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理事会年度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4-04-02 15: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熟区 特点

伸长区细胞分化成熟而来,表面密生根毛,根特有结 功能

1.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2.输导和支持的功能。 伸长生长;继续分化;吸收水分。

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皮层 尖 (根毛区) 构。

细胞停止生长,已经分化成熟,形成各种组织。 伸长区

细胞显著伸长,液泡化程度高;分裂能力从下向上减弱 分生区

细胞体积小,壁薄核大质浓,排列整齐紧密,无胞间 (生长点) 隙

根冠 薄壁细胞组成,排列不规则;质浓核大,常含淀粉体; 1.感受重力,向地生长外层细胞排列疏松,粘液化

2.保护根尖的幼嫩分生组织3.分泌粘液,起润滑剂的作用 次生生长:裸子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的根。

单子叶和一年生双子叶织物的根通常无次生生长。 特点:1.细胞砖形,排列整齐,壁薄,无角质层或角 表皮

皮层(多层

薄壁活细胞构成) 初生结构 维管柱

质层薄; 2.表皮毛特化成具吸收作用的根毛;3.无气孔。 外皮层

皮层薄壁组织 (绝大部分) 内皮层(凯氏带) 中柱鞘

初生维管组织

功能:吸收功能(主要);保护功能 (次要)。

特点:一到数层细胞,小,排列紧 密。

细胞体积大,排列疏松,较大胞间 隙

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细胞间隙

特点:一层,薄壁细胞,个体大,排列整齐,长期具分裂能力。 木质部:原生木质部(环纹、螺纹

导管)→后生木质部(梯纹、网纹、孔纹导管或管胞)(外始式) 韧皮部:原生韧皮部(少伴胞)→后生韧皮部(筛管和伴胞)(外始式)髓 功能:代替表皮起保

护作用。(根毛枯死、表皮破坏后,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增厚, 并栓质化)

功能:1.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输送到维管柱的途径;2.贮藏营养物质的场所;3.具通气功能。

功能:对根内水分和 物质运输起选择控制 作用

功能:具有潜在的分

生能力,产生维管形成层(一部分)、木栓形成层、侧根、不定根、不定芽等 导管、管胞、木纤维、

木薄壁细胞 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 一般双子叶植物根中无髓,为后生木质部

占据。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少数双子叶植 物具髓。

次生木质部(纺锤状原始细胞产生):多

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细胞 筛管、伴胞、韧皮纤 次生韧皮部(纺锤状原始细胞产生):少

维、韧皮薄壁细胞;外侧的韧皮部只含有纤维和薄壁细胞 次生维管组织:运输 维管形成层

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纵

向系统 维管射线(径向排列 的薄壁细胞):辐射状排列,横向运输系统, 贮藏功能 次生结构

木栓形成层(中柱鞘

产生,随着根的加粗生长,可达次生韧皮 部外方)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特点

1、皮层相当发达,内皮层具有凯氏带结构。 2、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 3、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的分化方式都为外始式。 二、单子叶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点

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寿命只有一年,再产生新的 形成层) 栓内层 木射线(射线原始细 胞)

韧皮射线(射线原始 细胞) 正对

基本结构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相似,分为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与双子叶植物比较有如下特点:

1、外皮层细胞层数较多,表皮脱落后,外皮层细胞壁栓化增厚转化为厚壁的机械组织,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2、内皮层细胞常五面壁增厚,横切面上呈马蹄形加厚,正对原生木质部常有一些细胞不

发生五面壁增厚,仍保持薄壁,称为通道细胞。

3、束间薄壁组织无或不发育成形成层,不产生次生结构。 4、初生木质部多为多原型,中央有髓。

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1.单层活细胞,不含叶绿体;2.细胞多为砖形,表皮

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3.外壁常角质化,外有角质层;可能有蜡质4.有气孔;5.部分种类具有 表皮毛。

特点:1.多层薄壁细胞组成,排列疏松;2.外周的皮层细胞含有叶绿体,皮层

幼茎呈现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3.皮层细胞内常有淀粉粒、晶体等;4.部分种类具有机械组织(厚角组织);无典型的内皮层,部分植物在 相当于内皮层的位置具淀粉鞘; 初生木质部(后):原生木质部(环纹、螺纹导管)→后生木质部(梯纹、网纹、孔纹导管)(内始式) 初生结构 维管柱 束中形成层 维管束

初生韧皮部(先):原生韧皮部→ 后生韧皮部(外始式) 功能:保护组织 裸子植物

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 管胞、薄壁细胞 {筛管(主要成分)、伴胞}(胞间连丝)、韧皮薄壁细胞(散生)、韧皮纤维(原 生韧皮部) 原形成层在初生维管束的分化过程中留下的潜在的分生 组织

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来。组成: 髓射线

薄壁细胞;在皮层与髓之间呈放 射状

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来。组成: 髓

薄壁细胞,部分种类有石细胞, 环髓带,髓腔,片状髓

功能: 横向运输;贮藏营养物质 大多数有树脂道,纵向排列与茎轴平 行 筛胞、薄壁细胞 功能: 贮藏营养物 质

单子叶茎的初生结构 表皮

长细胞:角质化细胞,表皮的 大部分

短细胞:栓质细胞、硅质细胞 气孔器

初生结构 韧皮部 基本组织

薄壁组织构成,维管束散生其中;靠近表皮处有几层厚壁组织,起支持作用。幼嫩茎中,表皮内方的薄壁细胞含叶绿体。有些植物茎中央组织解体,形成髓腔,周围分布多层石细胞 木质部

y型,下部是原生木质部(1或2个环纹或螺纹导管,少量薄壁细胞,环纹导管附近常有空腔),上部是后生木质部(2个孔纹导管,中间为薄壁细胞或管胞)

原生韧皮部与维管束鞘相连,被挤压成带状结构,后生韧皮部(筛管、伴胞)是有效成分

次生维管组织 次生结构 周皮 叶的结构

维管形成层 束中形成层、束间形成层 裸子植物 次生木质部(纺导管(主要成分)、管胞、木薄壁细管胞(疏导、支持)、木薄壁锤状原始细胞) 胞(少)、木纤维(主要成分) 细胞、木射线,无典型木纤维 次生韧皮部(纺 筛管(主要成分)、伴胞、韧皮纤维、筛胞、韧皮薄壁细胞、韧皮射 锤状原始细胞) 韧皮薄壁细胞(主要成分) 线

维管射线

木射线、韧皮射线

存在年轮、早材和晚材、边材和心材的结构;有些有树脂道 树皮:生产上:形成层以外所有部 分,包括生活的韧皮部及所有周皮。 植物学上:最新形成的木栓形成层 以外的部分,包括木栓层及所有死 亡周皮。 木栓层

1.紧接表皮的皮层细胞;(多数植物)如杨、榆等;2.皮层的第二三层 木栓形成层

细胞转变而来;如刺槐3.近初生.韧皮部的薄壁细胞;如葡萄、石榴 等;4直接从表皮产生;如柳树、苹 果等。 栓内层

特点: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扁平细胞;多为 表皮

一层活细胞,外壁较厚,具角质层,不具叶绿体。表皮上分布着许多气孔(器)。部分种 类表皮上具有水孔或具表皮毛 近上表皮,长柱形, 叶肉 栅栏组织

长轴与叶表面垂直,栅栏状,叶绿体多 近下表皮,不规则形, 海绵组织

排列不整齐,疏松多间隙,海绵状,叶绿 体少

木质部(螺纹管胞):近轴面(叶的上方);维管形成层:大的叶脉中存在,活动有限, 次生维管组织少;韧皮部(短而窄的筛管分束) 子和增大的伴胞):远轴面(叶的下方)。维管束外有维管束鞘(薄壁组织),大的叶脉的 上、下方常有机械组织

叶脉(叶片中的维管篇二:植物学总结 -主要内容 形态解剖部分

一、绪论部分:植物的多样性及植物学研究的内容 二、 植物细胞

1、 理解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1 原生质体:

构成原生质体的主要物质是原生质,它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1.1.1.1 鲜重中原生质里含量最多的是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1.1.1.2 原生质中的物质:

1.1.1.3 蛋白质:原生质的主要组成物质,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由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共20余种

1.1.1.4 核酸:核酸也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对植物的形态和生理,遗传和变异 等起着重要作用

1.1.1.5 脂质:包括油,脂肪,磷脂等.脂质是构成细胞壁的只要成分,也是重要的 贮藏物质

1.1.1.6 糖类 有c,h,o三种元素组成.糖类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 的贮藏物质,它们还可以与蛋白质,脂质结合成复合物,成为细胞的结构 物质

1.2 细胞质:

细胞发育的过程中,细胞质逐渐成为紧贴细胞壁的薄层,介于细胞壁与液泡之间,紧贴细胞壁的膜成为质膜,又称细胞膜,紧贴液泡的称为液泡膜.

1.2.1.1 动植物的细胞膜有相似的基本结构,统称为生物膜. 1.2.1.2 生物膜的只要成分为蛋白质和类脂.

1.2.1.3 结构为流体镶嵌模型(蛋白质镶嵌在双层磷脂分子中,有一定流动性) 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还有主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代谢运动调节等功能.

1.2.1.4 胞质运动: 质膜和液泡之间称为细胞基质,细胞基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 态,它能带动其中的细胞器在细胞内做有规则的持续流动,这种运动称 为胞质运动.

胞质运动有两种形式,为循环运动与旋转运动.

胞质运动是生活细胞的标志之一,它可以促进细胞中物质的交换与运 输,有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细胞的生长,一但细胞死亡,胞质运动也会 停止

1.3 细胞核

植物中除最低等类群---细菌与蓝藻外,大多数生活细胞中都有细胞核. 间期细胞核由核膜,核质和核仁组成.

1.3.1.1 核膜:为双层膜,外膜有核孔,对细胞质与细胞核间物质交换起着控制作 用

1.3.1.2 核仁:细胞核中合成和贮存rna的场所

1.3.1.3 核质:核膜以内,核仁以外的胶态物质称为核质.包括染色质和核液. 其中染色质为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只要形式,只要成分为dna和蛋 白质 1.4 质体

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结构,它对糖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色素不同,可将质体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种类型 1.4.1.1 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

1.4.1.1.1.1 高等植物中形状较相似(卵圆形),低等植物中有各种形状 1.4.1.1.1.2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其中叶绿素是主要的光合色素,它能吸收和利用光能,直 接参与光合作用,其他两类色素不参与光合作用,只能吸 收光能传递给叶绿素,起辅助光合的功能

1.4.1.1.1.3 结构:为双层膜结构,里面充满基质,基质中含有许多类馕 体叠合而成的基粒,基粒的膜上或基质中含有光合反应 需要的各种酶,完成光合作用中的各种反应.光反应在基 粒上进行,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1.4.1.2 有色体:存在于植物花瓣,果实和根中 有色体所含的色素是也黄色和胡萝卜素

有色体能积累淀粉和脂质,在花和果实中具有吸引昆虫和其他动物传 粉及传播种子的作用

1.4.1.3 白色体:白色体是不含色素的质体,呈颗粒状,多见于幼嫩或不见光的组 织的细胞中,特别在贮藏组织的细胞中较多

能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积累淀粉的成为造粉体,能参与油脂形成的成为 造油体

白色体也有双层膜

白色体在见光的情况下可转化成叶绿体,如子房逐渐发育为果实时, 白色体转变为叶绿体,果实成熟时,叶绿体便转变为有色体,最后成 为红色。相反,当质体失去了所增加的物质,也可变成白色体线粒体:

1.4.1.4 线粒体:外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嵴之间充满基质,在嵴 的表面和基粒上多种酶,其中绝大部分与呼吸作用有关。线粒体具有 自己的dna和核糖体.

是呼吸作用场所,能量加工厂。

1.4.1.5 内质网:是由膜围成的管状或片状结构,在细胞基质中成立体网状结 构。

1.4.1.5.1.1 内质网有两种类型:粗糙内质网(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 颗粒),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有关;光滑内质网(无核 糖体),合成和运输脂类和多糖。

1.4.1.5.1.2 内质网可以与核膜的外膜相连,同时也与质膜相连,有 的还通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而与相邻的内质网联系. 1.4.1.6 高尔基体:

是内质网合成产物和细胞分泌物的加工和包装场所

已有证据显示,高尔基体能合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参与细胞壁的形 成

1.4.1.7 溶酶体:由单层膜围成的小泡状细胞器,含有多种水解酶,以酸性磷 酸酶为特有酶。溶酶体具有消化作用,可分解生物大分子。

1.4.1.8 圆球体:由单层膜围成的球状小体,内含脂肪酶,可积累脂肪(在一 定条件下也可分解脂肪)。

1.4.1.9 微 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细胞器,其功能与其所含酶类有关:过氧 化物酶体参与光呼吸;乙醛酸循环体能将脂肪分解成糖。

1.4.1.10 微管和微丝: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呈管状或纤丝状的两类细胞器, 它们在细胞内交织形成一个网络系统,成为细胞内的支架,使细胞具 有一定的形状,被称为细胞的微梁系统。

1.4.1.10.1.1 微管:主要由微管蛋白组成,为一中空的细管,长数微 米,直径20-25 nm。 其生理功能主要包括

维持细胞形状:精子缺细胞壁但为纺缍形,而这与精子 的长轴与微管平行排列有关,若用秋水仙处理精子失去 微管,就变成球形。

与细胞分裂过程中,指导染色体和其它细胞器的移动, 并指导纤维素微纤丝的沉积方位。

与细胞壁的增厚有关。另外鞭毛藻的鞭毛亦是由微管组 成。

1.4.1.10.1.2 微丝:纤维较细,直径5-6 nm,其主要成分类似于肌 肉中的肌动蛋白、肌球蛋白,有像肌肉一样的收缩功能, 与细胞的移动及细胞质运动密切相关。

在具明显胞质运动的细胞中,成束的微丝排列在流动带 中,并与流动方向平行

1.4.1.11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细胞内一蛋白质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立体网 络结构。维持着细胞的结构和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同时在细胞的运动、 物质的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细胞分化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1.4.1.12 液泡:植物细胞的显著特征之一。中央液泡的形成标志着细胞发育成 熟

液泡被一层液泡膜包被,液泡内的物质主要为水和可溶于水的代谢物。

液泡可贮藏细胞生命过程中的各种代谢产物,使细胞维持较高的渗透高等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是由一叠扁圆形的泡囊组成

压和膨压,保持细胞形状和进行正常活动。同时液泡内含大量消化酶, 可将老化的细胞器分解并重新利用 1.5 细胞壁

细胞壁存在于细胞最外层,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保护原生质体,同时影响着细胞的多种生理活动。

由于植物种类、细胞年龄及其所执行的功能不同,细胞壁在构造和成分上的差别很大。 1.5.1.1 细胞壁的结构

根据细胞壁形成的先后,化学成分和结构方面的不同,细胞壁可分为 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1.5.1.1.1.1 胞间层:

细胞幼期,两细胞之间的壁极薄,主要由果胶酸钙和果胶酸镁等化 合物组成,它使相邻细胞粘着在一起而不影响细胞的生长。

1.5.1.1.1.2 初生壁:在胞间层两侧,由原生质体活动而堆积的薄层 称为初生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还有少量结构蛋白,\\在初生壁与胞间层之间很难分出界 线,通常合称为复合胞间层。

1.5.1.1.1.3 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有些细胞在初生壁内侧继续 积累细胞壁层,称为次生壁,次生壁也是由纤维素和半 纤维组成,但常含有木质素,次生壁较厚\\,质地较坚硬, 可增强细胞壁的机械强度。 1.5.1.2 细胞壁的超微结构

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可分为构架物质和衬质

1.5.1.2.1.1 构架物质主要是纤维素,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一种 比较亲水的晶质化学物。电镜下细胞壁最小可见的单位 是微纤丝,它是由纤维素分子束聚合成的纤丝,微纤丝 相互交织成网,构成细胞壁的基本构架。微纤丝可再聚 集成较粗的纤丝,称为大纤丝。

1.5.1.2.1.2 衬质则含非纤维素多糖、蛋白质和水,填充于微纤丝和 大纤丝网的空隙中。衬质是一种亲水性凝胶,可塑性大, 易变形。蛋白质的存在表明细胞壁可参与细胞的代谢, 并非完全是无生命的结构。

初生壁中,微纤丝网状排列,衬质比较例较高,因此壁较柔韧,具伸 展性,而次生壁中纤维素含量高,在三层中以不同的方向规则排列, 衬质少,因此次生壁伸展性低,而机械支持力强。 1.6 细胞间的联系

在动物体内,细胞之间能进行直接的物理接触,但在植物体内,由于细胞壁的存在,这种接触无法进行。

1.6.1.1 纹孔:细胞壁增厚时,次生壁不是均匀地附加于初生壁上,有些地方 无次生壁的增厚而形成纹孔。在初生壁上有一些明显凹陷的区域,其 中有胞间连丝通过,该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在次生壁形成时,往往 在原有的初生纹孔场处不形成次生壁,留下各种形状的小孔,即纹孔。 相邻两细胞的纹孔常常成对存在,称为纹孔对。纹孔有利于细胞间的 沟通和水分的运输。

1.6.1.1.1.1 单纹孔(simple pit):结构简单,次生壁不拱出纹孔腔外, 所形成的纹孔口底同大。

1.6.1.1.1.2 具缘纹孔(bordered pit):结构比较复杂,纹孔四周的次生 壁拱出纹孔腔之外,从正面观察,具缘纹孔出现大小两 个同心环,小环是纹孔口的轮廓,大环是纹孔腔底部的 影像,也就是纹孔膜的边缘。

裸子植物管胞的具缘纹孔,纹孔中央增厚成纹孔塞

(torus),周缘具微纤丝组成的网状塞缘(margo),水可以 通过塞缘空隙在管间流动;若水流过速,就会将纹孔塞 推向一侧,使纹孔塞关闭了该侧的纹孔口,暂时堵塞水 流通道。

1.6.1.2 胞间连丝

相连的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相互联系,这种穿过胞间层和初生壁的细胞质丝称为胞间连丝。相邻细胞的质膜通过胞间管道连接,内质网也通过胞间连丝相连 1.6.1.3 细胞间隙: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中胶层部分溶解,形成一些 空腔,称为细胞间隙。具有运输、通气、贮藏气体的作用。 共质体运输:通过胞间连丝的物质运输称为共质体运输。 质外体运输:通过细胞壁和细胞间隙的物质运输。 1.7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1.7.1.1 淀粉:是细胞中碳水化合物最普遍的贮藏形式,在细胞中以颗粒状态 存在,称为淀粉粒,在造粉体中形成。 有脐和轮纹。 1.7.1.2 蛋白质

贮藏的蛋白质呈固体状态,生理活性稳定,与呈胶体状态的有生命的蛋白质在性质上完全不同。贮藏蛋白质常以糊粉粒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质中. 1.7.1.3 脂类

脂类物质常存在于胚、胚乳、子叶、花粉及一些贮藏器官中,呈小滴分散在细胞质里 篇三:植物学重点总结 植物学重点总结 绪论

一、植物学

以植物为主要对象,从不同层次(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居群、个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 @研究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的生理与生化基础

@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 @研究植物多样性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与机制

@揭示植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二、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1、植物是自然界中的第一性生产者,即初级生产者

2、植物在维持地球上物质循环的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1、在自然科学中的意义

@.植物科学的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和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也可影响和加速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同时,植物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新的物理、化学的技术手段的运用常给植物科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使植物科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植物科学的研究为利用植物和改造植物提供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通过对植物区系、植物资源、植被和珍稀濒危植物的调查研究,为农业区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细胞和组织培养、生物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农业上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开辟了新的前景 $植物化学的研究,对开发药用资源、发展医药工业有重要的意义 $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可筛选出对污染敏感或具较强抗性的植物 $古植物学的研究,可以为找煤、石油及其他矿藏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研究,为保护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条件,保护丰富的基因库具有深远的意义

四、人类面临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

>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疾病危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生态平衡破坏;生物物种大量消亡

五、植物(plant)

#具有固着生活方式;具有细胞壁(纤维素的网状结构);自养生物(叶绿体);具有永久分生组织、不断 生长、分化

六、植物学发展简史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本草学阶段:16世纪末以前,以实用为目的 #生命科学阶段: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研究从器官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也即进入到探索生命现象本质的阶段 七、发展趋势及方向

1、两极分化又相互融合:1.在微观领域从分子水平探索生物的结构、过程与机理,以揭示生物界的高度统一性;2.在宏观领域研究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及宇宙射线作用与无重力世界中的生命行为 2、各分支学科交叉渗透、相互推动 3、从定性走向定量 4、从实验走向证明

5、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植物学将发挥重 要作用:如发展design crop等 第一章

一、细胞的基本概念

>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 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

2 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的;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一切代谢活动均以细胞为基础; 3、特化的细胞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4、细胞是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与桥梁;具有相同的遗传语言; 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二、细胞的化学组成

生物体都是由蛋白质、核酸、脂类、糖、无机盐和水组成。

蛋白质、核酸、脂类和多糖是组成生物体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水是生物体内所占比例最大的化学成分。 1、无机化合物

(1)水 植物细胞和组织 .原生质的重要组成成分 .细胞内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

.一些重要代谢过程的原料或参与者 无机盐:

? 以离子状态存在,如na+、k+、mg2+、cl—、hpo42—、hco3—等

*酶的活化因子和细胞生命活动的调节因子 *缓冲作用,使细胞内的ph保持相对恒定 *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 *参与物质组成

2、有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的碳骨架和功能基团

在生命元素中,碳原子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或成环,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结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zd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