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讲座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11 23:54: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共讲座报告

院 (系) 专 业 姓名 学号 日期

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系) 结构工程 孙天荣 0920020234 2009年12月30日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成为同济大学研究生已将近一学期。在这一学期中,我深深的被同济大学的文化氛围触动了,这里的同学不仅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并且在其他方面也很有造诣,这主要归功于学校鼓励学生不断拓宽知识面,追求自我完善的办学原则。在安排平常的课程之外,学校还为学生举行各种讲座,其中包括专业讲座和公共讲座。专业讲座让我们更加的了解自己的专业发展,帮助我们确立自身的学习目标;相对于深度方向的专业讲座,公共讲座则在知识面的宽度方向给了学生一个很大的支持。聆听多次的讲座之后,让我收益颇丰。

这个学期我参加的公共讲座见表1。

表1 公共讲座列表

主序号 公共讲讲座名称 人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大国关系愈加复杂。在全球局势纷繁错综,国际体系经历深刻转型和安全形势严峻的国际战略形势1 与中国国防现代化 夏立平 2009.10.30 环境下,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 展道路,巧妙应对各种挑战,对外战略取得显著成果,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国际战略纵横》重点探讨了“和谐世界”理念的发展与内涵,大国战略和周边安全。 作者对旧际能源形势和能源战略。主要国家对外战略与对华政策,内政与外交的关系,地区热点问题等做了深刻分析,提出了许多精彩独到的见解。 国内外范桥梁工2 程的最础 新发展 新中国3 外交60年思考 程瑞声 2009.11.05 程大使首先回顾了自己的外交生涯和与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等一代伟人交往的经历。接着程大使从新中国外交的核心、对60年外交的评估和对新中国外交的最新发展。 立2009.11.02 其中遇到的趣事,并绘声绘色的报告了国内外桥梁工程 范老结合了他在几十年桥梁的设计,跟我们讲述了讲座时间 主要内容 的体会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欧洲的基本形势:1、从松散的邦联向紧当前欧辜洲形势4 与中欧武 关系 中欧关系的前景:辜学武教授认为,中欧关系的总体情况不会太乐观,但也不太悲观。 学2009.12.11 治互信薄弱2、社会误解加深3、经济摩擦加剧;三、质社会向多质社会转型;二、中欧关系的现状:1、政密的联邦转型2、从被动外交向主动外交转型3、由单

听了以上公共讲座后,我选取其中的一个讲座,谈谈我的感想。

民间外交—-新时代的国际力量

有时候觉得外交离我们很远,但其实离我们却也很近。比如今年上海世博马上要召开了,可能我们会作为志愿者身份的“民间使者”跟国外友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又比如到国外去旅游,可能遇到什么麻烦,需要我们的驻外使馆救助,其实外交离我们很近。

正如史上的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马可波罗东来等,有意无意中都起到了“民间使者”的作用,但这些并非带有明确目的的民间外交活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外交”,而可以称之为“民间外交”的雏形或者先行。

那么何谓“民间外交”呢,所谓“民间外交”,是指区别于官方外交的民间国际交往,具有明确外交目的的民间对外交往和交流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而是特指那些属于民间层次的外交活动,它与政府所进行的官方外交是相对应的。民间外交的内容和范围是很广的。它既可以同政府高级官员进行上层交往,也可以同各种行业、各种倾向的政党、团体和个人建立联系.甚至可以深入到基层了解情况。它可以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在此体系中,除了政府外交属于官方外交,其它都属于民间外交的范畴,它们共同构成了领域广,形式多,影响深的民间外交体系。

1 民间外交的特点

现在我们都所面临的诸多事业都走向了群众化,外交事业也不例外。外交已经不仅仅是少数外交官的专业了,它日益得到社会上的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参与。那么在官方外交在外交领域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民间外交有何特别之处呢

总所周知,受到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影响,国家关系也会经常地发生变动,其不确定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而民间外交,民间组织主要面向社会大众,可以填补官方外交在社会基层方面的一些空白,因而就为国家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某种稳定性的因素。参与民间外交的群众数量越大,它能够为总体外交提供的基础就越稳固。

官方外交更多地偏重政治方面的交往,而民间外交更可以深入到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我们看到在总体外交的组成中,很多都可以分解为官方和民间两个部分,其中民间部分既可以做好民间工作,又可以影响官方关系,对执政党、参政党,对各种势力和老中青人群都应该建立起正常的工作联系。它与政府部门、私人企业并列组成社会的主要力量,其本身就是一个包容性极大的群体。

此外,民间外交不过分拘守严肃的外交礼仪,而采取更为亲切的方式在人民之间进行思想文化上的沟通。它灵活到可以与未建交国家的官员建立接触,也可以在国家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时保持官方与民间交往的渠道。更加重视交友工作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可以说,民间外交具有官方外交所不可比拟的特点,是整体外交事业的补充和优化。而随着全球化事业的推进,民间外交的推动作用也愈加显著。

2 民间外交的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相互依存趋势不断增强,世界范围内的民间外交日益活跃,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大。从保护环境、维护人权到国际禁雷行动,从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到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从抗议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到推动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律制度的民主化,可以说新世纪民间外交越来越呈现出全球性的特征,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可以说时代赋予了民众参与外交事务的能力,同时又通过相互依赖来制约国家的政治自主性,这两个方面都要求人们更加重视民间外交的战略价值。

在这方面,中国的“民间外交”就像被包了裹脚布般有点行走困难。传统中国对于“国家”有养民、教民的政治责任,在一个“全能国家”的传统观点下,民间组织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民间外交”都可以说是“披着官方外交的外套”,其发展也只能说是先天不足,后天困难。

作为一个公民社会高度发达的国家,民间力量经常可以在对外关系中扮演主导议题、设置议程的作用。而中国在应对的时候往往只能靠单一的政府外交渠道。例如,支持“藏独”的主要力量并不是西方国家的政府,而是西方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权组织和价值观集团,这些力量动员起来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压力使得很多西方国家的政府不得不对西藏问题做出强硬的姿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zlf.html

Top