预见性和自觉性。许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是抓住和分析偶然性取得的, 如果排斥偶然性和机遇,就会错过科学发展是极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 (简答题) (一)、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含义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四种情况 (简答题) 1、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2、要区分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非现实可能性)

3、要区分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性,即好的可能性和怀德可能性。

4、要区分可能性的不同程度,分清可能性的大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sw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