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更新时间:2024-06-05 02: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摘要:在中国,四代领导人都紧紧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我国国情将其发展开来,创造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然后又将其应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我认为,在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当中,我们国家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一党专政,不容易让国家走大的弯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上层建筑 综合国力

一.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

上世纪初,当中国人民正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里苦斗的时候,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恰好给他们指明了一条新的出路,给他们正在苦思焦虑地探索着的种种问题提供了新的合理的解答。

这以前,甚至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思想界中已经有人谈论社会主义。有一些讲社会主义的人讲的只是无政府主义的空谈,他们自己也不认为这些空谈和现实生活有多少关联。有一些人则认为社会主义学说只是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才有现实意义,他们以为中国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某些“社会主义”措施,以“预防”将来再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那时,也有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学派介绍到中国来。从1899年英国传教士在《万国公报》中第一次提到马克思和马克思的学说以来,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如梁启超和革命派如朱执信等都曾对马克思及其学说作过某些介绍。但在十月革命以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得到正确的阐释,也没有为人们重视。那时,中国社会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还不成熟,这种学说没有在中国产生多大影响。

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次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和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表明,“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之进行”;资本主义的路走不通,可以走社会主义的路。 十月革命发出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号召,使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感到“格外沉痛,格外严重,格外有意义”。这就有力地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倾向于社会主义,同时也推动了他们去认真了解指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十月革命中俄国工农大众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发动和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更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总之,十月革命使中国产生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就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二.社会主义救中国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近代面临两大重要任务,而完成两大历史任务,首要的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特性来看,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最大力量,但由于他们的经济和文化条件而带有分散性和某些落后性;民族资产阶级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能力;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性的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天然领导阶级。因此,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哪个政治力量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问题,解决中国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必然要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正如毛泽东同志说:在这两个阶段中

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同时,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和中国是双向选择。 三.社会主义发展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但是,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我们的认识并不深刻,由此导致了“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们党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指明了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和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从长期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0多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国人民冲破了长期禁锢的思想障碍和陈旧观念,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国家彻底改变了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状况,转变成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初步走向繁荣、富裕、强大的国家,展现了崭新的形象,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一步实现了从领导革命的党到领导建设和改革的党的历史转变,党的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民主,党的执政能力更加增强、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巩固,党的胸襟和眼光更加开阔、深邃,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和发展着自身先进性的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对我们的影响

在我的脑海里,马克思主义似乎离我很远,平时总觉得是我们的上层建筑用来给大家讲大道理的,好像没有什么很实在的东西我们能够抓得住。但细细想来,却又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其实在现在看来,纵向比较解放前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人民生活,我们今天的日子可以说富足安康;横向比较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们也能够感觉到一定程度上的优越感,也就是老师们在课堂上讲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吧。应该说,大部分的老百姓看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好不好,主要是看自己的生活好不好,腰包鼓不鼓。他们不能也没有意识去看马克思主义,但今天我们大部分的老百姓都觉得社会主义确实好,社会主义带给大家幸福生活。这在六七十年代也许就只是大家嘴里唱的歌,但今天我们都能够切切实实地感觉到。所以说,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推动了国家的生产力,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在中国,四代领导人都紧紧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我国国情将其发展开来,创造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然后又将其应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我认为,在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当中,我们国家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一党专政,不容易让国家走大的弯路。就算有方针政策上的问题,也能够在党内解决掉,不会像其他多党国家换政党,换政策,搞得大家晕头转向,无所适从。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诸多成果。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更是显示了我国的国力和国家地位的提高。98年洪水,03年非典,08年南方大雪灾,汶川大地震,连续的灾难不断考验着中国,中国均沉着应对,抵御了灾难,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任何灾难都打不到坚强的中国人民。”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更是显示了我国的国力和国家地位的提高。中美互访、\五-八\事件、世贸谈判、台湾大选,我们的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稳重、不卑不亢,让我们对祖国的将来充满了信心。

课程感想:

老实说对于这次的论文,我根本没有什么概念,所以只能吧我想到的写一些下来。

就马克思的思想而言其实就是他的一些哲学观念吧。也许是我自己学的还不够深入才会有这样的感觉,但其实在概论这一本书里面讲的很多的哲学方面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都是我们中学中不停强调的一些政治学习重点。只要是在高中学文科的学生应该对这些哲学方面的知识一点也不陌生的。我没有看过马克思的资本论,所以对世人所称道的马克思最伟大成就知之甚少,而且在概论一书中也没怎么看到。

我觉得就这门课而言应该是为了加强我们的个人素养而开设的。当然书中的一些哲学观念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但说句实话,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书中所讲的理论概念都太过于空洞,使我们读来总觉索然无味。纵使大家为了考试而去读背,硬性加强了这一方面的知识,但在考完以后很多的同学就会把这些知识都忘掉,留给我们的智慧是一些模糊的哲学理论和概念罢了。

对课程的想法大致就这些,下面说说上课的情况吧。

其实本人对老师还是挺有好感的,不是说您对我们的宽松政策,而是觉得您的讲课方式和思维想法挺好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门课是枯燥容易让人睡觉的,作为我们学艺术的学生而言也许这种现象会更明显吧。但您并没有因此而降低你的讲课热情,还是一如既往的认真,我挺佩服的。因为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你我也许就会很生气,当然也会影响到自己讲课了。

另外对于您的讲课,我最喜欢的是课堂上穿插的实事评析和最后几节课的短片放映了。关于实事评析,因为这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社会现实的所以我很喜欢。而且每次您在讲这些事总是会加入自己独特的观点,并于社会现实紧紧相关。而最后的短片总能让我们在看视频的同时能够自主的去思考一些隐藏在我们周围的探索自身的问题。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更加的了解,走进了一些科学家思考的世界,更理性的思考从前从未想过的问题。

最后谢谢老师这段时间的讲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gj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